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军工行业展望:十三五中后期军机列装有望提速(图)


        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也进入了新时代。要确保到 2020 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力争到 2035 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强军兴军目标的确立标志着未来航空产业的高景气度有望维持数十年。首先,军费规模增长可期。大会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离不开军工的投入,新一代海空天装备将加快升级换代。,2017 年我国国防费预算首次超过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增长幅度为 7%左右。但与其他军事强国相比,我国国防预算占 GDP 的比重仅为 1.3%,远低于平均水平,这与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国际地位提升对国防安全的需求匹配失衡。其次,航空产业或将优先发展。进入 21 世纪后,战争形态已经逐步发生改变,空中力量开始起主导作用。根据《World Air Force 2017》,美国共有军机 13764 架,数量约为中国的 4.66 倍。此外由于高性能国产发动机和机电系统的缺失,三代战斗机向四代战斗机过渡无法真正完成。此前有外媒报道指出近期中国空军召开了关于“建设战略空军问题讨论会”,首次把空军定位为“战略空军”。会议要求重点发展新型远程轰炸机、中远程反导、反卫星系统、战略导弹预警系统、并且强化战略空运能力。目前美国空军是全球唯一堪称战略空军的军事力量,美国也是唯一一个已经完成了航空航天力量一体化整合的国家,而中国空军正在向战略空军快速迈进。 
        
        根据《WorldAirForce2017》,我国目前共有军机 2955 架,数量位列全球第三,但与排名第一的美国差距仍然较大,美国共有军机 13764 架,数量约为中国的 4.66 倍。此外由于高性能国产发动机和机电系统的缺失,三代战斗机向四代战斗机过渡无法真正完成。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军工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
        
图表:美中两国军机数量对比(架)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四代机占比或逐步提升,歼 20、运 20 量产可期:战斗机方面,我国空军战斗机目前仍以二、三代机为主,二代机占比超过 50%,反观美国,目前包括 F-15、F-16 在内的三代机占比接近 90%,包括 F-22、F35 在内的四代机总量也超过 200 架,随着四代机歼-20 交付部队,未来二代机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三代机、四代机占比将逐步提升。 
        
        运输机方面,我国大型运输机与美国大型运输机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要更为悬殊,比例关系接近 1:12,未来包括运 20 在内的大型运输机有望逐步量产。据美国军事新闻战略网报道,中国一共制造了 8 架新款运输机,造价达到 2.5 亿美元。我们认为,未来运-20 的市场需求量或达数百架,未来国内市场规模或超 4000 亿元。 
        
        直升机方面,我国目前已经生产 2 吨级的直-11、4 吨级的直-9 和 13 吨级的直-8,但在适用范围广泛的 10 吨级直升机领域目前依旧是空白。而从世界角度来看,美国西科斯基飞机公司制造的 10 吨级黑鹰直升机服役数量接近世界全部服役直升机的5 分之 1,其使用的广泛程度可见一斑,我们认为我军最新研制的 10 吨级中型通用直升机直-20 也将和黑鹰直升机所取得成绩一样成为我军陆、海军的主力机型参与各种军事行动,预计需求超过 700 架,按照每架 1.4 亿元的估算单价,仅此一种飞机就能带来超过 900 亿的市场空间。 
        
        教练机方面,目前我国高级教练机歼教七和教练九为主,且高级教练机占比较小。根据中华网报道,教练-10(即 L15)已服役 3 年,订单为 135 架,未来教练-10 的市场空间巨大。 
         
图表:中美主要军机对比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图表:美国各类战机占比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图表:中国各类战机占比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图表:未来 10 年军机增量市场需求测算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1.1.2舰载机为航母编队主要作战力量,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舰载机包括固定翼舰载机及舰载直升机,是航母编队的主要作战力量。航母是舰载机主要平台,按照用途分,航母舰载机一般可分为攻击、防御、救援三类。攻击类主要包络固定翼攻击机、战斗机和电子战机等特种飞机,防御类主要由预警机、反潜机等保障机型组成;救援类一般为救援直升机。以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为例,辽宁舰共配备 24 架歼-15 飞鲨战斗机,10 余架直-18 预警、反潜直升机,以及 2 架直-9 搜救直升机。 
        
        美国舰载战斗机数量常年维持在 500 架左右规模,我军仍有差距。从数量上看,从 2015 年起,美军舰载战斗机 F/A-18 系列数量常年维持在 500 架以上规模,我军舰载战斗机歼-15 当前仅有 20 架左右,数量差距明显;从单艘航母载机量上看,美国现役尼米兹级航母可搭载近百架固定翼战机及 10 架左右直升机,远超我军滑跃起飞航母载机量。从质量上看,据美媒报道,美国海军第一支 F35C 联合攻击中队的 10 架飞机已经完成相关训练并进入了战备状态,未来将于 2021 年部署在美国“卡尔文森” 号航母上,而我军四代舰载机尚未完成型号论证工作,与美军相比有较大差距,未来将随航母下水加速发展。 
        
        航母编队建设将是海军装备发展重点。“近海防御+远海护卫”是海军的战略要求,在海军由浅蓝走向深蓝的过程中,航母编队不可或缺。2012 年 9 月,辽宁舰交付海军; 2018 年 2 月 27 日,国产核动力航母首获确认;能以战斗航速为航母提供补给的 901 型综合补给舰已于 2017 年 9 月正式服役;为航母护航的 055 型大型导弹驱逐舰也已于去年 6 月下水,预计将在 2019 年正式服役;航母编队新型护卫舰 054B 也即将开工建造。 
        
        航母下水+弹射起飞,双重因素造就舰载机广阔空间。我国综合国力逐渐增强,海外利益逐渐多元化,维持 4~6 艘航母同时在役不仅国家利益上需要,经济上也完全无压力。我们预计,未来 10 年将有 3~4 艘航母陆续下水,作为航母主要作战力量,舰载机必将随航母陆续下水而逐步放量;且由于我国在蒸汽及电磁弹射技术上取得持续突破,我们估计第二艘及之后的航母上舰载机将采取弹射起飞方式,提升航母载机数量。 
        
        国产航母下水以弹射技术上舰,航母舰载机数量或将飞跃。在弹射技术驱动下,航母攻击类战机数量或将达到 60 架左右,防御类固定翼战机数量或将达 10 架,其他反潜救援类直升机数量也将在 10 架左右,载机数量远超辽宁舰。 
        
        舰载机市场近百亿美元。若以 0.5 亿美元的三代、三代半战机单价计算,单艘航母战机价值量约为 30 亿美元。预计 10 年内我军将有 3~4 艘航母下水,带来近 200 架舰载战机需求,相应市场空间近 100 亿美元。随着相关技术的进步,预计后下水航母将采取核动力推进+电磁弹射技术,吨位将接近美军尼米兹级,搭载舰载机数量将更多,舰载机需求得到进一步放大。 
        
图表:美国航母舰载机蒸汽弹射起飞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图表: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C)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燃气轮机行业:重要性与应用范围日益扩大 企业竞争呈现白热化态势

我国燃气轮机行业:重要性与应用范围日益扩大 企业竞争呈现白热化态势

受益于制造技术突破、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以及进口替代加速,近年来我国燃气轮机产量快速增长,由2020 年的2455台套上升至 2024 年的 3613台套。国内企业通过技术引进、自主研发以及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生产能力。部分龙头企业如东方电气、上海电气等,在重型燃气轮机制造领域持续投入,新建或扩建生产线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船用电缆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绿色化、智能化成核心方向

我国船用电缆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绿色化、智能化成核心方向

我国船用电缆行业市场规模近年来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受船舶工业复苏、新能源船舶发展、海洋工程装备需求释放等因素驱动,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2024年中国船用电缆行业市场规模40.65亿元人民币,2025年上半年达到了18.4亿元。

2025年10月04日
AI数据中心产业飞速发展,全球燃气轮机景气度上行 燃气轮机调峰优势明显,装机规模不断增长

AI数据中心产业飞速发展,全球燃气轮机景气度上行 燃气轮机调峰优势明显,装机规模不断增长

我国燃气轮机需求较为旺盛,近年来在运营的燃气轮机较多,例如天津华电军粮 城电厂项目、四川能投广元燃机工程项目等,供应商主要来自西门子、GE、上海电气、 哈尔滨电气、东方汽轮机等等。未来随着国产化持续推进,有望支撑中国气电占比提升。

2025年10月01日
我国政策高度重视深海战略资源,高端装备成深海科技发展基石

我国政策高度重视深海战略资源,高端装备成深海科技发展基石

2024年,15个海洋产业增加值43733亿元,比上年增长7.5%。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电力业、海洋旅游业等均实现了9%以上的快速发展。海洋渔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海洋油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实现平稳发展。

2025年09月29日
我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产量稳增 出口市场已打开 国际认同度提升下出口前景广阔

我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产量稳增 出口市场已打开 国际认同度提升下出口前景广阔

其中由于非公路宽体自卸车是主要根据矿山、水利水电工程等特定工况条件设计专门用于该等工况的产品,市场总量增长中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增长速度将明显高于其他自卸类产品增长速度。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规模达到125.65亿元,同比下降3.37%,2025年上半年国内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规模约为63.27亿

2025年09月17日
我国矿山开发装备行业正处于成长扩张期 资源向龙头聚拢 强者恒强效应凸显

我国矿山开发装备行业正处于成长扩张期 资源向龙头聚拢 强者恒强效应凸显

随着中小矿山整合的趋势不断推进,大中型矿山比例提升,大量围绕小微型矿山展开竞争、同质化严重的低端内资品牌的生存空间正在被挤压,通过技术积累竞争胜出的龙头企业在品牌效应、规模效应等方面优势越来越突出,资源进一步向龙头聚拢,强者恒强效应凸显。

2025年09月16日
燃气轮机行业:国内微、轻型燃气轮机已实现自主化  重型领域国产替代空间大

燃气轮机行业:国内微、轻型燃气轮机已实现自主化 重型领域国产替代空间大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清洁能源的崛起,燃气轮机以其高效、环保、灵活的特点,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电力行业,燃气轮机作为发电、调峰和备用电源的重要设备,其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2025年09月15日
半导体核心设备——光刻机,行业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半导体核心设备——光刻机,行业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根据SEMI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为1090亿美元,从细分产品来看,光刻机、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为半导体设备主要核心设备,市场占比均在20%以上。其中,光刻机为市场占比最高品类,光刻机的占比达24%,并且随芯片制程迭代,这一占比还在持续提高。

2025年09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