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机器人行业伺服系统下游应用与竞争格局下游应用领域众多有望实现国产化突破(图)

        伺服系统下游应用领域众多。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微处理器技术、大功率高性能半导体功率器件技术和电机永磁材料制造工艺的发展和性价比不断提高,交流伺服系统逐渐取代直流伺服系统成为主流产品。而国产交流伺服系统在核心技术方面已取得突破,国内外差距已明显缩小。目前伺服系统的应用领域主要集中于机床,但近几年电子制造业和机器人行业的崛起,催生了大量行业需求。2016年,机器人占伺服系统下游应用的9%。我们认为,随着未来机器人零部件实现突破,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伺服系统的应用领域也将由机床向机器人倾斜。
        
图表:2016年伺服系统的下游应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这里我们需要强调的是,伺服电机并不完全等于伺服系统,但后者的运用环节能很大程度上反映伺服电机的下游应用。完整的伺服系统包括伺服电机、伺服编码器和伺服驱动器三个部分。
        
        伺服驱动器又被称为伺服控制器,作用类似于变频器之于交流马达,一般是通过速度环、位置环、电流环分别对伺服电机的转速、位置、转矩进行相应控制,实现高精度的传动系统定位。伺服编码器是安装在伺服电机末端用来测量转角及转速的一种传感器,目前自控领域常用的是光电编码器和磁电编码器。作为伺服系统的信号反馈装置,编码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伺服系统的精度。
        
        伺服电机作为执行元件,作用是将伺服控制器的脉冲信号转化为电机转动的角位移和角速度,主要由定子和转子构成,定子上有两个绕组,励磁绕组和控制绕组。其内部的转子是永磁铁或感应线圈,转子在由励磁绕组产生的旋转磁场作用下转动。
        
        机器人的关节驱动离不开伺服电机,关节越多,其柔性和精度就越高,所要求使用的伺服电机数量就越多。机器人对伺服电机的要求较高,必须满足快速响应、高启动转矩、动转矩惯量比大、调速范围宽,要适应机器人的形体做到体积小、重量轻、加减速运动等条件。
        
        伺服电机可以分为交流(AC)和直流(DC)两大类。具体来看,直流电机又分为有刷和无刷电机,前者成本低,但会产生电磁干扰,对环境有要求。因此它可以用于对成本敏感的普通工业和民用场合。而交流伺服电机与直流电子相比,主要优点包括:(1)无电刷和换向器;(2)惯量小,快速响应;(3)适用于大力矩环境;(4)定子绕组散热方便。目前工业机器人中使用较多的是交流伺服电机。
        
图表:伺服编码器内部结构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无刷直流电机内部构造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交流伺服电机也称为无刷电机,分为同步和异步电机。异步电机负载时的转速与所接电网的频率之比不是恒定关系,有较高的运行效率和较好的工作特性,从空载到满载范围内接近恒速运行,能满足大多数工农业生产机械的传动要求。而同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可以调节,最高转动速度低,且随着功率增大而快速降低,因而适合做低速平稳运行的应用。在不要求调速的场合,应用同步电动机可以提高运行效率。到目前为止,高性能的伺服系统大多采用永磁同步型交流伺服电动机,典型生产厂家如德国伦茨、路斯特、西门子、日本安川等公司。
        
        如今一般伺服电机都追求高精度、高可靠性、高热容量、高刚度、轻量化和高响应性等性能。国际上主要伺服电机厂家的电机手册也一般会收录机械时间常数、电器时间常数、发热时间常数、转动惯量和过载运动能力等参数,这些都是伺服电机的主要参考指标。
        
图表:同步型与异步型交流伺服电机性能对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各企业代表产品性能对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竞争格局:国内品牌占据一定市场份额。根据产业信息网的数据,我国伺服电机市场随着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而不断扩张。2016年我国伺服电机市场规模102.6亿元,同比增长11.16%,2007-2016年复合增长率为21.6%。
        
        国产品牌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高端产能和技术水平不足,因此主要依赖进口。根据《工业机器人产业竞争情报分析》论文公布的数据,我国伺服电机以日系、欧美系等品牌为主导,自有品牌率占15%,未来有望实现伺服电机的进口替代。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发展趋势预测
        
图表:中国伺服电机市场规模(亿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2015年中国伺服电机市场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面对国外的竞争压力,国内企业在细分市场的突破成为差异化竞争的主要方式,在伺服电机领域也体现了这一思路。目前,国内的领先厂商包括汇川技术、埃斯顿、华中数控、英威腾等,这些企业原本是液压行业、包装机械、注塑机械伺服电机的龙头企业,凭借着原有业务的技术积累,开始向机器人专用伺服电机突破。
        
图表:国内主要伺服电机厂商介绍(金额单位:亿元)
 
        注:北超伺服退市,故其经营数据为2016年数据,其余企业均为2017年数据。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们对比了国内外伺服电机的龙头企业安川机电与汇川技术。从业务规模来看,汇川技术伺服系统的体量较小但增速较快,逐步实现全系统零部件的自主化生产。2017年伺服类产品营业收入接近12亿元,体量不到安川机电的十分之一。因此,国内公司的增长空间较高。
        
        从产品结构来看,安川机电该类产品主要是伺服电机、控制器和驱动器等,而汇川技术的产品种类更加丰富,包含了控制器、伺服电机、驱动器和编码器,较全的产品系列也保障了盈利能力,汇川的毛利率要高于安川机电近13个百分点。在产品性能提升的背景下,成本优势的凸显将打开市场豁口,有望实现国产化突破。
        
图表:安川机电运动控制类收入及毛利率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汇川技术伺服系统与控制器收入及毛利率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J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燃气轮机行业:重要性与应用范围日益扩大 企业竞争呈现白热化态势

我国燃气轮机行业:重要性与应用范围日益扩大 企业竞争呈现白热化态势

受益于制造技术突破、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以及进口替代加速,近年来我国燃气轮机产量快速增长,由2020 年的2455台套上升至 2024 年的 3613台套。国内企业通过技术引进、自主研发以及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生产能力。部分龙头企业如东方电气、上海电气等,在重型燃气轮机制造领域持续投入,新建或扩建生产线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船用电缆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绿色化、智能化成核心方向

我国船用电缆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绿色化、智能化成核心方向

我国船用电缆行业市场规模近年来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受船舶工业复苏、新能源船舶发展、海洋工程装备需求释放等因素驱动,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2024年中国船用电缆行业市场规模40.65亿元人民币,2025年上半年达到了18.4亿元。

2025年10月04日
AI数据中心产业飞速发展,全球燃气轮机景气度上行 燃气轮机调峰优势明显,装机规模不断增长

AI数据中心产业飞速发展,全球燃气轮机景气度上行 燃气轮机调峰优势明显,装机规模不断增长

我国燃气轮机需求较为旺盛,近年来在运营的燃气轮机较多,例如天津华电军粮 城电厂项目、四川能投广元燃机工程项目等,供应商主要来自西门子、GE、上海电气、 哈尔滨电气、东方汽轮机等等。未来随着国产化持续推进,有望支撑中国气电占比提升。

2025年10月01日
我国政策高度重视深海战略资源,高端装备成深海科技发展基石

我国政策高度重视深海战略资源,高端装备成深海科技发展基石

2024年,15个海洋产业增加值43733亿元,比上年增长7.5%。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电力业、海洋旅游业等均实现了9%以上的快速发展。海洋渔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海洋油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实现平稳发展。

2025年09月29日
我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产量稳增 出口市场已打开 国际认同度提升下出口前景广阔

我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产量稳增 出口市场已打开 国际认同度提升下出口前景广阔

其中由于非公路宽体自卸车是主要根据矿山、水利水电工程等特定工况条件设计专门用于该等工况的产品,市场总量增长中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增长速度将明显高于其他自卸类产品增长速度。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规模达到125.65亿元,同比下降3.37%,2025年上半年国内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规模约为63.27亿

2025年09月17日
我国矿山开发装备行业正处于成长扩张期 资源向龙头聚拢 强者恒强效应凸显

我国矿山开发装备行业正处于成长扩张期 资源向龙头聚拢 强者恒强效应凸显

随着中小矿山整合的趋势不断推进,大中型矿山比例提升,大量围绕小微型矿山展开竞争、同质化严重的低端内资品牌的生存空间正在被挤压,通过技术积累竞争胜出的龙头企业在品牌效应、规模效应等方面优势越来越突出,资源进一步向龙头聚拢,强者恒强效应凸显。

2025年09月16日
燃气轮机行业:国内微、轻型燃气轮机已实现自主化  重型领域国产替代空间大

燃气轮机行业:国内微、轻型燃气轮机已实现自主化 重型领域国产替代空间大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清洁能源的崛起,燃气轮机以其高效、环保、灵活的特点,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电力行业,燃气轮机作为发电、调峰和备用电源的重要设备,其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2025年09月15日
半导体核心设备——光刻机,行业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半导体核心设备——光刻机,行业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根据SEMI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为1090亿美元,从细分产品来看,光刻机、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为半导体设备主要核心设备,市场占比均在20%以上。其中,光刻机为市场占比最高品类,光刻机的占比达24%,并且随芯片制程迭代,这一占比还在持续提高。

2025年09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