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我国机载设备行业发展弊端与投资预测分析产业分散、预研投入不足是痛点资产注入后上市平台最为受益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机载设备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发展趋势预测

        1、产业分散、预研投入不足是产业发展的痛点
        
        靠型号发展推动,预先研究不足。当前,我国机载设备发展主要还是靠主机型号的发展推动。各配套厂根据主机厂的需求,针对具体型号进行产品的设计开发,预先投入和技术储备不足,相较国外相对独立的发展体系、机载设备供应商和主机厂双向支撑的发展模式,我国机载设备产业发展的自主性还存在一定的滞后。
        
        产业分散,系统性差。机载设备包括航电和机电两个大类,数十个子系统类,涉及专业面广,产品种类多。当前我国机载设备配套任务主要由航空工业机电板块和航电板块下属研究所和厂家承担,产业较为分散,机电系统下属企业多达34家,航电板块下属单位多达18家。此外,各厂家纵向根据主机厂的需求设计和提供产品,独立完成协作任务,产品垂直度高,发展水平高低不一。
         
图:机载设备产业当前发展的不足

        资料来源:互联网

        2、机载系统公司成立在即,专业化发展有望加速
        
        根据公告,航空工业正在筹划机载系统公司的组建方案,涉及对中航机电系统有限公司及中航航空电子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的整合。作为我国机载设备的建设主体,机电系统公司和航电系统公司整合,将有望解决机载设备发展缺乏顶层规划、产业分散、系统综合性差的问题,提升机载系统发展的专业化和自主性。
        
图:中航机电股权结构
 
        资料来源:互联网

图:中航电子股权结构
 
        资料来源:互联网

        此外,机载系统公司的后续组建,有望使得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加速推进,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综合化可以根据飞机的设计要求统筹考虑各分系统和模块的设计需要,打破各系统之间相互独立的格局,避免单个产品达标,组合起来效果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使得飞机整体性能达到最优化,从作战任务和飞机总体功能需求出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3、产业发展资产注入,机载系统上市平台充分受益
        
        作为机载系统专业下机电系统和航电系统的上市平台,中航机电和中航电子发展充分受益:一方面,航空装备产业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军机需求释放民机快速突破,整机需求的增长和发展将成为机载设备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另一方面,机载系统公司的后续组建,有望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强化各细分专业和企业之间的协作,从整体上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最后,作为上市平台,在资产证券化的背景下,中航机电和中航电子有望承接控股股东的资产注入,加速上市公司的发展。
        
        机电系统上市平台中航机电
        
        公司是航空工业旗下航空机电系统的专业化整合和产业化发展平台,为航空装备提供大专业配套系统产品,在国内航空机电领域处于主导地位。公司目前产品谱系覆盖液压系统、燃油系统、航空电力系统、高升力系统、武器与悬挂发射产品与系统、汽车座椅系统、空调压缩机、高压氧舱、等静压机等航空机电相关领域。
        
        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32亿元,同比增长8.45%;受所得税费用等因素影响,实现归母净利润5.79亿元,同比减少0.71%。公司航空产品收入占比达到58.99%,毛利占比达到71.13%。公司毛利率近年来稳步提升,2017年达到26.17%;三费方面,管理费用率和销售费用率相对稳定,财务费用率逐渐降低。
        
        公司托管机电系统公司下属多个未上市成员单位,在军工资产证券化的背景下,公司有望不断获得优质资产注入。
        
        
图:中航机电营业收入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图:中航机电归母净利润年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图:中航机电收入结构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图:中航机电毛利结构
 
        
图:中航机电销售毛利率及净利率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图:中航机电三费比率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航空电子系统建设平台中航电子
        
        公司是航空工业航电系统上市平台,产品谱系覆盖飞行控制系统、惯性导航系统、飞行航姿系统、飞机参数采集系统、大气数据系统、航空照明系统、控制板主件与调光系统、飞行告警系统、电驱动与控制系统、飞行指示仪表、电气控制、传感器、敏感元器件等航空电子相关领域。
        
        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23亿元,同比增长0.93%;实现归母净利润5.42亿元,同比增长17.82%。公司航空产品收入56.81亿元,营收占比为80.90%,毛利占比为86%。公司2017年毛利率略有下滑,主要是非航空防务产品方面试验型新品较多,产品送试、研发成本较高等因素导致。三费方面,公司管理费用率稳步下滑,销售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相对保持稳定。
        
图:中航电子营收及同比增长率(%)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图:中航电子归母净利润及同比增长率(%)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图:中航电子销售毛利率及净利率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图:中航电子三费比率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移动充电机器人行业发展尚处早期阶段 盈利模式与经营方式仍在探索中

我国移动充电机器人行业发展尚处早期阶段 盈利模式与经营方式仍在探索中

近年来移动充电机器人需求逐步提升,主要在于关联产业如机器人、AI、自动驾驶等技术逐步成熟,同时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导致充电桩等硬件设施未跟上配套,移动充电机器人的需求逐步旺盛,2024年我国移动充电机器人销量达到0.68万台。

2025年04月15日
我国泵行业已成长为千亿级市场 目前国内企业主要在中低端市场布局

我国泵行业已成长为千亿级市场 目前国内企业主要在中低端市场布局

泵行业的市场需求与石化、LNG、海洋平台、钢铁、电力、市政水利、防汛抗旱等行业或领域的投资规模存在较大依赖性,宏观经济疲软时,泵需求减少。从产量来看,近年来,我国泵产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19年我国泵产量为1.73亿台,2023年增长至2.18亿台。

2025年03月31日
中国煤矿智能化行业发展目标明确且动因充足 市场已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

中国煤矿智能化行业发展目标明确且动因充足 市场已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

煤矿企业是煤矿智能化行业最直接的需求主体。为了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强安全性能,煤矿企业纷纷寻求智能化解决方案。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煤矿企业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人力成本。

2025年03月17日
数据中心为燃气轮机发展提供新动力 我国燃气轮机国产化率持续提升

数据中心为燃气轮机发展提供新动力 我国燃气轮机国产化率持续提升

我国现已具备中小型燃气轮机自主生产能力,并实现部分产品出口。随着国内燃气轮机生产技术的提升,中国燃气轮机的出口规模逐渐扩大。2023 年以来,我国燃气轮机出口量趋于稳定,出口范围持续扩大,进口额初步缩小,2024年进出口额分别为3.52亿美元和0.98亿美元。

2025年03月11日
我国雨水收集系统重要性愈发凸显 行业需求不断扩大 市政工程是最大细分市场

我国雨水收集系统重要性愈发凸显 行业需求不断扩大 市政工程是最大细分市场

当前包括河马井 HiPPO等企业纷纷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能,以满足市场对其产品的需求。截至2023年,我国雨水收集系统行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1262.31亿元。预计未来几年,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市场的不断拓展,该行业的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扩大。

2025年02月07日
我国气体回收器市场规模与需求持续增长 技术创新与行业升级不断更迭

我国气体回收器市场规模与需求持续增长 技术创新与行业升级不断更迭

随着全球和中国工业气体市场的稳步增长,气体回收器行业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特别是在环保法规日益严格、资源回收利用意识提高的背景下,气体回收器在减少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从而推动了其需求的增长。

2025年01月14日
我国井下工具行业正处转型升级关键期 产品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我国井下工具行业正处转型升级关键期 产品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中国井下工具行业的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维持较高水平,主要得益于国家对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的支持政策、技术进步以及市场需求的增加。截至2023年,中国井下工具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了约475.91亿元,2024年上半年为249.36亿元。

2025年01月10日
“一带一路”下我国压力容器迎发展良机 模块化、集成化将成趋势

“一带一路”下我国压力容器迎发展良机 模块化、集成化将成趋势

基于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及下游行业需求不断增长的带动下,我国压力容器市场规模逐年上升,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持续增强。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压力容器市场规模达到2100亿元左右,2024年上半年中国压力容器市场规模约为1132.1亿元。

2024年12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