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我国机载设备行业种类与发展慨况分析 产业种类繁多 军工企业支撑行业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机载设备维修服务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研究

        1、 机载设备种类繁多,价值占比超过 30% 

        机载设备是飞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典型的机载设备可以分为航空电子和航空机电两大类。 
        航空电子设备主要包括:飞控系统、雷达系统、光电探测系统、座舱显示控制系统、机载计算机与网络系统、火力控制与指挥任务系统、悬挂物管理系统、综合数据管理系统、通信系统、电子战系统等,是飞机环境感知、信息处理、信息计算以及操纵控制的保障设备。 

表:航电设备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机电系统主要包括电力系统、燃油系统、液压系统、空降空投系统、第二动力系统等,是实现飞机整体性能和安全所必需的基础和关键功能系统。电源系统为飞机的所有用电系统提供电能,保证各种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第二动力系统用于满足飞机对发动机起动,空中应急,电、液或其他辅助能源的不同需要;液压系统提供液压能源,保证起落架的收放和各种操纵功能的实现;燃油系统的功能是储存燃油,保证飞机飞行时向发动机连续不断地供油。 
 
        机载设备价值占比高。机载设备作为飞机正常飞行、信息感知及处理、操纵和机动的基础条件,对飞机的综合性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也是飞机发展水平的重要判断标准。随着机载设备技术水平的提升和不断的更新换代,机载设备在飞机上的价值占比也不断提升,当前价值占比可达 30~40%。 


图:机载设备价值占比

 资料来源:互联网

        快速迭代升级,一代飞机多代机载系统。飞机作为平台,其功能定位和气动布局一旦确定,会在较长时间内相对固定,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因此通常具有较长的寿命周期。而机载系统在电子、信息、自动化、机械等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通常会快速的迭代升级,所以会通过对机载设备的更新来对飞机进行升级改造,进而提升飞机的综合性能,形成一代平台配套几代机载设备的情况。例如,美国B52 轰炸机服役超过半个世纪,机载设备更新换代达五次之多。 
 
图:机载设备价值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图:B52轰炸机

资料来源:互联网

        2、 军工企业支撑行业发展 

        军品发展快于民品。我国航空工业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在产业发展水平方面与欧美国家有一定的差距。而基于国防建设的需要和重点的投入,军用领域的机载设备发展相对更快,具备了为现役和在研军用固定翼飞机、直升机和各种飞行器提供先进机载系统及设备的能力。民用领域除需要满足主机厂的需求外,还需要满足适航认证要求,在民机市场基本被国外品牌垄断的背景下,我国民用机载设备发展相对较慢。 

        产业以军工集团下属企业为主。因为军用机载设备发展较快的产业背景,我国机载设备行业也是以军工集团为主体,少量从事机载设备的民营企业也主要是参与军品配套。航空工业和电科集团是我国机载设备的两大核心供应商,航空工业集团内,中航机电系统有限公司、中航航空电子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以及相关研究所是建设主体;电科集团内,14 所、38 所是机载雷达的重要供应商,中电科航电是航空电子领域生力军,同时,电科集团也提供大量的机载设备元器件配套。机电系统(中航机电系统有限公司)全面负责航空工业机电产业的经营和发展,下属企业 34 家,形成了以液压、燃油、电力、环境控制、武器悬挂发射、空降空投等 13 个系统为主体,配套齐全,功能完备的航空机电系统科研体系、生产体系及服务保障体系。 

图:机电专业

资料来源:互联网

        中航航空电子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是航空工业旗下专业化提供航空电子系统配套保障的公司,产品覆盖飞行控制系统、雷达系统、光电探测系统、座舱显示控制系统、机载计算机与网络系统、惯性导航系统、火力控制与指挥任务系统、综合数据管理系统等,产权所属和受托管理企业及科研院所 18 家。  

图:航空电子主要产品

资料来源:互联网

        除了经营性资产外,航空电子系统公司还托管五大机载航电设备研究所,分别是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雷达所)、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上电所)。这五家研究所在各个细分领域实力雄厚,集中了国内相关领域最优秀的人才、技术和资产,引领着国内相关产品的技术发展。 

表:中航电子托管研究所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是中国雷达工业的发源地,国家诸多新型、高端雷达装备的始创者,信息化装备研发的先驱者,产品覆盖海陆空天各个领域,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综合性高科技研发生产基地。在航空领域,十四所雷达产品广泛应用于歼10、空警2000 等型号上。

图:空警2000

资料来源:互联网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是我国国防高科技电子装备骨干研究所,确立了预警探测、对地观测、信息对抗、测控通信、浮空平台、公共安全、集成电路七大发展领域,是集研究、开发、制造、测试于一体的电子信息高科技、集团型研究所。航空领域,三十八所也是核心的机载雷达供应商,产品应用于空警-500 等型号。

图:空警500

资料来源:互联网

        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联合 10 所、20 所、41 所、54 所、 28 所、14 所、32 所 7 家下属单位,与四川省以及成都市共同出资组建,专门从事民用航空电子业务的企业。主要产品包括机载航空电子、通用飞机/无人机系统、空中交通管理、地面维护服务保障和训练模拟等业务。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移动充电机器人行业发展尚处早期阶段 盈利模式与经营方式仍在探索中

我国移动充电机器人行业发展尚处早期阶段 盈利模式与经营方式仍在探索中

近年来移动充电机器人需求逐步提升,主要在于关联产业如机器人、AI、自动驾驶等技术逐步成熟,同时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导致充电桩等硬件设施未跟上配套,移动充电机器人的需求逐步旺盛,2024年我国移动充电机器人销量达到0.68万台。

2025年04月15日
我国泵行业已成长为千亿级市场 目前国内企业主要在中低端市场布局

我国泵行业已成长为千亿级市场 目前国内企业主要在中低端市场布局

泵行业的市场需求与石化、LNG、海洋平台、钢铁、电力、市政水利、防汛抗旱等行业或领域的投资规模存在较大依赖性,宏观经济疲软时,泵需求减少。从产量来看,近年来,我国泵产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19年我国泵产量为1.73亿台,2023年增长至2.18亿台。

2025年03月31日
中国煤矿智能化行业发展目标明确且动因充足 市场已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

中国煤矿智能化行业发展目标明确且动因充足 市场已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

煤矿企业是煤矿智能化行业最直接的需求主体。为了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强安全性能,煤矿企业纷纷寻求智能化解决方案。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煤矿企业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人力成本。

2025年03月17日
数据中心为燃气轮机发展提供新动力 我国燃气轮机国产化率持续提升

数据中心为燃气轮机发展提供新动力 我国燃气轮机国产化率持续提升

我国现已具备中小型燃气轮机自主生产能力,并实现部分产品出口。随着国内燃气轮机生产技术的提升,中国燃气轮机的出口规模逐渐扩大。2023 年以来,我国燃气轮机出口量趋于稳定,出口范围持续扩大,进口额初步缩小,2024年进出口额分别为3.52亿美元和0.98亿美元。

2025年03月11日
我国雨水收集系统重要性愈发凸显 行业需求不断扩大 市政工程是最大细分市场

我国雨水收集系统重要性愈发凸显 行业需求不断扩大 市政工程是最大细分市场

当前包括河马井 HiPPO等企业纷纷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能,以满足市场对其产品的需求。截至2023年,我国雨水收集系统行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1262.31亿元。预计未来几年,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市场的不断拓展,该行业的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扩大。

2025年02月07日
我国气体回收器市场规模与需求持续增长 技术创新与行业升级不断更迭

我国气体回收器市场规模与需求持续增长 技术创新与行业升级不断更迭

随着全球和中国工业气体市场的稳步增长,气体回收器行业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特别是在环保法规日益严格、资源回收利用意识提高的背景下,气体回收器在减少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从而推动了其需求的增长。

2025年01月14日
我国井下工具行业正处转型升级关键期 产品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我国井下工具行业正处转型升级关键期 产品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中国井下工具行业的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维持较高水平,主要得益于国家对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的支持政策、技术进步以及市场需求的增加。截至2023年,中国井下工具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了约475.91亿元,2024年上半年为249.36亿元。

2025年01月10日
“一带一路”下我国压力容器迎发展良机 模块化、集成化将成趋势

“一带一路”下我国压力容器迎发展良机 模块化、集成化将成趋势

基于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及下游行业需求不断增长的带动下,我国压力容器市场规模逐年上升,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持续增强。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压力容器市场规模达到2100亿元左右,2024年上半年中国压力容器市场规模约为1132.1亿元。

2024年12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