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无人机行业消费级无人机产业链分析及工业级无人机市场空间预测(图)

          一、消费级无人机组成及产业链

          1、消费级无人机的组成

          无人机的核心部件包括飞控系统、动力系统、机载系统等。目前消费级无人机一般用于航拍,主要面向普通用户,操作门槛低,价格多在万元以下。功能性、便携性、安全性通常是消费者主要关注的参数。无人机的核心部件包括:(1)飞控系统:相当于无人机的“大脑”,可以控制无人机的起飞降落、空中悬停、飞行姿态等。飞控系统一般由陀螺仪、空速传感器、气压传感器、GPS 系统、控制电路等部件组成;     

        (2)动力系统:相当于无人机的“心脏”,决定了无人机的续航能力和机载能力。消费级无人机的动力系统一般由电机、电调、螺旋桨和锂电池组成;(3)机载设备:决定了无人机的使用功能。航拍无人机的机载设备包括云台和相机,其中云台是安装、固定相机的支撑装置,具有保证拍摄画面平稳的功能。

图表:消费级无人机一般参数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消费级无人机构成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消费级无人机产业链

          消费级无人机产业链包括产品研发、零部件制造、整机组装、销售、用户服务等环节。

          (1)产品研发:包括总体研发、分系统研发、零部件研发;(2)零部件制造:包括飞控系统、动力系统、机载设备等的制造;(3)整机组装;(4)销售;(5)用户服务:包括售后服务和衍生服务。产业链前端的研发制造环节决定了产品性能,产业链后端的用户服务市场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售后服务方面,例如大疆推出 DJI Care 为用户提供维修保障和新机置换服务。衍生服务方面,租赁或分期购买服务可以扩大无人机潜在消费者,降低个人用户购买门槛。

图表:消费级无人机产业链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工业级无人机市场空间测算
          (注:以下测算数据主要基于中信证券研究报告《工业级无人机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百花齐放才是春》)

          农业植保是目前最具潜力的工业级市场。(1)“国家级”需求量,不可低估。目前中国航空耕地处理比例不足 2%,而美国、日本已达到为 50%、38%,国内植保机市场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近两年,我国植保无人机发展势头强劲,保有量不断上升。根据农业部发布的数据,目前我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 11000 台,相比于 2015 年 2324 架,同比增长 373%。我国农业植保发展的方向是农业作业的“全部自动化”,包括撒农药、授粉、评估害虫等。(2)政策支持加速行业需求爆发。2017 年,国家在浙江等 6 个省市开展植保无人机补贴试点,促进植保无人飞机的研发和使用。(3)参与玩家众多,推动植保无人机解决方案发展和完善。目前国内有 200 多家无人机企业参与植保市场。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4年中国无人机产业市场发展需求调研与投资商机分析预测报告

          植保无人机整机年市场规模约 60-90 亿元,植保无人机服务年市场规模约 180 亿元。目前全国耕地面积约 20 亿亩,假设:(1)未来植保无人机渗透率达到 5/10/20/30/50%;(2)每亩每年施药次数 3 次;(3)作业速度为 1 亩/min;(4)无人机平均寿命 400h;(5)电动/油动无人机价格为 5/20 万元/架;(6)电动/油动无人机市场占比分别取 80%/20%、60%/40%、50%/50%三种情形。计算得出未来不同渗透率情形下植保无人机整机年市场规模,我们取渗透率为 30%的情形(日本无人机植保渗透率在 50%左右),未来每年整机市场规模在 60-90 亿元左右。植保无人机服务年市场规模约 180 亿元。和整机市场规模测算类似,假设:未来植保无人机渗透率达到 5/10/20/30/50%;(2)每亩每年施药次数 3 次;(3)每亩费用 10 元/亩。计算得出不同渗透率情形下植保无人机服务年市场规模,同样取渗透率为 30%的情形,未来每年服务市场规模在 180 亿元左右。

图表:植保无人机整机市场规模测算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植保无人机服务市场规模测算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电力巡检领域技术相对成熟,需求量持续增长。(1)技术相对成熟。2009 年国家电网公司即开展无人机巡检试点,截止 2017 年年底,共配有无人机 1800 余架。2017 年度无人机巡检杆塔累计超过 21 万基,发现缺陷超过 5 万余处。(2)加速发展。2017 年 1 月 1 日至 7 月 30 日,南方电网无人机共飞行作业 1670 架次,发现缺陷 767 处,飞行时间 18746 分钟。该飞行时间相当于 2015 年和 2016 年的总和。(3)刚性需求,逐年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电量需求增多,电网铺设速度也逐年增加。根据预测,中国电网铺设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6%,高于全球 3%的增长。无人机电力巡检已进入推广阶段,有望迎来黄金时期。

          电力巡检无人机整机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十亿。中国输电线路总里程约 120 万公里,假设:(1)无人机巡线渗透率 30%/50%/80%;(2)无人机每年巡检 25 次;(3)每小时巡检 20 公里;(4)单机每年飞行时间 150 小时;(5)每台无人机价格 15-25 万之间。通过计算得出,不同渗透率对应的电力巡检无人机需求量 3000/5000/8000 架,整机市场空间至少 4.5-7.5/7.5-12.5/12-20 亿元。

图表:电力巡检无人机整机市场规模测算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警用无人机整机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10 亿级。我国省级/地级/县级行政区分别有 34/334/2854 个,假设:(1)省级/地级/县级行政区分别配备警用无人机 20/5/1 架;(2)无人机单价 50-200 万元。计算得出国内警用无人机整机市场空间为 26-104 亿之间。

图表:警用无人机整机市场规模测算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无人叉车即将进入爆发奇点 智慧物流政策推动下行业或迎高速发展

无人叉车即将进入爆发奇点 智慧物流政策推动下行业或迎高速发展

从市场规模来看,无人叉车市场尚处于发展早期,2018 年至今销售规模保持较快发展。2024年我国无人叉车销量约为2.45万台,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

2025年08月20日
我国工业母机市场“大而不强” 政策持续发力推动行业升级

我国工业母机市场“大而不强” 政策持续发力推动行业升级

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机床行业保持着较好的需求景气度,数控机床作为更先进更有吸引力的机床类型,市场规模保持持续增长,截止2024年我国数控机床市场规模达到4305亿元。

2025年08月19日
外骨骼机器人行业正处商业化前夜,医疗和民用领域成为最主要应用场景

外骨骼机器人行业正处商业化前夜,医疗和民用领域成为最主要应用场景

根据相关数据,截止2024年全球外骨骼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17.6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达到305.6亿美元,复合增速超过40%。

2025年08月08日
全球极地装备行业稳定增长 中国市场已达到一定体量、未来增长有限

全球极地装备行业稳定增长 中国市场已达到一定体量、未来增长有限

全球极地装备行业随着极地地区战略地位的提升而不断发展,各国在极地科学考察、商业航运、资源开发等方面的需求推动了极地装备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随着全球极地装备需求持续增加,行业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2024年达到了187.77亿美元。

2025年07月21日
2025年我国压力容器行业竞争格局与市场集中度分析

2025年我国压力容器行业竞争格局与市场集中度分析

从全球ASME持证厂商分布情况来看,近年来我国持证厂商数量大幅提升,由2010年的502家上升至2024年的912家,行业整体竞争随着持证厂商数量大幅增加也日趋加剧。

2025年07月06日
2025年我国压力容器行业产业链与细分市场规模分析

2025年我国压力容器行业产业链与细分市场规模分析

压力容器行业按产品类型划分,可分为反应压力容器、换热压力容器、分离压力容器与储存压力容器。其中,反应压力容器主要用于化工、石化行业的化学反应过程,2024年市场规模为692.21亿元。其核心需求来自大型炼化项目(如百万吨级乙烯装置)和精细化工升级。

2025年07月05日
2025年我国压力容器行业市场规模与供需现状分析

2025年我国压力容器行业市场规模与供需现状分析

数据显示,自2005年以来我国压力容器保有量呈持续上升态势,截至2024年末,我国压力容器产量为761.51万吨,销量达到716.93万吨。我国压力容器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585.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307.36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到了1250.97亿元,

2025年07月04日
我国汽轮机制造行业景气度向好 燃气发电带来新机遇 国际竞争压力较大

我国汽轮机制造行业景气度向好 燃气发电带来新机遇 国际竞争压力较大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虽然传统能源结构有所调整,但火电仍需向高效、清洁方向发展,超超临界汽轮机等高效煤电技术将迎来发展空间。同时,政策大力支持核能、气轮机等清洁能源发展,为核电汽轮机的研发和应用创造了良好条件。另外,在工业领域,石油化工、煤化工行业景气度向好,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新型煤化工项目不断推进,对工业

2025年07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