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空军发展和战略
阶段一:以陆军为基础,依靠苏联。1949年1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1949 年及1950年,应当争取组成一支能够使用的空军”。根据《蓝天铁鹰,鹏程万里— —中国空军的发展历程》,起初组建空军部队,机关人员全是从陆军抽调的,装备则是由苏联提供的,苏联空军还帮助进行训练。1949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1951年2月空军党委确立了“在陆军基础上建立空军”的方针。阶段二:抗美援朝,在战火中历练成长。初创时期的空军部队尽管部队不多,却担负各种作战任务,并于1950年组成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在装备数量、人员经验明显劣势的情况下,从1950年至1953年,中国空军击落敌机330架,击伤敌机95架,击落包括一些美国“王牌”飞行员的飞机,打破了美国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此外,中国空军还担负了要地放空、支援进军西藏、配合剿匪以及解放沿海岛屿等任务,各兵种部队得到很大锻炼。
阶段三:以台海区域为主的国土防空。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放空作战的主要对象是台湾国民党空军。初期,反轰炸和反侦察任务并行。随着1958年7月空军航空兵部队入闽夺取制空权后,防空作战转入以反侦察为主。随着解放军防空能力的增强,1968年台湾国民党空军被迫停止侦查活动。
阶段四:支援经济建设。几十年来,解放军空军参加工农业生产和社会公益建设的义务劳动达8329万个。1979年后,积极开通军用机场供民航起降。
阶段五:高速发展和变革期,攻防兼备、空天一体。1991年的海湾战争是高技术战争的雏形,在军事史上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一些学者认为,海湾战争对中国建军思想以及国防战略产生了冲击,加速了中国国防的变革。海湾战争后,以苏-27系列重型战斗机的引进为标志,中国空军进入高速发展和变革阶段,逐步从纯粹的防御型理论,发展为建设“攻、防兼备型”空中力量。2015年以来,又将“空天一体”增加为空军的战略要求。
二、中国空军人员和兵种
中国空军现役兵力39.8万人。根据2013年国防白皮书《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中国现有海军23.5万人,陆军机动作战部队85万人,空军39.8万人。中国空军主要由航空兵、地面防空兵、雷达兵、空降兵、电子对抗等兵种组成。根据2013年国防白皮书《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军区空军下辖基地、航空兵师(旅)、地空导弹师(旅)、雷达旅等。根据中国空军网,这几个兵种的发展情况如下:
航空兵:历经60年的发展,空军航空兵部队一大批新型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等飞机陆续列装,航空兵武器装备从机械化向信息化快速转型。
地面防空兵:已经发展成为一支具有高中低空、远中近程防空火力配系的现代化高技术兵种,由防空型向空天防御型转变。
雷达兵:国家空中情报预警系统的主体,先后参加了国土防空、抗美援朝、抗美援越等重大作战任务,保障部队击落、击伤敌机上千架。
空降兵:空军空降兵是一个合成兵种,编有27个专业兵种,已发展成为一支能够成建制空降、远距离独立作战的突击力量。
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4年中国航空军工装备制造行业市场运营现状调查与未来发展商机战略评估报告》
电子对抗兵:空军编成内利用电子对抗装备与电子信息系统、设备进行斗争的兵种或部队。
三、中国空军主要作战装备
中国空军装备迎来快速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空军逐渐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和空天一体化转变,装备也不断升级更新,取得了重大进展。四、中国空军装备发展趋势
1、空军向攻防兼备型转换,特定装备建设获得重视
中国空军正加速向攻防兼备型转变。受制于起步较晚、关键技术缺失(如航空发动机、航电系统等)、作战经验较少、台海遗留问题等原因,中国空军建军思想长期停滞于国土防空理论阶段。根据《从历史到未来:中国空军建军思想的宏观演进》(郑东晓等),在防卫型理论下的中国空军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始终是陆、海军的一支辅助性战术兵种。建立“攻、防兼备型”空中力量建军思想的提出和实施,对中国空军来说无疑是一次思想上的历史性伟大解放,在中国空军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先进歼击机能够保证制空权,是展开空军战术部署的重要前提。掌握了制空权,就能限制敌方航空兵和防空兵力兵器的战斗活动,保障己方航空兵的行动自由,使陆、海军的作战行动得到有效的空中掩护,国家重要目标不受敌方航空兵的严重危害。歼击机是空中格斗、保证制空权的主要武器装备。歼-20作为中国首款四代机,融合了全球多种已经在使用的优秀战斗机的特点,具备很强的隐形性能、机动性能。国防部发言人2017年9月28日称,歼-20飞机已经列装部队,试验试飞工作正在按计划顺利推进。
重型运输机是衡量一国“战略空军”能力的重要标志。重型运输机具有快速运送大量兵力、武器装备和其他军用物资到远距离目标区域的能力,能够确保部队战略机动、战术投送的规模化、快捷性和突然性,在近年来多次现代战争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运-20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重型军用运输机。人民网2016年7月7日报道,运-20正式列装空军。
十吨级通用直升机填报谱系空白,能执行多种重要任务。十吨级通用直升机能够执行突击运输、空运及后勤支援、舰载反潜等固定翼飞机无法有效完成的任务,对海军、空军、陆军,都有填补空白的意义。此外,相比于执行某种特殊任务的各型专用直升机,通用直升机在制造上具有一定规模效应,能够有效降低采购成本。中新网2013年12月24日报道,填补国内空白型号的10吨级中型通用直升机在东北北部某机场成功进行了首飞。
2、空军装备正向着电子化、信息化发展
现代化空军以高新技术为发展动力,呈现以下特点:
高新技术得到大量应用与检验。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微电子、光电子、计算机等基础性军事高科技和精确制导技术、电子战和信息战、隐身、军事航天等应用型军事高科技开始崛起并迅猛发展。实战效果表明,这些高技术武器装备的性能获得显著地提高,其作用范围、速度、精度、杀伤力、机动能力和防护水平等关键指标都产生了质的飞跃。
战争形态向信息化方向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化战争将逐步取代传统的机械化战争。信息作战,综合运用电子战、网络战、心理战等形式打击或抗击敌方。目的是在网络电磁空间干扰、破坏敌方的信息和信息系统,影响、削弱敌方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利用和决策能力,保证己方信息系统稳定运行、信息安全和正确决策。
与之对应,空军装备也在向着电子化、信息化发展。中国空军武器装备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过渡,具体表现为:
信息化武器装备陆续服役。例如,执行信息化警戒与指挥控制任务的预警机,空警200、空警2000、空警500;以及各型无人机等。
部分关键电子系统获技术突破。例如,新华社2016年11月4日报道,第十一届中国航展期间,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14研究所将多款从未公开展览过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带上了展会,包括誉为“战鹰之眼”的KLJ-7A机载有源相阵控火控雷达。
新型空军装备信息化程度提高,电子部件使用量在增多。例如,中华网2013 年4月6日报道,据美国空军战斗机指挥官威廉弗雷泽称,歼-20战机在信息化能力上或许会领先F-22战机,它全身布满相控阵天线,具备全息感知能力。3、新型空军装备使用先进材料的比例在提高
钛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等先进材料在空军装备应用上具备诸多优点。如钛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等先进材料具有耐腐蚀、耐高温、比强度高等优质特点,替代传统航空金属材料能够有效提高飞机的设计和性能水平。
世界先进战机使用钛合金和复合材料比例较高,中国新型装备使用比例正在提高。美国F-22战斗机使用钛合金比例为41%、复合材料为24%;F-35使用钛合金为
27%、复合材料为36%。先进材料的用量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飞机机体设计的先进水平。中国先进航材研究多年来也取得一定成果,在各机种上的应用比例正在提高。根据文献《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制造》(邢丽英等),中国某型歼击机使用复合材料的比例已接近30%,与此前型号相比具有大幅提升。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