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军工行业军队装备采购需求及改革发展机遇分析(图)


        2018 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随着军改的逐渐落地、国防预算的稳定增长、军贸需求的不断增加,2018 年军工行业需求端将会有明显改善,行业基本面向好。同时,随着军民融合、混合所有制以及军品定价议价机制等改革措施的不断推进,行业供给将更加丰富多样,国防工业体系将不断完善。军工板块经过 2 年多的持续下跌,估值已低于 2010 年以来历史平均水平,行业具备反弹机会。

        一、需求驱动类:军改逐步落地,关注先进武器装备订单补偿增长

        2018 年军改已经进入实施以来第三年,并已经完成领导体制改革部分,按照军改实施要求,2018 年将进入军改第三阶段“对相关领域改革作进一步调整、优化和完善,持续推进各领域改革。”

图表:全军武器装备招标采购次数(每月)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 2015 年开始国防和军队改革开始,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的招标采购次数从 2015 年的 175 次下降至 2016 年 90 次,随着军队改革的逐步落地,2017 年全年装备采购上升至 157 次,预计随着军改的深入推进,2018 年军队装备采购需求有望迎来补偿增长,截止 2018 年 2 月 28 日,2018 年 1-2 月份装备招标采购次数累计已达 51 次之多,远高于 2015-2017 年同期水平,增幅远超预期。

        随着我国国防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对于尖端武器装备的需求非常迫切,受军改影响相对较小。歼 20 隐身战斗机于 2017 年开始交付部队,并已于 2018 年初正式交付空军作战部队;运 20 自 2016 年服役以来,目前至少已有 5 架飞机交付部队;直 20 正开展相关模拟测试。同时新型国产航母、055 型驱逐舰正加紧进行生产。据 World Air Force 最新统计,美国军机数量为 13407 架,我国军机数量为 3036 架。其中,我军在武装直升机、特种飞机、加油机等比例明显偏低。我国战斗机中仍保有大量 J-7/8 等二代机 561 架,约占我国战斗机数量 50%,而美国当前战斗机群主要由 F-15、F-16 等三代机和 F-22、F-35 等四代机构成,差距较大。

图表:全球军机规模前十国家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中美不同类型军机数量及比例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军工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研究

图表:中国战斗机各代次占比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美国战斗机各代次占比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中美海军装备对比(艘)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中美陆军装备数量对比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与美国在先进战机、舰船、陆军装备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要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有强大的先进武器装备作为支撑,叠加外贸需求不断增加,未来对尖端武器装备需求将进一步扩大,建议重点关注航空、卫星、船舶及陆军装备等主机厂及一级核心系统供应商,并持续跟踪武器装备研制交付进程及产能情况,相关标的有中直股份、中国卫星、内蒙一机、中国重工、中航飞机、航发动力、中航机电、中航电子等。

        二、改革类机会:军民融合、混合所有制等改革深入带来投资机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明确将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统筹布局、整体推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一系列军民融合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一批军民融合产业蓬勃兴起。截止 2016 年 9 月底,具备军民融合概念的 A 股上市公司至少达 156 家,这些涉军业务企业均获得了国防科工局颁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认可。随着军民融合、混合所有制、军品定价议价机制等改革的不断深入,将对军工板块长期发展形成支撑,2018 年围绕“军转民”、“民参军” 两大方向,同时关注科研院所改制、资产证券化等改革政策措施带来的主题性行情。

        军民融合重点关注“民参军”方向,兼顾“军转民”发展优质企业。随着参与军工产业民营企业增多,“民参军”企业主要涉及信息化、装备制造和新材料等高科技技术领域,涉及子版块较多,建议重点关注公司原民品主业保持稳定增长、军品业务有新产品的估值较低相关标的,如天银机电、方大化工及光威复材等。“军转民”重点关注军民产品技术通用性强、市场空间大、业绩增长稳定的相关标的,如中航光电、中航电测、航天电器、四创电子等。

        科研院所改制及资产证券化带来的机会。2017 年 7 月军工企业第一批 41 家科研院所转制工作已经启动,2018 年十二大军工集团已经全部完成公司制改制,为各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前提。预计 2018 年科研院所改制、资产证券化等相关政策将会深入推进,建议关注相关集团科研院所改制实施预期较强的上市公司相关标的以及资产证券化率较低的军工央企上市公司,并重点关注待注入资产量大且优质、内部估值较低的相关企业,如中国电科集团的四创电子、国睿科技及杰赛科技。

        根据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我们梳理了可能对上市公司投资产生重要影响的几个方面因素,包括新装备和旧装备更新、信息化建设、军民融合、科研院所改制、资产证券化、军品定价议价机制等,典型公司的影响因素如下表所示。

图表:部分公司主要投资影响因素梳理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泵行业已成长为千亿级市场 目前国内企业主要在中低端市场布局

我国泵行业已成长为千亿级市场 目前国内企业主要在中低端市场布局

泵行业的市场需求与石化、LNG、海洋平台、钢铁、电力、市政水利、防汛抗旱等行业或领域的投资规模存在较大依赖性,宏观经济疲软时,泵需求减少。从产量来看,近年来,我国泵产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19年我国泵产量为1.73亿台,2023年增长至2.18亿台。

2025年03月31日
中国煤矿智能化行业发展目标明确且动因充足 市场已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

中国煤矿智能化行业发展目标明确且动因充足 市场已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

煤矿企业是煤矿智能化行业最直接的需求主体。为了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强安全性能,煤矿企业纷纷寻求智能化解决方案。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煤矿企业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人力成本。

2025年03月17日
数据中心为燃气轮机发展提供新动力 我国燃气轮机国产化率持续提升

数据中心为燃气轮机发展提供新动力 我国燃气轮机国产化率持续提升

我国现已具备中小型燃气轮机自主生产能力,并实现部分产品出口。随着国内燃气轮机生产技术的提升,中国燃气轮机的出口规模逐渐扩大。2023 年以来,我国燃气轮机出口量趋于稳定,出口范围持续扩大,进口额初步缩小,2024年进出口额分别为3.52亿美元和0.98亿美元。

2025年03月11日
我国雨水收集系统重要性愈发凸显 行业需求不断扩大 市政工程是最大细分市场

我国雨水收集系统重要性愈发凸显 行业需求不断扩大 市政工程是最大细分市场

当前包括河马井 HiPPO等企业纷纷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能,以满足市场对其产品的需求。截至2023年,我国雨水收集系统行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1262.31亿元。预计未来几年,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市场的不断拓展,该行业的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扩大。

2025年02月07日
我国气体回收器市场规模与需求持续增长 技术创新与行业升级不断更迭

我国气体回收器市场规模与需求持续增长 技术创新与行业升级不断更迭

随着全球和中国工业气体市场的稳步增长,气体回收器行业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特别是在环保法规日益严格、资源回收利用意识提高的背景下,气体回收器在减少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从而推动了其需求的增长。

2025年01月14日
我国井下工具行业正处转型升级关键期 产品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我国井下工具行业正处转型升级关键期 产品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中国井下工具行业的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维持较高水平,主要得益于国家对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的支持政策、技术进步以及市场需求的增加。截至2023年,中国井下工具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了约475.91亿元,2024年上半年为249.36亿元。

2025年01月10日
“一带一路”下我国压力容器迎发展良机 模块化、集成化将成趋势

“一带一路”下我国压力容器迎发展良机 模块化、集成化将成趋势

基于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及下游行业需求不断增长的带动下,我国压力容器市场规模逐年上升,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持续增强。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压力容器市场规模达到2100亿元左右,2024年上半年中国压力容器市场规模约为1132.1亿元。

2024年12月27日
烧烤文化快速普及带动烧烤炉需求增长 市场呈现国际与国内品牌并存局面

烧烤文化快速普及带动烧烤炉需求增长 市场呈现国际与国内品牌并存局面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烧烤行业市场规模的扩大,烧烤炉行业需求进一步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达到了9.13亿元。预计未来几年烧烤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烧烤炉市场也将随之增长。

2024年11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