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4年中国军用雷达行业市场现状深度调研与投资商机分析预测报告》
近年来我国舰艇的服役数量惊人。通过整理统计官方新闻报道,2015年我国海军有21艘水面作战舰艇服役,数量居全球首位,其中有3艘052C/052D型相控阵导弹驱逐舰,4艘054A型护卫舰,5艘056型轻型护卫舰;根据搜狐军事网站信息,2016年新服役30艘军舰,继续位居全球第一,其中有1艘052D导弹驱逐舰,2艘054A型护卫舰,8艘056型轻型护卫舰。
我国军舰数量众多,但大吨位军舰数量不足。根据“GlobalFirePower”网站统计,目前我国海军水面舰艇共714艘,其中航空母舰1艘,驱逐舰35艘,护卫舰51艘,轻型护卫舰35艘。虽然在数量上我国超过了美国,但美国大吨位军舰数量众多,拥有航空母舰19艘,63艘驱逐舰都是“阿利〃伯克”级或者“朱姆沃尔特”级(包括“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吨位都在5000吨-10000吨。我国还在服役的老式051型驱逐舰满载排水量只有3000-4000吨,052型驱逐舰满载排水量在4000-5000吨,吨位都较小。最先进的052C/D型驱逐舰数量大约只有11艘,数量还不能满足需求。随着万吨排水量的055大型驱逐舰下水,未来我国驱逐舰吨位将会越来越大。

我们预计未来10年舰载雷达市场空间约为457亿元。我们的市场估算建立在以下假设基础上:
舰载电子设备占舰船总价值的40%左右;
雷达设备占全部电子设备的40%;
雷达维护及更新费用占雷达造价的40%。

对于未来10年需要的军舰数量,我们的预测是基于以下事实及推断:
《环球时报》消息称航母可能会使用遵循“三三制”原则,也就是1艘战斗值班、1艘训练、1艘维修,以保障始终有1艘航母在海上作战值班,如果考虑我国南北方向各保持1艘,那就需要5-6艘航母,考虑目前已拥有2艘(包括1艘训练舰),我们预计未来需要再建造4艘。
我国三大舰队每个舰队下辖2支驱护舰支队,假定每个驱护舰队按“六六制”的编制进行测算,即6艘驱逐舰和6艘护卫舰,则需要30艘052C/D和30艘054A或改进型,考虑目前已下水的数量,未来10年会约有10艘052C/D,以及10艘054A护卫舰及其改进型。055大型驱逐舰已经下水,假设未来每个驱护支队都有1艘055,则共需要6艘。
国防大学房兵教授表示056级轻型护卫舰是以执行近海防御任务为主的多用途护卫舰,―好用不贵‖,未来将替代大量装备的037级猎潜艇以及早期的053护卫舰。我们假设共有约有80艘的需求。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2016年报道称,中国已有40艘056/056A护卫舰服役或下水,那么未来10年将会有40艘的建造需求。
大型综合补给舰是为了满足我国海军舰艇护航、南沙补给以及未来航母编队的需求,我们假设未来需要大约10艘大型补给舰。对于军舰的单价,我们的估算是基于以下事实及推断:
据俄罗斯军事工业综合体网站报道,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的威力强于日本的直升机航母,造价可能达到30亿美元,折合200亿元;
新浪军事网预测我国最先进的055大型驱逐舰的造价在60亿元,052D驱逐舰造价在35亿元;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文章估算的054A护卫舰造价约为3.48亿美元,折合23亿元;056轻型护卫舰的吨位约为054A的1/3,我们假定造价6亿元;
搜狐军事消息,2012年韩国签下了4艘大型综合补给舰共7亿美元军售合同,该型补给舰满载37000吨,介于我国903型和901型补给舰之间,单舰售价在11.75亿元。刨除出口溢价,我们假设我国大型综合补给舰的造价约为6亿元。合计航母、大型驱逐舰、驱逐舰、护卫舰、轻型护卫舰和大型补给舰的雷达需求,未来10年我国舰载雷达市场有望达到457亿元。
(2)舰载无源&有源相控阵雷达长期并存
应用在大型水面舰艇上的雷达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类是单一功能的舰载雷达,主要有远程警戒雷达、引导指示雷达、对海探测雷达以及火控雷达。另一类是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包括PESA和AESA。

我国军舰正逐渐装备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综合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舰船的空间有限,多功能相控阵雷达能集成搜索、引导、目标指示、跟踪、识别、制导、火控等多种功能,减少了装备的雷达数量,并且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容易与平台共形等优点。052C型导弹驱逐舰是我国海军第一种安装四面有源主动相控阵雷达(“海之星”H/LJG346型)的战舰,也被称为“中华神盾”。《解放军报》这样评价“海之星”,“我国雷达专家一致通过了设计评审,这是一型超越国际先进水平的相控阵雷达。”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海军大部分现役舰艇安装的都是无源相控阵雷达,只有下一代驱逐舰DDG-1000才开始装备主动有源相控阵雷达。
舰载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在功能上优势明显,但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会是PESA和AESA并存。原因有以下几点:
从造价上来说,相控阵雷达的造价普遍偏高,往往是普通雷达的数十倍乃至数百倍,这使得多功能相控阵雷达一般只能装备在一些高端主战舰艇上;
从适装舰艇方面来说,由于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的重量一般较重而体积较大,故此,只能装备于大型舰艇上。
从能耗上来说,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的功率较大,长时间开机对舰艇上宝贵的能源资源耗费厉害。
在性能上,多功能相控阵雷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对杂波特别是海杂波抑制能力不足、探测隐身目标能力不足、在对抗自卫式噪声干扰能力不足、探测低空及掠海目标能力不足、在强杂波背景时性能下降等。

在技术层面,未来舰载雷达将努力朝着低截获率、多维信息获取和融合处理、平台上传感器一体化、分布式网络化、数字化以及无源定位方向发展。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