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运载火箭行业发展概述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0-2015年中国运载火箭行业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火箭是采用火箭发动机向前推进的飞行器。火箭发动机不同于飞机、汽车上的发动机,它自身携带氧化剂和燃烧剂,不依赖外界工质,可在真空中工作,因此既可以在稠密大气层内工作,也可以在外太空飞行;而飞机、汽车上的发动机自身只携带燃烧剂,氧化剂靠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只能在大气层内飞行。
       航天活动的主要场所为太空,包括人造卫星、月球探测器、火星登陆器等等,而太空是指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太空飞行要进入没有大气的太空环境,只能采用火箭发动机,因此,运载火箭是实现太空飞行的唯一交通工具。
       太空与大气层空间的区分以人造卫星离开地面的最低高度100km为界。物理学家将大气分为5层:对流层(海平面至10千米)、平流层(10~40千米)、中间层(40~80千米)、热成层(电离层,80~370千米)和外大气层(电离层,370千米以上)。地球上空的大气约有3/4在对流层内,97%在平流层以下,平流层的外缘是航空器依靠空气支持而飞行的最高限度。人造卫星的最低轨道在热成层内,其空气密度为地球表面的1%。近些年来,趋向于以人造卫星离开地面的最低高度100km为外层空间的最低极限界限。
       运载火箭的主要技术指标有运载能力、入轨精度、可靠性和发射成本。
       运载能力是指运载火箭能够送入到预定轨道的有效载荷的质量。它随着预定轨道的高度和倾角的增大而减小,一般运载能力用可运载的质量及相应的轨道高度来描述,如200kg/700km是指运送到700km高度轨道的运载能力为200kg。常用的轨道名称包括LEO、MEO、GEO和SSO等。
       运载火箭的入轨精度是指有效载荷实际运行轨道和预定轨道的偏差。该偏差主要取决于控制系统的精度和采用的控制方法。
       运载火箭的可靠性一般采用百分比来衡量。例如可靠性0.97,是指100次发射有97次成功,可靠性不是试验出来的,而是考虑了各种产品可能出故障的概率计算出来的。
       运载火箭的发射成本一般用发射一次的成本来衡量。该成本包括运载火箭的研制与生产成本、运载火箭的发射成本、运载火箭的测控成本。衡量卫星发射成本,一般采用单位质量发射价格,例如3万美元/公斤。
       近代火箭诞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德国,1942年10月德国发射成功V-2火箭,飞行高度85公里,飞行距离190公里。V-2火箭的发射成功,把航天先驱者的理论变成现实,是现代火箭技术发展史的重要里程碑。
       1945年5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前苏联和美国各俘虏了部分德国火箭技术人员。在苏联航天专家科罗廖夫的主持下,1947年前苏联仿制V-2火箭成功,1948年自行设计了P-1火箭,射程达300公里,之后又制成P-2和P-3火箭,射程分别达到500公里和1750公里。1957年8月,前苏联成功发射两级液体洲际导弹P-7,射程8000公里,经过改装的P-7于1957年10月4日,发射成功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而揭开了现代火箭技术新的一页。
       美国则在投降的德国专家冯布劳恩和400余名火箭专家的支持下,于1958年1月31日用丘比特-C火箭发射了美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布劳恩1955年加入美国国籍,1969年,他领导研制的“土星”5号运载火箭,将第一艘载人登月飞船“阿波罗11号”送上了月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目前,拥有运载火箭技术的国家和地区主要包括美、俄、中、欧洲、日本、印度等,其中欧洲国家在航天技术发展方面一开始就走上了合作发展的道路,目前成员国包括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比利时、丹麦、荷兰、瑞典等22个国家。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双碳”政策下我国工程风机行业规模持续扩张 冶金与石化领域是主要细分市场

“双碳”政策下我国工程风机行业规模持续扩张 冶金与石化领域是主要细分市场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广泛共识,风机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工程风机作为工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成为了推动这一转型进程的关键力量。市场规模方面,2020年中国风机行业市场规模743.95亿元,2024年中国风机行业市场规模911.36亿元。

2025年04月19日
我国移动充电机器人行业发展尚处早期阶段 盈利模式与经营方式仍在探索中

我国移动充电机器人行业发展尚处早期阶段 盈利模式与经营方式仍在探索中

近年来移动充电机器人需求逐步提升,主要在于关联产业如机器人、AI、自动驾驶等技术逐步成熟,同时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导致充电桩等硬件设施未跟上配套,移动充电机器人的需求逐步旺盛,2024年我国移动充电机器人销量达到0.68万台。

2025年04月15日
我国泵行业已成长为千亿级市场 目前国内企业主要在中低端市场布局

我国泵行业已成长为千亿级市场 目前国内企业主要在中低端市场布局

泵行业的市场需求与石化、LNG、海洋平台、钢铁、电力、市政水利、防汛抗旱等行业或领域的投资规模存在较大依赖性,宏观经济疲软时,泵需求减少。从产量来看,近年来,我国泵产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19年我国泵产量为1.73亿台,2023年增长至2.18亿台。

2025年03月31日
中国煤矿智能化行业发展目标明确且动因充足 市场已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

中国煤矿智能化行业发展目标明确且动因充足 市场已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

煤矿企业是煤矿智能化行业最直接的需求主体。为了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强安全性能,煤矿企业纷纷寻求智能化解决方案。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煤矿企业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人力成本。

2025年03月17日
数据中心为燃气轮机发展提供新动力 我国燃气轮机国产化率持续提升

数据中心为燃气轮机发展提供新动力 我国燃气轮机国产化率持续提升

我国现已具备中小型燃气轮机自主生产能力,并实现部分产品出口。随着国内燃气轮机生产技术的提升,中国燃气轮机的出口规模逐渐扩大。2023 年以来,我国燃气轮机出口量趋于稳定,出口范围持续扩大,进口额初步缩小,2024年进出口额分别为3.52亿美元和0.98亿美元。

2025年03月11日
我国雨水收集系统重要性愈发凸显 行业需求不断扩大 市政工程是最大细分市场

我国雨水收集系统重要性愈发凸显 行业需求不断扩大 市政工程是最大细分市场

当前包括河马井 HiPPO等企业纷纷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能,以满足市场对其产品的需求。截至2023年,我国雨水收集系统行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1262.31亿元。预计未来几年,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市场的不断拓展,该行业的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扩大。

2025年02月07日
我国气体回收器市场规模与需求持续增长 技术创新与行业升级不断更迭

我国气体回收器市场规模与需求持续增长 技术创新与行业升级不断更迭

随着全球和中国工业气体市场的稳步增长,气体回收器行业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特别是在环保法规日益严格、资源回收利用意识提高的背景下,气体回收器在减少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从而推动了其需求的增长。

2025年01月14日
我国井下工具行业正处转型升级关键期 产品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我国井下工具行业正处转型升级关键期 产品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中国井下工具行业的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维持较高水平,主要得益于国家对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的支持政策、技术进步以及市场需求的增加。截至2023年,中国井下工具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了约475.91亿元,2024年上半年为249.36亿元。

2025年01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