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运载火箭行业发展概述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0-2015年中国运载火箭行业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火箭是采用火箭发动机向前推进的飞行器。火箭发动机不同于飞机、汽车上的发动机,它自身携带氧化剂和燃烧剂,不依赖外界工质,可在真空中工作,因此既可以在稠密大气层内工作,也可以在外太空飞行;而飞机、汽车上的发动机自身只携带燃烧剂,氧化剂靠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只能在大气层内飞行。
       航天活动的主要场所为太空,包括人造卫星、月球探测器、火星登陆器等等,而太空是指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太空飞行要进入没有大气的太空环境,只能采用火箭发动机,因此,运载火箭是实现太空飞行的唯一交通工具。
       太空与大气层空间的区分以人造卫星离开地面的最低高度100km为界。物理学家将大气分为5层:对流层(海平面至10千米)、平流层(10~40千米)、中间层(40~80千米)、热成层(电离层,80~370千米)和外大气层(电离层,370千米以上)。地球上空的大气约有3/4在对流层内,97%在平流层以下,平流层的外缘是航空器依靠空气支持而飞行的最高限度。人造卫星的最低轨道在热成层内,其空气密度为地球表面的1%。近些年来,趋向于以人造卫星离开地面的最低高度100km为外层空间的最低极限界限。
       运载火箭的主要技术指标有运载能力、入轨精度、可靠性和发射成本。
       运载能力是指运载火箭能够送入到预定轨道的有效载荷的质量。它随着预定轨道的高度和倾角的增大而减小,一般运载能力用可运载的质量及相应的轨道高度来描述,如200kg/700km是指运送到700km高度轨道的运载能力为200kg。常用的轨道名称包括LEO、MEO、GEO和SSO等。
       运载火箭的入轨精度是指有效载荷实际运行轨道和预定轨道的偏差。该偏差主要取决于控制系统的精度和采用的控制方法。
       运载火箭的可靠性一般采用百分比来衡量。例如可靠性0.97,是指100次发射有97次成功,可靠性不是试验出来的,而是考虑了各种产品可能出故障的概率计算出来的。
       运载火箭的发射成本一般用发射一次的成本来衡量。该成本包括运载火箭的研制与生产成本、运载火箭的发射成本、运载火箭的测控成本。衡量卫星发射成本,一般采用单位质量发射价格,例如3万美元/公斤。
       近代火箭诞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德国,1942年10月德国发射成功V-2火箭,飞行高度85公里,飞行距离190公里。V-2火箭的发射成功,把航天先驱者的理论变成现实,是现代火箭技术发展史的重要里程碑。
       1945年5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前苏联和美国各俘虏了部分德国火箭技术人员。在苏联航天专家科罗廖夫的主持下,1947年前苏联仿制V-2火箭成功,1948年自行设计了P-1火箭,射程达300公里,之后又制成P-2和P-3火箭,射程分别达到500公里和1750公里。1957年8月,前苏联成功发射两级液体洲际导弹P-7,射程8000公里,经过改装的P-7于1957年10月4日,发射成功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而揭开了现代火箭技术新的一页。
       美国则在投降的德国专家冯布劳恩和400余名火箭专家的支持下,于1958年1月31日用丘比特-C火箭发射了美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布劳恩1955年加入美国国籍,1969年,他领导研制的“土星”5号运载火箭,将第一艘载人登月飞船“阿波罗11号”送上了月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目前,拥有运载火箭技术的国家和地区主要包括美、俄、中、欧洲、日本、印度等,其中欧洲国家在航天技术发展方面一开始就走上了合作发展的道路,目前成员国包括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比利时、丹麦、荷兰、瑞典等22个国家。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燃气轮机行业:重要性与应用范围日益扩大 企业竞争呈现白热化态势

我国燃气轮机行业:重要性与应用范围日益扩大 企业竞争呈现白热化态势

受益于制造技术突破、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以及进口替代加速,近年来我国燃气轮机产量快速增长,由2020 年的2455台套上升至 2024 年的 3613台套。国内企业通过技术引进、自主研发以及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生产能力。部分龙头企业如东方电气、上海电气等,在重型燃气轮机制造领域持续投入,新建或扩建生产线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船用电缆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绿色化、智能化成核心方向

我国船用电缆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绿色化、智能化成核心方向

我国船用电缆行业市场规模近年来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受船舶工业复苏、新能源船舶发展、海洋工程装备需求释放等因素驱动,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2024年中国船用电缆行业市场规模40.65亿元人民币,2025年上半年达到了18.4亿元。

2025年10月04日
AI数据中心产业飞速发展,全球燃气轮机景气度上行 燃气轮机调峰优势明显,装机规模不断增长

AI数据中心产业飞速发展,全球燃气轮机景气度上行 燃气轮机调峰优势明显,装机规模不断增长

我国燃气轮机需求较为旺盛,近年来在运营的燃气轮机较多,例如天津华电军粮 城电厂项目、四川能投广元燃机工程项目等,供应商主要来自西门子、GE、上海电气、 哈尔滨电气、东方汽轮机等等。未来随着国产化持续推进,有望支撑中国气电占比提升。

2025年10月01日
我国政策高度重视深海战略资源,高端装备成深海科技发展基石

我国政策高度重视深海战略资源,高端装备成深海科技发展基石

2024年,15个海洋产业增加值43733亿元,比上年增长7.5%。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电力业、海洋旅游业等均实现了9%以上的快速发展。海洋渔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海洋油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实现平稳发展。

2025年09月29日
我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产量稳增 出口市场已打开 国际认同度提升下出口前景广阔

我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产量稳增 出口市场已打开 国际认同度提升下出口前景广阔

其中由于非公路宽体自卸车是主要根据矿山、水利水电工程等特定工况条件设计专门用于该等工况的产品,市场总量增长中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增长速度将明显高于其他自卸类产品增长速度。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规模达到125.65亿元,同比下降3.37%,2025年上半年国内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规模约为63.27亿

2025年09月17日
我国矿山开发装备行业正处于成长扩张期 资源向龙头聚拢 强者恒强效应凸显

我国矿山开发装备行业正处于成长扩张期 资源向龙头聚拢 强者恒强效应凸显

随着中小矿山整合的趋势不断推进,大中型矿山比例提升,大量围绕小微型矿山展开竞争、同质化严重的低端内资品牌的生存空间正在被挤压,通过技术积累竞争胜出的龙头企业在品牌效应、规模效应等方面优势越来越突出,资源进一步向龙头聚拢,强者恒强效应凸显。

2025年09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