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国内轴承行业竞争激烈,规模以上企业约有1400多家。但由于受到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研发力量等方面的限制,企业规模普遍比较小,市场竞争也主要体现在中低端产品市场层面,行业集中度低,2012年我国前10家轴承企业的轴承销售额约为272亿元,仅占全行业的20.63%,前30家的生产集中度也仅为37%。
参考:中国精密轴承产业竞争态势专项调查及企业发展商机评估报告。
(1)国内轴承行业竞争情况
国内轴承行业竞争激烈,规模以上企业约有1400多家。但由于受到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研发力量等方面的限制,企业规模普遍比较小,市场竞争也主要体现在中低端产品市场层面,行业集中度低,2012年我国前10家轴承企业的轴承销售额约为272亿元,仅占全行业的20.63%,前30家的生产集中度也仅为37%。
另一方面,有实力的轴承制造企业也不断加大各方面的投入,如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加大对生产设备、检测设备、生产线的研发投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引进高水平的科研人员,使轴承产品在质量上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跻身于高端轴承生产企业行列。
除此之外,国内轴承行业还面临跨国轴承企业更加激烈的竞争。据中国轴承协会数据显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建厂数量由2013年42个增加至52个,并且纷纷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与钢厂签订战略同盟。
根据轴承工业协会的统计,按照销售额划分,轴承行业已形成国有企业占比14%,民营企业占比66%,外资企业占比20%的格局。
(2)国内轴承行业的特点
无论从轴承行业的产量,还是轴承销售额,我国都已经迈入轴承工业大国行列,2012年已成为世界第二轴承生产大国。但离轴承工业强国还有不小的距离。
其一、轴承产品仍以中低端产品为主,部分高端产品完全依赖进口。
2014年我国出口轴承54.32亿套,出口创汇50.86亿美元,出口单价为0.94美元/套;进口轴承20.09亿套,进口用汇37.68亿美元,进口单价为1.88美元/套。上述数据说明我国主要是进口高端轴承,出口中低端产品。
其二、企业规模小,研发能力薄弱。
2012年我国生产轴承170亿套,主营业务收入1,320亿元,约合215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轴承生产大国。但哈、瓦、洛等国内前10家较大的轴承企业的轴承销售额仅为272亿元,远低于舍弗勒集团销售额153亿美元,我国轴承行业的单体规模与国际巨头相比显得弱小。
企业规模小的直接后果就是研发投入不足,还未实现从技术模仿、技术跟踪向技术创新、技术集成转变,不能占领行业发展的制高点,导致高利润的高端轴承市场拱手让与国外跨国企业。
(3)国内轴承行业的发展趋势
产业集中度提高是未来国内轴承行业发展的首要趋势。一是现有的大集团、小巨人企业市场占有率更高,二是产业聚集地的企业集群规模更大。
其次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高,形成完备的自主创新体系。行业内的领军企业投资建设各类科研机构,承接之前的科研院所等行业共性技术和服务平台所承担的科研任务。
再次轴承企业的品牌建设进一步加强,出现能与国际八大轴承集团媲美的名牌产品。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