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5年中国农机产业发展利弊因素

       导读:各项政策的出台,尤其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持续实施,降低了农民购买农机的成本,调动了农民购买积极性,促进了农机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普及,极大的加快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参考:中国小型农机具产业竞争现状全景分析与企业发展定位预测报告

       一、有利因素

       1.我国农机产业政策推动行业持续发展

       近年来,国家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连续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农业机械化进程是“三农”问题的重要方面。2004年,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鼓励、扶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促进农业机械化,建设现代农业。2010年7月5日,国务院以国发〔2010〕22号文件正式公布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针对农机化和农机工业发展的国家级文件———《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强调了在下一阶段农机推广中“着力提升玉米机收水平”的任务。

       2004年起实施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我国农业机械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经过10年的发展,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从2004年的0.7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237.55亿元,补贴的范围由2004年的66个县扩大到涵盖全国所有的农牧业县和所有农场;补贴机具种类从9大类18小类扩大到12大类48小类,几乎包括了所有主要的粮食生产机械。同时,国家实行农机减免税长效政策,对农机制造业实行倾斜的税收政策,增值税为13%。

       各项政策的出台,尤其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持续实施,降低了农民购买农机的成本,调动了农民购买积极性,促进了农机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普及,极大的加快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国家政策支持传统制造行业向现代制造业转型

       一直以来,我国传统制造业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质量问题突出、资源效率利用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2015年,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规划,主要围绕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人才为本等关键环节,重点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十大领域。该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推动农机行业由低成本同质化竞争向质量效益竞争转变,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创新的现代制造业转变,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3.农村经济运行良好,农民购买力持续上升

       近年来,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收入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我国农民收入和经济增长进入良性循环阶段。农民人均收入的提高有利于农业机械销量增长,同时有利于现有农业机械的更新换代。

       4.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将加大对农机产品的需求

       现阶段,由于农民工工资水平上涨幅度远大于农产品价格的温和上涨和国家的相关农业补贴增速,务农的相对经济性持续降低,进城务工效益远高于务农经济效益,因此农村劳动力加速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存量劳动力不断减少。此外,由于农业生产季节性比较强,在播种和收获季节劳动力短缺的情况更为明显。

       日益突出的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矛盾导致农业生产人工成本持续上升。以机械代替劳动力作业,将能有效应对劳动力人口结构性的转移。由于农机能够对劳动力形成有效替代,机械化的经济效益逐步凸显,使用农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需求将愈发旺盛。因此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背景下的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是农机普及的重要内在推动力。

       5.适度规模的土地集约化经营客观上将加速农业机械化

       长期以来,以户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地流转受限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并不具有开展大规模机械化的现实基础;但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和农业生产效率的严重低下使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行业,原有土地的闲置在一定程度上内生性地推动了中国农业的规模化进程。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了“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和主流。

       2014年2月24日,农业部印发《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农经发〔2014〕1号)。

       该意见提出,为应对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等问题,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用家庭承包土地或流转土地,从事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农业生产。

       土地集约化经营下农业机械化成为必然趋势,一方面农业机械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率,另一方面农业机械化也增强了农业活动抵御风险的能力。

       因此,家庭农场、土地的集约化发展为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二、不利因素

       1.农业机械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加剧我国政府制定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业的投入较大,农民购置农机的积极性较高,农机行业前景巨大,近年来农机装备企业也迅速增加。尽管各类资本纷纷涌入农业机械行业,但资金的投入重点多在增加产能,而非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容易引发低价竞争。

       此外,农机行业的快速发展给农机制造企业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吸引了国外同行。国际农机制造巨头纷纷采用合资或独资的形式进入了中国市场,如凯斯纽荷兰在哈尔滨建厂、克拉斯收购山东金亿、约翰迪尔在天津和佳木斯等地建厂、日本久保田在苏州建厂,外资进入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的竞争态势。

       2.自主研发能力有待提高

       我国农机行业发展主要采用技术引进、模仿创新的模式,主要产品和技术均依赖国外。行业中的大部分企业对知识产权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创新意识,单纯依靠仿制,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此外,我国农机行业高端产品的性能、质量以及研发手段与国际知名公司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产品标准化、模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提高。考虑到技术研发的周期性和积累性,国内农机企业在短期赶上国际农机生产企业有较大难度。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双碳”政策下我国工程风机行业规模持续扩张 冶金与石化领域是主要细分市场

“双碳”政策下我国工程风机行业规模持续扩张 冶金与石化领域是主要细分市场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广泛共识,风机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工程风机作为工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成为了推动这一转型进程的关键力量。市场规模方面,2020年中国风机行业市场规模743.95亿元,2024年中国风机行业市场规模911.36亿元。

2025年04月19日
我国移动充电机器人行业发展尚处早期阶段 盈利模式与经营方式仍在探索中

我国移动充电机器人行业发展尚处早期阶段 盈利模式与经营方式仍在探索中

近年来移动充电机器人需求逐步提升,主要在于关联产业如机器人、AI、自动驾驶等技术逐步成熟,同时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导致充电桩等硬件设施未跟上配套,移动充电机器人的需求逐步旺盛,2024年我国移动充电机器人销量达到0.68万台。

2025年04月15日
我国泵行业已成长为千亿级市场 目前国内企业主要在中低端市场布局

我国泵行业已成长为千亿级市场 目前国内企业主要在中低端市场布局

泵行业的市场需求与石化、LNG、海洋平台、钢铁、电力、市政水利、防汛抗旱等行业或领域的投资规模存在较大依赖性,宏观经济疲软时,泵需求减少。从产量来看,近年来,我国泵产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19年我国泵产量为1.73亿台,2023年增长至2.18亿台。

2025年03月31日
中国煤矿智能化行业发展目标明确且动因充足 市场已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

中国煤矿智能化行业发展目标明确且动因充足 市场已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

煤矿企业是煤矿智能化行业最直接的需求主体。为了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强安全性能,煤矿企业纷纷寻求智能化解决方案。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煤矿企业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人力成本。

2025年03月17日
数据中心为燃气轮机发展提供新动力 我国燃气轮机国产化率持续提升

数据中心为燃气轮机发展提供新动力 我国燃气轮机国产化率持续提升

我国现已具备中小型燃气轮机自主生产能力,并实现部分产品出口。随着国内燃气轮机生产技术的提升,中国燃气轮机的出口规模逐渐扩大。2023 年以来,我国燃气轮机出口量趋于稳定,出口范围持续扩大,进口额初步缩小,2024年进出口额分别为3.52亿美元和0.98亿美元。

2025年03月11日
我国雨水收集系统重要性愈发凸显 行业需求不断扩大 市政工程是最大细分市场

我国雨水收集系统重要性愈发凸显 行业需求不断扩大 市政工程是最大细分市场

当前包括河马井 HiPPO等企业纷纷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能,以满足市场对其产品的需求。截至2023年,我国雨水收集系统行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1262.31亿元。预计未来几年,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市场的不断拓展,该行业的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扩大。

2025年02月07日
我国气体回收器市场规模与需求持续增长 技术创新与行业升级不断更迭

我国气体回收器市场规模与需求持续增长 技术创新与行业升级不断更迭

随着全球和中国工业气体市场的稳步增长,气体回收器行业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特别是在环保法规日益严格、资源回收利用意识提高的背景下,气体回收器在减少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从而推动了其需求的增长。

2025年01月14日
我国井下工具行业正处转型升级关键期 产品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我国井下工具行业正处转型升级关键期 产品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中国井下工具行业的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维持较高水平,主要得益于国家对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的支持政策、技术进步以及市场需求的增加。截至2023年,中国井下工具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了约475.91亿元,2024年上半年为249.36亿元。

2025年01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