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可持续发展因素关联性研究,近几年来,在山西省省委、省政府正确的领导下,在省政协大力的支持下,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获得迅速的发展。装备制造业跃然成为山西省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重点产业,是仅在传统煤炭、冶金两大产业之后,位列第三的支柱产业。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生产装备的基础性工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它生产的工作母机、提供的重大装备是国家支柱产业升级与发展的前提,同时它也是空间技术、核技术、信息技术等高端技术发展的基础;装备制造业是国家国防安全的重要保障,现如今这个时代,装备制造业生产作战武器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战争的成与败。更为重要的是,装备制造业还是加快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必备条件,是建设国家经济的战略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其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山西省是中国的传统工业大省,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早于2010年就开始着手对装备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重大调整,装备制造业作为山西省新兴的支柱性产业,是其重点培育的对象。
一、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在山西省省委、省政府正确的领导下,在省政协大力的支持下,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获得迅速的发展。装备制造业跃然成为山西省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重点产业,是仅在传统煤炭、冶金两大产业之后,位列第三的支柱产业。现已经拥有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1个省级技术中心,5家行业技术中心。已形成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业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电器装备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装备制造业等多个产业体系,门类齐全、分类详细。
据2010统计,当年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为1074.8亿元,而2012年主营业收入已达到1578.98亿元,已占全省工业的8.71%。2012年,山西省的装备制造行业拥有的科技活动人员为2.02万人,占全省的工业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为20.58%,研究与试验发展的活动人员为7465人,占全省的工业人员比例达23.67%,都已成为仅此于煤炭产业之后的第二位。而拥有从事试验发展活动的单位也有90家,为我省工业的40.18%,位列全省的首位。试验发展活动经费支出达到21.37亿元,占全省工业的19.97%,是煤炭产业、冶金产业后的第三位。最新数据统计,山西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已有789户,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4.88%,从业人员达31.2万人。
二、影响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可持续发展因素分析
近几年来,山西省的装备制造业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产业条件,获得了比较显著的发展成效。但是,产业的自身发展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全省装备制造业存在产业总体规模较小、产品的附加值不高、产业的集中度低、缺乏能突出规模效应的产品以及带动性较强的成套整机产品另外,在全省上下建设国家经济转型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紧迫任务下,以及国内外市场对智能、先进、高端装备的巨大需求下,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已面临了严峻的挑战和重大的机遇。
影响其发展因素具体归结为五个方面:
(1)经济的总量不大;2010年,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较往年相比有较大幅度增长,已经跃上千亿元台阶,但在工业中的比重仅为9%,远低于为30%的全国平均水平。(2)产业聚集的效应不显著、集中度低;装备制造业的专业化园区少,产业集群较小,园区、企业间有效整合还不够,主导产业链不够长,上游和下游产品的链解度不高,社会化协作和专业化分工水平还需进一步的提升。(3)企业的数量虽然多,但是规模太小,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的企业规模化发展能力还严重不足,除太重集团以外,企业的规模都普遍偏小;而且分工都不明确,更缺乏相互协调。(4)创新的能力较弱;企业研发还体系不健全,对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再创新不够,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大部分产品仍普遍处于低端同质化的竞争层面。(5)产品的档次不高。主要行业中的技术、工艺、设备还比较落后,高端的产品少、初级的产品多,产品结构的层次低、产品附加值也不高,成套设备、整机、母机少,在市场上有较高的占用率和全国影响力的名牌产品少。
三、关于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当前在装备制造业已经得到全面关注的情况下,山西省应该制定一个系统性的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战略和计划,并加以有效地组织实施,将山西省建成全国超大型装备制造和供应基地。具体措施有如下建议:(1)依托大型的装备制造企业集团,发展智能化、高端化、成套化的产品。首先是要充分的发挥太钢在不锈钢的深加工制造方面的优势,整合海鑫、长钢、临钢等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以及合作研发高端产品;其次,要依托太重集团在重型机械的产业优势,加强配套产业的发展力度,逐渐形成太原和吕梁配套产业集群,提高市场的品牌知名度和产品占有率;第三是把握 “十二五”期间国家要发展高铁的机会,以太原的轨道交通设备公司、大同的电力机车和智奇铁路设备公司为核心,以晋西的机械集团、还有太钢和太重为辅助,形成原料、部件和整车的组装等相互配套的且较为完整的、严密的产业体系;第四要以山西的太矿集团、太重煤机、焦煤集团为依托,以煤科院的太原分院的技术为支撑,对生产煤机配套企业进行整合。(2)加强政府对企业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的支持力度,同时将学校、科研院所新的科研力量逐步引入到装备制造业企业,采取资金投入优惠、税收减免以及加速折旧措施,加强省政府在资金投入和优惠政策的支持力度,如加强对企业技术、资金的支持,设置高新技术的研发基金,向拥有尖端技术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研发性技术平台。为防范风险,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对相应的项目需进行风险评估,签订相关协定,而后政府在资金的注入方面提供大力支持。使山西省的装备制造业在产、学、研合作的过程更加坚持技术应用于实践,并加强执行力度。(3)转型跨越,引导装备制造业由以生产单一取向转化为全方位产服务供应体系。要实现山西装备制造业的转型跨越和发展,必须要转变经营的思路与生产方式,完全实现产业从加工制造到研发、生产、服务于一体的转变。着重解决齿轮、轴承、液压件以及大型的主端件等关键零部件的发展滞后问题;然后是政府引导工业企业为广大用户提供系统设计、工程承包、远程诊断和维护、回收及再制造、租赁服务等。鼓励装备制造产业向新经济开发区与科技园区集聚,合理的利用土地,系统的配置人力、科技和财政等资源,充分说完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优化产业链,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以及附加值。(4)科学谋划、积极部署。积极的推进跨领域、跨区域、跨行业的联合重组,在以太重、晋西机器、永济新时速等具有相对优势的企业为主体的前提下,整合相关联的企业和研发机构的资源,形成多个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大型工业企业集团,研发、生产带动性较强的成套产品与规模效应比较突出的产品。建立健全装备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的激励政策和措施,重点的引导、支持和开发,着力生产与重点产品和成套产品相配套的零部件,培育大批专业化零部件生产企业,全面提升工业产业的配套能力。(5)注重人才的培养及先进人才的引进,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最离不开的是高科技人才,人才是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企业之间也可以共同建立平台、培养人才,既能达到企业内部的交流学习,又能实现行业之间的交流与促进,还要定期的组织企业员工参加技术培训和专业培训,在技术上达到更为专业、精准的水平。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