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一重石化容器产品填补国内外空白

  导读:一重石化容器产品填补国内外空白,在这里,拥有约6000平方米的5000吨级出海码头,并配有1000吨岸吊,安设着诸如16米立车、双丝窄间隙埋弧自动焊机等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的加工设备;在这里,诞生了世界首台2000吨煤直接液化装置煤液化反应器、世界最大的1600吨加氢裂化反应器等填补国内外空白的产品。

  在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核电石化事业部,世界上最大的石化压力容器及核电设备制造基地坐落于大连棉花岛上,它背靠渤海湾,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产品运输条件。一座座白墙蓝瓦的厂房在27万平方米的范围内依次排开,在蓝天和阳光的映衬下犹如一颗颗珍珠般耀眼。

  在这里,拥有约6000平方米的5000吨级出海码头,并配有1000吨岸吊,安设着诸如16米立车、双丝窄间隙埋弧自动焊机等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的加工设备;在这里,诞生了世界首台2000吨煤直接液化装置煤液化反应器、世界最大的1600吨加氢裂化反应器等填补国内外空白的产品。

  产品从千吨级到双千吨级跨越

  中国一重核电石化事业部是中国一重投入巨资建设和发展的四大基地之一。为了肩负起装备中国、立身世界的企业使命,中国一重陆续建立了四大生产基地。其中在富拉尔基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铸锻钢生产基地,具备一次提供钢水千吨以上、最大钢锭715吨、最大铸件500吨、最大锻件436吨的世界最大生产能力;在大连棉花岛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石化压力容器及核电设备制造基地,压力容器产品生产能力达到3万~4.5万吨/年。这两大基地互为依托,每年生产大量的压力容器产品。

  中国一重的压力容器产品生产能力达到3万~4.5万吨/年,产品包括板焊及锻焊结构反应器、分离器、气化炉、变换炉、氨合成塔、换热器、PTA反应器及EO(环氧乙烷)反应器等。由中国一重生产的锻焊容器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还远销到海外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沉淀下了国内最优秀的压力容器类产品设计和制造队伍。

  从上世纪60年代初,中国一重就开始了压力容器的研制。在上世纪的80年代,第一台完全国产化的21/4Cr-1Mo钢锻焊结构加氢反应器在中国一重诞生。在其后30多年间,中国一重凭借着雄厚的技术、人才资源和永争第一的企业精神,不断创新,总共制造了730余台容器设备,总重逾24万吨,总产量达世界第一,产品技术水平也可与世界最先进企业相媲美。

  为了在容器材料本体研究上取得突破,1993年,中国一重组建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形成了 “构思一代、研发一代、试制一代、生产一代”的创新体系,尤其是在加氢反应器本体材料的研发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98年成功研制第二代新材料,并应用制造克拉玛依炼油厂单重350吨的加氢反应器;2000年成功研制第三代材料,并用于镇海532吨加氢反应器的制造。此项新材料的开发不仅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而且使我国加氢反应器的研制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一重在容器制造领域所取得的成绩无一不是依靠自主创新和艰苦奋斗取得的,通过紧跟国际先进水平,不断创新制造技术,先后开发出了五代热壁加氢反应器,实现了产品从千吨级到双千吨级的跨越,一举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

  容器制造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中国一重凭借自身优势和能力,完成了中石油、中石化超大直径、超大壁厚加氢反应器的研制及制造工作,其中千吨级反应器达84台,最重的反应器设备重量2224吨;设备直径超过3000毫米的大型反应器多达400多台,其中最大直径达到9000毫米;设备壁厚超过200毫米的设备多达200多台,最大厚度达到358毫米。

  无论是生产业绩还是生产范围和能力,中国一重都在容器制造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000吨级神华煤直接液化工程项目是世界上首次进行的煤变油产业化示范工程。中国一重为神华煤变油工程承制的两台反应器是煤直接液化工程的核心设备,它是目前世界最大的锻焊结构反应器。由于它的直径、壁厚和重量均属特大型,属于技术难度很大的极限制造,其设备重量、容器吨位、产能、制造难度和技术含量堪称世界之最。它在中国一重的制造成功,标志着我国独立制造大型反应器能力实现历史突破,在超大型容器的材料研究、设备设计、制造工艺技术等方面已位于世界前列。

  百万吨级大型乙烯成套设备则是石化装备振兴的重中之重。EO/EG换热器是化工工艺过程中实现能量平衡的关键设备。中国一重为打破此类设备的国外垄断,提高我国重大装备自主制造水平,与有关设计制造单位成立课题攻关组,开展协作攻关,突破了大型换热器管板设计、管束振动分析,大型管板堆焊焊接变形控制,管束、拆流板、管板装配,壳体直线度和椭圆度控制,换热管与管板的焊接和胀接,以及管板和折流板加工精度控制等多项关键设计制造技术,成果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形成企业技术标准2项,实现了国内首台换热面积达12622平方米的EO/EG装置超大型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国产化设计制造,推动了我国石化装备的发展。

  中国一重还在国内首家开发加氢反应器现场组焊技术,自从1996年首次开发中石化燕山分公司2台加氢反应器第一个组焊现场以来,自行开发了能适应各种现场施工环境的全套组焊装备,形成了完善的现场质量保证管理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现场组焊经验。到目前为止,中国一重已经完成了19个国内外千吨级以上的双超大型加氢反应器组焊现场,有75台加氢反应器现场组焊的业绩,具备大型加氢反应器组焊现场从总体规划、基础设计施工到现场施工管理的全部资质和能力。

  中国一重坚持立足国内、着眼全球的发展战略,在巩固和拓展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开拓国际市场。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国内石化巨头先后与一重签订制造合同,一重陆续为这些企业“输送”了近200台锻焊或板焊结构的热壁加氢反应器,先后装备了吉林石化、燕山石化、福建石化、青岛石化、齐鲁石化、镇海石化、广西石化、惠州石化、大庆油田、独山子石化和茂名石化等石化骨干企业。同时,一重成功制造了2台出口苏丹的加氢反应器。印度著名的布哈拉特阿曼炼油有限公司与一重签约2台加氢反应器。随着中国一重加氢反应器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起良好品牌效应,中国一重加氢反应器还在沙特和伊朗取得用户的信赖和认可,为中国装备跻身世界装备之林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植保无人机行业需求持续升温 供应链逐渐完善且多元化趋势明显

我国植保无人机行业需求持续升温 供应链逐渐完善且多元化趋势明显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近年来植保无人机销量快速增长。2020年,中国植保无人机销量约为5万架;到2017年,销量大幅增长至约1.1万架;2018年销量突破3万架;2023年销量达到9.3万架;2024年销量进一步攀升至10.6万架。

2025年08月27日
工业化加速持续拉动我国模具行业需求增加 部分企业产品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工业化加速持续拉动我国模具行业需求增加 部分企业产品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近年在工业市场发展繁茂以及下游应用市场需求增长下,我国模具行业发展快速,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模具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840.14亿元,同比增长4.48%。到2024年我国模具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995.91亿元,同比增长3.22%。

2025年08月23日
政策助力减速器行业发展提速 工业机器人仍为精密减速器最大下游应用领域

政策助力减速器行业发展提速 工业机器人仍为精密减速器最大下游应用领域

2024 年,以精密减速器为例,精密减速器的下游应用中,工业机器人占比最高,达 36%,得益于近年来该领域的迅速扩张,主要配套使用谐波减速器与RV减速器。紧随其后的是机床行业,占比为23%,以精密行星减速器为主。

2025年08月22日
无人叉车即将进入爆发奇点 智慧物流政策推动下行业或迎高速发展

无人叉车即将进入爆发奇点 智慧物流政策推动下行业或迎高速发展

从市场规模来看,无人叉车市场尚处于发展早期,2018 年至今销售规模保持较快发展。2024年我国无人叉车销量约为2.45万台,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

2025年08月20日
我国工业母机市场“大而不强” 政策持续发力推动行业升级

我国工业母机市场“大而不强” 政策持续发力推动行业升级

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机床行业保持着较好的需求景气度,数控机床作为更先进更有吸引力的机床类型,市场规模保持持续增长,截止2024年我国数控机床市场规模达到4305亿元。

2025年08月19日
外骨骼机器人行业正处商业化前夜,医疗和民用领域成为最主要应用场景

外骨骼机器人行业正处商业化前夜,医疗和民用领域成为最主要应用场景

根据相关数据,截止2024年全球外骨骼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17.6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达到305.6亿美元,复合增速超过40%。

2025年08月08日
全球极地装备行业稳定增长 中国市场已达到一定体量、未来增长有限

全球极地装备行业稳定增长 中国市场已达到一定体量、未来增长有限

全球极地装备行业随着极地地区战略地位的提升而不断发展,各国在极地科学考察、商业航运、资源开发等方面的需求推动了极地装备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随着全球极地装备需求持续增加,行业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2024年达到了187.77亿美元。

2025年07月21日
2025年我国压力容器行业竞争格局与市场集中度分析

2025年我国压力容器行业竞争格局与市场集中度分析

从全球ASME持证厂商分布情况来看,近年来我国持证厂商数量大幅提升,由2010年的502家上升至2024年的912家,行业整体竞争随着持证厂商数量大幅增加也日趋加剧。

2025年07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