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变压器行业发展预测与建议分析(节选)

文章来源:中国变压器行业运营态势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2012-2016

第十章 2012-2016年中国变压器行业发展预测与建议分析

第一节 2012-2016年中国变压器行业发展趋势

一、变压器的发展趋向

由于变压器制造企业的主要用户是电力部门,我们很多变压器企业的领导者认为只要同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企业就可以发展,没有必要进行信息化建设。这种信息意识淡薄的观点,严重影响了变压器制造行业的信息化建设,造成企业信息基础管理水平低、信息化建设投人不足、电子商务应用少。

目前,发达国家信息化的总体情况是:在设计与制造领域,90%以上的企业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产品数据库技术(PDM);在管理和经营领域,普遍围绕因特网实施业务流程重组,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RP)战略。所以,在当今全球化市场竞争的时代,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已成为提高企业生存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实际上,变压器绝大多数变压器制造企业存在下列问题:

 (1)市场反映慢,客户经常抱怨,营销有漏洞信息时代,对迅速变化的市场反映快慢成为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变压器制造企业品种多、规格多,如果不建立销售信息系统,就很难处理大量的产品和客户信息,使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让客户满意。也很难及时、有效地对销售人员和客户进行管理,从而提高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并减少业务人员挪用公款及个别信誉低的客户欠帐、赖账的漏洞。

 (2)交货不及时现象普遍,合同履约率不高最近几年由于电力紧张,变压器需求量增加,变压器制造企业订货量普遍增加。但随之带来的一个问题是很多企业交货不及时现象突出,合同按时履约率低。这里面既有生产能力不足的原因,也有流动资金不足的原因,还有近两年受硅钢片供应紧张影响的原因。一般情况下,交货不及时受生产能力影响最大。其实,很多情况下,并不是生产能力真正不足,往往是生产能力没有平衡好。

 (3)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水平较低在设计中,采用计算机辅助绘图和利用Excel计算电磁方案的多,而真正意义上利用计算机程序来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少。采用三维CAD设计就更少了。只有真正意义上的CAD,才能有效降低设计成本和提高设计效率并保证设计质量。

 (4)质量问题普遍存在,产品一次合格率低由于质量系统不完善,IS09001质量保证体系未能得到真正贯彻,除济南西门子等个别企业外,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实施六个西格玛质量管理方法,所以变压器成品试验一次合格率低,大多低于三西格玛质量水平,所以返工现象多,质量成本居高不下。三西格玛质量水平要求的缺陷率为0.27%,即合格率为99.73%,更不用说六个西格玛质量水平了,它要求的缺陷率为百万分之三点四,几乎是零缺陷。

 (5)应收帐款及库存占用资金比例较大,流动资金紧张由于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近两年变压器价格上扬,再加上订货量增加,很多企业流动资金紧张。从企业内部来看,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原因很多是应收帐款和库存占用资金比例较大,致使现金流量不足。

 (6)供应管理水平低很多变压器制造企业没有建立良好的供应关系,没有双赢思维,甚至基本的业务程序都不健全,如缺少合同等,使供应工作漏洞多,容易给公司造成损失。采用供应链管理的几乎没有。借助企业信息化,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信息,进行业务流程重组,改变企业的组织方式与管理模式,引进现代管理理念,做到决策合理化、科学化,从而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二、2012-2016年中国变压器制造行业预测分析

201112月份,我国生产变压器1.2亿千伏安,同比增长0.76 %。数据显示:20111-12月,全国变压器的产量达14.3亿千伏安,同比增长6.86 %

从各省市的产量来看,20111-12月,江苏省变压器的产量达2.23亿千伏安,同比增长15.88 %,占全国总产量的15.59 %。紧随其后的是山东、河北和辽宁,分别占总产量的14.75%10.58%9.43 %

 

年份

产量(亿千伏安)

同比(%

2012

**

**

2013

**

**

2014

**

**

2015

**

**

2016

**

**

 

第二节 2011-2012年中国变压器行业投资分析

一、变压器的投资环境

“十一五”期间,随着行业的发展,变压器产业的内部环境与市场竞争格局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内变压器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基本达到国际一流,质量与国外水平相差无几,然而,面临“十二五”,变压器行业仍然需要防止产能过剩,警惕原材料不足等问题。

防止产能过剩

2009年,国内的变压器产量为12.6亿千伏安,当时需求量已经饱和,2010年的需求量没有超过13亿千伏安。中国电器工业协会表示。尽管如此,国内还有企业在新建变压器厂。

相比较“十一五”初期,目前国内变压器的需求并没有太多增长,而企业的产能却有了大幅度提升。

目前。变压器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年产能高达30亿千伏安,仅特变电工、西电集团和天威保变三大变压器生产企业的产能就超过5亿千伏安。

产能过剩直接导致了价格下滑。南通晓星变压器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相比去年,2010年的变压器销售价格腰斩。”不少企业甚至已经走进负利率时代。目前常规电力变压器产品的利润日益下滑,在20世纪80年代时,这些产品的利润大概在20%,前两三年降到了8%左右,现在则是2%~3%。供求严重失衡,使得变压器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价格战愈演愈烈,甚至出现了无序竞争。

据业内人士透露,有的企业净赔1700多万元也要争得市场份额。在江浙一带,一些较大的变压器企业都在相互压价,以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目前这种趋势已由常规电力变压器向牵引变压器等特种产品蔓延。

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开始在变压器行业内出现。一家知名变压器制造企业的产品销售经理透露,一些企业虽然在招标中报的价格很低,但也能通过各种方式从中谋利。某国有大型变压器企业负责人透露,为了保证利润,有的小企业甚至买进旧变压器,拆旧铁心加工销售。

由于变压器生产周期较长,市场反应难免滞后。据业内人士透露,很多企业正在生产的还是2009年的订单,而2010年很多中小企业没有拿到订单,那么,肯定会出现“无米下锅”的局面。

专家预计,未来几年,不合格或拿不到订单的企业会因市场要求的不断提高而被淘汰。

警惕原材料不足

2009年完全不同的是,2008年,国内变压器产量一度紧张,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沈阳变压器研究所技术专家解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并不是企业产能不足,主要问题出在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上。”由于硅钢片供应十分有限以及有载分接开关、套管等关键组件的短缺,致使变压器企业无法开工。

变压器是料重工轻的行业,材料成本占到整个产品成本价格的60%以上。作为变压器的主要原材料,国内硅钢片的产量十分有限,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一直依赖进口。物以稀为贵,硅钢片的价格曾经一路高歌猛进,即使这样,也还是供不应求。自2004年开始,变压器企业就在硅钢片供应不足上吃尽苦头,当年硅钢片价格的暴涨致使许多企业连生存都成了问题。

此外,铜价波动也是变压器行业面临的严峻问题。由于变压器生产周期长,铜价在生产过程中变动频繁,签订合同时所定的价格往往与实际生产出来的价格不符。这对于一个原材料占比较大的行业来说,确实是一个挑战。

前景依然乐观

“十一五”期间,国内变压器行业整体水平基本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质量水平与国外产品相差无几。

近几年,随着武钢的扩产和安钢等企业硅钢片项目的投产,硅钢片的供应难问题得已解决,价格从4万元/吨降至目前的2万元/吨左右。

除硅钢片外,变压器重要组件有载分接开关的产能不足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十一五”期间,因为组件厂商取得了长足进步,生产有载分接开关的上海华明成长为全球第二大有载分接开关制造商,产量的扩大使得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短缺的难题迎刃而解。据了解,目前变压器组件的价格已经开始下降。

目前,制约变压器发展的原材料和部件短缺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这为变压器行业更好地发展提供了条件。

对于“十二五”变压器行业的发展前景,许多专家都不约而同地都给出了前景光明的答案。

 

近年来电网建设成绩斐然,在基本完成了以500千伏超高压为骨干网架的全国电网建设工程之后,正大力发展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面对世界电网发展的新趋势,国家已经将发展和建设智能电网上升到战略层面。智能电网的宏伟规划,给变压器行业带来了足够的信心。

“十一五”期间国产变压器

占领世界技术制高点变压器行业,两项数字看水平:产品容量与电压等级。

早在“十一五”初期,我国就已是世界上电力变压器的生产和应用大国,但并不是强国。当时,国内仅有少数企业能生产500千伏的超高压变压器,超高压变压器的市场份额基本被国外巨头垄断。

业内将当时的国内变压器企业划分为三个梯队,即第一梯队为国际一流企业在华的合资或独资企业;第二梯队为国内拥有较强实力的本土企业,包括天威保变、特变电工、西电集团等;第三梯队为快速成长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国内变压器行业的发展水平从此可窥一斑。

随着国内首条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的上马,国内变压器企业迎来了发展契机,产品电压等级和容量一举跃居世界第一,占领了行业发展的技术制高点,同时,促进了低电压等级变压器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变压器行业的整体布局也因此而改变,天威保变、特变电工、西电集团跻身行业第一梯队,跨入了与国际一流企业同台竞争的行列。

毋庸置疑,国内的变压器行业之所以能站在世界的前列,离不开两个主要因素,一是政府对重大装备国产化的高度支持,另一个就是特高压工程。史无前例的发展平台,为变压器行业在世界上赢得了一席重要之地。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及中国汽轮机制造行业市场规模及趋势分析:新能源技术应用下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全球及中国汽轮机制造行业市场规模及趋势分析:新能源技术应用下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从区域分布来看,亚洲地区是全球最大的汽轮机市场,2024年占据约42.97%的市场份额,其中中国、印度和日本是主要的消费国和生产国。欧洲和北美地区分别占据约24.64%和20.03%的市场份额。

2025年04月24日
“双碳”政策下我国工程风机行业规模持续扩张 冶金与石化领域是主要细分市场

“双碳”政策下我国工程风机行业规模持续扩张 冶金与石化领域是主要细分市场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广泛共识,风机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工程风机作为工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成为了推动这一转型进程的关键力量。市场规模方面,2020年中国风机行业市场规模743.95亿元,2024年中国风机行业市场规模911.36亿元。

2025年04月19日
我国移动充电机器人行业发展尚处早期阶段 盈利模式与经营方式仍在探索中

我国移动充电机器人行业发展尚处早期阶段 盈利模式与经营方式仍在探索中

近年来移动充电机器人需求逐步提升,主要在于关联产业如机器人、AI、自动驾驶等技术逐步成熟,同时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导致充电桩等硬件设施未跟上配套,移动充电机器人的需求逐步旺盛,2024年我国移动充电机器人销量达到0.68万台。

2025年04月15日
我国泵行业已成长为千亿级市场 目前国内企业主要在中低端市场布局

我国泵行业已成长为千亿级市场 目前国内企业主要在中低端市场布局

泵行业的市场需求与石化、LNG、海洋平台、钢铁、电力、市政水利、防汛抗旱等行业或领域的投资规模存在较大依赖性,宏观经济疲软时,泵需求减少。从产量来看,近年来,我国泵产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19年我国泵产量为1.73亿台,2023年增长至2.18亿台。

2025年03月31日
中国煤矿智能化行业发展目标明确且动因充足 市场已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

中国煤矿智能化行业发展目标明确且动因充足 市场已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

煤矿企业是煤矿智能化行业最直接的需求主体。为了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强安全性能,煤矿企业纷纷寻求智能化解决方案。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煤矿企业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人力成本。

2025年03月17日
数据中心为燃气轮机发展提供新动力 我国燃气轮机国产化率持续提升

数据中心为燃气轮机发展提供新动力 我国燃气轮机国产化率持续提升

我国现已具备中小型燃气轮机自主生产能力,并实现部分产品出口。随着国内燃气轮机生产技术的提升,中国燃气轮机的出口规模逐渐扩大。2023 年以来,我国燃气轮机出口量趋于稳定,出口范围持续扩大,进口额初步缩小,2024年进出口额分别为3.52亿美元和0.98亿美元。

2025年03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