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机床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1、行业蓬勃发展
  单从行业产值来看,2005年,我国机床工具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只有1300亿元。五年的时间里,这一数据在稳步攀升:2006年突破2000亿元、2007年达到2600亿元、2008超过3000亿元,2009年,在连续8年保持世界第一消费大国后,我国首次成为世界第一机床生产大国,产值达4014.2亿元。事实上,这五年来我国机床工业持续的高速发展,除了2009年的增幅为16.1%外,其他年份都在25%以上。因此,可以说“十一五”的五年是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发展的黄金五年。

  除了行业总产值连续跨过几个阶梯外,“十一五”期间,我国金属加工机床产量和产值数控化率也在显著提升。从数据上看,2009年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143904台,是2005年59639台的2.41倍,2009年金属加工机床产值数控化率达到52%,与2005年36.3%比较,提高了16个百分点。直观的表现就是低档、大路货产品生产少了,中高档、专用产品生产多了;普通机床生产少了,数控产品生产多了,老产品少了,新产品多了。

  另一个值得纪念的数据是,2009年我国国产数控机床市场占有率达到了62%,并连续三年保持50%以上。扭转了“十五”期间国产机床市场占有率连年下滑的状态。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十一五”回顾及“十二五”规划投资分析及预测报告

  同时,我们欣喜地发现,随着行业的发展,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国际竞争力也在逐步加强。2009年,我国机床工具产品出口47.4亿美元,与2005年出口额29.95亿美元相比,增长58.3%。

  此外,在机床标准方面,中国机床工具行业也更深入地参与了机床相关国际标准的修订工作。2009年,IEC/TC44国际标准2009年年会在北京举办,在年会上,会议接受了中国代表团提交了两项新国际标准项目提案。

  这不仅是我国参与国际标准工作的突破,也是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国际地位提高的佐证。

  2、产品成果显著
  数控化率的提升以及国产数控机床市场占有率的提高无疑表明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在“十一五”期间产品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尤其是经过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企业进一步提高了改善产品结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而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也倒逼行业企业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许多企业对主要产品进行调整,压缩低档、普通产品,升级换代经济型数控机床,着力发展中高档数控机床及生产线。

  2010年11月16~17日,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召开的全国机械工业科技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颁发了2010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家机床企业榜上有名。

  济南二机床研发制造的“双龙门大扭矩机械主轴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关键技术及设备”、上海机床厂“面向钢铁汽车行业的高档数控磨床关键技术及装备开发”项目、江西杰克机床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异形零件高速精密磨削关键技术与高速随动数控磨床”项目,分别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而在2006~2009期间,机床工具行业另有83个项目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6项。

  仔细研读,可以发现“十一五”期间,行业不断推出具有先进水平的新产品,填补国家空白。如世界上直径最大的8m数控立式车床;直径320mm的数控落地铣镗床;龙门跨度10m的五轴联动数控桥式龙门车铣复合机床;龙门跨度9m的数控桥式双龙门镗铣床;加工直径5m、承重500t的重型数控卧式车床;深度1000mm的数控管板深孔钻床;一次装卡完成最大直径8000mm螺旋桨的七轴五联动数控加工机床;曲轴和轴拐加工的专用大型数控车床和切点跟踪随动数控磨床;加工直径2200mm的数控轧辊磨床;重型铣车复合加工中心等,这些新品的出现为航空航天、船舶、电力、国防、交通等重点用户提供所需的技术装备,提高了我国数控机床的竞争力。

  支撑企业新产品不断推新的内因在于:通过技术改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大提高了。据统计,2006~2009年期间,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大致为375亿元、539亿元、791亿元和1076亿元,并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特别技术改造的效果和作用在观念上有了喜人的变化,逐步改变了过去一味强调通过技术改造扩大老旧产品的生产能力的做法,更加重视通过技术改造,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工艺手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企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像沈阳机床、大连机床、武重、北一、济二、齐重、齐二、宁江机床、杭机等多家行业企业利用技术改造和新厂搬迁的时机,围绕国家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所需重型、高档数控机床,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改造和新厂建设,改革工艺流程,增加研发手段,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高档数控机床制造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3、产业结构优化
  “十一五”期间,行业产业结构调整有了新进展。首先,国内企业优化重组加速推进,跨所有制的企业重组引人注目,其次国际并购工作也在积极慎重进行。通过企业重组和国际并购,推动了内外企业的有机结合,为建立产业新格局、提高行业创新能力,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2006年,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成立,整合了秦川机床、秦川格兰德、汉江机床、汉江工具厂。合肥锻压集团则是由合肥合锻压力机床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安徽晶菱、安徽双龙、万马机床、奥力锻压、合锻技术中心等6家民营机床企业组建而成。

  2007年,浙江民营企业天马集团并购国企齐重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2008年,中国通用技术公司并购齐二机床集团,2010年,再次并购哈尔滨量具刃具集团公司。

  跨国并购也是我国机床工具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关注国内重组的同时,机床企业也密切关注国际同行的发展动态,适时并购海外机床工具企业。2008年,天水星火机床有限公司收购法国SOMAB公司81%股份,同时参股德国WMH公司25%的股份。2010年,重庆机床集团收购英国霍洛伊德公司。至此,已有9家机床行业的骨干企业成功并购(控股)了12家国际机床工具行业的著名企业。通过海外购并,企业产品水平的提升和新产品的开发速度明显加快。

  另外,一些地区形成的产业集群也有良好的效应,如江苏扬州的成形机床集聚区,苏州泰兴的电加工机床集聚区,山东济南周边的锻压机床也发展很快。

  应该说,机床工具行业的高速发展与国家政府的重视支持紧密相连。作为装备工业的母机,在“十一五”期间,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视察了机床工具厂和数控系统厂。社会的重视为数控机床产业发展创造了空前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中,数控机床也都获得了以特殊重要的地位和良好政策环境。2006年国务院成立“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重大专项领导小组”,规划数控机床的发展。并于同年10月24日,国家发改委会同教育部、科技部、国防科工委、财政部、中科院、工程院等部门,联合召开了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发展第一次工作会议。

  这五年,中国机床工业走过跌宕起伏的道路,经过了危机的考验、在产业机构调整中焕发新生。我们相信未来五年,中国机床工业的内生动力将不仅仅驱动着本国市场的繁荣,更将把这份辉煌传递向全世界。

  尽管中国功能部件行业发展速度也较快,但是与功能部件进口的数量和增长速度相比,以及与中国金属加工机床发展速度相比,仍显滞后。目前这种大幅进口局面对仍在发展中的国产功能部件企业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甚至会制约其生存和发展。面对复杂多变的中国外形势,目前机床工具行业结构不合理、产品竞争力不强成为阻碍今后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从重点联系企业的统计数据看,某些重型机床的订单从一季度就已经开始下滑,在下半年市场需求增幅趋缓。在产品结构调整方面,今年上半年步调明显放缓,这与经济好转引发的投资累积爆发效应有关。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对某些低端产品需求高涨的现象是暂时的,市场累积的投资能量已经基本释放,理性需求逐步回归,仍将把结构调整放在首位。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燃气轮机行业:重要性与应用范围日益扩大 企业竞争呈现白热化态势

我国燃气轮机行业:重要性与应用范围日益扩大 企业竞争呈现白热化态势

受益于制造技术突破、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以及进口替代加速,近年来我国燃气轮机产量快速增长,由2020 年的2455台套上升至 2024 年的 3613台套。国内企业通过技术引进、自主研发以及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生产能力。部分龙头企业如东方电气、上海电气等,在重型燃气轮机制造领域持续投入,新建或扩建生产线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船用电缆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绿色化、智能化成核心方向

我国船用电缆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绿色化、智能化成核心方向

我国船用电缆行业市场规模近年来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受船舶工业复苏、新能源船舶发展、海洋工程装备需求释放等因素驱动,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2024年中国船用电缆行业市场规模40.65亿元人民币,2025年上半年达到了18.4亿元。

2025年10月04日
AI数据中心产业飞速发展,全球燃气轮机景气度上行 燃气轮机调峰优势明显,装机规模不断增长

AI数据中心产业飞速发展,全球燃气轮机景气度上行 燃气轮机调峰优势明显,装机规模不断增长

我国燃气轮机需求较为旺盛,近年来在运营的燃气轮机较多,例如天津华电军粮 城电厂项目、四川能投广元燃机工程项目等,供应商主要来自西门子、GE、上海电气、 哈尔滨电气、东方汽轮机等等。未来随着国产化持续推进,有望支撑中国气电占比提升。

2025年10月01日
我国政策高度重视深海战略资源,高端装备成深海科技发展基石

我国政策高度重视深海战略资源,高端装备成深海科技发展基石

2024年,15个海洋产业增加值43733亿元,比上年增长7.5%。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电力业、海洋旅游业等均实现了9%以上的快速发展。海洋渔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海洋油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实现平稳发展。

2025年09月29日
我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产量稳增 出口市场已打开 国际认同度提升下出口前景广阔

我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产量稳增 出口市场已打开 国际认同度提升下出口前景广阔

其中由于非公路宽体自卸车是主要根据矿山、水利水电工程等特定工况条件设计专门用于该等工况的产品,市场总量增长中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增长速度将明显高于其他自卸类产品增长速度。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规模达到125.65亿元,同比下降3.37%,2025年上半年国内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规模约为63.27亿

2025年09月17日
我国矿山开发装备行业正处于成长扩张期 资源向龙头聚拢 强者恒强效应凸显

我国矿山开发装备行业正处于成长扩张期 资源向龙头聚拢 强者恒强效应凸显

随着中小矿山整合的趋势不断推进,大中型矿山比例提升,大量围绕小微型矿山展开竞争、同质化严重的低端内资品牌的生存空间正在被挤压,通过技术积累竞争胜出的龙头企业在品牌效应、规模效应等方面优势越来越突出,资源进一步向龙头聚拢,强者恒强效应凸显。

2025年09月16日
燃气轮机行业:国内微、轻型燃气轮机已实现自主化  重型领域国产替代空间大

燃气轮机行业:国内微、轻型燃气轮机已实现自主化 重型领域国产替代空间大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清洁能源的崛起,燃气轮机以其高效、环保、灵活的特点,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电力行业,燃气轮机作为发电、调峰和备用电源的重要设备,其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2025年09月15日
半导体核心设备——光刻机,行业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半导体核心设备——光刻机,行业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根据SEMI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为1090亿美元,从细分产品来看,光刻机、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为半导体设备主要核心设备,市场占比均在20%以上。其中,光刻机为市场占比最高品类,光刻机的占比达24%,并且随芯片制程迭代,这一占比还在持续提高。

2025年09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