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纺织业的崛起,随之而来的是对纺机需求的大幅增加。面对如此好的市场中国的纺机行业“水涨船高”,近几年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2007年,纺机行业各项指标均得到了一定的增长。据国家统计局对业内936家纺机企业的统计数据估算,全行业产品销售收入545.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3%;据海关统计纺机进口49.08亿美元,同比增长19.74%;纺机出口15.28亿美元,同比增长23.54%,中国纺机市场当年容量超过800亿元人民币。如上所述,2007年中国纺机行业抓住了纺织工业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不断扩大整体生产规模,并在产品技术水平、工艺制造水平、经营管理水平和科技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有大幅度的提高。
走向高端
除却在数量上的可喜成绩,在高、精、尖发展趋势上,纺机行业也逐渐向世界水平看齐。目前,中高水平纺机需求及销量明显增加。以棉纺设备为例:清梳联成套设备销量已经超过60%,带集体落纱装置的细纱机长车年销售已超过100万锭,多电机分布驱动粗纱机、高档精梳机已经形成销售主流。在追求高效、高产、高自动化的同时,对个性化、高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国产设备难以满足需求时,大都转向进口。以无梭织机为例:进口数量达2万多台,其中喷气织机近1.5万台。由于国家、地方都出台了相关的法规与政策,因此,纺机节能减排要求提到议事日程。企业相关产品需求明显提高,如:高温高压气流染色机销售增长了3倍。
中国纺机行业的优势主要有两个。第一,国际知名的纺织企业多数都在欧盟国家。目前,欧元兑人民币升值,这样欧盟的设备进入中国的成本将会大大提高,将会抑制欧盟纺织机械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同时,这促进了中国纺织品的出口,进而拉动中国纺织机械企业的发展。
第二,中国很多纺织企业投资了国外设备,但却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首先是无法在短期内使几千人的企业适应这样的新设备,这不仅发挥不出国外设备优势,而且造成巨大的浪费。因此,国内设备更适合纺织企业人员素质相对比较低的现实。其次是国外企业售后服务无法满足中国的纺织企业,尤其是零配件的供应上很麻烦。中国产品的售后服务明显比外国产品有优势。
尽管有了一定发展,但是中国纺机行业的总体技术水平低,产品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薄弱,研制开发资金投入不足是不争的事实。国内基础工业薄弱,基础配套件跟不上,影响到纺织机械产品的质量和自动化化水平的提高。
搭上了中国纺织业崛起的顺风车,纺机行业有很大进步。然而随着人力成本增加,中国纺织业的前景并不明朗。中国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杜钰洲还表示,纺织工业作为传统密集型产业,长期形成的粗放发展模式,以及与宏观经济相联系的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面对新形势,约占总数2/3的企业遇到了较大的困难。中国纺织行业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从今年开始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将对低利润的劳动密集型纺织业提出新的挑战。
纺机行业同样需要面对纺织行业的尴尬困境,在劳动力优势逐渐消失的今天,如何继续走下去。
与国外差距尚存
虽然,中国纺机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国产纺机仍然很难与外国设备同台竞技。
例如,进口喷气织机的平均单价是出口机平均单价的3倍多,进口剑杆织机的平均单价是出口机平均单价的10倍以上。差距证明:中国纺机虽然总体规模不小,但是利润率与外国企业差距很大。
2007年,中国从境外进口的纺织机械产品高达49.4亿美元,进口纺机占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中国成为全球纺织机械公司最重要的市场:意大利对中国的纺机出口占到了意大利纺机出口总量的1/5,总额5.1亿美元;德国对中国出口纺机也占到其出口总量1/3,总额13.59亿美元。
2007年,中国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将低于60%。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高端市场仍然被西方国家所把持。在一些高端领域,国外设备具有绝对的优势,而国内企业不是短时间就能够赶上的。对于很多纺织企业来说,一些关键的设备,关键的部件国内现在根本没有能力生产。例如,在一些毛纺企业的细纱工序,生产超过120支纱,国产设备生产纱的质量非常粗糙。尤其在无梭织机、气流纺、精密纺等工序的差距更加明显,国外基本处于垄断地位。
国外设备一般都工艺流程短,自动化、信息化程度高,因此,在一些工序中产量大,生产周期短。同时,由于生产效率高,可以减少设备的数量,减少厂房的占用。因此,从效率的角度看国外设备比较适合对交货比较紧、工厂位置地价比较高的纺织企业。国外纺织机械企业多数都只专注于某个工序,并且在这个领域做成世界名牌。而国内企业甚至是小企业竟然也搞多元化经营,导致没有自己的优势、特色。
自主创新迫在眉睫
受到纺织业增长放缓和外国产品的影响,中国纺机行业的整体变革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纺机和器材行业呈现出三种变化趋势:企业由规模扩张型向更新改造型转变,行业规模由新增企业为主向企业兼并重组为主转变,行业特征由满足国内需求向扩大出口型转变。
产品水平低、能耗高、用工多的产品将进一步减少;高效、节能、用工少的产品将成纺机产品市场主流;纺机产品市场逐步向中西部转移;纺织机械产品出口将继续增长;主要客户群体是民营经济、私营经济和国外投资;企业竞争中产品价格仍然是竞争的第一要素。
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理事长高勇在首届中国纺织技术与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上透露:纺织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令企业对中高档纺机设备的需求明显增长。用户对设备的个性化、可靠性、稳定性上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纺织机械制造业已经进入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总体战略之内,专项的实施旨在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同时,纺织机械行业将重点加强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工作和自主创新中的产学研结合。
对于2008年的形势,高勇否定了纺织工业将进入调整期、萎缩期之说法。他认为,我国纺织工业作为一个非常完整的产业链,自1999年至今,尽管不断有行业进入调整期,但始终处于一个高速发展阶段,在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纺织工业仍具有强大竞争力,与此相适应,服务于纺织工业的纺机行业今年仍是高速发展的时期。
曾经中国最大缝纫机企业飞跃集团董事长邱继宝就纺机行业受到威胁发表意见说,这些因素对飞跃来说既是压力,更是动力。飞跃如果还是像过去那样靠规模、低价等方式来竞争,就犹如“土枪”拼“洋炮”,肯定是死路一条。
过去,飞跃更多地关心如何使产品卖得多、卖得快,现在最为关心的则是如何让产品卖得贵、卖得久。要实现“贵”、“久”,就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开展持续创新,以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技术、先进的装备、先进的管理,不断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切实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邱继宝还举例说,传统的家用缝纫机只有简单的缝纫功能,100多斤重售价不到100元,而飞跃自主研发的电脑家用机重量只有以前的1/10,售价却达到1000多美元,并出口到欧美发达国家,这就是自主创新的结果。
2008~2010年,随着世界和中国纺织业的迅速发展,对纺机的需求越大越来,中国纺机行业发展面临着很好的机遇。预计到2010年,受纺织机械升级的推动,中国纺织机械工业新产品产值率2010年将提高到50%;纺织机械产品的出口额将占到同期产值的30%以上;纺织机械工业装备全行业数控化率将达到10%以上,其中,骨干重点企业将达到15%~20%;主要纺织机械产品的关键零件、新型专用基础件的精加工工序能力指数将达到1~1.25。因此,中国纺机行业发展空间是巨大的。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