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阀加工制作行业发展前景看好

阀门行业是我们通用机械重要分支。其产品做为流体控制的关键设备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城建、环保等行业。 当前,阀门生产行业正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发展时机。这是因为:      



    一、国有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固定资产投资逐步扩大。尤其是几项世纪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项目的开工需要大量的阀门产品配套;      



    二、随着WTO的加入,国际贸易门坎降低以及发达国家调整产品结构,中国正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加工厂这一趋势的显现,阀门产品的加工制作面临更大的发展空间。           



    那么如何抓住这一战略机遇,加快阀门行业的发展。业内专业人士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分析:  

    

    一、积极推进企业间的联合重组,尽快打造一批有规模上档次的企业集团。

    阀门行业目前生产企业约有5000多家,年销售收入超过5千万的仅有7家,超过一个亿的3家,2亿元以上的企业一家没有。国内市场占有率也只有中核苏阀一家企业超过2%其余均在1%以下。这种企业规模难以在市场上产生震憾力,与同行业国际知名企业的竞争就更加艰难。           



    要尽快改变这种现状,除了企业自身生长因素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企业间的联合、兼并、重组来实现企业的资本扩张从而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在竞争中立于不败。这是当今国际经济领域比较流行的做法,也是今后一个时期阀门行业发展的方向性问题。在这一问题上要解放思想,按照十六大提出的“改革要有新突破,发展要有新思路”的要求打破地区界线,打破所有制界线,打破传统的专业分工界线。企业间只要有联合的可能就可以大胆去做去尝试,用3-5年的时间力争打造出若干产值超过5亿乃至10亿元的企业集团。             



    二、要重视产品结构的调整,勇于技术创新,研制开发高附加值及国际领先水平产品。            



   我国阀门行业目前已经能生产十几大类产品。如闸阀、截止阀、球阀、蝶阀、安全阀、止回阀、节流阀、旋塞阀、减压阀、隔膜阀、疏水阀、紧急切断阀等,最高使用温度570℃,最低-196℃、最高压力600MPa,最大通径5350MM。尽管这些产品有力支援了国内经济建设,但是应该清醒看到我们的产品大都属于一般技术含量或劳动密集型产品,很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最近西气东输主管线招标,我们阀门企业全部落败就是一个令人遗憾的事实。痛定思痛。民族工业要振兴阀门行业要发展就一定要实施技术创新,调整产品结构,要勇于研制开发技术含量高、劳动附加值高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阀门产品如控制阀门和自动阀门类的调节阀,三通合流阔、三通分流阀,安全阀;球阀类的金属硬密封全焊接,高参数大口径阀;以及电站超临界C12-A合金钢阀门。      

        

    实施技术创新研究开发新产品有几条路,一是通过和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如最近开封高压阀门厂和中科院下属的“三维”公司合作开发的电站锅炉主蒸气调节阀就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产品,其“压力降”大大低于国际标准,在电站行业具有非常前景;二是国外合作或技术引进的形式,自贡高压阀门有限公司与意大利辛比伦公司的合作就缩短了我们在球阀产品上与国外的差距。除了上述做法,有条件的企业可以独立研制开发。             



    三、实施多元化销售战略,努力开辟国际市场,扩大产品出口。             

    据中国阀门协会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们阀门行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约有40%的生产能力放空,面对如此巨大的生产能力过剩,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推行多元化销售战略,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当前国际市场每年大概出口阀门60-70个亿,中国年出口1.5个亿,不足2%分额,这里边潜力很大。            



    开辟国际市场首先要注重外贸人才的培养,有一批会经营懂外语的外贸专业人才;其次要学会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广交客户捕捉商机;第三可以和国内一些外贸公司合作用其渠道扩大出口;第四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在境外设点销售或开办工厂。             



    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实施管理创新,深化企业改革,实施体制创新我国目前阀门行业正处于新一轮的交替与重组时期。             



    国有企业所占比重逐年下滑,民营、三资企业迅猛发展。据不完整的资料估计;我国现阶段阀门行业资产比重,民营占40%,国有30%,其余为三资、军工类企业占有,预计今后几年民营和三资企业所占份额会进一步扩大。             



    现温州地区民营企业发展很快,且相当一部分企业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如伯特利、永一、浙江维都利等企业。当前行业国企由于历史原因大都包袱沉重、机制不活、经营困难,但许多企业仍具设备、人才、技术、品牌等优势;要通过深化改革、制度创新来解决眼前的困难,充分盘活存量资产,实现产权多元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对于发展迅猛的民营企业,尽管不存在机制上的缺憾和历史包袱,但其发展过程要注重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实施管理创新,避免落入“家族式”和“家长式”的管理俗套。总之,阀门行业是充满希望的。只要我们以“十六大”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就一定能振兴阀门行业,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及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做出贡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矿用卡行业:宽体矿卡更受市场青睐 企业竞争呈现“5+N”格局

我国矿用卡行业:宽体矿卡更受市场青睐 企业竞争呈现“5+N”格局

近年来,我国矿用卡车行业发展较为稳定,增速不快,部分年份开始下滑,2024年矿用卡车行业市场规模342亿元,由于我国矿用卡车发展逐渐成熟,行业本身具备强周期性特征,在矿产资源开发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市场呈现出周期性特点。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空港装备规模持续扩大 市场呈“龙头主导、细分竞争、国产替代加速”格局

我国空港装备规模持续扩大 市场呈“龙头主导、细分竞争、国产替代加速”格局

2024年,我国境内运输机场(港澳台地区数据另行统计)共263个,完成旅客吞吐量14.6亿人次、货邮吞吐量2006.2万吨、飞机起降1240万架次,客货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三大主要生产指标均超过2019年水平,创历史新高。

2025年06月30日
我国高低压成套设备产品种类多、应用范围广 行业需求旺盛 市场空间广阔

我国高低压成套设备产品种类多、应用范围广 行业需求旺盛 市场空间广阔

中国高低压成套设备市场规模近年来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城市化进程加快、新能源产业兴起以及智能化电网建设等,为高低压成套设备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024年我国高低压成套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7721亿元。

2025年06月26日
我国缝纫机行业持续高增长 国内企业迎来海外需求和外部技术双重驱动力

我国缝纫机行业持续高增长 国内企业迎来海外需求和外部技术双重驱动力

同时随着消费者需求趋向多样化,工业缝纫机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定制化生产,提供更灵活多样的产品选择,工业缝纫机企业将从单纯的产品销售向产品+服务转型,提供包括售前、售中、售后在内的全方位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和企业竞争力。从2015年国家提出工业4.0以来,行业进入高速增长区间,截止2024年工业缝纫机市场规模达到271亿元

2025年06月23日
全球光刻机市场份额集中在少数企业 我国光刻机亟需自主突破

全球光刻机市场份额集中在少数企业 我国光刻机亟需自主突破

目前在半导体设备细分市场中,光刻机设备在半导体设备总市场的 24%,为市场占比最大的细分设备。近年来,光刻机市场在半导体总市场中的占比持续提升。尽管目前已有部分晶圆厂调整未来资本开支,但考虑光刻机交期长、战略意义高,预计 2025 年光刻机市场需求依然维持高位,未来行业规模有望维持高增长。

2025年06月14日
人形机器人产业提速 灵巧手市场迎来爆发

人形机器人产业提速 灵巧手市场迎来爆发

资本有力赋能人形产业发展,市场规模或迅速增长。从投资数据来看,2023年我国人形机器人相关投资金额54.31亿元,投资事件21起;2024年投资金额132.7亿元,投资事件52起,资本支持持续赋能产业发展。

2025年06月10日
去产能政策影响 我国工业锅炉行业下行 高效、节能、低污染工业锅炉为未来发展趋势

去产能政策影响 我国工业锅炉行业下行 高效、节能、低污染工业锅炉为未来发展趋势

近年来由于去产能政策以及房地产下行等原因,我国工业锅炉行业市场规模呈现下降态势,2020年行业市场规模为406.75亿元,2024年为195.48亿元。

2025年05月27日
多应用场景下四足机器人商业化加速落地 国内企业引领下市场将迎爆发式增长

多应用场景下四足机器人商业化加速落地 国内企业引领下市场将迎爆发式增长

从行业空间来看,如果仅考虑当前四足机器人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电力巡检、应急救援、国防军用和石油化工的需求量,到2030年国内四足机器人的潜在需求数量为 95.6 万台,市场规模为 5172 亿元。未来随着四足机器人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宽,潜在市场空间只会继续扩大。

2025年05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