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05年中国工程机械进出口情况数据分析

据海关统计,2005年工程机械进出口金额累计达到60.04亿美元,同比增长9%。其基本特征是进口有所下降,出口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05年累计进口工程机械30.64亿美元,同比下降15.9%;累计出口29.40亿美元,同比增长58.8%。



  产品进出口情况



  2005年工程机械主机进口20.28亿美元,同比下降20.8%,占进口总额的66.2%;零部件进口10.36亿美元,同比下降4.4%,占进口总额的33.8%。主机进口产品主要是挖掘机、起重机、叉车和电梯。其中挖掘机进口7.39亿美元,同比下降12.3%,占进口总额的24%;起重机械(主要是履带式起重机)进口3.10亿美元,同比下降19.6%,占进口总额的10.1%;进口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产品还有叉车(2.04亿美元)、电梯(1.48亿美元)和隧道掘进机(1.23亿美元)。



  2005年工程机械主机出口17.30亿美元,同比增长65.2%,占出口总额的58.8%;零部件出口12.11亿美元,同比增长50.3%,占出口总额的41.2%。主机出口产品主要是电梯、挖掘机和手动搬运车。其中电梯及扶梯出口3.94亿美元,同比增长88.2%,占出口总额13.4%;挖掘机出口1.85亿美元,同比增长35.8%,占总金额的6.3%。出口金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产品还有手动搬运车 (1.78亿美元)、风动工具(1.64亿美元)、起重机械(1.71 亿美元) 、装载机(1.28 亿美元)和 叉车(1.17亿美元)。



  2005年我国工程机械进口的国家和地区共61个,其中从亚洲进口17.41亿美元,同比下降18.5%,占进口总额的56.8%;从欧洲进口10.02亿美元,同比下降19.2%,占进口总额的32.7%;从北美洲进口2.73亿美元,同比增长12.2%,占进口总额的8.9%;从其余国家和地区进口4 870万美元,仅占进口总额的1.6%。进口金额排前在前三位的国家是日本(占41.1%)、德国(占16.9%)和韩国(占12.0%),这3国进口金额合计为21.45亿美元,同比减少18.2%,占进口总额的70.0%。



  2005年我国工程机械共出口到19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向亚洲出口15.32亿美元,同比增长49.5%,占出口总金额的52.1%;向欧洲出口5.39亿美元,同比增长69%,占出口总金额的18.4%;向北美出口4.58亿美元,同比增长53.4%,占出口总金额的15.6%;向非洲出口2.07亿美元,同比增长83%,占出口总金额的7.0%。出口金额排在前三位的国家是美国(13.6%)、日本(12.9%)和韩国(4.5%),向这3国出口额合计为9.12亿美元,同比增长45%,占出口总额的31.0%。



  进出口贸易方式



  2005年工程机械进出口贸易以一般贸易为主,一般贸易分别占进、出口总额的70%左右,其中占进口额的68.9%,占出口额的70.4%。进口贸易中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进口的设备和保税区转口货物各占10.0%左右,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装配贸易有较大增长;出口贸易中进料加工贸易占20.0%,对外承包工程货物占4.5%。



  2005年进出口工程机械的企业以国有企业为主,其中进口占29.4%,出口占34.4%。进口贸易中外商独资企业占25.8%,中外合资企业占23.7%,个体企业占17.8%;出口贸易中中外合资企业占22.8%,外商独资企业占19.3%,个体企业占15.8%。



  扩大出口应关注的问题



  自2002年起,我国工程机械出口持续以10%以上的增长速度,发展势头良好。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进出口监测系统显示,2005年1—12月中有5个月(1、8、9、10、11月)出口额超过进口额,全年贸易逆差缩小到仅有1亿多美元。



  在当前出口贸易高速增长的形势下,行业应保持一个清醒和理性的认识,增强防范国际贸易摩擦纠纷的意识和手段。首先是要对主要产品的出口价格进行监测,及时发现低价倾销的苗头,采取有效地调控措施,进而规范企业的出口行为,改善竞争方式。其次要继续增大整机的出口份额,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从2000年起,主机的出口份额逐年增加,已从46.5%上升至2005年的59.0%,尤其是铲运机械中的装载机、铲运机、平地机,筑路机械中的压路机和摊铺机,起重机械中的汽车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等大型机械设备出口的增幅都超过了1倍以上,发展趋势良好。第三要拓宽出口区域,选择政局稳定,付款信用高的国家和地区扩大出口,如俄罗斯、印度、非洲地区的安哥拉和南美地区的阿根廷、巴西、智利等。



  “十五”期间,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完成了其由小做大的过程,并在2005年实现出口突破性增长,预期“十一五”期间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将实现做强。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矿用卡行业:宽体矿卡更受市场青睐 企业竞争呈现“5+N”格局

我国矿用卡行业:宽体矿卡更受市场青睐 企业竞争呈现“5+N”格局

近年来,我国矿用卡车行业发展较为稳定,增速不快,部分年份开始下滑,2024年矿用卡车行业市场规模342亿元,由于我国矿用卡车发展逐渐成熟,行业本身具备强周期性特征,在矿产资源开发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市场呈现出周期性特点。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空港装备规模持续扩大 市场呈“龙头主导、细分竞争、国产替代加速”格局

我国空港装备规模持续扩大 市场呈“龙头主导、细分竞争、国产替代加速”格局

2024年,我国境内运输机场(港澳台地区数据另行统计)共263个,完成旅客吞吐量14.6亿人次、货邮吞吐量2006.2万吨、飞机起降1240万架次,客货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三大主要生产指标均超过2019年水平,创历史新高。

2025年06月30日
我国高低压成套设备产品种类多、应用范围广 行业需求旺盛 市场空间广阔

我国高低压成套设备产品种类多、应用范围广 行业需求旺盛 市场空间广阔

中国高低压成套设备市场规模近年来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城市化进程加快、新能源产业兴起以及智能化电网建设等,为高低压成套设备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024年我国高低压成套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7721亿元。

2025年06月26日
我国缝纫机行业持续高增长 国内企业迎来海外需求和外部技术双重驱动力

我国缝纫机行业持续高增长 国内企业迎来海外需求和外部技术双重驱动力

同时随着消费者需求趋向多样化,工业缝纫机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定制化生产,提供更灵活多样的产品选择,工业缝纫机企业将从单纯的产品销售向产品+服务转型,提供包括售前、售中、售后在内的全方位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和企业竞争力。从2015年国家提出工业4.0以来,行业进入高速增长区间,截止2024年工业缝纫机市场规模达到271亿元

2025年06月23日
全球光刻机市场份额集中在少数企业 我国光刻机亟需自主突破

全球光刻机市场份额集中在少数企业 我国光刻机亟需自主突破

目前在半导体设备细分市场中,光刻机设备在半导体设备总市场的 24%,为市场占比最大的细分设备。近年来,光刻机市场在半导体总市场中的占比持续提升。尽管目前已有部分晶圆厂调整未来资本开支,但考虑光刻机交期长、战略意义高,预计 2025 年光刻机市场需求依然维持高位,未来行业规模有望维持高增长。

2025年06月14日
人形机器人产业提速 灵巧手市场迎来爆发

人形机器人产业提速 灵巧手市场迎来爆发

资本有力赋能人形产业发展,市场规模或迅速增长。从投资数据来看,2023年我国人形机器人相关投资金额54.31亿元,投资事件21起;2024年投资金额132.7亿元,投资事件52起,资本支持持续赋能产业发展。

2025年06月10日
去产能政策影响 我国工业锅炉行业下行 高效、节能、低污染工业锅炉为未来发展趋势

去产能政策影响 我国工业锅炉行业下行 高效、节能、低污染工业锅炉为未来发展趋势

近年来由于去产能政策以及房地产下行等原因,我国工业锅炉行业市场规模呈现下降态势,2020年行业市场规模为406.75亿元,2024年为195.48亿元。

2025年05月27日
多应用场景下四足机器人商业化加速落地 国内企业引领下市场将迎爆发式增长

多应用场景下四足机器人商业化加速落地 国内企业引领下市场将迎爆发式增长

从行业空间来看,如果仅考虑当前四足机器人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电力巡检、应急救援、国防军用和石油化工的需求量,到2030年国内四足机器人的潜在需求数量为 95.6 万台,市场规模为 5172 亿元。未来随着四足机器人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宽,潜在市场空间只会继续扩大。

2025年05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