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空气净化器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评估》
近年来,我国空气质量呈现重度污染状态,国家环保部也相应发布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三五”规划》。《规划》围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大气污染、面源污染、移动源污染等大气环境管理重点领域,优先制定相关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划》要求: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要大于80%;细颗粒物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要下降;地级及以上城市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下降。
指标 |
2020年 |
属性 |
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
>80 |
约束性 |
细颗粒物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下降(%) |
/ |
约束性 |
地级及以上城市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下降(%) |
/ |
预期性 |
2017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99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占全部城市数的29.3%;239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占70.7%。338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8.0%,比2016 年下降0.8个百分点;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22.0%。5个城市优良天数比例为100%,170个城市优良天数比例在80%~100%之间,137个城市优良天数比例在50%~80%之间,26个城市优良天数比例低于50%。

根据数据显示,2013-2017年我国空气净化器的产销量均呈上涨趋势。2017年空气净化器产销量分别为2279万台、720万台。由于中国空气净化器出口量较大,近年很多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开始由外销市场转向内销市场。2018年空气净化器产销量分别为**万台、**万台。

从行业区域来看,我国空气净化器市场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南、华北地区,销售收入基本占全国的60%左右。2017年广东省是我国空气净化器最主要的集中地,其次是浙江省和河北省,比重分别在25%和12%左右。

新国标发行后,国产产品的产品力有了飞速的增长,甚至有超越外来品牌的架势。从2017年空气净化器品牌关注度排行来看,小米占据了26.7%的较大份额,排名第一;除小米外,排名第四的352占有4.9%占比,除这两个品牌有明显互联网基因除外,其余品牌都是以线下渠道铺设为主的品牌。飞利浦、三星、霍尼韦尔、Blueair、亚都排名分列2、3、7、8、9位,占比较大,这也说明了用户在进行选购时,对于品牌仍有较强依赖。

影响因素分析
1、有利因素
(一)新国标出台使行业更规范
相关部门标准的出台对行业进行了整顿肃清,行业乱象得以规范,许多不正规的品牌不得不退出市场,因而品牌数量锐减。未来,市场上的资源整合将进一步向优势品牌集中,行业集中度将会进一步增高。
(二)空气污染问题依然严峻
2018年10-12月环境空气质量有关情况了解到,1-12月“2+26”城市中27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开封同比上升。10-12月“2+26”城市中10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其中9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降幅满足秋冬季改善目标进度要求,降幅排名前3位的城市是邯郸、济宁和长治,同比分别下降16.5%、13.2%和10.9%;天津和沧州PM2.5平均浓度同比持平,其中天津满足秋冬季改善目标进度要求;16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不降反升,升幅排名前3位的城市是开封、安阳和廊坊,同比分别上升26.4%、21.2%和20.4%。。虽然我国空气污染问题短期内仍将持续推动空气净化器市场的增长,但是影响效果会随着空气质量提升而逐渐减弱。
(三)国产品牌慢慢崛起
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生产空气净化器的企业越来越多,如今在品牌关注榜单中有了更多国产品牌的身影。艾吉森、贝克艾尔等品牌,在近期宣传手笔较大,也引起了消费者足够重视,纷纷进入榜单。
2、不利因素
(一)渗透率远低于发达国家
我国空气净化器市场受制于消费能力不足、产品使用必要性不强、国产品牌重视不够等原因,目前我国的空气净化器整体渗透率仍偏低,远低于欧美日韩地区,其渗透率普遍在30%以上。
(二)同质化竞争激烈
从空气净化器市场的角度来看,空气净化器产品日趋同质化,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
(三)仍以国外品牌为主
目前随着国内空气净化器市场兴起,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逐渐提升,且持续增长,但与国外品牌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