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是产业的另外一条腿,如果这条腿短,那么整个产业都不会长高。在国内,现代流通发育不成熟,制造与流通正处在一个痛苦的磨合期,而这个磨合期实际上延缓了整个产业的调整过程,制造能力受到限制。在海外,发达国家的现代流通渠道非常成熟。因此,在流通导向的全球产业环境中,不自己掌握流通环节的产业就像一个人在玩单腿站立。
中国家电制造规模的急剧扩大,目的是想寻求规模经济的优势。以往制造规模的扩张应对的是国内市场,而最近几年动辄上千万台的产能扩张实际上应对的是国际市场。而没有海外发达国家主流流通渠道所对应的庞大市场吞吐量做支持的话,制造规模就会受到抑制,以至于会对我们的家电制造业造成剧烈震荡,因此,我们不能把制造规模称之为优势。未来中国企业真正要投资的方向应该是海外的流通系统,而进入这个系统的最大障碍是自有品牌,这是目前我们最缺乏的。
技术创新一直是家电产业的投资重点,但是,分散的投资方式和企业本身薄弱的技术研发基础,并不能让中国企业生成在世界范围具有领先优势的技术。中国的家电产业正处在生长期,与跨国公司来比只相当于儿童级别,所以,与跨国公司的阵地战是没有胜利希望的。因此,政府必须协调产业集群的行动,实现对关键技术的突破。
最近长虹等四家彩电企业呼吁联合研发平板电视显示屏,这实际上反映出产业进步的一种自觉要求,但是,对中国彩电企业的规模来讲,即使联合起来也解决不了平板显示屏的技术创新需求,因为发展这样的项目,其资金已经超出了企业或者是行业集体的资金承受能力,所以说未来中国家电产业的技术投资方式必须改变,应对全球新竞争环境的技术创新模式必须尽快做出安排。
中国企业往往愿意把缩短与发达国家企业的产品技术差距看成是缩小中外企业差距的标志,实际上这是非常狭隘的,因为企业的产品技术进步是组织生产关系优化的一个结果,而不是直接的原因,因此,要找好的追赶方式,组织层面的“技术革新”必须有所突破。
但是,只有技术的进步是不行的,没有科学的组织去寻找或者变现技术优势就等于没有优势。一个企业的迅速成长由三个因素决定:大规模的生产设施、流通系统和管理组织的革新组成有机的投资,而对组织管理技术方面的投资尤其重要,因为它是使前两种投资产生预期经济效益的充分条件,以结构为基础的组织能力一旦创造出来,就成为保持领先者优势的源泉,其动力是自我持续的。
组织创新是技术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率的潜力只能通过企业内部的组织过程才能实现,而这个过程的核心是能够有效进行计划和行政协调的管理结构。新技术仅仅提供了生产率的潜力,实现新技术的潜在经济效益是一个组织问题,而技术创新所带来可能的经济效益只有通过组织创新才能实现。
如果企业的技术创新被认为是小范围内生产力的创新的话,组织形态的创新应该被认为是生产关系的革新。中国家电产业界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中国家电产业要实现对发达国家产业的赶超,就是在产品技术面进行赶超。实际上,我们的产业现状是组织形态以及组织管理方面的软技术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企业进步的组织技术严重营养缺乏。因此,中国家电产业要实现对世界发达国家家电产业的快速追赶,必须在制造、技术、流通、组织技术等诸多层面齐头并进,而组织技术这个被忽视与遗忘的环节必须尽快提上加大投资的历史日程。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