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9年我国网络直播行业用户规模不断增长 东部地区主播分布较多

        自2014年以来,我国直播行业快速发展,到2016年4G的应用,使得直播行业进入了鼎盛时期。在此后,我国直播行业逐渐进入相对成熟阶段,映客、虎牙、斗鱼等头部平台通过差异化发展在白热化的竞争中获得核心优势。到2019年上半年,我国各大直播平台又积极探索“直播+”模式,电商、短视频等平台主动加入直播元素,使得网络红人直播带货持续火爆,各路明星也纷纷入驻直播平台直播卖货,为直播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我国在线直播市场规模达到376.5亿元,同比增长32.76%。

2015-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市场规模统计情况
 
数据来:工信部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提升以及4G、5G的应用,使得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根据CNNIC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指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8.54亿人;其中全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4.33亿,占整体网民的50.7%。其中真人秀直播、体育直播、游戏直播、演唱会直播的用户规模分别所有网民的24.0%、22.7%、28.4%、13.6%。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网络直播行业分析报告-产业深度研究与发展定位研究

2010-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情况
 
数据来源:CNNIC

2016-2019年6月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及占整体网民比例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CNNIC

2019年6月各类直播用户规模占整体网民比例情况
 
数据来源:CNNIC

        从目的性来看,进入直播赚钱是首要目的。根据陌陌平台发布的《2018年主播职业报告》显示,为赚钱选择当主播有近六成,而兴趣使然的也有37.8%。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各大直播平台每天都有新鲜血液注入,网络主播队伍不断壮大。据了解,2018年全平台新增主播数为217万,同比增长了49.6%;送礼人数过亿,增幅为63%,全年礼物收入超过500亿元。

中国用户选择当主播目的占比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CNNIC

        另外,从男女性别来看,2018年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在直播类型上,娱乐类主播占据较大,有超四成;其次为游戏主播、秀场主播,其占比分别为27.3%、23.5%。从地区来看,东部地区主播分布较多,三成头部主播地处华东地区,华北地区占比近20%。但整体来看,经济发达地区更容易接触到娱乐文化消费,成为主播需要的技术支持、资本支持也更易获得。据报告显示,9.6%的兼职主播月收入超过万元,21.0%的职业主播月收入超过万元;其中月收入超过万元的主播占比最高的TOP5省市为北京、上海、浙江、天津、内蒙古。

2018年网络直播男女比例情况
 
数据来源:CNNIC

月收入超过万元的主播占比最高的TOP5省市
 
数据来源:CNNIC

        此外,从PC端月活月数来看,在直播平台上,2019年二季度斗鱼直播PC端月均活跃用户数最多,达到了7664.88万;而在娱乐直播平台上面,六间房保持增长态势,其月均活跃用户数达到了4930.36万。

2019年二季度我国在线直播主流-PC端月均活跃用户数
 
数据来源:CNNIC

        展望未来,在短期内,互联网直播仍是行业的发展风口,而直播行业与传统产业的进一步融合也将影响到新一代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方向。

未来直播行业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发挥重大动能

直播的社交化

直播的动能在于社交,缺乏社交的直播就如同被断掉双臂的维纳斯。社交发力点在于直播和短视频,没有视频和直播做支撑的社交就如同水中的明月。直播与社交的深度融合比较难,主要问题出现在各大平台垂直领域的势力范围早已划定。必须明确,未来成功的模式,一定是相互融合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借力而不是独立开发。

直播的商业化

内容变现本来很美,很多网络平台在内容变现领域发挥得很好,如信息流广告、电子商务发展、大数据营销等。但是,直播的商业化并非仅在打赏、电商等原始阶段。优质直播内容才是真正的稀缺品,如知识分享、远程会议、远程教育、生活分享、直播扶贫等。

这些直播和短视频必须是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是有序发展的,是对消费者有保障的,是平台进行先行赔付的,是真正有内容而非传销型点关注和割韭菜型卖货的。

这些年我一直在呼吁平台要彻底“去网红化”,一方面,现有的网红绝大部分是直播兴起时崛起的那群人,粉丝积累时的原罪、素质和法治观念的缺乏、设置关注门槛的现状以及流量的占用是所有大平台都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去网红化的结果就是遍地开花,去中心化的分享经济,会加大分散流量,分散风险,激励优质直播内容的出现,吸引更多有能力分享的主播。

直播全面技术变革即将到来

5G时代已经到来,可穿戴设备、物联网、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技术,即将全面改变目前头部直播的现状。网络时代,真正能够彻底淘汰一个平台的不仅是市场,更要命的是技术的革命。直播技术的研发,绝不是像乔碧萝殿下那样盛世美颜的欺骗技术,而是真正更新换代的核心技术。

资料来源:互联网

资料来源:互联网,工信部,CNNIC,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电竞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产业链发展逐渐繁荣和完善

我国电竞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产业链发展逐渐繁荣和完善

2023年以来,游戏产业规模企稳回升,内容质量显著提高,科技创新不断提速,海外市场持续开拓,为优化文化供给、促进科技创新应用、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作出了积极贡献。2024 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 3246亿元。

2025年08月25日
中国AI智能体行业元年来临 行业正从“技术验证”向“场景深耕”转型

中国AI智能体行业元年来临 行业正从“技术验证”向“场景深耕”转型

根据Research and Market预测,全球智能体市场规模将从 2024 年的 51 亿美元飙升至 2030 年的 471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4.8%,中国是核心增长引擎之一。

2025年08月21日
算力需求与双碳目标共举 液冷技术方案有望加速渗透

算力需求与双碳目标共举 液冷技术方案有望加速渗透

冷板式液冷技术占据当前国内主要市场,具有较高兼容性、可靠性。冷板式液冷技术较早引入中国市场,具有10年以上的技术积累,目前在三种主流液冷技术中成熟度最高、应用范围最广。当前我国冷板式液冷市场占比高达65%,而浸没式液冷和喷淋式液冷市场占比分别为34%和1%。

2025年08月07日
稳定币市场快速发展 跨境结算潜力替代空间巨大

稳定币市场快速发展 跨境结算潜力替代空间巨大

截至北京时间2025年7月4日10:00,全球稳定币总市值达到2644亿美元,其中美元稳定币市占率超过97%。目前最主要的美元稳定币是Tether公司发行的USDT(泰达币)和Circle公司发行的USDC,两者背后依托的是美元信用,历年来基本占据稳定币市场90%以上的份额。

2025年08月06日
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  AI+游戏趋势明朗 应用空间广阔

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 AI+游戏趋势明朗 应用空间广阔

我国游戏产业生态持续优化,国内游戏市场规模稳中有增。一方面,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游戏版号稳定发放,进口版号发放频率提升。另一方面,多款长青产品运营平稳,数款新游凭借精良制作与玩法创新收获高热度与好口碑,游戏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助力文化传播、激发科技创新等方面凸显出积极的社会价值。根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出版工作委员

2025年07月02日
我国eCall即将进入全面普及阶段 车联网安全需求亦将驱动行业渗透率快速提升

我国eCall即将进入全面普及阶段 车联网安全需求亦将驱动行业渗透率快速提升

伴随我国 eCall 强制性国家标准逐步落地,“车与 X+eCall”将持续为自动驾驶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自动驾驶是实现无人驾驶终极形态的必经阶段,按照技术发展程度可以分为 L0(应急辅助)、L1(部分驾驶辅助)、L2(组合驾驶辅助)、L3(有条件自动驾驶)、L4(高度自动驾驶)、L5(完全自动驾驶)五级。

2025年06月17日
我国小程序游戏市场迅猛发展 年产值翻倍式增长 行业逐渐进入迈入精品化竞争周期

我国小程序游戏市场迅猛发展 年产值翻倍式增长 行业逐渐进入迈入精品化竞争周期

近年来,我国小程序游戏市场迅猛发展,年产值翻倍式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小游戏市场规模398.36亿元,同比增长99.18%,而同年的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3257.83亿元,同比增长7.53%。可见,小游戏作为拥有碎片化休闲时间增多的用户市场,已成为游戏产业新增量的增长点。

2025年06月12日
北斗产业带领我国空间信息行业实现自主发展 市场应用需求正呈多样化趋势

北斗产业带领我国空间信息行业实现自主发展 市场应用需求正呈多样化趋势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空间信息行业迎来了技术融合与创新的新阶段。这些新技术的引入和应用,提升了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的效率和质量,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2024年我国空间信息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8519亿元。

2025年04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