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已成为国家继陆、海、空、天四个疆域之后的第五疆域,与其他疆域一样,网络空间也需体现国家主权,保障网络空间安全也就是保障国家主权。
自主可控是保障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的前提。能自主可控意味着信息安全容易治理、产品和服务一般不存在恶意后门并可以不断改进或修补漏洞;反之,不能自主可控就意味着具“他控性”,就会受制于人,其后果是:信息安全难以治理、产品和服务一般存在恶意后门并难以不断改进或修补漏洞。
知识产权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自主可控市场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
在当前的国际竞争格局下,知识产权自主可控十分重要,做不到这一点就一定会受制于人。如果所有知识产权都能自己掌握,当然最好,但实际上不一定能做到,这时,如果部分知识产权能完全买断,或能买到有足够自主权的授权,也能达到自主可控。然而,如果只能买到自主权不够充分的授权,例如某项授权在权利的使用期限、使用方式等方面具有明显的限制,就不能达到知识产权自主可控。目前国家一些计划对所支持的项目,要求首先通过知识产权风险评估,才能给予立项,这种做法是正确的、必要的。标准的自主可控似可归入这一范畴。
技术能力
技术能力自主可控,意味着要有足够规模的、能真正掌握该技术的科技队伍。技术能力可以分为一般技术能力、产业化能力、构建产业链能力和构建产业生态系统能力等层次。产业化能力的自主可控要求使技术不能停留在样品或试验阶段,而应能转化为大规模的产品和服务。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要求在实现产业化的基础上,围绕产品和服务,构建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以便不受产业链上下游的制约,具备足够的竞争力。产业生态系统的自主可控要求能营造一个支撑该产业链的生态系统。
发展
有了知识产权和技术能力的自主可控,一般是能自主发展的,但这里再特别强调一下发展的自主可控,也是必要的。因为我们不但要看到现在,还要着眼于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对相关技术和产业而言,都能不受制约地发展。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长期发展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前些年我国通过投资、收购等等,曾经拥有了CRT电视机产业完整的知识产权和构建整个生态系统的技术能力。但是,外国跨国公司一旦将CRT的技术都卖给中国后,它们立即转向了LCD平板电视,使中国的CRT电视机产业变成淘汰产业。信息领域技术和市场变化迅速,要防止出现类似事件。因此,如果某项技术在短期内效益较好,但从长期看做不到自主可控,一般说来是不可取的。只顾眼前利益,有可能会在以后造成更大的被动。
国产资质
一般说来,“国产”产品和服务容易符合自主可控要求,因此实行国产替代对于达到自主可控是完全必要的。不过现在对于“国产”还没有统一的界定标准。某些观点显然是不合适的。例如:有人说,只要公司在中国注册、交税,就是“中国公司”,它的产品和服务就是“国产”。但实际上几乎所有世界500强都在中国注册了公司,难道它们都变成了中国公司了吗;也有人说,“本国产品是指在中国境内生产,且国内生产成本比例超过50%的最终产品”,甚至还给出了按材料成本计算的公式。显然,这样的“标准”只适合粗放型产品,完全不适用于高技术领域。倒是美国国会在1933年通过的《购买美国产品法》可以给我们一个启示,该法案要求联邦政府采购要买本国产品,即在美国生产的、增值达到50%以上的产品,进口件组装的不算本国产品。看来,美国采用上述“增值”准则来界定“国产”是比较合理的。
二、行业发展现状
信息化在我国各行业的渗透率正在进一步提升,保障信息安全变得尤为重要。我国信息终端渗透率极高,2016年每百人使用计算机数为130台,每百人使用手机数量为96部。在媒体、金融、零售等行业,我们都体验到了较高的数字化水平,零售电商交易额占比达到全球总量的42%,移动支付业务额则是美国的11倍。
我国对于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的积累已有20多年的时间。早在1986年,我国就启动了“863”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旨在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2006年,我国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核高基成为与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并列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
初步统计,截至2017年,共有近500家单位参与专项研发,累计投入5万名研发人员,申请专利8900余项,发布标准700余项,新增产值1300多亿元。在重大专项的支持下,核心电子器件与国外的差距由15年以上缩短到5年,并支撑装备核心电子器件自主保障率从原先不足30%提升至85%以上。飞腾、龙芯、申威和兆芯等CPU的单核性能比“十二五”初期提高了5倍,移动终端CPU设计技术已与国际主流水平同步。
据测算,2017年我国自主可控行业市场规模大约为0.94万亿元,预计2018年市场规模达到0.97万亿元。
我国自主可控行业涉及系统集成、数据库、中间件、操作系统、存储、服务器、网络设备、芯片等多个行业,未来随着国家政策在这方面的倾斜,行业市场规模将会越来越大,预计到2025年其市场规模将会突破1.33万亿元。
三、行业集中度
我国自主可控市场中,核心企业均是国有控股企业,非核心企业则以民营企业为主,核心企业虽然数量少,但是具有体量大的优势,因此其占比也有着绝对的优势。由于产业链强调自主可控,因此除了上下游企业外,行业不存在外资企业。
我国自主可控产业中大型企业占据着绝对的市场优势,此外非核心企业中型企业也有不小的比例,相对来说小企业由于多方面原因,比例较小。
我国自主可控市场主要市场集中于东部地区,这与我国信息产业中东部地区更发达是相对应的,相对来说中西部地区的自主可控产业相对欠发达。
四、发展趋势
我国应用生态已经开启,产业联盟纷纷成立。与CPU+OS厂商主导的全球基础软硬件应用生态稍有不同,国产基础软硬件应用生态以自主可控为链条,以国产核心软硬件企业为龙头,以核心行业等用户作基础,以政策为支撑,在我国经济增长的驱动下,逐渐完善。
作为国内领先的综合IT服务提供商,中国软件拥有完整的从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安全产品到应用系统的业务链条,覆盖交通、知识产权、金融、能源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围绕飞腾1500ACPU+麒麟OS构建的新一代的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自主可控应用已初具生态规模,未来增值服务潜力巨大。目前一大批国内优秀厂商的自主可控产品已在示范项目中成功应用。此外,对金融等领域的渗透也开始加快。具备完整自主可控产业链条的厂商不受产业链上下游的制约,竞争力更强,最终形成在产业生态系统的自主可控基础上营造一个支撑该产业链的生态系统,增值服务潜力巨大,但利润释放还需要时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