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我国电子竞技行业众多因素利好发展 目前是全球最大市场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电子竞技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

          电子竞技(Electronic Sports)就是电子游戏比赛达到“竞技”层面的活动。电子竞技运动就是利用电子设备作为运动器械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对抗运动。通过运动,可以锻炼和提高参与者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心眼四肢协调能力和意志力,培养团队精神。电子竞技也是一种职业,和棋艺等非电子游戏比赛类似,2003年11月18日,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准,将电子竞技列为第99个正式体育竞赛项。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将电子竞技改批为第78个正式体育竞赛项。

          电子竞技是信息化的产物,也是科技发展的衍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产品正逐渐渗入到生活的每个方面。高科技和体育相结合不仅仅是电子竞技所独有的,竞技体育发展到目前的程度,既是运动员体力之间的较量,更是各国之间科技实力的较量,电子竞技的出现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

电子竞技的项目类别

序号

类别

主要内容

1

FPS

第一人称战术射击类游戏。包括反恐精英(CS)、穿越火线(CF)、胜利之日(DOD)、彩虹六号、战地、使命召唤(COD)等。

2

RTS

即时战略类游戏。包括魔兽争霸、星际争霸、命令与征服、帝国时代、红色警戒等。

3

RTS-SLG

DOTA类游戏。这是从著名对战游戏《魔兽争霸Ⅲ》的RPG地图“DOTA”衍生出的类型,相对于传统RTS来说,省略了建造的环节,降低了资源采集的比例,而把游戏的重点放在“探索”和“侵略”两个部分。

4

SPG

传统体育类游戏。包括FIFA、实况足球、NBAlive、极品飞车、跑跑卡丁车等。

5

FTG

格斗类游戏。包括拳皇、罪恶装备、月姬格斗、VR战士等。

6

其他

除此之外,还有飞行射击类的STG;策略类的SLG项目以及休闲益智类项目也可以参与其中。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电子竞技类别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一、发展发展现状

          中国电子竞技行业的发展1998年起至今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1998-2002年萌芽起步期、2003-2008年成长探索期、2009-2012年新兴爆发期,随着该行业的良性发展, 2013年后,中国电子竞技将逐步进入成熟发展期。

          近些年,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和对娱乐生活的追求,造就了全球范围内电子竞技行业的飞速发展。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电子竞技市场规模约为44.1亿元,而到2014年,这一数字增长至226.3亿元,增长将近5倍。到了2016年,中国以504.6亿元的市场规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竞市场,同年电子竞技在整体游戏市场的占比也提升至34.7%。

2010-2017年中国电子竞技游戏行业规模及增长速度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咨询整理

          二、行业优势分析

          1、政策扶持优势分析

          因为电子竞技所具备的功能和特性,国家体育总局根据国家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将其列为中国正式开展的第78项体育运动。电子竞技游戏行业也正式被纳入体育总局的监管体制下,并享受其所带来的扶持政策。

          电竞产业的发展是由国外引入游戏推动的,广电总局的斩杀导致了国内电竞遇到第一个寒冬,过去政府政策反复不明使产业发展掉队于其他国家的电竞产业。但是随着游戏市场逐渐成为中国互联网产业的支柱,电竞产业自下而上开始回暖。2008 年,电竞被列为第78 号体育项目,随后体育总局成立电竞国家队,政策进一步松绑,监管环境也逐步向好。

电子竞技市场大事记(向上为利好,向下为利空)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宏观利好因素增多,共同助推行业发展。政策由“堵”转“疏”,相关规范和扶持政策有望进一步出台。过去政府政策反复不明会极大阻碍电竞产业的发展,但是广电游戏禁播令逐渐出现了松动的迹象,WCA2015 广告登陆央视,总决赛的赛事直播落地银川电视台,种种利好信号都反映出电竞行业正在逐步走向大众娱乐,越来越多地得到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的认可。但目前市场暂时领先于官方规范发展,若电竞产业的相关政策出台,电竞产业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2、用户规模优势分析

          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429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3.2%,较2015年底提升2.9个百分点。中国网民规模已经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

2006-2016年中国网民规模和普及率统计
 

资料来源:CNNIC

          截至2016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较2015年底增加7550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由2015年的90.1%提升至95.1%,提升5个百分点,网民手机上网比例在高基数基础上进一步攀升。

2007-2016年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及占整体网民比例统计
 

资料来源:CNNIC

          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庞大,有充足的市场空间和用户基础。全国电子竞技爱好者大约有上亿人,由网吧举办的小型业余比赛,数量更是不胜枚举。经历了十多年的行业起伏,从业人员的素质日趋成熟,通过连续的校园宣传与推广,建立了人才培养和用户培养体系,用户资源丰富。

2014-2018年中国电竞游戏用户(亿人)
 

资料来源: GPC CNG and IDC

          3、市场容量优势分析

          电子竞技属于网络游戏行业的细分领域,2016中国电子竞技游戏市场规模为504.6亿元,行业渗透率为31.76%,并且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参与和支持电子竞技运动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使中国成为拥有全世界最大的电子竞技市场的国家。

2009-2016中国电子竞技游戏市场规模及占比网络游戏比重
 

资料来源: GPC CNG and IDC

中国电竞游戏收入规模(亿元)及占比(%)
 
资料来源: GPC CNG and IDC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  AI+游戏趋势明朗 应用空间广阔

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 AI+游戏趋势明朗 应用空间广阔

我国游戏产业生态持续优化,国内游戏市场规模稳中有增。一方面,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游戏版号稳定发放,进口版号发放频率提升。另一方面,多款长青产品运营平稳,数款新游凭借精良制作与玩法创新收获高热度与好口碑,游戏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助力文化传播、激发科技创新等方面凸显出积极的社会价值。根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出版工作委员

2025年07月02日
我国eCall即将进入全面普及阶段 车联网安全需求亦将驱动行业渗透率快速提升

我国eCall即将进入全面普及阶段 车联网安全需求亦将驱动行业渗透率快速提升

伴随我国 eCall 强制性国家标准逐步落地,“车与 X+eCall”将持续为自动驾驶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自动驾驶是实现无人驾驶终极形态的必经阶段,按照技术发展程度可以分为 L0(应急辅助)、L1(部分驾驶辅助)、L2(组合驾驶辅助)、L3(有条件自动驾驶)、L4(高度自动驾驶)、L5(完全自动驾驶)五级。

2025年06月17日
我国小程序游戏市场迅猛发展 年产值翻倍式增长 行业逐渐进入迈入精品化竞争周期

我国小程序游戏市场迅猛发展 年产值翻倍式增长 行业逐渐进入迈入精品化竞争周期

近年来,我国小程序游戏市场迅猛发展,年产值翻倍式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小游戏市场规模398.36亿元,同比增长99.18%,而同年的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3257.83亿元,同比增长7.53%。可见,小游戏作为拥有碎片化休闲时间增多的用户市场,已成为游戏产业新增量的增长点。

2025年06月12日
北斗产业带领我国空间信息行业实现自主发展 市场应用需求正呈多样化趋势

北斗产业带领我国空间信息行业实现自主发展 市场应用需求正呈多样化趋势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空间信息行业迎来了技术融合与创新的新阶段。这些新技术的引入和应用,提升了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的效率和质量,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2024年我国空间信息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8519亿元。

2025年04月08日
我国网站建设行业正处成熟创新期  AI等互联网技术助力下网站数量回升

我国网站建设行业正处成熟创新期 AI等互联网技术助力下网站数量回升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及信息化投入的逐年增加,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已发展成为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工信部网站公开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 123,258 亿元,同比增长 13.4%。

2025年03月20日
我国算力行业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高性能计算持续处于全球第一梯队

我国算力行业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高性能计算持续处于全球第一梯队

随着疫情结束后市场需求回暖以及国家将加快5G、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七大领域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度,以及云计算、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和5G等新兴技术在行业的深度应用,中国服务器市场需求旺盛,服务器出货量也随之不断增长。2024年上半年,中国服务器出货量为265.08万台。

2025年02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