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驱动中国制造,发展红利明确
政策红利不断,制造升级开辟万亿级市场
国务院2017年发布的《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2018-2020 年为中国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构建阶段,2018 年为工业互联网建设开 局之年。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趋势预测》

为落实上述《意见》,2018年以来,广东和福建等工业强省率先出台工业互联网发展政策,着力构建工业发展新动能,在工业强省示范辐射下,全国工业互联网规模效应有 望加速。根据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专家测算,2017 年我国工业互联网直接产业规模约 为 5700 亿元,2017 年到 2019 年年均增长约为 18%,预计 2020 年将达到万亿元规模。

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分为四层八环节
工业互联网产业链是物联网子版块,产业链结构上有一定特性。从工业互联网产业链看, 工业互联网企业划分为四层:(1)边缘层,主要解决的是数据采集和系统控制;(2) 网 络层,实现工业企业远程通信;(3)平台层,主要是工业 IaaS/Paas (工业操作系统), 其中 PaaS 进一步分为边缘平台和集中平台,是产业链的核心和重中之重;(4)应用层, 也就是工业 SaaS 层(工业 APP),国内处于起步阶段。

边缘层和 PaaS 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核心产品自主可控需求急迫
工业互联网也将遵循先连接后应用的路径,边缘层率先爆发。根据工信部工业互联网架 构,边缘层面包括了仪器仪表、工业传感器、工业以太网交换机、芯片/模组等终端。中 国工控自动化市场本土化率不足 40%,而 PLC、传感器等精密产品更是不足 20%。在 工业互联网和自主可控逻辑刺激下,工控自动化市场核心部件进口替代有望加速。工业 PaaS 是工业互联网灵魂,是国家和产业竞争的重点。截至 2017 年底,全球工业 互联网平台数已超过 150 个,近 50%分布在美国。GE Predix 是全球第一个工业互联网 平台,与之相对的国内主要工业互联网平台包括海尔 COSMOPlat、树根互联网等。
车联网是我国汽车产业追赶全球领先的机遇
政策密集催化,车联网成为汽车产业弯道超车发力点
车联网市场不断升温且前景广阔。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车联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 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我国车联网市场规模在 2016 年达到 76.7 亿美元,据测算,2017 年车联网市场规模约 114.4 亿美元。据相关调查测算,我国车联网市场规模有望 在 2025 年达到 2162 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 1/4,5 年平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44.92%。
自 2015 年以来,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扶持力度不断加大。2017 年,在国家制造强国建设 领导小组下建立车联网产业发展专项委员会,联合公安部、交通部、发展改革委 20 个 部门,共同解决车联网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大力发展车联网,有利于促进汽车产业创 新发展,构建汽车和交通服务新模式新业态,促进自动驾驶技术创新和应用。

V2X 技术代表汽车网联化趋势,技术路线选择存在竞争
目前全球主要的汽车标准有 2 个,一是由 3GPP 推动的 LTE-V2X 技术,二是由 IEEE 推动的 DSRC(802.11p)技术。中国和欧洲共同主导 3GPP LTE-V2X,我国华为、大 唐是主要报告人,在标准、知识产权方面都有话语权;802.11p 标准及知识产权以美国 为主。802.11p 标准已冻结,LTE-V2X 将继续演进,以满足自动驾驶等业务的更高性能 需求。我国企业主导 LTE 系统、芯片等产业核心环节,力主推动 LTE-V2X 标准技术发 展。

车联网产业链条长,跨界融合特征突出
车联网服务发展还比较初级,构建全新业态还需一定时间,Telematic 仍是现阶段主要 业务形态。

车联网产业链服务业、制造业相互渗透,跨越汽车、通信、交通等多个行业。

国内企业普遍处于第二梯队,积极追赶全球领先企业。通信网络层,我国通过 2G、3G、4G 的发展已实现国际领先,即将到来的 5G 将引领全球;在平台层,国外整车厂和互 联网公司占据优势,国内加速追赶;在汽车微电子方面,我国总体处于竞争劣势,发展 空间也巨大:(1)传感器,从市场格局看,博世、英飞凌、恩智浦分别以 20%、12%、 10%位列收入份额前三,TOP10 中没有中国企业;(2)汽车芯片,搭载人工智能的 GPU 芯片推动自动驾驶发展,我国储备不足;(3)汽车光电子,我国在车载光电子领域的显 示市场占据较高份额,大陆及台湾显示厂商占据车载屏幕市场 50%以上。

车联网发展初期,与连接强相关领域将率先突破
在车联网中,“联”是车联网的灵魂,“联”包括终端和车辆本身联接、车与车之间联接、 车与手机之间联接、车与后台之间的联接。未来的车联网终端必将和车紧密地结合在一 起,获取关于发动机、变速箱、安全气囊、刹车系统、ABS、空调等以及免钥匙模块和 门模块的数据,实现对车辆的远程控制。汽车联网已成为物联网乃至 5G 诸多领域中最明确发展方向,在中国移动的蜂窝物联网 连接数中,车联网连接数排名第一。车联网连接由于价值高、流量高、需求大等特点, 已成为连接产业链争夺的主战场。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