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政策、经济及社会环境趋势分析(图)


         1、政策趋势

         ①国家政策支持鼓励

         近年来,国家及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鼓励互联网支付等电子商务相关领域的发展。例如,2015 年中国政府提交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除了积极鼓励互联网支付发展,报告进一步提出“一带一路”建设,即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建设,加快互联互通大通关和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借此契机,互联网支付行业具有更多可以开拓的空间。

         ②央行监管不断加强

央行监管加强历程

2011 5 月,央行开始颁发《支付业务许可证》,首批发放了27 家第三方支付牌照,第三方支付行业的法律地位由此得到国家的正式认可,并开始在央行的监管体系下发展。

2012 4 19 日,央行组织召开了支付结算暨清算中心工作会议。会议明确2012 年将强化支付服务市场的监督管理,健全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监管机制。

         近年来,央行先后颁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逐步建立完善支付机构监管报告制度、反洗钱监控制度、支付账户管理制度、备付金日常监管机制、分类评级管理制度等,并通过日常监管与牌照续展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严格监管,防范风险。

         ③行业监管与自律体系进一步完善

         随着第三方支付行业的不断发展,一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显现出风险防控能力不足,个别机构甚至出现因经营管理不善、擅自挪用客户备付金导致的风险事件,引起了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关注。出于安全性和防范系统风险的需要,我国对第三方支付的认证要求、支付限额、业务范围等规定更为明确,行业监管与自律体系进一步完善,监管趋于严格。2011 年5 月,由央行牵头主导的“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正式成立。其主要成员包括:国内银行、财务公司、第三方支付企业等,行业协会的职能除了对电子支付行业自律外,也是该行业的监管实体。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平台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趋势预测

         2、经济趋势

         ①国家经济转型为支付行业带来了发展契机

         近年来,我国经济面临着重大的变革,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制造业去产能化、房地产调整、市场资源重新配置,各行各业谋求技术模式的发展,支付清算行业作为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代表,其产业链正在加速构建,产业集聚效应日渐明显,与互联网生态和电子商务发展相融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②未来几年将涌现兼并重组浪潮

         鉴于最近几年来央行发放牌照的速度明显放缓,并于《2015 年支付结算工作要点》中明确“鼓励现有机构并购重组”,针对存量支付牌照企业的收购将趋于活跃。

         此外,基于业务类型扩展的需要或者规模化发展的需要,未来大型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可能会对规模较小的支付企业进行收购。同时,由于支付行业链条较长,除了获得支付牌照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兼并重组无牌企业外,还可能出现软硬件生产领域厂商、电子商务企业等以并购已获牌照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方式进入市场。

         3、社会环境趋势

         ①支付创新加速从产品端向应用端演进

         依托大数据在对客户行为进行精准分析的基础上,线上服务加速向各类生活服务渗透,O2O 正在成为支付行业向生活场景渗透的重要途径和切入点。随着O2O 模式的发展,更多的生活和经济场景将被纳入支付范畴,促进用户支付行为习惯的改变。随着支付平台的发展及生态体系的建立,越来越多的电商平台将主动融入支付平台的生态圈,相互促进与融合,实现“支付+商业”模式的协同发展。

         ②新型支付习惯成为行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截至 2016 年末,中国网民规模达7.31 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3.2%;手机网民规模达6.95 亿,占比提升至95.1%。现如今,半数中国人已经接入互联网,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网民渗透率还有一定差距,这也表明未来增量仍然很大,市场前景良好。

         近年来消费者的支付习惯正在新兴支付方式的影响下逐步改变,支付行为从银行柜台式转变为多元化的新型支付模式,网络支付、移动支付、手机银行等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迁移和改变,80 后、90 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其对新兴支付方式的接受及依赖将为支付行业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③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是未来行业创新和爆发性增长的重要领域

         传统的线下支付竞争已处于白热化状态,上升空间不如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环境的不断优越,支付场景的不断丰富,以及金融创新的活跃,网上支付业务取得快速增长,第三方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也取得了较快增长。2016 年国内非银行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达到54.25 万亿元,同比增速达到124.27%。

图:2012-2016年国内非银行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
 


         近年来,移动支付市场实现了爆发式增长,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因素:A、智能手机作为移动支付的终端载体,其保有量近年来迅速增加,保证了包括移动支付在内的众多移动端应用的快速发展;B、移动支付技术如NFC 支付、二维码支付、声波支付、生物识别技术等相关创新技术不断涌现,用户使用体验和支付安全性均得到显著提高;C、“线下消费+线上支付”的O2O 模式在使用习惯上日益被广大用户接受,促使移动支付机构加强与线下企业的密切合作,并通过推出各种电子券等优惠活动来吸引线下消费者不断使用移动支付。

         2016 年,国内非银行支付机构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51.01 万亿元,较2015年增长132.29%,继续呈现出较高的增长状态。移动支付可以实现线下支付场景和线上支付应用的连通,即将互联网支付的手段和优势应用在线下支付中,从而颠覆线下支付的格局。

图:2011-2016年国内非银行支付机构移动支付交易规模
 


         ④跨境支付将成为第三方支付机构业务新的蓝海

         跨境支付,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之间因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及其他方面所发生的债权债务需借助一定结算工具和支付系统实现资金跨国和跨地区的行为。支付机构跨境外汇支付业务,即支付机构通过银行为电子商务交易双方提供跨境互联网支付所涉的外汇资金集中收付及相关结售汇服务。

         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中国民众对跨境电商、出境旅游、留学等跨境业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政府相关部门针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展跨境支付业务放宽了监管要求,将跨境外汇支付试点业务拓展到全国,为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展跨境支付业务创造了便利条件,跨境支付业务已成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新的增长点。

         “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为支付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支付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央行鼓励支付行业“走出去”开展市场化经营的同时,在所在国家支付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利用金融科技成果推动互联网支付、手机银行等业务的本地化发展,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提供多渠道、广覆盖的支付服务,实现支付行业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提升金融普惠水平。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5 年国内支付机构跨境互联网支付交易笔数为4.10 亿笔,金额为1,453.74 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687.14%和460.01%。

         2016 年国内非银行支付机构跨境互联网支付交易5.85 亿笔,金额1,865.51 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2.68%和28.32%。

         综上,从政策趋势、经济趋势以及社会环境趋势等综合来看,第三方支付行业是一个方兴未艾、内生动力十足的新兴产业,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资料来源: 互联网,观研ww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海底数据中心行业已正式进入到商业化阶段 市场或将迎来高速增长

我国海底数据中心行业已正式进入到商业化阶段 市场或将迎来高速增长

2025年是我国海底数据中心元年,2025年2月我国首个海底智算中心在海南正式启用,标志着行业正式进入到商业化阶段,海底数据中心行业也进入到成长初期,预计未来几年有望迎来更多的发展。

2025年11月12日
我国工业软件国产化率有待提升,大模型赋能下行业走向工业AI

我国工业软件国产化率有待提升,大模型赋能下行业走向工业AI

近年来,我国工业软件企业研发进度加快,国内工业软件行业步入高速发展期,截止2024年,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约为3172亿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约为3395亿元,维持高速增长态势。

2025年11月12日
人工智能发展驱动大模型一体机爆发式增长,多领域落地大模型一体机应用

人工智能发展驱动大模型一体机爆发式增长,多领域落地大模型一体机应用

目前产业落地大模型一体机还是以推理一体机为主导。这是由于一方面模型推理是当前AI落地应用的主战场,许多企业不再自己训练模型,而是直接调用或部署现有模型进行应用开发,这也催生了对高性能、低成本、易部署的推理专用设备的巨大需求。

2025年11月11日
中国人体工学椅行业蓬勃发展 “国际巨头引领、本土头部突围、中小厂商混战”格局凸显

中国人体工学椅行业蓬勃发展 “国际巨头引领、本土头部突围、中小厂商混战”格局凸显

全球范围内,人体工学椅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办公椅生产国和出口国,在其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截止2024年,我国人体工学椅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208.81亿元,2020至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11.42%。

2025年11月07日
国内外量子技术取得突破,产业化持续加速

国内外量子技术取得突破,产业化持续加速

全球主要科技强国均将量子计算视为战略制高点,并通过国家战略引导与资本投入等方式展开激烈角逐。量子计算作为未来技术革命的关键领域之一,已形成多国竞争博弈的格局。随着各国持续加大投入,以及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的不断推进,未来几年全球量子计算领域的竞争态势预计将愈发激烈。

2025年11月07日
技术愈发成熟下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广度深度正不断拓展

技术愈发成熟下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广度深度正不断拓展

AI已广泛渗透至各行各业随着AI技术的成熟,AI已经不再局限于实验性应用,而是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尤其在医疗健康、制造业、金融业、零售与电商等领域,AI技术正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

2025年11月03日
政策持续加码,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加速发展

政策持续加码,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加速发展

在细分市场方面,智能家电和智能娱乐占据主要市场。智能家电和智能娱乐占据了智能家居81%的市场规模,构成了行业的主体部分。其次是智能连接控制设备(10%)、智能安防(5%)、智能光感(3%)和智能能源管理(1%)等细分领域。

2025年09月12日
我国电竞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产业链发展逐渐繁荣和完善

我国电竞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产业链发展逐渐繁荣和完善

2023年以来,游戏产业规模企稳回升,内容质量显著提高,科技创新不断提速,海外市场持续开拓,为优化文化供给、促进科技创新应用、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作出了积极贡献。2024 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 3246亿元。

2025年08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