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信息化市场不断扩大,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持续高速发展,整体收入快速增长,占GDP 的比重逐年上升。2001 年至2005 年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速发展阶段,业务收入年均增速达到51.49%;2006 年至2010 年行业进入平稳发展阶段,收入年均增速为28.12%,10 年间行业的复合增长率达到37.70%。“十二五”期间,我国软件产业年收入从2011 年的1.84 万亿元增长到2015 年的4.3 万亿元,年均增速高达27%。根据“十三五”规划,我国软件行业的收入到2020 年有望突破8 万亿元,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产业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打开。
2006-2015 年近十年来,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收入及增长情况如下图所示: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公共服务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趋势预测》
1、企业信息化概述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以业务流程的优化和重构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过程。
2、企业信息化发展历程
我国企业信息化开展的较晚,从企业信息化需求的角度来看,企业信息化建设大体经历了以下的几个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 |
|
以个人文档电子化为主的萌芽阶段 |
上世纪90 年代,随着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为解决个人和组织在日常经营和管理活动中面对的海量信息的挑战,个人办公软件和电子邮件系统开始逐渐进入组织的日常办公,标志着企业信息化的萌芽阶段。该阶段用户的应用主要以个人的日常办公和文档处理为主,以个人计算机及office 等文档电子化处理为核心,尚未出现应用于整个组织内部的管理软件。 |
以行政办公电子化为主的起步阶段 |
到了90 年代后期,随着局域网的大力发展,企业信息化的需求由简单的文档处理开始转向文件共享、信息发布等。,这一阶段最具代表性的软件产品是OA 软件,该软件整合了BBS、公告板、名片夹、日程安排、报告管理、图书管理、组织大事记等辅助功能,是以公文管理、信息发布和行政办公为核心的软件产品,解决了从文件起草、审阅、会签、签发、下发到归档、借阅等各个环节中存在的流转复杂、时间长等问题,以电子化的方式提升了办公效率,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
以流程管理为主的成长阶段 |
随着OA 系统的普遍运用,企业组织更为重视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解决企业内部管理流程和生产流程的再造,协同管理的软件开始出现并逐渐成熟。在这一阶段,协同管理软件形成了以信息在复杂条件设置下的自动流转为核心的应用模式。组织的各种规章制度和运作程序可以在系统的支持和约束下,有序地落实到实际运作中。 |
以经营管理目标为主的协同运营管控应用阶段 |
随着企业规模的壮大和现代IT 技术的不断成熟,基于用户协同运作的需求爆发,尤其是为了实现一个目标,多人、多组织通过协作完成工作的需求增加,融合权限体系、工作流引擎、门户技术、知识管理、即时通讯等多项新技术的新一代协同管理软件出现,从而实现从办公自动化向协同管理的发展,这一阶段,形成了以实现企业内部人、财、物、信息、流程等资源全面协同的运营管控为目标的,协同企业流程管理、门户管理、知识管理、目标计划、任务协作、人力资源、客户管理、项目管理、集成管理等各种业务的软件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企业跨部门、跨事务的内外部协同。 |
企业信息化正在进入其高级发展阶段——产业互联网阶段
|
人类正从IT 时代走向DT 时代。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如火如荼。这五个新将会冲击很多的传统行业,之所以新,是由于这五新是数据驱动智慧驱动的行业变革。数据驱动的各行业的变革推动企业信息化厂商向产业互联网服务商迈进。 |
企业信息化的萌芽和发展源于企业组织在日常管理中面临的信息膨胀、信息孤岛、信息和数据非结构化的难题和挑战,近年来,随着IT 技术、互联网的发展和企业管理需求的不断演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1)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移动化
随着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迫切希望能够随时随地乃至在移动过程中都能方便地从互联网获取信息和服务。从企业组织的角度出发,移动办公可以使办公人员在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处理与业务相关的任何事情(Anything)。这种全新的办公模式,可以让办公人员摆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单位信息可以随时随地通畅地进行交互流动,提高企业办公效率,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近年来,企业信息化建设朝着移动信息化建设方向不断发展,通过利用手机移动信息化软件,建立手机与电脑互联互通的企业软件应用系统,摆脱时间和场所局限,随时进行随身化的公司管理和沟通,推动政府和企业效益增长。
(2)企业信息化建设由信息技术(IT)驱动向数据(DT)驱动演进
在新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管理者比以往更加重视数据分析以及依据管理系统的客观结果辅助经营决策。这一需求催生了商业智能类和大数据分析软件投资的需求,涵盖了客户管理分析、客户数据挖掘、数据仓库等各个方面。
目前,电信、银行、电力、证券期货等行业信息化实施较早,信息化水平较高,这些行业基于丰富而规范的历史数据资产,通过智能化客户数据分析,从延时决策向实时决策和预演决策高级化推进;而在制造业、流通业、部分能源业及高校,数据分析、商业智能应用基础薄弱,历史数据不尽完善与规范,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并存,数据孤岛现象严重,对于流程整合、数据收集整理和数据报表呈现等应用软件的需求仍然非常强烈。
(3)企业信息化建设将与产业更加深度的结合
互联网作为软件和信息技术的前沿产物,正与各产业处于高度融合阶段。传统的消费互联网随着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的出现,该互联网生态已经达到顶峰。而互联网产业的持续发展将促使移动互联网与多产业相结合,创造新的互联网生命体系。随着智能终端的花样百出,互联网逐渐从改变消费者个体习惯的“消费互联网”转变到改变企业运作管理方式和服务模式的“产业互联网”上。传统企业将在产业互联网的洪流下,引入“互联网+”的概念,升级经营模式,加强软件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融合度。
4、细分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趋势
在我国企业整体的信息化建设中,电信、能源、金融等行业是开展信息化建设比较早、信息化水平比较高的细分行业,也是公司重点服务的客户和行业领域,信息化需求较高,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细分行业领域在向互联网转型、建立新型产品和渠道等方面的信息化投入将迎来较快的增长。
(1)电信行业
电信行业是技术密集性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战略行业和先导性行业,是我国信息化程度和信息化技术水平最高的行业之一。电信运营商主要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营电信网络,向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的通信和信息服务。
1)电信运营商从“话务经营”向“流量经营”等电信增值服务转型
随着电信行业业务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运营商不断调整企业运营支撑的信息化战略,将不断创新新产品、拓展新业务、运用新技术等作为工作重点,确保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巩固既有市场并抢占新的领域。公司自成立以来,为中国移动提供139 邮箱的运营支撑服务,该业务是中国移动差异化竞争、更好服务与连接消费者、向互联网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之一。
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从2G、3G 直至4G 的发展,用户对业务的使用需求正在发生快速变化,用户数据和业务数据大规模增长,OTT 等业务开始侵蚀运营商的传统业务。面对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和内部业务发展带来的压力,电信运营商需要从传统“话务经营”的规模经济模式,转向“流量经营”等电信增值服务的经济模式,相关产品和服务包括短信、数据、电子邮箱、可视图文等。
流量经营的根本目标,是以智能管道和聚合平台为基础,通过移动网络流量的差异化管理,提升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引导用户流量消费习惯,提升流量价值,增加流量收入。要实现流量经营的目标,需要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客户需求和行为习惯进行快速和全面分析,有针对性的为用户推动营销信息,实现从用户、网络、业务、终端多个维度指导运营商营销策略和产品组合销售,提升运营商个性化营销支撑能力。
2)移动互联网正重塑电信产业生态圈
移动互联网浪潮正席卷中国电信产业。移动互联网并非固定互联网的简单延伸,同后者相比,它所具有的“高移动性”和“随时在线”的特征,能够彻底改变用户的服务方式、消费方式、沟通方式和娱乐方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数据流量的快速增长导致运营商网络压力不断增大,传统语音业务的增长相对于新兴的数据业务开始明显放缓,而传统互联网企业的渗透进一步加剧了产业竞争。
在这样的环境下,整个电信产业的生态正在被移动互联网重塑。电信运营商开始向掌控产业链条的移动互联网综合服务商转型,从信息管道发展为智能管道。而传统的内容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则相应地向移动互联网产业内的细分服务商转变。这种改变正在带来全新的 IT 需求,电信运营商的运营支撑系统,需要为新的互联网服务提供更好的兼容性和扩展能力。
(2)电力行业
1)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断向前推进,应用软件和服务投资将迅速增加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电力企业生产经营包括基建、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等主要环节,其管理特点是按照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方向,变革组织架构与创新管理模式,优化业务流程,缩短业务链条,强化集团(总部)的战略管控地位与盈利水平,明确各业务单位的管理责任,提高各业务单位的专业管理成熟度,降低生产成本与运营风险,从而实现整个企业的优化配置,全面提高电力企业的管理效率、经济效益和服务水平。
随着“SG186 工程”、“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和“集团化管控”的推进,电网公司和发电集团对信息化投资的需求持续扩大。发电集团在燃料成本快速下降、单位发电投资成本明显降低、火电企业盈利状况大为改善的情况下,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国家电网公司发布了2012 年公司1 号文件——《关于全面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意见》,推进人财物集约化管理和“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体系建设。在人、财、物集中化方面,国家电网下一步将在企业组织架构、人力资源管理、资金管理、会计制度、财务流程、物资管理等领域开展集团层面改革;在“五大”方面,将着力实现规划管理体系、电网建设体系、调度运行体系、检修维护体系、营销服务体系的规范化和集约化。南方电网方面则继续推进以“6+1”工程为主线的信息化建设。
IDC 预计,到2018 年电力行业信息化投资规模将达到436 亿元,2013 至2018 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1.2%,其中应用软件占整体信息化支出的比重将上升到12.6%,服务上升到30.9%。
2)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应用将助力电力企业实现精细化、集约化的管理
电力行业是信息技术应用较早和水平较高的行业之一,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基建、发电、输电、供电等各环节均有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十多年的发展,电力信息化初步满足了电力企业的管理需要。但随着电力行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企业对信息化的要求不断提高,企业需要快速全面的信息来支持决策,需要简捷方便的信息流程重组来助力管理创新,需要运用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的架构,实现数据的存储、共享和分析,通过与业务的深度结合,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助力电力企业实现精细化、集约化的管理,提高电力行业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应用,将进一步调整电力行业产业结构、加强电力资源使用效率。随着电力基建投资的稳步增长,以及电力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电力基建工程项目数量不断增加。大数据服务商,可为客户提供多元化大数据支撑,帮助客户实现电力工程项目设计、实施、运维全过程实施有效管理,并通过对数据的大规模采集和系统分析,深度挖掘数据价值,指导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3)金融行业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国民经济各行业中信息化应用最密集、应用水平最高的行业之一。金融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金融信息化建设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已经基本实现了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运营流程进行改造或重构,实现经营、管理全面电子化的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机构。从金融整个行业来看,银行的信息化建设一直处于业内领先水平,不仅具有国际领先的金融信息技术平台,建成了由自助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构成的电子银行立体服务体系,也形成了“门户、网银、金融产品超市、电商”的金融电商创新服务模式。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金融创新蓬勃发展,正推动着金融行业进一步快速发展和变革。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互联网与金融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将对金融产品、业务、组织和服务等方面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在金融机构互联网+的浪潮中,消费金融细分行业的竞争尤为激烈。各大电商、互联网巨头都积极布局,通过切入行业细分领域,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加速构建“消费场景生态”,力图在40 万亿的消费金融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互联网企业利用其在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方面的优势,以消费者为中心,构建新型的产品和渠道连接消费者和产品提供商,对传统金融行业形成了挑战。为保持和加强市场竞争力,更好的服务消费者,传统金融机构也加速互联网布局和投资,可以预见的是,传统金融行业互联网化的需求和数据驱动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利好这一细分领域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发展前景广阔。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