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我国智慧城市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图)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持续增加,城市资源承载能力与城市人口不能匹配,资源紧缺、交通拥堵、污染加重等“城市病”日益凸显,这些问题对于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基于上述背景,智慧城市应运而生。智慧城市的起点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下的网络化和数字化,最终目的是将其上升到整合、集群、协同管理的高度,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构建宜居的城市环境。智慧城市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感知、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对城市服务、公共安全、环保、民生、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实现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

       智慧城市建设涉及城市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安防、智慧环保等。

       (1)发展现状

       2011 年以来,从中央各主管部委到行业、省市,多点、多层次的智慧城市规划纷纷出台。这些规划从宏观政策引导、应用行业指南、扶持资金支持等多个层面形成了对智慧城市发展的强大政策推动力,为我国智慧城市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近年来,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处于持续增长趋势。根据工信部统计数据,2012 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收入为24,794 万元;2016 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收入达到48,511 万元,年均增长率为18.27%。

       2017 年1 月,工信部正式发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产业发展目标为到2020 年,业务收入突破8万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智慧城市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查与投资价值前景评估报告
 
图:2012-2016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收入情况(单位:万元)

        同时,我国住建部、发改委、工信部等重要部门均参与智慧城市试点规划,试点城市将经过3-5 年的创建期,由主管部门组织评估,对评估通过的试点城市(区、镇)进行评定,促进试点城市之间的竞争,由此进一步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其中住建部规划的智慧城市试点工作情况如下:

表:住建部规划的智慧城市试点工作情况
 

        根据统计显示,截至2015 年底,我国副省级以上城市、地级城市、县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比例分别达到100%、74%和32%,新型城镇化推动智慧城市步入实质建设阶段。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已形成遍地开花的总体建设格局,除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区外,成渝经济圈、武汉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圈等中西部地区的智慧城市建设均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智慧城市管理、智能交通、智慧安防、智慧医疗等方面是当前智慧城市投资的重点方向。

        (2)发展趋势

        ①城市管理矛盾突出,政策支持助力智慧城市行业发展

        当前,城市管理面临着交通堵塞、公共安全、环境污染等诸多挑战。而智慧城市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透明、充分的信息获取,广泛、安全的信息传递,有效、科学的信息处理,均衡而有效地提高城市运行和管理效率,改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这将有效解决城市发展问题,提升城市运行管理质量和效率。

        在此背景下,一系列支持智慧城市发展的国家、地方政策陆续出台,全国多个城市将智慧城市建设纳入发展规划。相关政策的出台与落地将为智慧城市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②城镇化率不断提高,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截止到2016年年末,城镇化率达到57.35%。根据2014 年3 月18 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到2020 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目标为60%左右(现阶段,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平均水平约80%),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城镇化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图:城镇化率

        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智慧城市建设,能有效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有助于改善民生,并使得城市运行更加高效。智慧城市建设正在成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大数据等技术应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不断发展

        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与技术进步的结合,技术的持续进步将有助于城市各项活动的不断改造与持续优化,从而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不断发展。

        智慧城市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实现城市运行系统之间的交融协作,从而实现有效的市政服务和管理。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逐渐成熟对于智慧城市解决方案质量的提升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在整合智慧城市平台建设中,通过大数据发掘等方式实现智慧城市体验提升,将是未来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北斗产业带领我国空间信息行业实现自主发展 市场应用需求正呈多样化趋势

北斗产业带领我国空间信息行业实现自主发展 市场应用需求正呈多样化趋势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空间信息行业迎来了技术融合与创新的新阶段。这些新技术的引入和应用,提升了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的效率和质量,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2024年我国空间信息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8519亿元。

2025年04月08日
我国网站建设行业正处成熟创新期  AI等互联网技术助力下网站数量回升

我国网站建设行业正处成熟创新期 AI等互联网技术助力下网站数量回升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及信息化投入的逐年增加,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已发展成为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工信部网站公开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 123,258 亿元,同比增长 13.4%。

2025年03月20日
我国算力行业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高性能计算持续处于全球第一梯队

我国算力行业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高性能计算持续处于全球第一梯队

随着疫情结束后市场需求回暖以及国家将加快5G、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七大领域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度,以及云计算、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和5G等新兴技术在行业的深度应用,中国服务器市场需求旺盛,服务器出货量也随之不断增长。2024年上半年,中国服务器出货量为265.08万台。

2025年02月25日
多模态大模型与各产业融合正加速落地 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占据市场重要地位

多模态大模型与各产业融合正加速落地 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占据市场重要地位

在市场需求的增长以及政策支持的背景下,我国大模型市场规模将不断增长,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元。而多模态大模型作为AI模型的发展方向,在各项相关技术愈发成熟下,其应用领域也将愈发广泛,比如说商业定制、游戏和影视等。2024年上半年,国内多模态大模型行业市场规模为33.33亿元

2025年02月11日
我国电子游戏行业:小程序游戏带来新增量 腾讯、网易等巨头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我国电子游戏行业:小程序游戏带来新增量 腾讯、网易等巨头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2023年,国内电子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3029.64亿元,同比增长13.95%,首次突破3000亿关口。2024年1-6月,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472.67亿元,同比增长2.08%,增长趋势平缓。

2024年12月02日
我国算力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供需匹配度提升空间大 大数据市场价值有待挖掘

我国算力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供需匹配度提升空间大 大数据市场价值有待挖掘

从区域市场来看,受我国数据中心建设投资的影响,我国算力行业区域市场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和华北地区。2024年上半年我国算力行业区域市场规模分布华东地区占比37.63%,华中占比9.18%,华南占比16.81%,华北地区占比18.53%,东北地区占比2.56%,西南地区占比11.67%,西北地区占比3.62%。

2024年11月04日
小游戏异军突起成为手游细分新贵 蓝海市场下行业尚未出现垄断性龙头公司

小游戏异军突起成为手游细分新贵 蓝海市场下行业尚未出现垄断性龙头公司

国内小游戏平台最大的当属微信小程序游戏平台。微信小游戏平台诞生于2017年的《跳一跳》,并在2018年开放接入,目前已有接近40万开发者,2023年小游戏规模同比增长超50%,超100个团队季度流水超千万元。

2024年09月13日
我国智算中心建设加速 目前市场正面临应用多元化、供需不平衡挑战

我国智算中心建设加速 目前市场正面临应用多元化、供需不平衡挑战

目前政府、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等积极布局智算中心,中国移动正在规划建设亚洲最大的智算中心。各级政府、运营商、互联网企业也纷纷开启智算中心建设计划,目前已有超过40座城市布局智算中心。在行业下游需求驱动和政策持续引领下,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达到1466亿元。

2024年08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