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数字阅读行业内容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分析(图)


         图书市场: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少儿、文学市场高增长
         数字图书核心是出版图书的数字化,由此,对于内容端来说,当前传统出版书商和出版社仍然是重要核心参与者。从开卷信息数据来看,近年来我国图书零售市场规模和动销图书品种都实现平稳增长。2016年,我国图书零售码洋市场规模达到701亿元,同比增长12.3%2009-2016年,图书零售市场零售码洋从363亿元增长到701亿元;动销品种方而,从2008年99万种增长到2016年175万种。
图:2009-2016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总量及同比增速
图:2009-2016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动销品种总量及同比增速
 
         近年来,图书新书品种保持基本保持稳定,每年新书品种维持在20万种左右。图书定价保持稳定上升态势,2012-2017H1年我国图书零售定价从52.33元上升到72.78元,CAGR8.6%。细分品类来看,少儿和文学品种近两年来增速强劲。2015和2016年,少儿类图书规模分别同比增长15.73%和28.84%;文学类分别同比增长15.2%和16.10%。此外,教辅品类由于其必须品性质,同比增长7.01%和13.05%;社科类图书分别同比增长17.31和8.38%;科技和艺术品类同比有所下降。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年中国电子阅读器产业竞争现状及投资动向研究报告
图:2012-2017日1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新书品种和图书平均定价
 
图:2015-2016年综合零售市场增速情况
 
         竞争格局:整体较分散,优质内容促进民营出版公司蹿升
         对于图书行业而言,出版社处于产业链中上游:一方而,其作为作者与读者间的中介,负责策划、出版一些图书产品;另一方而,也作为内容供应商,为线上/线下、以及数字阅读平台提供图书内容。由于我国特殊国情,出版行业整体受政策强监管,各大中央、地方出版集团构成市场参与主体,市场呈现出较分散特征,且利益划分相对稳定。2011年至2016年,我国图书出版社总家数从580家略增加至586家,中央级和地方级出版社分布态势基本保持稳定。

图:2011-2016图书出版行业出版社数量(单位:家)

         市场竞争格局来看,市场较为分散,国有出版集团唱主旋律,民营出版凭借强势的内容挖掘和运营能力迅速蹿升成为主旋律。开卷信息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排名前十出版集团总码洋占有率为31.59%,相比2010年的28.56%,七年间仅提高月3个百分点。在出版社CR20,CR50和CR100方而,近年来整体而言保持稳定,与欧美等成熟国家相比呈现出分散格局。以美国为例,自20世纪90年,前四大出版集团市场占有率已达40%,发展至2015年,前五大出版集团市场占有率增至80%,行业已然形成寡头垄断。

         具体来看,中国出版集团以码洋占比6.38%名列各出版集团第一,吉林出版集团以3.48%占比第二,此后上市公司凤凰传媒和中南传媒分别以3.32%,3.12%排名第3和第4。从排名来看,我国排名前十的出版集团均为中央或地方的龙头出版集团,也验证了国有出版集团唱主旋律的结论。
图:2017日1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前十大出版集团码洋占有率
 
图:2011-2015年中国图书出版整体CR20,CR50及CR100
 
         具体从图书出版细分领域来看,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数据统计显示,除科技类图书外,各细分类型出版社CR10普遍低于50%,且数值在2015及2016年相对保持稳定,和整体市场呈分散格局相吻合。科技类图书由于其专业性较强,编辑、校对、审阅等对出版社专业人员要求较高,因而CR10数值显著高于其他细分领域。
图:2015和2016年部分月份细分图书出版商CR10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出版市场竞争格局相对稳定,但毕竟大众图书零售市场是纯市场化运作,近年来,诸多民营出版社/图书出版发行公司凭借优质内容迅速蹿升为图书出版领域不可忽视的力量,民营出版龙头收入增速持续快于行业增速,码洋占有率不断提升。开卷信息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中南博集天卷、新经典文化、磨铁图书占据民营出版码洋占比前三甲,码洋占有率分别为1.67%,1.52%,1.36%,这三家图书出版公司即使在整体出版社码洋占有率排名中依然排名前10。
图:2017H1中国领先民营出版排名TOP10
 
         以新经典为例,公司以独特的眼光和对用户需求精准把握先后获取了一系列国内/海外经典/优质图书的版权,近年来营收保持持续高增长。从营收来看,新经典近5年业绩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12-2017年营收、归母净利复合增速分别为34.2%,33.3%,平均增速分别为38.3%,34.3%;2016年,公司营收达8.53亿元,归母净利1.52亿元,营收增速有所放缓,净利仍保持16.7%增速;2017H1公司营收及净利更分别达到15.1%,61.6%的增速,整体业绩亮眼。
图:新经典营收变动
 
图:新经典净利变动
 
         以海外作品为例,2007年以后,新经典与海外作家的合作谈判开始集中获得成果,海外经典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陆续发行,影响较大的包括东野圭吾、村上春树等日本作家及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2007-2008年,公司发行了日本20世纪著名作家山冈庄八的最重要作品之一,历史类小说《德川家康》,全书共12部,将日本战国中后期织田信长、武田信玄、德川家康、丰臣秀吉等群雄并起的历史苍劲地铺展开来,相关作品累计销量都超过100万册,为公司营收增长起到了重要贡献。
图:新经典2007-2014年图书发行日本、哥伦比亚作家优秀作品
 
         数字图书出版:数字图书仍待推广,龙头积极布局
         正如第二章中提到,目前数字图书内容丰富度仍然较低,数字图书整体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相对于纸书市场渗透率仍然较低,目前除相关数字阅读平台之外,尚无专门从数字图书出版的公司,数字图书内容出版仍以传统纸质图书数字化为核心,参与方仍然为各大图书出版公司。从整体市场来看,考虑到市场仍然为成熟,各大出版公司对数字图书仍属于布局早期,对应收入绝对占比较低,但是,大多数龙头公司都已经积极入局数字图书,相应的业务营收增长迅速,未来可期。
         以经典类图书出版龙头新经典为例,2012年,新经典设立数字图书部门,截至2016年末,公司数字图书上线数量为248种,与亚马逊Kindle、当当读书、掌阅等主流数字媒体平台建立了合作关系。2013年余华《第七天》数字版获得中国数字图书销量冠军,东野圭吾《解忧杂货店》数字版2014-2016年均列入亚马逊纸质版及电子版双榜前3名,2015-2016连续2年获得Kindle年度付费数字图书畅销榜冠军。2017H1,公司数字图书业务营收419.14万元,毛利率67.3%02013年至2016年,公司数字图书收入从190万元上升至566万元,CAGR44%。

图:2013-2017日1新经典数字图书收入(单位:万元)

图:新经典出品《解忧杂货店》电子版购买页面

           数字图书在教育领域普及,即数字教材教辅也是数字图书未来重要发展方向。中文在线是国内公司较早发力数字教育领域的公司,依托强大的教育出版资源,发力数字教育出版领域。目前,中文在线在线教育产品主要包括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图书馆“书香中国”、数字教材教辅以及MOOC三级火箭。在行业快速增长前提下,公司在线教育收入增速迅猛。2014年至2016年教育业务营收分别为3946.6/7333.4/10208.8万元,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2017年上半年实现教育业务收入3164.6万元,同比增长57.08%;在线教育在公司营收比重不断增高,从2011年6.1%提升到2017年上半年10.6%,已经成为公司重要的收入来源。
图:中文在线在线教育“三级火箭”布局
 
图:2011-2017日1中文在线教育业务收入及占比(万元/%)
 
         公司的“书香中国”是采用“云+端”形式的数字图书馆,致力于为全球华人提供5A式中文图书阅读读书服务。数字图书馆云端存储丰富的数字内容,可以提供10万册图书,3万集听书,30万套试卷,2万多种中小学课件,3500万种期刊,50万分钟以上视频等资源。读者可以通过数字系统下载阅读内容。公司教育行业的阅读产品纵贯中小学,并延伸至高校及公共图书馆,形成教育阅读产品全覆盖,截比2016年6月,已经覆盖了31个省,50000余所中小学,2000余所高校,拥有行业注册用户2000余万。
图:书香中国系统介绍
 
         公司的教材教辅和课程资源平台,贯通了教、学、测、评、管等各个环节,实现了教师和学生在线上平台完成备课、授课、作业、批示、展示的教学平台。课程资源平台汇聚了各类教辅资源容量超过3下,包括数字教材、课件、微课、教育游戏、教学案例、教学活动、学习工具、多媒体素材8大类优质资源。自2013年起,中文在线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上海地区开展上海市中小学数字教材实验项目;同时,公司还承担北京市首个中小学电子教材发行平台项目。
图:数字教材教辅介绍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T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  AI+游戏趋势明朗 应用空间广阔

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 AI+游戏趋势明朗 应用空间广阔

我国游戏产业生态持续优化,国内游戏市场规模稳中有增。一方面,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游戏版号稳定发放,进口版号发放频率提升。另一方面,多款长青产品运营平稳,数款新游凭借精良制作与玩法创新收获高热度与好口碑,游戏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助力文化传播、激发科技创新等方面凸显出积极的社会价值。根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出版工作委员

2025年07月02日
我国eCall即将进入全面普及阶段 车联网安全需求亦将驱动行业渗透率快速提升

我国eCall即将进入全面普及阶段 车联网安全需求亦将驱动行业渗透率快速提升

伴随我国 eCall 强制性国家标准逐步落地,“车与 X+eCall”将持续为自动驾驶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自动驾驶是实现无人驾驶终极形态的必经阶段,按照技术发展程度可以分为 L0(应急辅助)、L1(部分驾驶辅助)、L2(组合驾驶辅助)、L3(有条件自动驾驶)、L4(高度自动驾驶)、L5(完全自动驾驶)五级。

2025年06月17日
我国小程序游戏市场迅猛发展 年产值翻倍式增长 行业逐渐进入迈入精品化竞争周期

我国小程序游戏市场迅猛发展 年产值翻倍式增长 行业逐渐进入迈入精品化竞争周期

近年来,我国小程序游戏市场迅猛发展,年产值翻倍式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小游戏市场规模398.36亿元,同比增长99.18%,而同年的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3257.83亿元,同比增长7.53%。可见,小游戏作为拥有碎片化休闲时间增多的用户市场,已成为游戏产业新增量的增长点。

2025年06月12日
北斗产业带领我国空间信息行业实现自主发展 市场应用需求正呈多样化趋势

北斗产业带领我国空间信息行业实现自主发展 市场应用需求正呈多样化趋势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空间信息行业迎来了技术融合与创新的新阶段。这些新技术的引入和应用,提升了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的效率和质量,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2024年我国空间信息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8519亿元。

2025年04月08日
我国网站建设行业正处成熟创新期  AI等互联网技术助力下网站数量回升

我国网站建设行业正处成熟创新期 AI等互联网技术助力下网站数量回升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及信息化投入的逐年增加,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已发展成为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工信部网站公开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 123,258 亿元,同比增长 13.4%。

2025年03月20日
我国算力行业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高性能计算持续处于全球第一梯队

我国算力行业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高性能计算持续处于全球第一梯队

随着疫情结束后市场需求回暖以及国家将加快5G、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七大领域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度,以及云计算、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和5G等新兴技术在行业的深度应用,中国服务器市场需求旺盛,服务器出货量也随之不断增长。2024年上半年,中国服务器出货量为265.08万台。

2025年02月25日
多模态大模型与各产业融合正加速落地 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占据市场重要地位

多模态大模型与各产业融合正加速落地 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占据市场重要地位

在市场需求的增长以及政策支持的背景下,我国大模型市场规模将不断增长,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元。而多模态大模型作为AI模型的发展方向,在各项相关技术愈发成熟下,其应用领域也将愈发广泛,比如说商业定制、游戏和影视等。2024年上半年,国内多模态大模型行业市场规模为33.33亿元

2025年02月11日
我国电子游戏行业:小程序游戏带来新增量 腾讯、网易等巨头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我国电子游戏行业:小程序游戏带来新增量 腾讯、网易等巨头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2023年,国内电子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3029.64亿元,同比增长13.95%,首次突破3000亿关口。2024年1-6月,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472.67亿元,同比增长2.08%,增长趋势平缓。

2024年12月0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