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全球跨境支付方式、工具及未来市场格局分析预测(图)


        境内外支付行业格局和盈利模式存在差异
        境外支付行业格局不同。国内的第三方支付市场基本被支付宝和财付通两大巨头垄断。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17年二季度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为27.1万亿元,支付宝和财付通合计占比94.3%;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7.1万亿,支付宝和财付通合计占比50.8%。境外第三方支付市占率和集中度较低,移动支付的推进速度远不及中国。其次,欧美国家的社会信用体系成熟,金融机构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为先,消费者有180天的拒付期,信货服务与零售业务深度融合,因此消费支付以信用卡为主;相比之下我国人均信用卡持卡量只有0.3张,国内的消费支付以借记账户为主。

        境外支付公司盈利模式不同。境外的支付费率明显高于国内,常见的费率水平在3%左右,支付公司可以通过提供支付服务盈利。国内支付市场在两大支付巨头的主导下,费率持续走低,目前正常水平在0.38%-0.6%,部分支付公司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甚至做到零费率。在中国支付是打通生态圈的必要手段,而非盈利模式;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的中,〕、支付公司必须以提供金融及其他增值服务来盈利。

        跨境支付的业务门槛

        开展跨境支付业务的必要条件包括通过国际卡组织认证(国际卡收率)、相关支付牌照(汇款、结售汇)、综合收单能力(移动支付收单)以及银行通道和客户资源等。本报告讨论的跨境支付是指基于货物国际贸易及跨境服务等经济活动(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产生的支付,包括个人对个人、个人对公司以及公司对公司的资金转移。跨境支付的特点在于付款方和收款方不在同一个国家,分别属于不同的支付体系,涉及不同的支付工具和金融机构。

        跨境支付业务呈现多元化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跨境电商产业市场竞争态势调查与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传统的跨境支付方式包括银行电汇和专业汇款公司。国内主要的商业银行都具有办理跨境支付的业务资格,银行电汇主要通过SWIF丁(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系统进行报文传输,指示代理行将款项支付给指定收款人。SWIF丁连接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0多家银行和证券机构、市场基础设施和公司客户。银行电汇需要客户去银行网店填写表格,也有部分银行开通了网上银行境外汇款的功能。由于涉及的中间环节较多,费用较高且到账时效性不高。电汇的费用通常包括两个部分:手续费和电报费。手续费通常为汇款金额的0.05%-0.1,电报费从0到200元不等。

        专业汇款公司以西联汇款和速汇金为代表,汇款流程更加简便,到账时间更快。目前这两家公司通过和国内的银行和支付公司合作拓展业务。以速汇金为例,全球有347000个代理点,覆盖200个国家,汇款金额为1万美元以下,费用在13-33美元,到账时间为10分钟。与银行电汇相比,汇款人无需开设汇款账户,收款人也可凭身份证件和汇款密码取款。汇款公司之所以能做到快速到账是因为在全球各地设立了资金池进行即时支付,再通过SWIF丁电汇进行轧差结算。

 
图:银行电汇流程图

        新型跨境支付可解决传统模式的痛点,其创新性在于凭借技术手段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和门槛,提高服务频次,扩大金融服务的受众群体。新型跨境支付主要是指线上化的第三方支付,支持银行账户、国际信用卡、电子钱包等多种支付工具,满足小额高频的交易需求,进一步提高支付效率,降低成本。与国内的第三方支付类似,新型的跨境支付较传统方式的区别在于切入消费场景,优化C端的客户体验,针对不同行业的日端商户定制支付综合解决方案。在跨境电子商务、出国旅游等行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新型跨境支付将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图:三种跨境支付方式对比
 
        跨境支付的产业链分析
        收单、汇款和结售汇是跨境支付的三个业务大类
        跨境收单业务多元化。跨境收单即帮助一个国家的商户从另一个国家的客户收钱。可以将其理解为狭义的跨境支付。具体包括:C1)外卡收单,帮助中国商家收取国外消费者的货款,出现在出口业务中,收的是国外的信用卡或其他支付工具。C2)境外收单,商家在境外,消费者在中国,即进口业务如海淘等。C3>国际收单,即商家、消费者和支付机构分属不同的国家,如Paypal在中国开展跨境支付业务的情况o  }递些鱼主二呈服务于日端商户,支付公司本身不需要建立账户体系,其核心是在商户和收单行之间建立联系,通过网关进行账户信息和支付指令的加密传输。

        前台支付工具本土化。支付工具直接面对C端消费者,具有品牌属性。从全球来看,VISA、万事达、JC日等国际信用卡最为普遍;而在中国则是银行卡、银联、支付宝、财付通等。除此之外,全球各地有大量的本土化的支付工具和区域化的支付品牌,以适应当地的语言、文化及风格。就中国的进口业务来说,收单环节在境内,国内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具有明显的优势。跨境支付的买家通常在线上进行支付,C端客户常用的支付方式包括银联、支付宝、财付通以及国际信用卡等。出口业务的收单环节在境外,为了方便买家支付,提高交易成功率,提供本土化的支付工具对于卖家来说至关重要,作为跨境支付公司要尽量多地接入全球各种支付公司,以满足客户需求。
图:全球部分支付工具
 
        汇款业务便捷化。汇款业务在大部分国家需要牌照,专业汇款公司以西联、速汇金等为代表,但这类机构的市场份额正在减少,而Paypal,Payoneer和Worldfirst等支付机构日渐成为跨境汇款的主流公司。中国的跨境支付公司正在与这些外资公司争夺市场份额。国际支付公司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目前掌握较多的大客户资源。针对跨境出口电商的汇款业务快速增长。跨境电商呈现平台化趋势,中国商家在亚马逊、Wish等美国的第三方电商平台上销售产品。相比独立站需要搭建自己的支付系统,第三方电商平台都有指定的支付方式,新的支付工具很难切入,但中国商家有境外收款、汇款入境的真实需求。在相关外汇政策的支持下,在美国获得汇款牌照的支付公司可为中国商家开立美国的银行账户(虚拟账户),再将货款汇入境内结汇或在香港结成人民币再汇入境内。

        结售汇业务办理渠道增加,流程简化。2014年外汇管理局开始发放外汇跨境支付牌照,允许支付公司在特定行业开展跨境支付业务。外汇跨境支付首先要进行换汇,持牌的跨境支付公司可在境内开展结售汇业务。目前更便利的方式是人民币跨境支付,支付公司在香港进行换汇。现有政策鼓励人民币跨境支付业务,相关外汇监管比银行宽松,操作手续简单,因此传统贸易也在用第三方支付的通道进行跨境支付。兰月连户鱼选‘过公司将结售汇作为跨境支付的主要业务,赚取汇兑差。

        市场格局:中国支付公司的参与度快速提升
        除了传统的银行和汇款公司之外,跨境支付行业的参与者主要有四类公司:国际支付公司、互联网巨头、持牌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以及其他非持牌的支付公司。中国公司正在崛起,持续提高在跨境支付行业的市场占有率。
图:跨境支付行业参与者优劣势及布局重点
 
        国际支付公司具有先发优势,在收单业务上占据主要市场份额。跨境支付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支付方式及货币,监管要求和环境差异大,支付公司需在开展业务地区获得本地相关支付牌照。另外,对于这些已具备一定市场认可度的品牌,更容易获得境外的商家和客户的信任,企业的信用背书具有一定的壁垒。全球主流的跨境支付公司均看好中国市场,早已开始布局,在国内市场开疆拓土,规模较大的跨境电商平台都与这些支付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Paypal和Worldpay具有较强的全球收单能力,能提供综合的跨境支付服务;Payoneer和Worldfirst主要布局在汇款业务。
图:主要国际支付公司
  
        互联网巨头的国际化、平台化战略持续推进。蚂蚁金服和微信在支付领域的竞争从国内蔓延到了境外。蚂蚁金服的海外战略实施开始时间较早,通过外延式并购和战略合作的方式进入多个国家的支付行业。目前支付宝已支持18种外币的支付结算,覆盖到欧美、日韩、东南亚、中国港澳台等27个国家和地区,接入超过12万家海外线下商户门店。财付通是基于微信社交功能之上的支付工具,目前主要服务中国用户,微信通过推出海外版APP拓展国际用户,目前财付通已覆盖15和国家或地区、12种外币结算。

        支付宝和财付通的优势在C端。C1 )支付宝的发展建立在电子商务基础之上,累积了大量C端消费者和日端商户资源。国际业务首先复制电商+支付的模式,在境外拓展电商业务;其次是向线下延伸,拓展支付宝的应用场景,发展路径基本和国内一致。这些布局基本服务于中国消费者和商家。另一方面,蚂蚁金服通过外延式并购来获取境外本地客户和支付渠道,打造全球化的支付网络和服务体系,丰富产品线,真正实现国际化;在投资并购完成之后,支付宝输出国内经过验证的支付技术和商业模式,在全球推广。C2)微信的优势是社交属性,在国际化中专注于对个人消费者的服务,包括线上线下消费场景的拓展、退税服务等。此外,腾讯的外延式并购主要集中在游戏、社交娱乐、数字媒体等优势领域.进一步巩固社交属性优势。

        第三方支付公司发挥牌照优势。理论上来说,获得跨境支付牌照的公司可以直接对接买卖双方,实现跨境支付,但由于这些公司的主要业务资源都在境内,在打通跨境支付的通道上依然会选择外部的合作伙伴,实现优势互补,快速拓展市场。业务重点布局在为境内的商家提供全产业链服务以及具有价格优势的结售汇业务。
图:跨境支付牌照
  
        非持牌公司的差异化发展路径。C1>技术服务。为银行、支付宝、财付通以及其他第三方支付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包括系统建设、风控技术、反欺作技术等;或者与海外有本地支付牌照的公司合作,开发本地钱包产品。C2)与支付宝、财付通合作拓展业务。在海外市场扩展商户资源,对接收单机构,增强支付宝和财付通的收单能力。C3)独立拓展跨境支付业务。国际收单业务门槛较高,市场主要被国际支付公司占领,中国公司要提升国际收单能力,市场有待突破。汇款业务门槛较低,目前价格竞争激烈,中国公司正在迅速抢占市场。结售汇业务主要布局在人民币跨境支付,同时提供汇率管理服务。

        跨境支付行业趋势展望
        跨境支付交易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第三方跨境支付能满足小额高频的交易需求,适应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本身的变化。跨境支付服务于中国人和中国企业,需求上升趋势明确。C1)外贸转型升级,出口电商日2C业务交易量有望持续提升。C2)中国居民消费升级以及全球共享经济崛起,跨境支付场景日益丰富。C3>新支付场景不断探索,围绕日端需求提供综合性的支付服务。

        行业竞争加剧,费率下降趋势明显。随着市场参与者的数量增加,行业竞争加剧。中国企业的市占率会逐步提升,互联网巨头的参与程度将影响行业格局,费率水平处于下降通道中。未来跨境支付的盈利模式将与国内支付行业趋同,通过营销和金融增值服务盈利。

        从产业链上的合作到上下游业务拓展及外延式并购。行业发展初期,跨境支付产业链上的合作频繁,支付公司发挥各自优势,分别完成某一个支付环节的业务。展望未来,交易规模靠前的支付公司必将进行业务扩容,向支付链条上下游拓展,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从而进一步积累数据,提供增值服务,拓宽收入来源。两家支付巨头都在通过外延式并购提升全球收单能力。

        技术进步会推进跨境支付向更快更高效的方向发展。未来的跨境支付会更加便捷、快速和低成本。其核心在于技术升级和支付标准的统一。支付系统建立在银行的账户体系之上,和本地的法律法规、金融监管、征信体系紧密相关。跨境支付业务的拓展会受到市场差异的影响。区块链等新技术有望改变传统的支付方式,目前传统机构和创业公司都在积极探索中。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T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北斗产业带领我国空间信息行业实现自主发展 市场应用需求正呈多样化趋势

北斗产业带领我国空间信息行业实现自主发展 市场应用需求正呈多样化趋势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空间信息行业迎来了技术融合与创新的新阶段。这些新技术的引入和应用,提升了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的效率和质量,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2024年我国空间信息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8519亿元。

2025年04月08日
我国网站建设行业正处成熟创新期  AI等互联网技术助力下网站数量回升

我国网站建设行业正处成熟创新期 AI等互联网技术助力下网站数量回升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及信息化投入的逐年增加,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已发展成为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工信部网站公开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 123,258 亿元,同比增长 13.4%。

2025年03月20日
我国算力行业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高性能计算持续处于全球第一梯队

我国算力行业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高性能计算持续处于全球第一梯队

随着疫情结束后市场需求回暖以及国家将加快5G、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七大领域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度,以及云计算、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和5G等新兴技术在行业的深度应用,中国服务器市场需求旺盛,服务器出货量也随之不断增长。2024年上半年,中国服务器出货量为265.08万台。

2025年02月25日
多模态大模型与各产业融合正加速落地 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占据市场重要地位

多模态大模型与各产业融合正加速落地 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占据市场重要地位

在市场需求的增长以及政策支持的背景下,我国大模型市场规模将不断增长,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元。而多模态大模型作为AI模型的发展方向,在各项相关技术愈发成熟下,其应用领域也将愈发广泛,比如说商业定制、游戏和影视等。2024年上半年,国内多模态大模型行业市场规模为33.33亿元

2025年02月11日
我国电子游戏行业:小程序游戏带来新增量 腾讯、网易等巨头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我国电子游戏行业:小程序游戏带来新增量 腾讯、网易等巨头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2023年,国内电子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3029.64亿元,同比增长13.95%,首次突破3000亿关口。2024年1-6月,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472.67亿元,同比增长2.08%,增长趋势平缓。

2024年12月02日
我国算力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供需匹配度提升空间大 大数据市场价值有待挖掘

我国算力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供需匹配度提升空间大 大数据市场价值有待挖掘

从区域市场来看,受我国数据中心建设投资的影响,我国算力行业区域市场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和华北地区。2024年上半年我国算力行业区域市场规模分布华东地区占比37.63%,华中占比9.18%,华南占比16.81%,华北地区占比18.53%,东北地区占比2.56%,西南地区占比11.67%,西北地区占比3.62%。

2024年11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