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逐渐规范性,企业转型消费金融趋势明显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市场发展规模现状及市场商机分析报告

         监管正本清浊,竞争强者恒强。随着整治和各方面制度的出台,互联网金融行业已经走向了规范化的路径,不像之前更多暴露如非法集资等违法风险,资产的质量决定行业的持续发展形势。网贷平台的资金托管问题,第三方支付的账户管理、P2P 平台业务管理、担保、直接融资等诸多监管,均在落实。 

         伴随“穿透式”监管实施,金融产品的合规性将进一步提升。我们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将越来越重点集中在金融产品端创新及升级。过去 1 年,P2P 平台转型消费金融趋势明显,后续我们认为 AI 金融将进一步引领趋势。 

         第三方移动支付飞速发展。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移动支付飞速普及。截止2017年Q1支付宝、腾讯金融两大巨头占据超93%市场份额,相比2015年 Q3 87.5%的份额进一步提升。腾讯金融在微信支付发展后份额大幅从16%上升至近40%,“社交粘性平台+支付”的强大竞争能力体现淋漓精致。 

2017 年 Q1 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2015 年 Q3 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消费金融成为互联网金融企业转型的重要方向。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交易规模在 2017 年预计突破 1 万亿元,到 2019 年有望达到 3.4 万亿元,三年复合增速接近 100%。从中美对比来看,美国的消费金融占 GDP 的 19.7%,而我国这一比例是 6%。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尝试和使用消费金融服务,尤其是 85 后、90 后消费人群正在崛起。 

2011-2019 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及增速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持牌消费金融企业业绩拐点显现。2016 年招联消费金融实现营业收入 15.33 亿元,同比增长 1070%,净利润达到 3.24 亿元,实现开业以来的首次盈利。2016 年马上消费金融已经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约为 650 万元。2016 年中银消费金融实现净利润 5.37 亿元,同比增长 168%,扣非后净利润 5.12 亿元,超过此前注入上市公司的业绩承诺数 2.63 亿元。2016 年捷信消费金融斩获爆发式增长, 实现营业收入 68.26 亿元,同比增长 156%;实现净利润 9.31 亿元,同比增长 2721%。四家消费金融公司保持了极高的利润增速,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相对于市场上的互联网金融创业企业,风控和扩张相对平衡,在风控标准上相对更为严格,为此,虽然在一开始业务量增长上速度没有创业公司那么激进,但他们抓住了市场上相对优质的一批客户。 

         电商系消费金融领军。电商系交易闭环自成一体,“平台+增值服务”变现模式占据极高壁垒,流量分割下的巨大优势带来电商消费金融极速发展。2016 年天猫双 11 信用支付超 2.1 亿笔,开通信用支付人数超 1 亿人,大学生消费金融平台分期乐拥有 1100 万交易用户。消费金融行业的亿级用户流量已具备支撑万亿消费信贷市场的能力,引导流量持续变现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道路。 

         我们认为后来的消费金融市场的产品价格还会逐渐趋向于虚拟信用卡市场价格。因为BAT掌握有大量客户行为的数据资料,所以可以定价较低。目前,一般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手中缺乏相关数据,将来如果公司掌握有一定数据量,在现有体系内也可以将价格降低。从市场格局来看,互联网金融市场将来应该是一个寡头市场。在消费金融市场,将来也会出现寡头,但是绝对不会被垄断。 

         AI 金融快速发展。数据收集及整理、算法(尤其是机器学习)以及高性能计算等技术的突飞猛进促成了人工智能革命性进步。我们认为数据的规模和采集能力将决定人工智能在某个行业的发展速度。金融以其数据性,可追溯性等特点,天然匹配人工智能以“海量数据”为本的科技属性。行业应用得以具体落地:

         (1)风控进入“数据驱动”时代,信审员或将成为第一批被 AI 替代的金融工种。

         (2)企业陆续布局智能投顾业务,短期作为销售辅助工具,长期智能投顾行业特性决定其贯穿于财富管理的整条产业链,打通财富管理价值链。 

         美国智能投顾市场管理规模从 2013 年 43 亿美元发展至 2016 年 2000 亿美元,2015 年传统金融公司加入推动行业飞速成长,我国正在复制这一相同进程。 

美国 2012-2016 年迅猛发展的智能投顾市场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传统投顾存在两个痛点,一是投顾人数有限,服务人群有限(覆盖高净值人群),边际扩张成本高。二是服务费用昂贵,由于覆盖人数较少导致分摊费用的人数也少,因此抬高了服务费。智能投顾本质上用“技术替代人工”,优化服务效率。其低成本和低门槛的特点可覆盖广阔的长尾人群,算法驱动的模式使得其边际复制成本几乎为 0。此外‘理性化’优势显著,不受主观情绪影响。科尔尼咨询预计到 2020 年智能投顾管理规模 2.2 万亿美元,复合增速超过 60%。

         长线趋势来看,智能投顾行业特性决定其贯穿于财富管理的整条产业链,打通财富管理价值链。我们认为,后续需要突破的 3 道阻碍是牌照限制、数据不互通和产品不足。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海底数据中心行业已正式进入到商业化阶段 市场或将迎来高速增长

我国海底数据中心行业已正式进入到商业化阶段 市场或将迎来高速增长

2025年是我国海底数据中心元年,2025年2月我国首个海底智算中心在海南正式启用,标志着行业正式进入到商业化阶段,海底数据中心行业也进入到成长初期,预计未来几年有望迎来更多的发展。

2025年11月12日
我国工业软件国产化率有待提升,大模型赋能下行业走向工业AI

我国工业软件国产化率有待提升,大模型赋能下行业走向工业AI

近年来,我国工业软件企业研发进度加快,国内工业软件行业步入高速发展期,截止2024年,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约为3172亿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约为3395亿元,维持高速增长态势。

2025年11月12日
人工智能发展驱动大模型一体机爆发式增长,多领域落地大模型一体机应用

人工智能发展驱动大模型一体机爆发式增长,多领域落地大模型一体机应用

目前产业落地大模型一体机还是以推理一体机为主导。这是由于一方面模型推理是当前AI落地应用的主战场,许多企业不再自己训练模型,而是直接调用或部署现有模型进行应用开发,这也催生了对高性能、低成本、易部署的推理专用设备的巨大需求。

2025年11月11日
中国人体工学椅行业蓬勃发展 “国际巨头引领、本土头部突围、中小厂商混战”格局凸显

中国人体工学椅行业蓬勃发展 “国际巨头引领、本土头部突围、中小厂商混战”格局凸显

全球范围内,人体工学椅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办公椅生产国和出口国,在其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截止2024年,我国人体工学椅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208.81亿元,2020至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11.42%。

2025年11月07日
国内外量子技术取得突破,产业化持续加速

国内外量子技术取得突破,产业化持续加速

全球主要科技强国均将量子计算视为战略制高点,并通过国家战略引导与资本投入等方式展开激烈角逐。量子计算作为未来技术革命的关键领域之一,已形成多国竞争博弈的格局。随着各国持续加大投入,以及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的不断推进,未来几年全球量子计算领域的竞争态势预计将愈发激烈。

2025年11月07日
技术愈发成熟下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广度深度正不断拓展

技术愈发成熟下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广度深度正不断拓展

AI已广泛渗透至各行各业随着AI技术的成熟,AI已经不再局限于实验性应用,而是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尤其在医疗健康、制造业、金融业、零售与电商等领域,AI技术正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

2025年11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