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逐渐规范性,企业转型消费金融趋势明显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市场发展规模现状及市场商机分析报告

         监管正本清浊,竞争强者恒强。随着整治和各方面制度的出台,互联网金融行业已经走向了规范化的路径,不像之前更多暴露如非法集资等违法风险,资产的质量决定行业的持续发展形势。网贷平台的资金托管问题,第三方支付的账户管理、P2P 平台业务管理、担保、直接融资等诸多监管,均在落实。 

         伴随“穿透式”监管实施,金融产品的合规性将进一步提升。我们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将越来越重点集中在金融产品端创新及升级。过去 1 年,P2P 平台转型消费金融趋势明显,后续我们认为 AI 金融将进一步引领趋势。 

         第三方移动支付飞速发展。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移动支付飞速普及。截止2017年Q1支付宝、腾讯金融两大巨头占据超93%市场份额,相比2015年 Q3 87.5%的份额进一步提升。腾讯金融在微信支付发展后份额大幅从16%上升至近40%,“社交粘性平台+支付”的强大竞争能力体现淋漓精致。 

2017 年 Q1 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2015 年 Q3 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消费金融成为互联网金融企业转型的重要方向。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交易规模在 2017 年预计突破 1 万亿元,到 2019 年有望达到 3.4 万亿元,三年复合增速接近 100%。从中美对比来看,美国的消费金融占 GDP 的 19.7%,而我国这一比例是 6%。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尝试和使用消费金融服务,尤其是 85 后、90 后消费人群正在崛起。 

2011-2019 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及增速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持牌消费金融企业业绩拐点显现。2016 年招联消费金融实现营业收入 15.33 亿元,同比增长 1070%,净利润达到 3.24 亿元,实现开业以来的首次盈利。2016 年马上消费金融已经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约为 650 万元。2016 年中银消费金融实现净利润 5.37 亿元,同比增长 168%,扣非后净利润 5.12 亿元,超过此前注入上市公司的业绩承诺数 2.63 亿元。2016 年捷信消费金融斩获爆发式增长, 实现营业收入 68.26 亿元,同比增长 156%;实现净利润 9.31 亿元,同比增长 2721%。四家消费金融公司保持了极高的利润增速,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相对于市场上的互联网金融创业企业,风控和扩张相对平衡,在风控标准上相对更为严格,为此,虽然在一开始业务量增长上速度没有创业公司那么激进,但他们抓住了市场上相对优质的一批客户。 

         电商系消费金融领军。电商系交易闭环自成一体,“平台+增值服务”变现模式占据极高壁垒,流量分割下的巨大优势带来电商消费金融极速发展。2016 年天猫双 11 信用支付超 2.1 亿笔,开通信用支付人数超 1 亿人,大学生消费金融平台分期乐拥有 1100 万交易用户。消费金融行业的亿级用户流量已具备支撑万亿消费信贷市场的能力,引导流量持续变现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道路。 

         我们认为后来的消费金融市场的产品价格还会逐渐趋向于虚拟信用卡市场价格。因为BAT掌握有大量客户行为的数据资料,所以可以定价较低。目前,一般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手中缺乏相关数据,将来如果公司掌握有一定数据量,在现有体系内也可以将价格降低。从市场格局来看,互联网金融市场将来应该是一个寡头市场。在消费金融市场,将来也会出现寡头,但是绝对不会被垄断。 

         AI 金融快速发展。数据收集及整理、算法(尤其是机器学习)以及高性能计算等技术的突飞猛进促成了人工智能革命性进步。我们认为数据的规模和采集能力将决定人工智能在某个行业的发展速度。金融以其数据性,可追溯性等特点,天然匹配人工智能以“海量数据”为本的科技属性。行业应用得以具体落地:

         (1)风控进入“数据驱动”时代,信审员或将成为第一批被 AI 替代的金融工种。

         (2)企业陆续布局智能投顾业务,短期作为销售辅助工具,长期智能投顾行业特性决定其贯穿于财富管理的整条产业链,打通财富管理价值链。 

         美国智能投顾市场管理规模从 2013 年 43 亿美元发展至 2016 年 2000 亿美元,2015 年传统金融公司加入推动行业飞速成长,我国正在复制这一相同进程。 

美国 2012-2016 年迅猛发展的智能投顾市场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传统投顾存在两个痛点,一是投顾人数有限,服务人群有限(覆盖高净值人群),边际扩张成本高。二是服务费用昂贵,由于覆盖人数较少导致分摊费用的人数也少,因此抬高了服务费。智能投顾本质上用“技术替代人工”,优化服务效率。其低成本和低门槛的特点可覆盖广阔的长尾人群,算法驱动的模式使得其边际复制成本几乎为 0。此外‘理性化’优势显著,不受主观情绪影响。科尔尼咨询预计到 2020 年智能投顾管理规模 2.2 万亿美元,复合增速超过 60%。

         长线趋势来看,智能投顾行业特性决定其贯穿于财富管理的整条产业链,打通财富管理价值链。我们认为,后续需要突破的 3 道阻碍是牌照限制、数据不互通和产品不足。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光存储行业:产品优势逐步凸显 市场需求日益旺盛

我国光存储行业:产品优势逐步凸显 市场需求日益旺盛

根据《中国存力白皮书(2023年)》的统计数据,2022年我国的存储总规模继续增长,增速达到25%,总规模已经达到1000EB。2023年发布的《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也对存力规划给出目标,至2025年存储总量需超过1800EB, 其中先进存储容量占比超过30%,重点行业核心数据、重要数据灾备覆盖率达到10

2024年05月14日
我国数据标注行业:下游持续扩张带来可观发展前景 未来市场有望快速增长

我国数据标注行业:下游持续扩张带来可观发展前景 未来市场有望快速增长

近年来数据标注行业发展迅速,行业内涌现了大批量的中小企业,据统计截止2023年数据标准行业相关企业数达到1123家,呈现出井喷的趋势。未来,在大数据产业的不断发展下,预计数据标注相关企业数量将呈现不断增长趋势。

2024年03月08日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稳增长 政府、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等积极布局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稳增长 政府、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等积极布局

AI服务器能够提供人工智能数据服务,是算力基础设施之一。智能算力规模以AI服务器为基础,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不断上升,据IDC数据,2022年全球AI服务器销售额为183亿美元,同比增长17.3%。我国AI服务器销售额持续增长,2022年AI服务器销售额为523.5亿元,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7.7%。

2024年02月27日
我国数字经济行业:发展活力持续释放 产业数字化探索更加丰富多样

我国数字经济行业:发展活力持续释放 产业数字化探索更加丰富多样

2022 年我国数据产量达 8.1ZB,同比增长 22.7%,占全球数据总产量 10.5%,位居世界第二。截至 2022 年底,我国存力总规模超 1000EB,数据存储量达 724.5EB,同比增长 21.1%,占全球数据总存储量的 14.4%。

2024年02月27日
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溢出赋能成效显著  逐渐步入创新发展新阶段

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溢出赋能成效显著 逐渐步入创新发展新阶段

2023年是《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实施的收官之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实施的两年多以来,工信部坚持适度超前,基础设施已全面建成。

2024年02月24日
我国大数据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 金融领域为最大细分市场

我国大数据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 金融领域为最大细分市场

在网络基础资源方面,截至2023年6月,我国域名总数为3024万个;IPv6活跃用户数达7.67亿;移动电话基站总数达1129万个,其中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293.7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6%;移动互联网应用蓬勃发展,国内市场上监测到的活跃App数量达260万款,进一步覆盖网民日常学习、工作、生活。

2024年02月22日
我国算力租赁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期  大数据驱动下行业前景广阔

我国算力租赁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期 大数据驱动下行业前景广阔

在数据中心领域,作为算力的物理承载,国内数据中心持续建设与扩容,推动数据中心总机架数连年增长。2018-2022年总机架数由 266 万架增至650万架,近5年年均增速超过30%。预计2025年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机架数量将达到802万个,相应的算力规模持续扩大。

2024年02月20日
政策聚焦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 行业迈向数字化、智能化新纪元

政策聚焦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 行业迈向数字化、智能化新纪元

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测绘地理信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但随着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现有的政策法规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一些新兴的领域和问题,如地理信息共享、隐私保护、安全保障等,缺乏有效的政策法规进行规范和管理。

2023年12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