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生物识别模组:虹膜识别与隐藏式指纹正在崛起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生物识别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市场竞争态势报告

         生物识别广泛应用于手机解锁、安全支付、休眠唤醒等。在如今的智能机市场已成为标配。目前主流的方案是正面 TouchID 的电容式识别。 

         但在全面屏时代,传统的指纹解锁按钮将无处摆放。我们总结了在全面屏手机中应用的新的生物识别方式:虹膜/人脸识别、后置指纹识别、隐藏式指纹识别(电容、光学、超声波)。 
 
全面屏时代的三种生物识别方式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虹膜/人脸识别:虹膜准确率高,但价格昂贵 
         人脸识别具有非接触等优势。但人脸识别对场景光线环境敏感。另外,当前的人脸识别技术主要通过平面 2D 采集人脸与五官相对位置进行识别,它存在以照片形式蒙骗识别机器的可能。误识率可达 2%。我们认为未来中低端机型将采用人脸或者人脸+指纹的方式。
 
         虹膜识别技术误识率最低,是目前手机生物识别方案中最精准、最稳定的方式。

         虹膜是位于黑色瞳孔和白色巩膜之间的圆环状部分,其包含有很多相互交错的斑点、细丝、冠状、条纹、隐窝等的细节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虹膜特征的唯一性。当人到两岁以后,人类眼睛的虹膜几乎不会再发生变化,所以虹膜方案也具备较高稳定性。我们预测在未来几年的高端机型中,虹膜识别将成为标配。 

生物识别方式对比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背后指纹识别:S8 采用,但使用体验不佳 
         一般的手机指纹系统包括指纹识别传感器、特征提取匹配模块、特征模板库、应用软件。指纹的验证的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提取待验证的指纹特征,第二步是将其和指纹模板库中的模板指纹进行相似度比较,匹配后实现解锁。 

         目前采集指纹的方式共有三种:光学识别、电容传感器、生物射频。虽然指纹识别的速度与准确性不完全取决于采集方式,但识别率却是跟采集方式大大相关的。目前手机上大部分采用的都是电容传感器。以三星 S8、EssentialPH-1、小米Mix 为代表多款全面屏机型采用了后置指纹识别。 

         然而背后指纹识别解锁时必须拿起手机,使用体验不甚理想;业界仍对“正面隐藏式指纹识别”抱有极大期待。我们认为就短期看,2018 年底之前后置依然是理想的过度方案。 
正面隐藏式指纹识别:光学和超声波需要依赖 OLED 屏  
从指纹芯片位置上:正面隐藏式分为 UnderGlass、UnderDisplay 和 InDisplay 
传统的 Coating 和蓝宝石 TouchID 在全面屏手机上将无处安放。Underglass 指的是指纹传感器放在盖板玻璃下方,是目前较主流的全面屏指纹方案。比如联想的ZUK-Edge、小米 5S 都采用 Underglass 方案。Underglass 方案也分光学识别、电容传感器、生物射频(包括超声波)三种,小米 5S 对应生物射频原理,ZUK-Edge 对应电容式原理。
 
         在 Underglass 方案中,电容式的指纹传感器和手指隔着盖板玻璃,而 2.5D 盖板厚度超过 0.7mm,大于电容式识别的极限 0.3mm。ZUK-Edge 的解决方案是在玻璃盖板背后做出凹槽、减小厚度,使信号可以穿透,同时保证了正面盖板的完整性。 

Under Glass 方案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ZUKE-edge 全面屏手机采用 Under Glass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Under-Display 是把指纹识别芯片放置在显示模组下方。InDisplay 是对Under-Display 的进一步发展,是把指纹识别芯片集成到 OLED 像素矩阵中。需要注意的是,Under-Display 和 In-Display 只能用光学和超声波的指纹采集方式,因为这个厚度已远超电容式的极限。 

         按 Yole 的分析,2017 年指纹还主要是以 Under-Glass 为主。到了 2019 年 Under -Display 技术才会成熟,而 In-Display 技术普及则需要等到 2021 年之后。根据某机构的报道,指纹识别芯片巨头 Synaptics 公司的构想通过三个阶段实现 In-Display 指纹识别: 

         第一阶段,是将传感器置于盖板玻璃下。Synaptics 在 2017 年初发布的 FS4500 第三代光学指纹识别传感器就是配合的 Under-Glass,不再需要单独的 home 键位置。

         就像此前小米 5s 利用了高通的超声波指纹技术一样(只是小米故意再磨出一个 home 键的凹槽)。 

         第二阶段,要将传感器置于屏幕某一区域,Synaptics 认为现有的电容技术已经不现实,必须借助光学技术才能实现。 

         第三阶段,也就是终极目标,指纹识别全面集成在显示单元中,将被完全隐藏起来,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被干扰。
In Display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Under Display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Synaptics、FPC、苹果和高通都在抢占全面屏带来的指纹新市场的蛋糕。根据总结,苹果申请了多项关于隐藏指纹识别的专利技术;FPC 推出了 FPC 1268,可以被安装在手机保护玻璃下方;汇顶科技全球首创 IFS 指纹识别与触控一体化技术,无需在手机盖板或者后壳上开孔;Synaptics 提供第三代 Natural ID 指纹传感器,将指纹 Sensor 集成在面板玻璃内;高通推出移动行业首个基于超声波技术的 3D 指纹认证解决方案,能够穿透由玻璃、铝、不锈钢、蓝宝石或塑料制成的智能手机外壳进行指纹识别功能。 
         光学式和超声波式指纹识别都需要依赖 OLED 屏 
         光学式和超声波式指纹采集需要依赖 OLED 屏幕。 

         光学式指纹识别目前在产业链成熟度和精度上都有更好表现,有望成为全面屏的标配指纹识别技术,我们苹果 iphone8 今年也大概率采用光学方案。光学方案是依靠光线反射探测指纹纹路,所以光学 UnderDisplay/InDisplay 更适合与 OLED 屏配合,因为 OLED 面板的各像素之间留有间隔,可让光线透过。 

考勤机采用光学指纹识别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汇顶科技展示光学指纹识别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超声波技术目前仍未在公开销售的手机的上出现,其大规模应用尚待时日。

         2017 年 6 月 MWC 上海的首日,高通联合 vivo 发布了屏下指纹识别的新技术“Qualcomm Fingerprint Sensors for Display”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抢先三星、苹果应用了“屏下正面指纹识别”。Vivo 称,这项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在屏幕内进行指纹识别,还能够穿透玻璃、金属的等材质,侦测用户心跳与血流,进而改善行动类身份认证的体验。 

vivo+高通超声波识别方案仍需时日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超声波方案可用于湿手及水下识别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据了解,全新一代的指纹识别能透过厚至 1200 微米(1.2mm)的 OLED 显示屏实现指纹的扫描、录入和匹配;面向玻璃和金属的高通指纹传感器是首个商用发布的能够透过厚至 800 微米玻璃面板和厚至 650 微米铝材质外壳实现扫描的解决方案,在上一代 400 微米的玻璃或金属穿透能力之上实现提升。 

         不过在一些业内专家看来,vivo 此次的技术要大规模使用,依然存在关键瓶颈:超声波方案只能穿透 OLED 屏幕而不能用于 LCD,而现实是 2017 年 OLED 全面屏产能严重不足:全球只有三星显示公司能稳定供货且还在量产爬坡准备中;而即便量产后,产能也几乎被苹果和三星等公司消化完。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网站建设行业正处成熟创新期  AI等互联网技术助力下网站数量回升

我国网站建设行业正处成熟创新期 AI等互联网技术助力下网站数量回升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及信息化投入的逐年增加,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已发展成为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工信部网站公开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 123,258 亿元,同比增长 13.4%。

2025年03月20日
我国算力行业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高性能计算持续处于全球第一梯队

我国算力行业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高性能计算持续处于全球第一梯队

随着疫情结束后市场需求回暖以及国家将加快5G、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七大领域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度,以及云计算、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和5G等新兴技术在行业的深度应用,中国服务器市场需求旺盛,服务器出货量也随之不断增长。2024年上半年,中国服务器出货量为265.08万台。

2025年02月25日
多模态大模型与各产业融合正加速落地 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占据市场重要地位

多模态大模型与各产业融合正加速落地 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占据市场重要地位

在市场需求的增长以及政策支持的背景下,我国大模型市场规模将不断增长,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元。而多模态大模型作为AI模型的发展方向,在各项相关技术愈发成熟下,其应用领域也将愈发广泛,比如说商业定制、游戏和影视等。2024年上半年,国内多模态大模型行业市场规模为33.33亿元

2025年02月11日
我国电子游戏行业:小程序游戏带来新增量 腾讯、网易等巨头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我国电子游戏行业:小程序游戏带来新增量 腾讯、网易等巨头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2023年,国内电子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3029.64亿元,同比增长13.95%,首次突破3000亿关口。2024年1-6月,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472.67亿元,同比增长2.08%,增长趋势平缓。

2024年12月02日
我国算力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供需匹配度提升空间大 大数据市场价值有待挖掘

我国算力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供需匹配度提升空间大 大数据市场价值有待挖掘

从区域市场来看,受我国数据中心建设投资的影响,我国算力行业区域市场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和华北地区。2024年上半年我国算力行业区域市场规模分布华东地区占比37.63%,华中占比9.18%,华南占比16.81%,华北地区占比18.53%,东北地区占比2.56%,西南地区占比11.67%,西北地区占比3.62%。

2024年11月04日
小游戏异军突起成为手游细分新贵 蓝海市场下行业尚未出现垄断性龙头公司

小游戏异军突起成为手游细分新贵 蓝海市场下行业尚未出现垄断性龙头公司

国内小游戏平台最大的当属微信小程序游戏平台。微信小游戏平台诞生于2017年的《跳一跳》,并在2018年开放接入,目前已有接近40万开发者,2023年小游戏规模同比增长超50%,超100个团队季度流水超千万元。

2024年09月13日
我国智算中心建设加速 目前市场正面临应用多元化、供需不平衡挑战

我国智算中心建设加速 目前市场正面临应用多元化、供需不平衡挑战

目前政府、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等积极布局智算中心,中国移动正在规划建设亚洲最大的智算中心。各级政府、运营商、互联网企业也纷纷开启智算中心建设计划,目前已有超过40座城市布局智算中心。在行业下游需求驱动和政策持续引领下,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达到1466亿元。

2024年08月09日
新兴技术带来新增长点 技术创新成我国互联网软件开发行业发展核心驱动力

新兴技术带来新增长点 技术创新成我国互联网软件开发行业发展核心驱动力

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开发行业将面临更多的市场机遇,推动互联网软件开发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3年,我国互联网软件开发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7805亿元,并且仍在不断增长。

2024年06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