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阿里核心电商业务:淘宝走向内容化、社区化 天猫品牌线上化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电子商务行业运营格局现状及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进入互联网下半场,人口红利不再,整体电商行业增速放缓到 20%左右,阿里来自于中国区电商广告收入增长却有 46%增长  ,2020 年还要实现 1 万亿美元 GMV 的“小目标”。  

         阿里收入的超预期,与核心电商业务的强劲表现分不开。阿里中国区电商广告收入增长 46%,数据化、内容化支撑变现效率持续提高;另一方面,阿里巴巴的海外零售收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17 年一季度同比增长 312%。本部分内容将重点分析阿里核心电商的发展方向。

         1  淘宝走向内容化、社区化,小而美品牌线上淘品牌仍有机会,需有优质内容,自带流量,增加购买乐趣

           淘宝方面,阿里推出了淘宝直播、红人店、问大家、淘宝头条等高黏性工具等,颇受市场欢迎,逐渐走向成熟,内容化、社区化成为了未来方向。淘宝内容流量入口包括,淘宝头条、必买清单、有好货、爱逛街、猜你喜欢、手淘问大家等,阿里也通过举办造物节等线下活动,为淘宝店铺提供集中展示的机会。

         在此背景下,单纯依靠广告投放、营销带动销量,投入产出比变低。看好自带流量、拥有粉丝沉淀、内容优质的店铺。举例来讲:

         一类是 ifashion 红人店铺,人格化 IP 自带流量,积累沉淀粉丝,定位垂直细分人群,后端柔性供应链支持。典型店铺比如张大奕、ANNA IS AMAZING、钱夫人雪梨定制,这 3 家网红店铺 16 年双 11 销售收入均超过 1 亿元。红人店铺积累沉淀了大量认同其生活方式的粉丝,亦通过微博、微信等多种方式获取流量、维系粉丝关系,发展良好。一些细分差异化的店铺也不断凸显,如淘宝女装店铺绽放,主打棉麻亲肤面料,文艺女青年路线,相对小众的风格,进入淘宝店,如同跟随店主一起旅行,照片拍摄精美,店铺各项评分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75%,0 差评,店铺关注量为 93万。

淘宝特色店铺示意图
 
资料来源:互联网

         另一类是特色鲜明、有一定创造性、自带话题流量的店铺,如故宫淘宝。每年故宫游览人数上千万,故宫淘宝在新媒体宣传上善于制造话题,微信号相关文章阅读动辄就是 10w+,  相关文创产品 16 年销量在 15 亿左右。故宫淘宝甚至 16 年春节与时尚芭莎跨界合作推出玲珑福韵项链套装,也颇受市场欢迎。

故宫淘宝自带流量话题
 
资料来源:互联网

         整个淘宝的流量从 15 年底增长就极为缓慢,对于阿里而言,淘宝急需商家或者用户将流量从站外引到淘宝;需要增加产品、内容的趣味性,从而增加用户的访问深度或主动传播。只有拥有优质特色内容的店铺才具备这样的能力,在平台脱颖而出。

         2 天猫成长性良好,品牌线上化是最重要驱动力

         关于淘宝和天猫的定位,阿里 CEO 张勇这样描述“对用户而言,他们的功能是不一样的:通过背后的供应链效率的提升,天猫是帮助用户“save time”(节省时间,减少决策成本);而淘宝则是反其道而行之,它的功能是“kill time”(消磨时间,增加购买乐趣)。”在福布斯全球最具价值品牌 100 强中,有近八成的消费品牌已入驻天猫开展销售。

天猫占阿里 GMV 的比例不断上升,增速超过淘宝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不同于淘宝上大量无品牌、杂牌商品,天猫主打品牌商品,品牌线上化是其未来发展重要驱动力。从流量角度来看,阿里纯线上流量显然不能支撑高速成长,要倡导新零售,从传统产业、从线下品牌中获取流量,从传统行业中分一杯羹,提升 take-rate。从消费端来看,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升,对互联网信赖感更强,买得更贵了,有利于品牌商品的线上化。

阿里平台中国区电商零售单用户年收入快速增长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在电商刚发展起来时,以淘宝中小卖家为代表,海量 SKU,偏中低端,很多优质的传统线下大牌是不屑于发展电商的,或者有发展电商的意识也缺乏相关执行力。纺织服装行业有不少品牌仅仅把线上销售作为清库存的渠道。

         但回过头来看,传统线下品牌过往几年营收利润增速超过 30%、成长性良好的,往往在销售端充分重视电商渠道,享受了电商发展的红利。

         纺织服装行业:比如森马服饰,16 年线上业务占比上升到 20%,线上销售收入 30 亿,成为驱动公司整体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

         家用电器行业:老板电器,线上渠道销售占比超过 30%,增速超过50%,连续 6 年净利润增幅超过 30%,线上收入的增长是推动其整体收入利润增长的重要因素。飞科电器,线上销售收入占比从 13 年的12%提升到了 44%,复合增速 47%,  远超整体 13%的复合增速。

         高端商品,以戴森为例,12 年底进入中国,其主打款吹风机售价 2990元,远超普通吹风机 29 元、69 元、99 元的售价,14、15 年戴森在电商市场的增速都超过了 500%,16 年来自中国的营收增长了 244%,电商占其整体收入的比例从 13 年的 15%增长到 50%以上。

         食品饮料行业,不仅涌现出了江小白这样的互联网酒品牌,贵州茅台亦创新性使用电商+传统酒业的模式,16 年双 11 电商平台销售额超过 1 亿元,双 12 当天销售超过 1.8 亿元。

         零售行业,苏宁与阿里实行战略合作,双方在电商、物流和增值服务方面推动协同效应,16 年苏宁天猫旗舰店表现强劲,第四季度其GMV 是去年同期的 3 倍以上。

           电商发展到今天,作为重要销售渠道逐渐被传统线下品牌重视,将有越来越多的优质传统线下品牌走向线上,电商在其营收体量中占比有望不断增大。品牌商线上化将是阿里 GMV 总量增长的重要支撑。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蓝色光标稳居龙头 企业竞争激烈 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蓝色光标稳居龙头 企业竞争激烈 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分为四个梯队,按营收规模来看,蓝色光标为中国数字营销行业中唯一营收规模超500亿元的厂商,位列行业头部;营收规模在100亿元-500亿元的厂商位居第一梯队,代表性企业为利欧集团和浙文互联;营收规模在50亿元-100亿元的厂商位居第二梯队,代表性企业为三人行、思美传媒和天龙集团等。

2025年04月02日
我国服务器行业以老牌企业为主 市场由浪潮信息、新华三、联想集团等厂商主导

我国服务器行业以老牌企业为主 市场由浪潮信息、新华三、联想集团等厂商主导

企业数量来看,2022-2024年,我国服务器相关企业存量稳定保持在1.73万家至1.78万家之间,截至2025年3月18日,我国现存1.79万家服务器相关企业。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企业CR3超50% 其中星环科技研发投入占比最高

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企业CR3超50% 其中星环科技研发投入占比最高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加密芯片、专业处理器等可信硬件;中游为技术提供方,主要有隐私计算垂直企业、综合科技类企业、大数据企业、金融科技企业、硬件产品服务、信息安全企业、云服务企业;下游为应用方,主要为金融、通讯、互联网、政务、医疗等。

2025年03月17日
云计算行业:全球市场微软云、亚马逊云持续领跑 国内市场阿里云表现较突出

云计算行业:全球市场微软云、亚马逊云持续领跑 国内市场阿里云表现较突出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云计算需求的增多,云计算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到2024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了5864亿元,其中市场份额占比最高区域为北美洲,占比为53.8%;其次为欧洲,占比为20.5%;第三是亚洲,占比为19.0%。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愈发完善 上市企业中上海钢联、深桑达A合计营收超100亿元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愈发完善 上市企业中上海钢联、深桑达A合计营收超100亿元

产业链来看,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设备供应,包括IT设备、电源设备、服务器、光模块、计算机信息系统、基础软件等;中游为数据服务,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数据流通、生态保障等环节;下游应用于金融、医疗、教育、政务、交通等领域。

2025年03月13日
【产业链】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与算法,基础硬件包括半导体材料、芯片制造、传感器,基础软件与算法包括操作系统、算法、数据存储等;中游为技术层,包括AI芯片、类脑芯片、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数据标注、数据清洗与预处理;下游为应用层,包括智慧交通、工业制造、医疗领域、金融行业、教育行业领域

2025年02月27日
【产业链】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数据、算力等软硬件产品;中游为模型层,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分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两类;下游为应用层,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产生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在内的多种模态的内容,并应用于互联网、金融、教育、医疗、工业等领域。

2025年02月21日
【产业链】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材料和关键部件,包括电子元器件、IC芯片、传感器、分立器件、PCB等;中游为智能控制器制造,包括电子型智能控制器、标准型智能控制器、通讯型智能控制器等;下游为应用领域,包括家用电器、智能家居、汽车电子、电动工具、工业设备、智能建筑等。

2025年02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