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低端品牌龙头优势不断集中,赢者通吃更为突出
中低端大众消费基础款产品,在电商的渗透率已经很高,更多机会来自于行业整合。在纯线上流量红利消逝的情况下,行业集中化趋势更为明显,看好电商龙头、高效率玩家的发展前景。
就中低端日用百货而言,参考亚马逊产品的销售状况,婴儿湿巾、电池等产品 top5 所占市场份额超过 75%,top1 品牌所占市场份额约为 32%。

相比之下,阿里平台基础款产品集中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以南极人最为成熟的类目男女内衣为例,15 年占 top10 品牌的 27%,在 16 年仍然有 38%的增长,贡献了 24 亿的 GMV。电商平台高效率玩家可以不断挤占低效率玩家的空间,可以跑出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增速,在此背景下看好南极电商未来的发展前景。
2 高端品牌国货供给不足,国际品牌进入中国,看好龙头代运营服务商机会
就中高端消费而言,中国品牌仍相对薄弱,美妆个护、小家电、运动户外这些类目国货高端品牌的占比在 7%以下。

在此背景下,看好跨境进口电商、天猫国际的发展,有望为阿里 GMV增长贡献增量。以 16 年双 11 为例,国际品牌交易额同比增长 47%;维生素、宝宝防晒用品、护发产品等细分类目进口商品占总销售额的比例超过 60%。

国际品牌进入中国,线上销售往往会选择对中国消费市场、电商销售更有经验的代运营合作伙伴。看好国际知名品牌代运营服务商的发展前景,如宝尊电商、丽人丽妆、百秋电商、杭州悠可等。
3 品牌商线上化依赖电商代运营,代运营龙头优势不断加强
品牌商逐步往线上走,除了自己成立电商事业部之外,也有不少品牌选择电商代运营,提供相关服务。如同品牌分为普通品牌、国内外知名品牌,代运营也分为多个层次:一种是小微店铺、品牌代运营,以杭州为例,鼎盛时期电商代运营各类公司有几百家。小微代运营通常做得工作比较基础,店铺设计、拍照、产品介绍展示、客服、发货等,相对技术含量较低,缺乏核心竞争力,在电商红利消逝期成长受限。
然而遗憾的是,代运营并不是灵丹妙药,最终的线上销售收入还是取决于品牌方本身的产品、策略。通常这些小微代运营服务下来,会有几家标杆店铺,其余绝大多数店铺线上销售收入并不能有效提升。电商代运营的作用更多是锦上添花,帮助一些品牌力较强,策略清晰的客户线上销售更上层楼;而不是雪中送炭,帮助小微店铺从 0 到 1 做起来,切实提升店铺销售收入。
初期客户的选择对电商代运营后期的发展有绝对性的影响。选择比后期的努力更为重要,当然早期的选择取决于代运营商家本身的资源与实力,唯有选择知名品牌协同其线上共同成长,不断积累自身运营实力,方是正道。小微代运营日渐式微的同时,龙头代运营公司优势不断集中,积累优质客户资源,增大 IT、仓储、物流、人员等方面的投入,筑就竞争壁垒,看好龙头电商代运营公司的相关机会。

4 天猫国际贡献增量,全球化消费升级,海外销售收入上升拉动阿里GMV 增长
天猫国际 2016 年共有 14 家店铺销量过亿元,未来有望覆盖 1 亿中产阶级消费。2017Q4 阿里海外电商零售收入同比增长超过 312%,在海外充分布局,收购 Lazada, 发力东南亚市场。全球化消费升级是阿里收入增长的重要增量。

我们对于跨境进口电商的判断是:从需求端来看,需求爆发式增长;供应端来看,国际大牌处于强势地位,消费者是黏在货品而非平台上,C端平台竞争白热化,能够盈利的少之又少,受政策影响较大,不作为主要讨论对象。A 股上市公司对应标的为天泽信息,拟收购跨境进口电商有棵树,有棵树 16 年跨境进口业务收入约 10 亿元,主要为 B2B 业务,净利润率不到 2%。跨境出口电商成长性良好,看好相关公司的发展前景。
阿里未来收入增长将更多依靠消费升级背景下中高端品牌线上化比率的提高、天猫国际等跨境进口电商、跨境出口电商、海外市场的布局。国内电商整体增速下降到 20%,中低端品牌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利好南极电商等电商高效率玩家;中高端品牌受消费升级推动,需求日渐增长,看好龙头电商代运营的机会;全球化消费将成为阿里收入增长重要驱动因素,看好此背景下跨境出口电商行业相关公司如跨境通的投资机会。电商类相对传统零售,成长性较好。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