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互联网+ 开拓信用消费三大格局 引领金融消费转型

      导读:刚刚过去的双11,天猫当日交易额突破912.174亿元,剁手族用信用卡、打白条、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形式为中国的信用消费创下了又一个新高。中国信用消费时代从1995年国内首张信用卡为开端,经过2002年中国银联成立,2006年全国统一的个人征信系统建立运行。至2015年我国推行消费金融公司试点、规范互联网公司消费金融行为,信用消费渗透市民方方面面。中国信用消费市场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不断趋向规范的发展历程。随着互联网时代对金融的深入影响,信用消费将出现“大数据”、“大体验”、“大风控”的新格局,而金融机构也通过强化风险控制领域推动信用消费的不断提升。

      刚刚过去的双11,天猫当日交易额突破912.174亿元,剁手族用信用卡、打白条、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形式为中国的信用消费创下了又一个新高。中国信用消费时代从1995年国内首张信用卡为开端,经过2002年中国银联成立,2006年全国统一的个人征信系统建立运行。至2015年我国推行消费金融公司试点、规范互联网公司消费金融行为,信用消费渗透市民方方面面。中国信用消费市场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不断趋向规范的发展历程。随着互联网时代对金融的深入影响,信用消费将出现“大数据”、“大体验”、“大风控”的新格局,而金融机构也通过强化风险控制领域推动信用消费的不断提升。

      信用卡消费已占“半壁江山”

      信用消费近来呈现了迅猛增长的态势。2011年中国信用消费市场信用卡交易总额为7.6万亿元,而到2014年已经达到15.2万亿元。银行业以信用卡为载体,联合零售、交通、餐饮、旅游等行业,为广大消费者整合了巨大的商户和行业资源,构建了信用消费“大生态格局”。

      在我国城市居民家庭日常生活消费中,信用卡消费占据绝对主力地位。中国银行业协会在2015年7月发布的《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4)》显示:2014年中国信用卡交易总额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已经达到58%。

      截至2015年上半年,我国主要上市银行的信用卡累计发卡量已超过4.33亿张,银行业整体信用卡授信余额达到6.4万亿元,同比增幅高达25.6%,在信用卡总量扩容的同时,近五年来卡均消费额以年均两位数的速度实现了持续较快增长。

      互联网+ 开拓信用消费三大格局

      2015年,“互联网+”成为年度热词。一直走在科技创新行业的银行业运用互联网、移动互联技术和思维,精准定位信用消费发展方向,开拓信用消费“大数据”、“大体验”、“大风控”新格局。

      网上行为的消费痕迹、信用数据等成为信用消费“大数据”的重要来源。通过海量数据进行客户挖潜,为海量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成为信用消费经营主体竞相角逐抢占的高地。

      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大体验”时代,能否兼顾海量消费者的普遍性和个体消费者的差异性,成为信用消费经营主体争夺市场份额的核心一环。银行作为信用消费的经营主体,通过不断优化用户体验,提升用户黏度,走差异化的经营之路。作为首批微信银行之一的交通银行、民生银行支持客户在线办卡、激活、调额、还款、实时查询交易明细等功能,最大程度契合互联网用户习惯及用户体验。

      提升客户体验银行构筑全程风控防线

      互联网时代,消费者信用消费的意愿与消费安全感知度息息相关。为进一步满足安全消费需求,传统银行业发挥在风险控制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信用消费风险管控能力,构筑“大风控”防线。

      “在强化客户端风险管控的同时,银行内部的风险控制成为信用消费金融得以持续良性发展的制胜法宝。”广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贷前、贷中、贷后三个阶段的全程风险管理将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要塞。

      此外,传统信用消费征信管理如何向市场化征信对接正成为“互联网+”时代信用消费的重大课题。未来,金融机构将与政府部门、监管机构、各信用消费经营主体一道,推动社会征信体系的完善和消费安全理念的培养。

      相关分析报告:中国通讯终端市场竞争态势及未来五年发展商机研究报告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北斗产业带领我国空间信息行业实现自主发展 市场应用需求正呈多样化趋势

北斗产业带领我国空间信息行业实现自主发展 市场应用需求正呈多样化趋势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空间信息行业迎来了技术融合与创新的新阶段。这些新技术的引入和应用,提升了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的效率和质量,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2024年我国空间信息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8519亿元。

2025年04月08日
我国网站建设行业正处成熟创新期  AI等互联网技术助力下网站数量回升

我国网站建设行业正处成熟创新期 AI等互联网技术助力下网站数量回升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及信息化投入的逐年增加,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已发展成为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工信部网站公开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 123,258 亿元,同比增长 13.4%。

2025年03月20日
我国算力行业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高性能计算持续处于全球第一梯队

我国算力行业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高性能计算持续处于全球第一梯队

随着疫情结束后市场需求回暖以及国家将加快5G、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七大领域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度,以及云计算、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和5G等新兴技术在行业的深度应用,中国服务器市场需求旺盛,服务器出货量也随之不断增长。2024年上半年,中国服务器出货量为265.08万台。

2025年02月25日
多模态大模型与各产业融合正加速落地 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占据市场重要地位

多模态大模型与各产业融合正加速落地 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占据市场重要地位

在市场需求的增长以及政策支持的背景下,我国大模型市场规模将不断增长,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元。而多模态大模型作为AI模型的发展方向,在各项相关技术愈发成熟下,其应用领域也将愈发广泛,比如说商业定制、游戏和影视等。2024年上半年,国内多模态大模型行业市场规模为33.33亿元

2025年02月11日
我国电子游戏行业:小程序游戏带来新增量 腾讯、网易等巨头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我国电子游戏行业:小程序游戏带来新增量 腾讯、网易等巨头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2023年,国内电子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3029.64亿元,同比增长13.95%,首次突破3000亿关口。2024年1-6月,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472.67亿元,同比增长2.08%,增长趋势平缓。

2024年12月02日
我国算力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供需匹配度提升空间大 大数据市场价值有待挖掘

我国算力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供需匹配度提升空间大 大数据市场价值有待挖掘

从区域市场来看,受我国数据中心建设投资的影响,我国算力行业区域市场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和华北地区。2024年上半年我国算力行业区域市场规模分布华东地区占比37.63%,华中占比9.18%,华南占比16.81%,华北地区占比18.53%,东北地区占比2.56%,西南地区占比11.67%,西北地区占比3.62%。

2024年11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