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行业发展:信息通信业的新常态和新趋势,从收入结构来看,全球移动通信业务在整个基础电信业的收入占比超过60%,非话音收入占比突破50%。从增长动力来看,移动数据业务成为收入增长的最主要动力,在全球基础电信业0.7%的增长中,移动数据及互联网收入贡献了2个百分点。
2014年,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转入新常态,信息通信服务业也迎来新旧增长动力和业务结构转变调整的关键时期,行业整体发展速度有所放缓,基础电信业由中高速增长转入中低速增长。2015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通信技术创新持续活跃,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渗透不断深入,成为经济新常态下提质增效的重要动力。在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和资本投资的三轮驱动下,信息通信业整体向好,行业结构调整继续深化,互联网引领作用持续增强。
随着全球经济筑底缓慢回升,2014年,全球基础电信业迎来转折性复苏,收入规模达到1.64万亿美元,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0.7%。
从收入结构来看,全球移动通信业务在整个基础电信业的收入占比超过60%,非话音收入占比突破50%。从增长动力来看,移动数据业务成为收入增长的最主要动力,在全球基础电信业0.7%的增长中,移动数据及互联网收入贡献了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用户结构加速调整,移动宽带(3G和LTE)用户占比接近40%,智能手机用户占比达到30%。
我国信息通信业发展步入新阶段
2014年,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转入新常态,信息通信服务业也迎来新旧增长动力和业务结构转变调整的关键时期,行业总体发展开始步入新的阶段,并呈现出以下四大突出特点。
一是行业整体发展速度有所放缓,基础电信业由中高速增长转入中低速增长。2014年,我国信息通信服务业整体收入约为1.75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4%,较去年同期下降1.8个百分点。其中,基础电信业务收入约1.15万亿元,按可比口径测算,增速约为3.6%,较去年同期下降了5.1个百分点,创下自2010年以来五年最低增速,也是近四年来首次低于GDP增速。增值电信业全年收入预计约5900亿元,增长约42%,比2013年略微下降0.7个百分点。
二是业务结构进一步调整,互联网服务全面成为行业的主导力量。从收入构成来看,互联网服务收入连续五年持续扩大,占全行业的比重由2010年约1/5快速提升到2014年的53%,首次超过全行业的半壁江山,成为行业发展主导力量。相反,包括话音、短信、彩信、呼叫中心等在内的传统非互联网业务收入占比快速下降,由2010年近4/5下降到2014年仅占47%,且下滑趋势仍将持续。
三是新旧增长动力持续转变,移动数据业务成为拉动行业增长的关键驱动力。2014年移动数据及互联网对基础电信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90%,也就是说,在基础电信业3.6%的增长中,移动数据及互联网收入贡献了近7.3个百分点。相反,传统“现金牛”移动语音和增值业务在OTT的冲击下进入加速衰退期,对行业收入增长的贡献首次由正转负,合计拉低收入增长4.5个百分点,这两大传统增长动力的正负转变也成为2014年基础电信业收入增速大幅度下滑的最根本原因。
四是消费取向快速转变,移动互联网成为主流消费方向。从终端消费来看,智能手机用户渗透率大幅度提高,首次超过50%;从业务消费来看,用户正在从话音消费快速向数据流量消费迁移,移动数据流量在移动通信ARPU值中的比重由去年不到1/4快速提高到42%。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持续加速增长,4G月户均接入流量超过700M,成为带动移动流量消费增长的重要新引擎。
2015年我国行业发展面临新形势
我国步入“新常态”攻坚期,信息通信业成为提质增效的重要动力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短期下行风险和长期中低速增长可能性并存,复苏之路依然艰难崎岖。我国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信息通信技术在创新供给及激发需求中的重要性显著上升,不断催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正在成为强大的发展新动力,“个性化、多样化”的信息消费成为国务院重点推进的六大领域消费之首,预计2015年我国信息消费总量将突破3.4万亿元。以信息通信业为依托的信息经济将为我国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同时也给行业自身带来转型发展的新机遇。
信息通信技术创新更加活跃,不断拓展行业发展深度和广度
信息通信业呈现出以互联网为主导的发展趋势,技术和业务变革融合速度日益加快,涉及领域不断延展,渗透程度越来越深,为行业持续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一是网络和终端更加智能化。SDN国内数据中心开始试商用,流量和资源的智能适配技术未来可能改变互联网基础架构。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新型网络入口广泛普及,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设备等新型智能终端加速发展,不断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二是应用服务更加规模化。云计算市场需求快速攀升,云平台成为互联网企业重要的IT基础设施,更多政府部门探索利用云服务开展电子政务建设,基于云平台的新应用、新业态呈集聚化和规模化发展之势,CDN部署和应用速度不断加快。
跨界融合速度不断加快,开辟信息通信业转型发展新空间
信息通信业正从行业内融合加快向与传统产业融合扩展。
一是互联网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从规模到形态实现新的突破。2014年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约2.8万亿元,2015年仍将保持40%以上的高速增长;互联网金融持续创新,O2O应用深入渗透,打车APP账户规模以30%以上的增速快速扩大。
二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走向深度融合,智能制造生产模式加快推进,互联网与工业融合路径从接近消费者的消费品行业向上游装备、原材料等行业延伸,生产的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特征日趋明显。进一步发挥信息通信业优势,不仅有利于支撑两化深度融合、培育生产性信息服务,也将为行业自身发展拓展新的蓝海市场。
改革开放实质推进,激发信息通信业持续发展的新活力
2015年,信息通信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开放将进一步实现实质性推进。
宽带接入网业务开放试点正式启动,民间资本将通过网络建设、资本合作、业务代理、网络代维等多种形式进入宽带接入市场;国家关于国企股权改革、员工持股等改革机制将陆续出台,国有基础电信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将进入实质性阶段;铁塔公司将正式运营建设铁塔,铁塔供需、定价、资产剥离、引入民资将陆续展开。改革开放将为信息通信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释放市场潜力,优化市场格局,促进信息通信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信息通信业整体向好行业结构调整继续深化
全球基础电信业持续回升,互联网高速增长
全球经济复苏带动信息通信业逐步回暖。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2015年,全球经济将实现3.9%的增长,发达国家成为复苏主力。在经济形势总体向好的背景下,全球基础电信业将持续反弹,基础电信业收入将增长2.0%,与全球GDP增长预期差距缩小(见图1)。除了规模增长,全球电信业务结构转型将继续深化,在移动宽带应用的引领下,移动互联网业务全面成为全球电信增长的关键性引擎。互联网行业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全球收入前十大互联网企业预计将实现25.2%的收入增长速度,总收入将超过3000亿美元。
图1 全球基础电信业务收入增长预测
我国信息通信业发展凸显六大趋势
第一,行业总体呈“V”型向好发展,互联网引领作用持续增强。
受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和资本投资的三轮利好驱动,预计2015年信息通信服务业收入规模将达到约2万亿元,增速超过16%。其中,基础电信业在开放创新和4G发展的驱动下,增速止跌回升,预计收入规模将达到1.18万亿,按可比口径测算,回升至5.4%左右,与我国GDP预期增速差距缩小。增值电信业收入继续保持40%以上的增长,收入突破8000亿元。从收入构成看,互联网服务收入持续扩大,占全行业比重将首次超过60%,对行业收入增长贡献超过100%,产业价值主导者的地位进一步增强。
第二,移动数据业务规模首次超过移动话音。
随着4G网络部署的全面加速,2015年,4G对流量消费的带动效应进一步凸显,从而拉动移动数据规模快速扩大。预计移动数据业务收入增速达50%,占基础电信业收入比重提高至1/3,首次超过移动话音,成为基础电信业中占比最大的业务。相反,移动话音业务下降幅度继续加大,占行业收入比重缩小至31.6%(见图2)。
图2 我国基础电信业收入结构变化情况
第三,固定宽带业务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2015年,“宽带中国”将进入推广普及的收官阶段,随着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宽带将进入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固定宽带接入速率迈入8M时代,我国4M及8M以上宽带用户占比将分别达到90%和50%以上。光纤宽带进入全球前列,光纤用户占比将达到40%左右,是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2倍。在农村宽带发展方面,预计国家将加大支持力度,行政村通宽带比例将提高到95%。
第四,4G业务全面启动,移动用户结构加速升级。
经过2014年一年的发展,我国4G用户规模已超过韩国和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2015年将是我国4G发展的全面启动年,预计4G用户将突破2.5亿户,跃居全球第一。移动用户结构不断升级,移动宽带(3G和LTE)用户占比将首次突破50%。智能终端在移动终端中的比例将提高至70%。
第五,移动互联网流量消费高速增长,ARPU触底回升。
在移动互联网变革大潮下,2015年基础电信企业将进一步加快转型创新,提升自身在移动互联网中所能取得的价值。预计2015年将迎来流量经营黄金期,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330Mb/月,同比增长57.1%,创历史新高。同时,在移动数据业务的强劲拉动下,2015年移动通信ARPU值将触底回升,移动数据流量ARPU将首次超过移动话音APRU,移动流量价值占比突破50%。
第六,数据资费进一步下降,普惠民生激发消费。
图3 移动数据流量资费下降刺激流量快速增长
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驱动下,我国移动数据流量和收入的剪刀差不断加大,移动数据资费呈逐年加速下降的态势。预计2015年我国移动数据资费将进一步下降23%,每MB约0.1元。在数据资费弹性大于1的作用下,资费的下降带来流量的高速增长,预计2015年移动数据流量将实现翻番,超过400万TB;收入超过4000亿元,同比增长50%(见图3)。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