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即时通讯应用正在争夺移动操作系统地位

       导读:即时通讯应用正在争夺移动操作系统地位,有人认为消息应用只是年轻人分享花边新闻的另一条途径,但消息应用的发展前景势必让这些人诧异万分。消息应用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这证明它们将成为一种持久的现象。

       《经济学人》近日撰文称,微信、WhatsApp、Snapchat等消息应用飞速增长,传统软件面临巨大竞争压力。以Facebook为代表的开发商意图打造全新的服务平台,新平台将与Android和iOS争夺统治地位。


       文章全文如下:

       “如若发现,我建议抓住他的脖子,摇到他口吐白沫,掏出他的内脏,让他自己吞下去。”硅谷人可不常引用英国小说家佩勒姆•G•伍德豪斯爵士的文章。但硅谷风投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的班尼迪克•埃文斯(Benedict Evans)认为,消息服务会对移动软件和企业软件“下此毒手”。

       目前,最显著的事例就是Facebook的F8大会。Facebook在会上宣布,消息服务Messenger将转型为搭载和整合各种第三方应用的“平台”。Facebook Messenger只是一款支持iOS和Android的应用,但它将成为移动系统应用商店的竞争对手。简而言之,它将成为一款蚕食App Store的应用。

       消息应用兴起

       有人认为消息应用只是年轻人分享花边新闻的另一条途径,但消息应用的发展前景势必让这些人诧异万分。消息应用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这证明它们将成为一种持久的现象。

       市场研究公司Flurry统计显示,去年消息应用总用户量增幅超过100%。前十大消息应用总用户量已经超过30亿。最具人气的消息应用WhatsApp用户量已达7亿。

       随着用户量的增长,专用版消息应用相继问世。Snapchat凭借阅后即焚功能闻名于世,Secret、Whisper和Yik Yak让用户匿名交流。Telegram因超强的加密功能而引起关注。无需互联网,FireChat用户的手机可直接通信。

       用户在消息应用中花费大量时间,尽管部分消息应用的盈利模式尚不明朗,但投资者还是给予它们相当高的估值。去年,WhatsApp处理超过7万亿条消息,相当于每个地球人发送1,000条信息。

       研究公司Forrester称,英国用户的WhatsApp使用时间与Facebook社交应用使用时间几乎相当。在中国,微信用户月均使用时间约为1,100分钟(大约18小时)。

       企业领域

       尽管数据较小,但商业世界正在发生类似的变化。消息服务Slack已取得成功,但在Slack所处的企业社交网络领域,很多公司都以失败告终。年仅一岁,Slack现在已经拥有50万用户。Slack表示,每个工作日用户的使用时间为135分钟,每月发送总信息量达3亿条。去年10月,Slack的估值已经超过10亿美元。

       Slack将海量的信息分类成为易于管理的“频道”,每个频道专门面向一个项目或一支团队。用户可以创建和订阅频道,交换信息,公布链接和上传文件。除了可以减少电子邮件处理时间,这些频道还可以帮助新员工快速了解新项目,他们再也无需用空空如也的收件箱来了解工作。

       类似Slack的企业消息服务还有很多,Quip、HipChat等初创都提供相似的服务。大型公司同样不甘落后。最近,思科推出企业消息服务Spark。Spark的界面和体验有点类似Slack,但Spark提供语音和视频通信功能。IBM也紧跟这股潮流,推出网络电邮服务Verse。Verse用户即可以发送即时消息,也可以用IBM人工智能引擎沃森Watson分类和回复信息,从而降低通信负担。

       营收模式

       无论是消费者消息应用,还是企业消息应用,为了迎合投资者,它们最终都需要盈利。为了达到目的,它们可以选择几种途径。一种途径就是以低价大量销售附带产品。例如,一些亚洲消息服务销售表情包。

       另一种途径是从自己网络中的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抽取分成。微信用户可以直接打车和订机票;Snapchat让CNN、国家地理等新闻媒体在其平台上发布文章,Snapchat获得部分广告营收分成;与Facebook Messenger一样,Line和Snapchat最近还添加了支付服务。

       尽管多数消息服务是免费的,但WhatsApp收取小额年费(99美分)。事实上,一旦用户及其联系人都习惯于某款消息服务,要求他们支付小额年费并非难事。如果乘以庞大的用户基数,再扣除少许的运营成本,年费收入同样相当可观。

       至于企业消息服务,由于企业用户习惯于为电邮系统支付年费和维护费用,它们更倾向于收取这样的经常性费用。无论企业规模大小,企业用户都拥有各种在线服务,例如客户支持和软件漏洞跟踪,这些服务的警告和查询信息令企业用户烦恼不已。因此,只要新服务能够更有效地处理这些信息,企业用户就愿意为新服务付费。

       每位Slack用户每月需支付7美元费用。Slack可以把大量的信息转移到频道中,让服务成为所有信息流的处理中心,因此Slack深受企业欢迎。

       平台之争

       但是,美好的愿景可能还要依赖Facebook这样的公司——让消息服务成为平台,其他公司可以在平台上开发内容和应用,开发者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创收。微信几乎已经成为一个平台。Facebook现在意图更进一步,让Messenger成为其他服务和应用的接入点。例如,点击消息流中嵌入的链接,用户可以直接打开其他应用。

       咨询公司Ribbonfarm创始人文卡泰什•劳(Venkatesh Rao)表示,在软件行业,这样的平台之争是一种自然演变。类似的竞争已经发生过,最为显著的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浏览器大战”。当时,网景浏览器意图取代微软成为一个霸主平台。如今,Android和iOS是移动平台霸主,它们必然将予以还击。

       自 腾讯科技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电竞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产业链发展逐渐繁荣和完善

我国电竞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产业链发展逐渐繁荣和完善

2023年以来,游戏产业规模企稳回升,内容质量显著提高,科技创新不断提速,海外市场持续开拓,为优化文化供给、促进科技创新应用、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作出了积极贡献。2024 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 3246亿元。

2025年08月25日
中国AI智能体行业元年来临 行业正从“技术验证”向“场景深耕”转型

中国AI智能体行业元年来临 行业正从“技术验证”向“场景深耕”转型

根据Research and Market预测,全球智能体市场规模将从 2024 年的 51 亿美元飙升至 2030 年的 471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4.8%,中国是核心增长引擎之一。

2025年08月21日
算力需求与双碳目标共举 液冷技术方案有望加速渗透

算力需求与双碳目标共举 液冷技术方案有望加速渗透

冷板式液冷技术占据当前国内主要市场,具有较高兼容性、可靠性。冷板式液冷技术较早引入中国市场,具有10年以上的技术积累,目前在三种主流液冷技术中成熟度最高、应用范围最广。当前我国冷板式液冷市场占比高达65%,而浸没式液冷和喷淋式液冷市场占比分别为34%和1%。

2025年08月07日
稳定币市场快速发展 跨境结算潜力替代空间巨大

稳定币市场快速发展 跨境结算潜力替代空间巨大

截至北京时间2025年7月4日10:00,全球稳定币总市值达到2644亿美元,其中美元稳定币市占率超过97%。目前最主要的美元稳定币是Tether公司发行的USDT(泰达币)和Circle公司发行的USDC,两者背后依托的是美元信用,历年来基本占据稳定币市场90%以上的份额。

2025年08月06日
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  AI+游戏趋势明朗 应用空间广阔

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 AI+游戏趋势明朗 应用空间广阔

我国游戏产业生态持续优化,国内游戏市场规模稳中有增。一方面,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游戏版号稳定发放,进口版号发放频率提升。另一方面,多款长青产品运营平稳,数款新游凭借精良制作与玩法创新收获高热度与好口碑,游戏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助力文化传播、激发科技创新等方面凸显出积极的社会价值。根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出版工作委员

2025年07月02日
我国eCall即将进入全面普及阶段 车联网安全需求亦将驱动行业渗透率快速提升

我国eCall即将进入全面普及阶段 车联网安全需求亦将驱动行业渗透率快速提升

伴随我国 eCall 强制性国家标准逐步落地,“车与 X+eCall”将持续为自动驾驶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自动驾驶是实现无人驾驶终极形态的必经阶段,按照技术发展程度可以分为 L0(应急辅助)、L1(部分驾驶辅助)、L2(组合驾驶辅助)、L3(有条件自动驾驶)、L4(高度自动驾驶)、L5(完全自动驾驶)五级。

2025年06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