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全球无线市场10大预测



  运营业务篇

  移动社区。移动性已经成为互联网商业模式和服务不可或缺的属性,为无线运营商开辟了新业务。一二十岁的年轻人习惯浏览MySpace和Facebook等个性化的互动网站,已经成为移动社区网络的主要使用人群。另一方面,地区网络服务,比如交友和组织社区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用户,甚至一些上班族。Google、Yahoo和Skype凭借品牌和市场的优势,受到用户的青睐,使无线运营商难与其抗衡。然而,随着用户对移动社区的信息和视频服务的需求增加,无线运营商在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服务方面具有优势。

  移动社区的应用也将由原先预置在移动终端发展成可随时下载的模式。

  移动电视。移动电视的应用已经得到用户的认可,商业前景初现,从短期上看,大部分用户还不可能支付每个月5.99~9.99美元的移动电视业务套餐,因为他们目前对移动电视的需求主要是即时的体育新闻播报或者视频短片,他们更愿意根据观看移动电视的内容或者时间支付费用。但是这必将为移动电视进一步的推广和最终的普及打下牢固的基础,可以预见,3~5年内,移动电视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

  在内容提供上,Verizon无线牵手高通MediaFLO预示着用户自身向着内容发布者的角色转变,和专业的内容提供商相互推动移动电视的发展。在技术应用上,广播电视成为了运营商创造利润和提升用户认可的主要推动力,当然,P2P的视频传输也受到用户的欢迎。在2007年,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之间争夺产业控制权的斗争将更加激烈。

  终端篇

  手机。市场的竞争和利润压力使3G手机的价格定位低于90美元,以确保足够规模的用户数量。为了复制拍照手机的成功模式,手机生产商不断赋予手机新的功能,包括音乐播放,定位服务等。尽管有些功能在用户的实际操作中并不经常使用,但这些新型手机有利于无线运营商提高业务流量和增加利润。

  inCode预测在今后北美地区销售手机的20%都将针对不同的用户群而具有特殊的功能,比如音乐/视频娱乐或者商务应用。具有Wi-Fi功能的手机将成为互联网公司的“特洛伊木马”,使他们能够从移动运营商那里分取一部分的利润。

  定位服务。GPS成为定位服务应用于无线领域的首选技术。手机生产商不断推动GPS技术从车载的卫星导航系统演变成为手机的内置功能。2007年初Nokia即将推出的第一款支持GPS手机和系统带宽足以支持新的多媒体业务,使地区运营商能够向用户提供定位服务。由于手机整体销售规模是其它电子设备的10到20倍,GPS将在无线领域得到大范围的普及,显然,这对于手机生产商和用户来说是个好消息,但对于运营商是利是弊,需要市场来给出答案。

  系统设备篇

  多媒体平台。IMS受到AOL、Yahoo!和Google等多媒体平台的挑战。随着不同平台间的融合,互联网服务商开始建立基于自身产业的多媒体架构,这直接威胁着电信运营商采用IMS实现融合。与互联网的发展相似,IMS的快速发展需要电信企业大量资金和技术的投入,促进创新性应用的开发。YouTube的成功模式对IMS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一要有庞大的用户数量,二要有低成本的P2P市场。

  中国和印度因素。中国和印度正成为全球电信设备销售量提高的主要驱动力。2007年,中国和印度无线市场的用户规模将达到2亿,超过Vodafone的全球用户数量。专家预测,2007年底,中国的3G牌照即将发放,无线市场的中心将从欧洲和美国转移到中国和印度,对整个产业影响深远。中国的设备商已经开始制订长远的计划,在技术上寻求创新和突破,相信在未来4G市场上,亚洲因素的影响力将进一步扩大。

  应用篇

  手机广告。手机广告的模式适合未来市场的需求,主要的广告商将采用技术含量更高的多媒体广告形式取代传统的短消息。2005年手机广告市场创造的利润为450万美元,RBCCapital咨询公司预计到2010年,这个数字将猛增到15亿美元。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机广告的效果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进行量化和统计,广告商将根据市场改变策略,丰富的3G应用、视频内容以及GPS定位服务,使广告商能够更好地发掘潜在的消费者。

  无线家庭娱乐。移动运营商正试图进入家庭娱乐的领域,与控制家庭宽带和有线语音服务的传统固网运营商展开竞争。Wi-Fi仍然是无线接入的主要技术,但低成本的femtocells和HSPA路由器也可以提供VoIP服务,对Wi-Fi构成了挑战。特别是HSPA的商业模式使移动运营商在开拓新兴市场时占据了有利的地位。

  企业通信篇

  网络安全。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移动数据流量的增加以及固网和移动网之间的安全漏洞,使黑客把目标转向数以百万计的无线设备。黑客攻击、病毒、数据安全取代设备丢失成为威胁企业信息安全最主要的因素。同时,VoIP和移动支付等无线服务对信息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用户而言,网络无缝连接、离线内容浏览、IMS等要求全新的点对点安全解决方案。

  无线解决方案。便捷、可靠、价格合理,企业无线解决方案的时代已经开启。越来越多的企业用户通过便携的笔记本电脑进行交易、数据搜集和信息发布,逐渐通过无线的解决方案实现传统的管理流程,比如任务分配、远程监控等。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网站建设行业正处成熟创新期  AI等互联网技术助力下网站数量回升

我国网站建设行业正处成熟创新期 AI等互联网技术助力下网站数量回升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及信息化投入的逐年增加,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已发展成为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工信部网站公开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 123,258 亿元,同比增长 13.4%。

2025年03月20日
我国算力行业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高性能计算持续处于全球第一梯队

我国算力行业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高性能计算持续处于全球第一梯队

随着疫情结束后市场需求回暖以及国家将加快5G、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七大领域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度,以及云计算、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和5G等新兴技术在行业的深度应用,中国服务器市场需求旺盛,服务器出货量也随之不断增长。2024年上半年,中国服务器出货量为265.08万台。

2025年02月25日
多模态大模型与各产业融合正加速落地 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占据市场重要地位

多模态大模型与各产业融合正加速落地 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占据市场重要地位

在市场需求的增长以及政策支持的背景下,我国大模型市场规模将不断增长,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元。而多模态大模型作为AI模型的发展方向,在各项相关技术愈发成熟下,其应用领域也将愈发广泛,比如说商业定制、游戏和影视等。2024年上半年,国内多模态大模型行业市场规模为33.33亿元

2025年02月11日
我国电子游戏行业:小程序游戏带来新增量 腾讯、网易等巨头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我国电子游戏行业:小程序游戏带来新增量 腾讯、网易等巨头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2023年,国内电子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3029.64亿元,同比增长13.95%,首次突破3000亿关口。2024年1-6月,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472.67亿元,同比增长2.08%,增长趋势平缓。

2024年12月02日
我国算力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供需匹配度提升空间大 大数据市场价值有待挖掘

我国算力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供需匹配度提升空间大 大数据市场价值有待挖掘

从区域市场来看,受我国数据中心建设投资的影响,我国算力行业区域市场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和华北地区。2024年上半年我国算力行业区域市场规模分布华东地区占比37.63%,华中占比9.18%,华南占比16.81%,华北地区占比18.53%,东北地区占比2.56%,西南地区占比11.67%,西北地区占比3.62%。

2024年11月04日
小游戏异军突起成为手游细分新贵 蓝海市场下行业尚未出现垄断性龙头公司

小游戏异军突起成为手游细分新贵 蓝海市场下行业尚未出现垄断性龙头公司

国内小游戏平台最大的当属微信小程序游戏平台。微信小游戏平台诞生于2017年的《跳一跳》,并在2018年开放接入,目前已有接近40万开发者,2023年小游戏规模同比增长超50%,超100个团队季度流水超千万元。

2024年09月13日
我国智算中心建设加速 目前市场正面临应用多元化、供需不平衡挑战

我国智算中心建设加速 目前市场正面临应用多元化、供需不平衡挑战

目前政府、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等积极布局智算中心,中国移动正在规划建设亚洲最大的智算中心。各级政府、运营商、互联网企业也纷纷开启智算中心建设计划,目前已有超过40座城市布局智算中心。在行业下游需求驱动和政策持续引领下,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达到1466亿元。

2024年08月09日
新兴技术带来新增长点 技术创新成我国互联网软件开发行业发展核心驱动力

新兴技术带来新增长点 技术创新成我国互联网软件开发行业发展核心驱动力

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开发行业将面临更多的市场机遇,推动互联网软件开发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3年,我国互联网软件开发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7805亿元,并且仍在不断增长。

2024年06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