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1年我国土壤调理剂行业下游需求旺盛 推动市场快速扩张

       土壤调理剂为加入土壤中用于改善土壤的物理和(或)化学性质,及(或)其生物活性的物料。

       目前,土壤质量问题或退化问题已影响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是粮食安全,因此障碍土壤改良将是我国农业领域一个长期的课题。土壤调理剂在改良障碍土壤方面大有用途,各种不同功能的土壤调理剂如果能够因地制宜地发挥作用,将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随着土壤调理剂检测和评价体系的逐步建立,土壤调理剂作为农田的基本投入品,其安全性、适用性和有效性将得到科学评价,尤其是能够验证长期使用的安全性,那么土壤调理剂产品的发展将逐渐步入一个科学、规范和快速发展的轨道。

       随着国家对土地污染政治重视,我国土壤修复行业市场潜力巨大。根据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我国土壤修复市场规模为13.1亿元,到2017年市场规模增长超10倍,为151.45亿元。2019年我国土壤修复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328亿元。

2015-2019年中国土壤修复行业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环保部,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近年来我国加大对土壤污染的整治工作,土壤调理剂下游需求快速增长,2019年我国土壤调理剂市场规模已经达到713亿元,具体如下:

2015-2019年中国土壤调理剂行业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1.从行业层面上来讲

       目前所有的土壤调理剂厂家要抱团发展,团结协作。因为在目前这个阶段,大家是在同一条船上,是合作关系,不是彼此争夺市场的竞争关系,市场很大,大家都开拓不了,这有这个产业被普遍认知了,这个品类被市场接受了,大家才会有好日子过。所以,所有的土壤调理剂企业要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一起探讨如何开拓市场,必要时,以领先的企业牵头成立“中国土壤调理剂产业联盟”,结合媒体、院校和专家的力量,将土壤调理剂推向市场。

       2.从企业层面来讲

       企业要努力做好产品技术研发,确保产品质量。这个是基础,不要投机取巧的卖概念。如果你觉得你的产品好,那么敢不敢把产品拿到土壤酸化污染最严重的地方做试验?这些地方,产品最容易出效果,而且一旦在这个市场上反映良好,就可以对其他市场产生连锁效应。产品的推广要有策略:比如针对镉污染,比如针对某区域,比如针对某作物。要专注聚焦,不要在所有市场铺天盖地的推广,没有那个精力,也没有那个能力,所以要聚焦市场,才有可能做好。

       3.从厂家业务员层面来说

       在推广的时候要盯着当地的大经销商,盯一到两个,不要在这个代理商里放点货,在那个经销商里放点货,结果代理商也不把这个产品作为重点产品推,就等于没有什么效果。记住,在市场的初级阶段,一点是聚焦大客户,而不是全面撒网,因为你的网没那么结实,网撒的大了,就收不回来。还有就是你的产品有很多效果,在给客户宣传的时候要有针对性,比如产品既可以增产又可以改善农产品品质,那么在大田区,宣传时,就是重点讲增产,在经作区,宣传时,就是重点讲提升农产品品质,差异化的单一卖点,才容易被客户记住。

       随着工业化发展的推进,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受酸雨污染的土壤面积也急剧增加。我国土壤资源亦不容乐观,一方面我国土壤资源人均占有量偏少,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又吞噬了大量的可耕作土地。因此,必须加大土壤的利用强度以获得更大的土壤生产效率。同时我国土壤质量良莠不齐,整体质量偏低并伴有愈演愈烈的退化现象,水土流失、土壤酸化、盐溃化等现象呈加速扩展的趋势。土壤调理剂的出现可以说为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从我国酸性土壤、盐渍化土壤、干旱土壤以及生物学障碍土壤的性质出发,对我国土壤调理剂的市场潜力进行分析后发现,我国酸性土壤调理剂市场需求量达3000万吨以上;改良盐渍化土壤常用的水剂潜在市场将近50万吨;干旱地区保水剂的市场需求量若以施用6kg/亩计算,需求达140万吨以上;生物学障碍土壤的潜在市场需求量达65万吨以上。可见,土壤调理剂在我国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欲了解更多内容,请参阅我们的行业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土壤调理剂市场调研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
        《2020年中国土壤调理剂行业投资分析报告-产业竞争格局与未来趋势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中国报告网专注于行业分析与产业研究,多年来持续追踪数千个细分行业,是业内领先的资深行业分析报告提供方,曾为数千家企业(包括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和数十家国内五百强企业)提供了详实的行业分析报告,并获得了客户认可。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客服邮箱: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聚氨酯行业发展规模处持续上涨趋势 未来规模化企业将会保持较大增长空间

我国聚氨酯行业发展规模处持续上涨趋势 未来规模化企业将会保持较大增长空间

我国是全球聚氨酯行业大国,尽管产业局部领域距离全球领先企业有一定距离,但是发展规模一直处于持续上涨趋势,截止2024年我国聚氨酯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443.59亿元,2025年上半年约为1276.24亿元。

2025年10月30日
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发展步入快车道 目前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基础化工产业体系

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发展步入快车道 目前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基础化工产业体系

经过二三十年的持续发展,在以“能源金三角”为核心的广大中西部地区,已经培育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现代煤基能源化工产业体系。到2024年底我国煤化工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6.31万亿元规模,2025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3.54万亿元。

2025年10月28日
中国聚乳酸(PLA)行业市场供不应求 但国内已摆脱国外企业关键技术封锁

中国聚乳酸(PLA)行业市场供不应求 但国内已摆脱国外企业关键技术封锁

目前来看,以聚乳酸为代表的生物基可降解塑料逐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全面应用,材料的生产技术也逐渐成为各国的战略性资源,受到极高的重视。2025年上半年中国聚乳酸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4.89亿元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乙二醇行业供需维持去库格局 目前潜在供应压力依然较大

我国乙二醇行业供需维持去库格局 目前潜在供应压力依然较大

近几年,国内合成气制乙二醇项目不断上马,而下游需求尚未有较大提升,存在行业产能过剩的风险,如产品市场价格继续在低位徘徊,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乙二醇行业市场规模也呈现出波动的状态,2021年受价格上涨推动,市场规模达到了1125.20亿元,随着产能扩张,2023年乙二醇市场规模940.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氟钛酸钾行业呈稳步增长态势 企业技术研发和产能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氟钛酸钾行业呈稳步增长态势 企业技术研发和产能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

近年来我国氟钛酸钾下游需求快速增长,2020年市场规模为8.24亿元,2024年已经达到10.76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到5.76亿元。

2025年10月15日
从“量”到“质” 我国正向“磷强国”进军 绿色转型与产业链优化成重要方向

从“量”到“质” 我国正向“磷强国”进军 绿色转型与产业链优化成重要方向

随着国内新能源产业、磷肥产业等的蓬勃发展,对磷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国内企业加大生产投入,提高供应能力,近年来,我国磷行业供应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我国磷行业主要产品黄磷、磷酸产量分别达到了85万吨、331万吨。

2025年10月11日
我国纯碱行业:供给过剩下价格持续下滑 未来落后产能将加速出清、产业链协同趋强

我国纯碱行业:供给过剩下价格持续下滑 未来落后产能将加速出清、产业链协同趋强

近年来,中国纯碱市场规模整体保持相对稳定,但存在一定的波动。2023年中国纯碱市场规模约为853.36亿元,较2022年増长约140亿元,这主要得益于国内部分大型纯碱企业的产能释放以及下游光伏等产业需求的増长。2025年上半年受市场供给过剩影响,纯碱价格持续下滑,使得市场规模远低于往年同期。

2025年10月04日
双碳政策背景下绿色甲醇逐渐开启商业化落地,船舶、储氢等下游需求成为重要助推力

双碳政策背景下绿色甲醇逐渐开启商业化落地,船舶、储氢等下游需求成为重要助推力

在我国甲醇的下游应用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作为化工原料制烯烃、甲醇燃料和作为化工原料制甲醛,其中烯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橡胶、塑料和纤维等;燃料方面,甲醇可以直接使用或与其他燃料混合使用,近年来,甲醇作为燃料的需求呈显著上升趋势;甲醛用于制造胶黏剂和涂料,广泛应用在木材加工、家具制造和建筑行业。

2025年10月0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