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政策需求共同发力 我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行业蓬勃发展 市场竞争加剧

        锂电池主要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池隔膜、电解液以及电池壳体等材料组成。其中,正极材料是锂电池的核心材料之一,在锂电池材料成本中占比高达30-40%。而根据材料体系,正极材料可分为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等。其中,磷酸铁锂是经原料混合、干燥、烧结和粉碎等工序制作而成的橄榄石结构正极材料。

各类锂电池正极材料对比

 

钴酸锂

锰酸锂

磷酸铁锂

三元材料

比容量(mAh/g

140-150

100-120

130-140

150-220

循环寿命(次)

500-2000

500-1000

2000

1500-2000

安全性

较差

较好

较好

成本

适中

材料优点

电池能量密度高

成本低

寿命长、成本低、安全性高

成本较低、电池综合性能好

材料缺点

成本高

电池能量密度低

低温性能差

成本较高

主要应用领域

3C数码产品

低端3C数码产品、电动工具等

新能源客车、储能等

新能源乘用车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产业链方面,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锂源、铁源、磷源、碳源等磷酸铁锂原材料和磷酸铁锂制备设备供应;下游主体为锂电池生产行业,比如动力锂电池、储能锂电池等。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行业产业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原材料生产成本中,磷酸铁锂作为碳热还原法的主要原材料,电池级碳酸锂和磷酸铁占原材料总成本的85%多。因此,降低原材料成本是降低磷酸铁锂成本的关键。

我国磷酸铁锂原材料成本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标准,促进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行业技术升级、应用推广,规范行业发展。

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行业政策

政策名称

发布日期

颁布主体

主要内容及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2019-10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鼓励锂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发展,促进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

2018-07

交通运输部

2020年底前,重点区域的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公交车全部更换为新能源汽车

《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

2018-07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利用峰谷电价差、辅助服务补偿等市场化机制,促进储能发展

GB/T33828-2017纳米磷酸铁锂中三价铁含量的测定方法》

2017-05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规定了纳米磷酸铁锂中三价铁含量测定方法的原理、设备、试剂、步骤以及测试报告内容等

GB/T33822-2017纳米磷酸铁锂》

2017-05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规定了纳米磷酸铁锂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测方法、检测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订货单内容

《“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2017-01

国务院

公共机构率先淘汰老旧车,率先采购使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中央国家机关、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的政府部门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占当年配备更新车辆总量的比例提高到50%以上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下游市场需求旺盛,目前我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行业下游主要是磷酸铁锂电池制造。在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下,动力锂电池消费量逐渐提高,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总出货量的90%以上;储能锂电池行业处于发展初期,因此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应用规模较小,消费占比3%。

我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行业消费结构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与此同时,在技术手段不断发展和下游应用需求刺激下,我国电化学储能市场蓬勃发展,为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行业带来发展机遇。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电化学储能市场累积装机功率规模为1709.60MW,同比增长59.4%。

2011-2019年我国电化学储能市场累积装机功率规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市场竞争方面,目前我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行业市场水平较低,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逐渐退出市场,而一些锂电池制造商凭借着前驱体核心制备技术占据着市场主要份额,市场竞争加剧且集中度不断上升。根据市场参与主体的不同,可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行业分为三类。

我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行业竞争主体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行业相关企业及简介

企业名称

简介

德方纳米

产品包括纳米磷酸铁锂、石墨烯及碳纳米管。德方纳米自主研发的制备方法—自蒸发液相合成法降低了磷酸铁锂生产成本并提升了产品品质。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包覆工艺是其核心技术

贝特瑞

产品丰富,涵盖锂电池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在提升正负极材料匹配性方面具备经验优势。以其产品制备而成的锂电池稳定性更好

湖北万润

产品丰富,涵盖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等各类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前驱体核心技术为湖北万润的锂电池正极材料提供品质保障

 

比亚迪

涵盖各类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锂电池制造、整车制造等产业链环节。比亚迪具备磷酸铁锂技术积累的同时了解下游需求和发展趋势,能实现材料研究和材料应用高度结合

安达科技

传统从事磷化工产品深加工,产品包括磷酸铁锂及其前驱体。前驱体为其核心技术,优质的前驱体为安达科技磷酸铁锂提供品质保障

国轩高科

涵盖各类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锂电池制造、整车制造等产业链环节。国轩高科磷酸铁锂可实现自产自销,将磷酸铁锂应用于其自身动力锂电池和储能锂电池产品,拥有成本优势

北大先行

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材料、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储能电池组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北大先行旗下的研发院依托北京大学化学院强大的科研实力,研发院拥有18位博士、82位硕士构成的百名科研专家团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三元素和磷酸铁锂等产品

升华科技

为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主要产品为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它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池,通信基站储能电池等领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市场份额占比中,头部企业逐步扩大市占率,2019年我国磷酸铁锂CR3高达51%,CR5为83%。

2019年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行业主要企业市场份额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近三来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结构不断调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市场规模回落。不过,在新能源汽车政策补贴逐步退坡、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行业凭借着低成本、高循坏的优势,将重获需求增长动力,2020-2023年市场规模将稳步增长。

2014-2023年我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WYD)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1年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市场调研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研究》。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玻纤行业上游可完全自供 下游新领域应用提供增量

我国玻纤行业上游可完全自供 下游新领域应用提供增量

从供应情况来看,随着玻纤下游各行业市场容量提升,叠加玻纤应用范围不断扩展,2012-2022年全球玻纤产量从530万吨增加至1041万吨,CAGR为7.0%;其中,中国玻纤产量从288 万吨增加至687万吨,CAGR为9.1%,2022年我国玻纤产量占全球比重高达66%,出口成为我国玻纤产业的重要需求环节。

2025年02月20日
我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盐化工生产大国 产销量不断增长 纯碱与烧碱是市场最主流产品

我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盐化工生产大国 产销量不断增长 纯碱与烧碱是市场最主流产品

近年来,中国盐化工产业保持稳定发展状态。2023年我国盐化工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250.68亿元,尽管这一数字相较于上年度有所回落,但整体波动较小。这主要得益于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增长,盐化工产业不断提高发展速度,积极适应国家经济改革的大环境。

2025年01月17日
我国特种聚醚行业由供不应求向供大于求转变 产业链整合将成重要发展趋势

我国特种聚醚行业由供不应求向供大于求转变 产业链整合将成重要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特种聚醚行业的市场规模波动较大,2019年行业市场规模为15.83亿元,2021年达到今年最高为35.39亿元,之后回落,2023年为23.27亿元,2024年上半年为10.74亿元。

2024年12月06日
我国成为全球碳酸锰主要生产与消费国之一 非工业级市场发展前景可期

我国成为全球碳酸锰主要生产与消费国之一 非工业级市场发展前景可期

2023年我国碳酸锰行业在下游需求増长以及锰矿供给减少等因素影响下,市场规模增长至66.23亿元,2024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33.82亿元。

2024年11月23日
我国再生塑料行业逐步进入有序发展期 不断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我国再生塑料行业逐步进入有序发展期 不断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及“双碳”目标的推进,再生塑料作为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手段,持续受到高度重视,2023年我国再生塑料行业市场规模为834.84亿元,虽然市场规模整体下降,较2021年下滑54.9亿元,但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利用、末端处置全链条治理成效更加显著。

2024年11月20日
环保趋严下车用领域成我国尿素行业增长点 目前市场企业较为分散

环保趋严下车用领域成我国尿素行业增长点 目前市场企业较为分散

2024 年上半年国内尿素装置持续稳定运行,国内尿素产量呈增长状态。2024 年1-6月,国内尿素产量 3343万吨,同比增长7.9%。

2024年11月19日
我国已成全球分离膜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行业呈现差异化竞争局面

我国已成全球分离膜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行业呈现差异化竞争局面

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对高质量、高性能气体分离膜的需求持续增长。2019-2023年,中国分离膜行业市场规模从426亿元增长至560.31,增长率显著超过全球市场平均水平。中国市场需求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海水淡化项目的不断增加、淡水需求的增加、饮用水短缺问题的加剧,以及工业领域对高效、环保气体分离技术的迫切需

2024年11月13日
我国催化剂行业:产需规模持续增长 高端市场被国外企业垄断 本土企业仍需发力

我国催化剂行业:产需规模持续增长 高端市场被国外企业垄断 本土企业仍需发力

近年来,随着能源化工、精细化工等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催化剂的产量持续增长。2023年全国催化剂产量达到229.6万吨,2024年上半年为115.5万吨,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这一增长趋势反映了市场对催化剂需求的不断增加。

2024年11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