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技术+政策驱动 中国气凝胶行业供需稳步提升 石化为主要应用领域

       气凝胶是一种新型绝热材料,隔热性能优异,包括无机气凝胶、有机气凝胶、混合气凝胶和复合气凝胶四大类。

气凝胶的分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气凝胶的制备工艺分为常压干燥工艺和超临界干燥工艺,其中常压工艺逐步成主流选择。随着工艺成本的降低和产业规模的增长,国内气凝胶市场逐渐发展成熟,制备工艺优化取得了持续突破性进展。

国内气凝胶技术突破历程

年份

技术突破主要内容

效应

2008

NHT干燥成型

为连续式全自动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2011

TEOS常压制备

将有机硅源与常压干燥技术相结合

2012

首套1000L超临界二氧化碳气凝胶干燥设备

实现规模化生产

2014

多重互穿网络结构模型

气凝胶流变体技术

降低生产成本至原有的20%,生产流水线设备整体造价约为2500万元,仅为国外同功能生产流水线设备投资的1/10左右

2016

水玻璃替代有机硅源、采用常压干燥设备

显著降低原材料成本

2017

低成本减压干燥技术

年产100立方米气凝胶的生产设备投资由5000万元降到200万元,产品价格下降80%

2017

气凝胶隔热管研制

气凝胶隔热管工业化生产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气凝胶产业链上游为无机硅源、有机硅源等原材料,中游为气凝胶及其复合材料,下游主要应用在保温隔热、建材、石油化工、新能源车、航空军工等领域。

气凝胶产业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气凝胶生产成本高昂,产品价格昂贵,主要集中在原材料硅源、设备折旧以及能耗方面。其中原材料硅源成本占比较高,约占总成本的40%。

气凝胶生产成本分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气凝胶产品包括气凝胶材料和气凝胶制品,其中气凝胶材料相较于制品生产难度小,故占据更多份额。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气凝胶材料占比达58%,气凝胶制品占比为42%。

2019年我国气凝胶产品结构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产量来看,我国气凝胶产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气凝胶材料产量为7.82万立方米,气凝胶制品产量为9.84万吨。

2014-2019年我国气凝胶行业产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气凝胶应用领域广泛,其中石化行业是最主要的应用场景。据统计数据,2019年,石化领域约占气凝胶市场的47.6%,其次是工业隔热领域,占比达33.8%。随着节能环保理念的深入,未来建筑建造以及新兴领域将成为气凝胶的主要消费驱动力。

2019年中国气凝胶行业下游销售结构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下游市场的推动下,我国气凝胶需求大幅提升。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气凝胶材料市场需求量为8.02万立方米,气凝胶制品需求量为12.16万吨。

2014-2019年我国气凝胶行业需求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国内主流气凝胶企业包括埃力生高新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化学华陆科技有限公司、爱彼爱和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具备大型产业化生产技术和规模化生产能力。其中埃力生气凝胶生产能力已达到50,000M/年,居行业前列。

国内气凝胶企业产能

企业

已达产能/M3/年)

拟建产能

广东埃力生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50000

 

中国化学华陆科技有限公司

 

50000

河北省沧州市爱彼爱和新材料有限公司

10000

20000

山西阳中新材有限责任公司

20000

 

河北金纳科技有限公司

20000

 

浙江省纳诺科技有限公司

15000

 

贵州航天乌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12000

 

武汉宏大科技有限公司

10000

 

山东金石高温材料有限公司

8000

 

河南泛锐复合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5000

 

弘大科技有限公司常州高新区

5000

 

湖北硅金凝节能减排科技有限公司

5000

 

北京建工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1000

 

合计

161000

70000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为推动气凝胶行业快速发展,国家支持政策不断出台。2020年11月,《气凝胶保温隔热涂料系统技术标准》启用,有利于规范气凝胶保温隔热涂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为建筑领域新建、扩建和既有建筑改造工程中气凝胶应用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提供了技术保证。

2012-2020年我国气凝胶行业相关政策

时间

文件名称

内容

2012

《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支持建设新材料工程研发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

2015.05

《中国制造2025

提出发展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料和先进复合材料

2016.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支持新材料类新兴产业发展,突破相关核心技术

2016.12

《关于成立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通知》

成立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

2018.06

《中国制造2025——中国建材制造业发展纲要》

气凝胶被列入建材新兴产业中

2018.09

《纳米孔气凝胶复合绝热制品》

我国第一个气凝胶材料方面的国家标准

2018.11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

气凝胶及其制品、真空绝热板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重点产品和服务项

2018.12

《军用技术转民用推广目录》和《民参军技术与产品推荐目录》

纳米孔二氧化硅气凝胶岩棉复合保温板入围 2018年度军转民目录

2019.12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鼓励气凝胶节能材料

2020.11

《气凝胶保温隔热涂料系统技术标准》

进一步规范气凝胶保温隔热涂料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为今后建筑领域新建、扩建和既有建筑改造工程中气凝胶应用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提供技术保证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CT)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0年中国气凝胶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预测》。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聚氨酯行业发展规模处持续上涨趋势 未来规模化企业将会保持较大增长空间

我国聚氨酯行业发展规模处持续上涨趋势 未来规模化企业将会保持较大增长空间

我国是全球聚氨酯行业大国,尽管产业局部领域距离全球领先企业有一定距离,但是发展规模一直处于持续上涨趋势,截止2024年我国聚氨酯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443.59亿元,2025年上半年约为1276.24亿元。

2025年10月30日
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发展步入快车道 目前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基础化工产业体系

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发展步入快车道 目前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基础化工产业体系

经过二三十年的持续发展,在以“能源金三角”为核心的广大中西部地区,已经培育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现代煤基能源化工产业体系。到2024年底我国煤化工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6.31万亿元规模,2025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3.54万亿元。

2025年10月28日
中国聚乳酸(PLA)行业市场供不应求 但国内已摆脱国外企业关键技术封锁

中国聚乳酸(PLA)行业市场供不应求 但国内已摆脱国外企业关键技术封锁

目前来看,以聚乳酸为代表的生物基可降解塑料逐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全面应用,材料的生产技术也逐渐成为各国的战略性资源,受到极高的重视。2025年上半年中国聚乳酸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4.89亿元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乙二醇行业供需维持去库格局 目前潜在供应压力依然较大

我国乙二醇行业供需维持去库格局 目前潜在供应压力依然较大

近几年,国内合成气制乙二醇项目不断上马,而下游需求尚未有较大提升,存在行业产能过剩的风险,如产品市场价格继续在低位徘徊,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乙二醇行业市场规模也呈现出波动的状态,2021年受价格上涨推动,市场规模达到了1125.20亿元,随着产能扩张,2023年乙二醇市场规模940.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氟钛酸钾行业呈稳步增长态势 企业技术研发和产能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氟钛酸钾行业呈稳步增长态势 企业技术研发和产能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

近年来我国氟钛酸钾下游需求快速增长,2020年市场规模为8.24亿元,2024年已经达到10.76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到5.76亿元。

2025年10月15日
从“量”到“质” 我国正向“磷强国”进军 绿色转型与产业链优化成重要方向

从“量”到“质” 我国正向“磷强国”进军 绿色转型与产业链优化成重要方向

随着国内新能源产业、磷肥产业等的蓬勃发展,对磷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国内企业加大生产投入,提高供应能力,近年来,我国磷行业供应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我国磷行业主要产品黄磷、磷酸产量分别达到了85万吨、331万吨。

2025年10月11日
我国纯碱行业:供给过剩下价格持续下滑 未来落后产能将加速出清、产业链协同趋强

我国纯碱行业:供给过剩下价格持续下滑 未来落后产能将加速出清、产业链协同趋强

近年来,中国纯碱市场规模整体保持相对稳定,但存在一定的波动。2023年中国纯碱市场规模约为853.36亿元,较2022年増长约140亿元,这主要得益于国内部分大型纯碱企业的产能释放以及下游光伏等产业需求的増长。2025年上半年受市场供给过剩影响,纯碱价格持续下滑,使得市场规模远低于往年同期。

2025年10月04日
双碳政策背景下绿色甲醇逐渐开启商业化落地,船舶、储氢等下游需求成为重要助推力

双碳政策背景下绿色甲醇逐渐开启商业化落地,船舶、储氢等下游需求成为重要助推力

在我国甲醇的下游应用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作为化工原料制烯烃、甲醇燃料和作为化工原料制甲醛,其中烯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橡胶、塑料和纤维等;燃料方面,甲醇可以直接使用或与其他燃料混合使用,近年来,甲醇作为燃料的需求呈显著上升趋势;甲醛用于制造胶黏剂和涂料,广泛应用在木材加工、家具制造和建筑行业。

2025年10月0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