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受政策利好 我国聚氨酯行业产量及消费量稳步增长 万华化学独树一帜

       聚氨酯全名聚氨基甲酸酯,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可制成聚氨酯塑料(以泡沫塑料为主)、聚氨酯纤维(中国称为氨纶)、聚氨酯橡胶及弹性体。我国聚氨酯产业起步较晚,截至目前发展历程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我国聚氨酯行业发展历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我国聚氨酯行业产业链较长,上游是异氰酸酯和多元醇;中游为塑料、弹性体、涂料等树脂初级制品,;下游则为制鞋工业、建筑工业、家具工业、家电工业等。
       
       中国聚氨酯行业产业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国际市场范围来看,全球对聚氨酯(PU)的需求日益扩大,产量及产值呈上升趋势。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聚氨酯行业产量2204万吨,市值630亿欧元;预计2020年产量将达到2319万吨,产值将为674.5亿欧元。
       
       2017-2020年全球聚氨酯行业产量及产值预测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与此同时,我国聚氨酯行业近年来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而快速发展。如在2019年10月,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就鼓励有机硅改性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等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开发与生产。
       
       2015-2020年中国聚氨酯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政策名称

内容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鼓励“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PTPE)、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热塑性弹性体(SEPS)、动态全硫化热塑性弹性体(TPV〉、有机硅改性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等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开发与生产”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

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材料产业,新材料产业包括聚氨酯材料及原料制造

《关于汞的水误公约》

2017816日起,禁止新建的乙醛、氯乙烯单体、聚氨酯的生产工艺使用汞、汞化合物作为催化剂或使用含汞催化剂自2027816日起,禁止使用含汞催化剂生产聚氨酯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

新材料产业部分明确了新型聚氨酯材料、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等

《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提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发展化工新材料、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强化危化品安全管理、规范化工园区建设、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扩大国际合作等八项主要任务

《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削减行动计划》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推进重点行业减少挥发性有机物的产生和排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提升制造业绿色化水平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三五”科技发展指南》

化学新材料方面,积极开发新型热塑性弹性体,开发环保型聚氨酯产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坚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瞄准技术前沿,把握产业变革方向,围绕重点领域,优化政策组合,拓展新兴产业增长空间,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中国聚氨酯产业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发展建议规划》

除应扩大优质扩链剂MoCA生产规模外,还应加大新型扩链剂ICDEAE-100HERHQEE等产品的推广应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因此,在国家政策支持以及建筑业、电子设备、环保等多个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深化下,我国聚氨酯产销量实现快速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聚氨酯产量达1366万吨,同比增长5.23%,占全球总产量的45%左右,消费量达1185万吨,同比增速3.73%。
       
       2014-2019年中国聚氨酯产量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4-2019年我国聚氨酯行业销量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我国主要从事聚氨酯的企业有万华化学、山东东宏管业股份有限公司、德美化工、华峰超纤等。
       
       我国聚氨酯行业主要经营企业及简介

企业名称

简介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从事聚氨酯系列、石化系列、功能材料系列、特种化学品系列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MDI产品是制备聚氨酯的最主要原料之一,聚氨酯具有橡胶、塑料的双重优点,是全球最大的MDI供应商

山东东宏管业股份有限公司

PE类树脂料、粘接树脂、3PE胶黏剂、耐磨料、聚乙烯涂塑粉末、环氧树脂涂塑粉末、色母料、双抗母料、阻燃母料、抗静电母料、薄膜材料、夹克料等其他高分子功能母料的开发、制造与销售

德美化工

一家业务覆盖精细化学品、石油化工品、资本运营等多个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

联创互联

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不含危险化学品)、聚氨酯革用树脂的研发、生产,化工产品(除危险品)、塑料制品、皮革制品的销售

华峰超纤

新型环保含氟制冷剂和组合聚醚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等化工新材料

上海汇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专业生产合成革用聚氨酯树脂、聚酯多元醇的民营化工企业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同时,在2019年各大聚氨酯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额达到134.83亿元,其中前十大企业利润规模均超过2320万元。万华化学以1226035万元的利润总额高举榜首,遥遥领先其他上市公司,2020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更是达到134.19亿元。
       
       2019年我国主要聚氨酯上市企业利润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2020年H1万华化学营业收入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企业公报
       
       展望未来,随着行业逐渐进入高质量、绿色环保阶段,因此就国内聚氨酯产业而言,须做到提高品质稳定,提高新产品研发能力,进一步扩大应用领域,做好环境友好型产品替代工作。
       
       我国聚氨酯产业发展趋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WYD)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0年中国聚氨酯产业分析报告-产业规模现状与发展规划趋势》。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玻纤行业上游可完全自供 下游新领域应用提供增量

我国玻纤行业上游可完全自供 下游新领域应用提供增量

从供应情况来看,随着玻纤下游各行业市场容量提升,叠加玻纤应用范围不断扩展,2012-2022年全球玻纤产量从530万吨增加至1041万吨,CAGR为7.0%;其中,中国玻纤产量从288 万吨增加至687万吨,CAGR为9.1%,2022年我国玻纤产量占全球比重高达66%,出口成为我国玻纤产业的重要需求环节。

2025年02月20日
我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盐化工生产大国 产销量不断增长 纯碱与烧碱是市场最主流产品

我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盐化工生产大国 产销量不断增长 纯碱与烧碱是市场最主流产品

近年来,中国盐化工产业保持稳定发展状态。2023年我国盐化工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250.68亿元,尽管这一数字相较于上年度有所回落,但整体波动较小。这主要得益于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增长,盐化工产业不断提高发展速度,积极适应国家经济改革的大环境。

2025年01月17日
我国特种聚醚行业由供不应求向供大于求转变 产业链整合将成重要发展趋势

我国特种聚醚行业由供不应求向供大于求转变 产业链整合将成重要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特种聚醚行业的市场规模波动较大,2019年行业市场规模为15.83亿元,2021年达到今年最高为35.39亿元,之后回落,2023年为23.27亿元,2024年上半年为10.74亿元。

2024年12月06日
我国成为全球碳酸锰主要生产与消费国之一 非工业级市场发展前景可期

我国成为全球碳酸锰主要生产与消费国之一 非工业级市场发展前景可期

2023年我国碳酸锰行业在下游需求増长以及锰矿供给减少等因素影响下,市场规模增长至66.23亿元,2024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33.82亿元。

2024年11月23日
我国再生塑料行业逐步进入有序发展期 不断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我国再生塑料行业逐步进入有序发展期 不断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及“双碳”目标的推进,再生塑料作为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手段,持续受到高度重视,2023年我国再生塑料行业市场规模为834.84亿元,虽然市场规模整体下降,较2021年下滑54.9亿元,但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利用、末端处置全链条治理成效更加显著。

2024年11月20日
环保趋严下车用领域成我国尿素行业增长点 目前市场企业较为分散

环保趋严下车用领域成我国尿素行业增长点 目前市场企业较为分散

2024 年上半年国内尿素装置持续稳定运行,国内尿素产量呈增长状态。2024 年1-6月,国内尿素产量 3343万吨,同比增长7.9%。

2024年11月19日
我国已成全球分离膜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行业呈现差异化竞争局面

我国已成全球分离膜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行业呈现差异化竞争局面

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对高质量、高性能气体分离膜的需求持续增长。2019-2023年,中国分离膜行业市场规模从426亿元增长至560.31,增长率显著超过全球市场平均水平。中国市场需求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海水淡化项目的不断增加、淡水需求的增加、饮用水短缺问题的加剧,以及工业领域对高效、环保气体分离技术的迫切需

2024年11月13日
我国催化剂行业:产需规模持续增长 高端市场被国外企业垄断 本土企业仍需发力

我国催化剂行业:产需规模持续增长 高端市场被国外企业垄断 本土企业仍需发力

近年来,随着能源化工、精细化工等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催化剂的产量持续增长。2023年全国催化剂产量达到229.6万吨,2024年上半年为115.5万吨,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这一增长趋势反映了市场对催化剂需求的不断增加。

2024年11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