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0年我国汽油行业产量稳步增长但消费量有所下滑 出口规模持续扩大

        汽油是从石油里分馏或裂化、裂解出来的具有挥发性、可燃性的烃类混合物液体,可用作燃料,具有蒸发性、安定性、抗爆性、腐蚀性和清洁性的特性。在产业链方面,汽油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原料、燃料油;下游主要应用汽车行业。

我国汽油行业产业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供给端,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汽油产量为14120.7万吨,同比增长1.9%;2020年1-9月汽油产量9636.4万吨,同比下降7.7%,其主要原因还是受到疫情影响。

2015-2020年1-9月中国汽油产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在需求端,2015-2019年,在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以及居民收入水平上升拉动下,我国汽油市场需求依旧稳健。不过,近几年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汽油消费量也受到一定影响,2019年中国汽油需求量为12517.0万吨,同比下降1.0%;2020年1-9月需求量8545.4万吨,同比下降8.6%。

2015-2020年1-9月中国汽油需求量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而在进出口贸易方面,我国属于汽油净出口国,出口量远远超过进口量,出口规模持续上升。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汽油进出口贸易总额为960645万美元,同比增长10.6%,贸易顺差为918864万美元,同比增长14.1%;2020年1-9月进出口贸易总额为497489万美元,贸易顺差为461253.1万美元

2015-2020年1-9月中国汽油进出口贸易总额及贸易顺差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其中,2019年中国汽油出口数量为1637万吨,同比增长27.1%,出口金额9410707千美元,同比增长11.6%;2020年1-9月中国汽油出口数量为1138.7万吨,出口金额4793709千美元。

2015-2020年1-9月中国汽油出口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2019年中国汽油进口数量为33.3万吨,进口金额208787千美元;2020年1-9月进口数量为48万吨,进口金额181179千美元。

2015-2020年1-9月中国汽油进口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目前,我国炼油企业主要以中石化、中石油为主,但是近几年地方炼油及其他企业相继崛起且炼油能力大幅提升。根据数据显示,预计2022年,地炼及其他企业炼油能力为3.4亿吨/年,中海油炼油能力为0.5亿吨/年,中石化炼油能力为2.9亿吨/每年,中石油炼油能力为2.1亿吨/年。

2018-2022年我国企业炼油能力预测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与此同时,根据“十三五”规划可知,2020年中石油旗下的中委合资广东石化、庆阳石化、克拉玛依石化将分别新增炼油能力2000万吨/年、300万吨/年、500万吨/年。

2020年“十三五”期间国内新建、改扩建炼油项目(单位:万吨/年)

企业名称

集团

炼油能力变化

新增能力

区域

备注

大榭石化

中海油

8001400

600

华东

改扩建

中东海湾炼化

地方炼厂

01500

1500

华北

尚未开始建设

中委合资广东石化

中石油

02000

2000

华南

该项目重新启动

庆阳石化

中石油

300600

300

西北

改、扩建

古雷石化

中石化

01600

1600

华南

2018年部分投产

克拉玛依石化

中石油

400900

500

西北

-

洛阳石化

中石化

8001800

1000

华中

-

舟山石化一期

中国海油

01500

1500

华东

合资,已获批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不过,由于目前新能源尚未大面积的代替传统石油动力,甚至部分地方或者领域仍然以传统动力油为主,因此预计未来几年内,我国汽油产量及需求量仍然有所上升,但增速逐渐放缓。如果以2015-2019年汽油产量及需求量的平均增速进行测算,2020-2026年汽油产量平均同比增速为5.8%,需求量平均同比增速为3.6%,那么2020年我国汽油产量将达到14939.7万吨,需求量为12967.7万吨,预计到2026年汽油产量为20953.5万吨,需求量16033.2万吨。

2020-2026年我国汽油产量及需求量预测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WYD)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0年中国汽油行业分析报告-行业供需现状与未来趋势研究》。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玻纤行业上游可完全自供 下游新领域应用提供增量

我国玻纤行业上游可完全自供 下游新领域应用提供增量

从供应情况来看,随着玻纤下游各行业市场容量提升,叠加玻纤应用范围不断扩展,2012-2022年全球玻纤产量从530万吨增加至1041万吨,CAGR为7.0%;其中,中国玻纤产量从288 万吨增加至687万吨,CAGR为9.1%,2022年我国玻纤产量占全球比重高达66%,出口成为我国玻纤产业的重要需求环节。

2025年02月20日
我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盐化工生产大国 产销量不断增长 纯碱与烧碱是市场最主流产品

我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盐化工生产大国 产销量不断增长 纯碱与烧碱是市场最主流产品

近年来,中国盐化工产业保持稳定发展状态。2023年我国盐化工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250.68亿元,尽管这一数字相较于上年度有所回落,但整体波动较小。这主要得益于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增长,盐化工产业不断提高发展速度,积极适应国家经济改革的大环境。

2025年01月17日
我国特种聚醚行业由供不应求向供大于求转变 产业链整合将成重要发展趋势

我国特种聚醚行业由供不应求向供大于求转变 产业链整合将成重要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特种聚醚行业的市场规模波动较大,2019年行业市场规模为15.83亿元,2021年达到今年最高为35.39亿元,之后回落,2023年为23.27亿元,2024年上半年为10.74亿元。

2024年12月06日
我国成为全球碳酸锰主要生产与消费国之一 非工业级市场发展前景可期

我国成为全球碳酸锰主要生产与消费国之一 非工业级市场发展前景可期

2023年我国碳酸锰行业在下游需求増长以及锰矿供给减少等因素影响下,市场规模增长至66.23亿元,2024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33.82亿元。

2024年11月23日
我国再生塑料行业逐步进入有序发展期 不断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我国再生塑料行业逐步进入有序发展期 不断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及“双碳”目标的推进,再生塑料作为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手段,持续受到高度重视,2023年我国再生塑料行业市场规模为834.84亿元,虽然市场规模整体下降,较2021年下滑54.9亿元,但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利用、末端处置全链条治理成效更加显著。

2024年11月20日
环保趋严下车用领域成我国尿素行业增长点 目前市场企业较为分散

环保趋严下车用领域成我国尿素行业增长点 目前市场企业较为分散

2024 年上半年国内尿素装置持续稳定运行,国内尿素产量呈增长状态。2024 年1-6月,国内尿素产量 3343万吨,同比增长7.9%。

2024年11月19日
我国已成全球分离膜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行业呈现差异化竞争局面

我国已成全球分离膜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行业呈现差异化竞争局面

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对高质量、高性能气体分离膜的需求持续增长。2019-2023年,中国分离膜行业市场规模从426亿元增长至560.31,增长率显著超过全球市场平均水平。中国市场需求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海水淡化项目的不断增加、淡水需求的增加、饮用水短缺问题的加剧,以及工业领域对高效、环保气体分离技术的迫切需

2024年11月13日
我国催化剂行业:产需规模持续增长 高端市场被国外企业垄断 本土企业仍需发力

我国催化剂行业:产需规模持续增长 高端市场被国外企业垄断 本土企业仍需发力

近年来,随着能源化工、精细化工等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催化剂的产量持续增长。2023年全国催化剂产量达到229.6万吨,2024年上半年为115.5万吨,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这一增长趋势反映了市场对催化剂需求的不断增加。

2024年11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