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号 |
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
发布部门 |
实施时间 |
主要内容 |
1 |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煤化工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 |
国家发改委 |
2006 年 7 月 7 日 |
发展煤化工产业,有利于推动石油替代战略的实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
2 |
《“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 |
国务院 |
2013 年 1 月 15 日 |
能源产业和综合交通运输创新能力建设中,煤炭行业重点:褐煤综合利用、煤制芳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煤炭液化、煤制烯烃。 |
3 |
《环境保护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2015 年本)》 |
环保部 |
2015 年 3 月 13 日 |
明确煤化工等项目环评审批权限。 |
4 |
《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 |
国家发改委 |
2015 年 5 月 18 日 |
新建煤为原料经甲醇生产烯烃的项目,单系列甲醇制烯烃装置年生产能力在 50 万吨及以上,整体能效高于 44%,吨烯烃耗标煤低于 4 吨,吨标煤转化耗新鲜水低于 3 吨,废水实现近零排放,固体废弃物实现资源化利用。 |
5 |
《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 |
环保部 |
2015 年 12 月 22 日 |
按照“环境优先、合理布局、环保示范源头控制、风险可控”的原则,制定环境准入条件。 |
6 |
《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
2016 年 2 月 24 日 |
建设国家级宁东现代煤化工基地, 到2020 年,煤化工产能达到 2,000 万吨以上,新型煤化工产能达到 1,200 万吨以上。 |
7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草案(试点版)》 |
国家发改委、商务部 |
2016 年 3 月 2 日 |
国家规划矿区新增年生产能力 120 万吨及以上煤炭开发项目由国务院行业管理部门核准,其中新增年生产能力 500
万吨及以上的项目报国务院备案,年产超过20 亿立方米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年产超过 100 万吨的煤制油项目、年产超过 50 万吨的煤经甲醇制烯烃项目、年产超过100 万吨的煤制甲醇项目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
8 |
《现代煤化工“十三五”发展指南》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2016 年 4 月 |
“十三五”期间,完善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结合国家大型煤炭基地开发,以石油替代产品和石油安全应急保障能力建设为重点,在蒙东、蒙西、新疆、陕北、宁东等中西部地区建设大型煤化工产业基地,形成与东部石化产业互补的产业格局。 |
9 |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南》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2016 年 4 月 12 日 |
“十三五”期间中国要加快现有乙烯装置的升级改造。到 2020 年,全国乙烯产能3,200 万吨/年,年产量约 3,000 万吨,其中煤(甲醇)制乙烯所占比例达到 20% 以上。同时指出,煤制烯烃在技术逐步完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水平提升的基础上,适时扩大产能。 |
10 |
《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 年)》 |
工信部 |
2016 年 7 月 11 日 |
大力推进工业能源消费结构绿色低碳转型,鼓励企业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加快工业企业分布式能源中心建设,在具备条件的工业园区或
企业实施煤改气或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推广绿色照明。实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在焦化煤化工、工业锅炉、窑炉等重点用煤领域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分质利用。。 |
11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石化产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 |
国务院办公厅 |
2016 年 7 月 23 日 |
推进石化产业基地及重大项目建设,增强烯烃、芳烃等基础产品保障能力,提高炼化一体化水平。 |
12 |
《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 2016 - 2020 年)》 |
工信部 |
2016 年 9 月 29 日 |
开展煤制烯烃升级示范,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适度发展甲醇制烯烃、丙烷脱氢制丙烯,提升非石油基产品在乙烯和丙烯产量中的比例,提高保障能力。 |
13 |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
国务院 |
2016 年 11 月 24 日 |
强化挥发性有机物与氮氧化物的协同减排,建立固定源、移动源、面源排放清单对芳香烃、烯烃、炔烃、醛类、酮类等挥发性有机物实施重点减排。 |
14 |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
国务院 |
2016 年 11 月 29 日 |
发展新生物工具创制与应用技术体系,实现一批有机酸、化工醇、烯烃、烷烃、有机胺等基础化工产品的生物法生产与应用。 |
15 |
《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6 年本) |
》 国务院 |
2016 年 12 月 20 日 |
新建煤制烯烃、新建煤制对二甲苯(PX 项目,由省级政府按照国家批准的相关规划核准。新建年产超过 100 万吨的煤制甲醇项目,由省级政府核准。 |
16 |
《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
国家能源局 |
2016 年 12 月 22 日 |
降低鲁西、冀中、河南、两淮大型煤炭基地生产规模,控制冀东(东北)、晋北晋中、晋东、云贵、宁东大型煤炭基地生产规模,有序推进陕北、神东、黄陇、新疆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推进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 |
17 |
《能源发展“十三五” 规划》 |
国家能源局 |
2016 年 12 月 26 日 |
按照国家能源战略技术储备和产能储备示范工程的定位,合理控制发展节奏,有序发展煤炭深加工,稳妥推进煤制燃料煤制烯烃等升级示范 |
18 |
《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十三五”规划》 |
国家能源局 |
2017 年 2 月 8 日 |
优化完善甲醇制芳烃技术,开展百万吨级工业化示范。开发新一代甲醇制烯烃技术,进一步提升催化剂、反应器等关键技术,适时推动百万吨级工业化示范。 |
19 |
《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 |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 |
2017 年 3 月 22 日 |
规划布局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宁夏宁东、新疆准东
4 个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推动产业集聚发展,逐步形成世界一流的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每个示范区“十三五”期间新增煤炭转化量总量须控制在
2,000 万吨以内(不含煤制油、煤制气等煤制燃料)。将列入《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的新建煤制烯烃、煤制芳烃项目(不包括煤制油、煤制气等煤制燃料项目),下放省级政府核准。 |
20 |
《关于促进石化产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 |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 |
2017 年 12 月 5 日 |
深入推进石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布局合理化、产品高端化、资源节约化生产清洁化”为目标,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科技创新,完善行业绿色标准,建立绿色发展长效机制,推动石化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
21 |
《新材料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 |
国家发改委 |
2017 年 12 月 13 日 |
重点发展聚碳酸酯、特种聚酯等高性能工程塑料;提升先进复合材料生产及应用水平。重点发展高性能碳纤维、对位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材料。 |
22 |
《化工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
自然资源部 |
2018 年 10 月 1 日 |
通过标准的制定,充分调动矿山企业的积极性,加强行业自律,使矿山企业将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矿地和谐的外在要求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
二、行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随着以煤为原料生产聚烯烃实现工业化生产,煤制烯烃项目陆续投产,煤炭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成为聚烯烃扩能的主要地区。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聚烯烃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行情监测与发展战略规划》
目前低碳烯烃的制取主要有三种工艺路线:一是石脑油制烯烃,二是煤制烯烃,三是丙烷脱氢制烯烃(PDH)。其中以石脑油为原料生产乙烯、丙烯, 一直是烯烃制取的主要路线。

另外自 2009 年起,我国启动了烯烃原料多元化进程,其中煤制烯烃和丙烷脱氢制烯烃是推进烯烃原料多元化的主力。根据数据显示,截至 2017 年底,煤制烯烃装置的聚烯烃产能 833 万吨/年,约占聚烯烃总产能的20.43%;丙烷脱氢装置聚丙烯产能 461 万吨/年,约占聚烯烃总产能的17.60%。
目前我国人均聚乙烯、聚丙烯消费量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根据HIS 化学预测,2020 年前中国 PE 需求将以年均 6.9%的速度快速增长。随着国家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颁布鼓励煤制烯烃项目的产业政策,烯烃进口替代这一目标未来将主要由煤制烯烃项目完成。
三、市场供求状况
在我国烯烃产品中,石油制烯烃仍是主流。但国内烯烃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主要聚烯烃产品均是净进口状态,进口依赖度相对较高。
1、聚乙烯市场供求状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度全国共生产聚乙烯 1,398.60 万吨,表观消费量为2,553.71万吨。进口方面,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聚乙烯进口总量1,179.79万吨,进口依赖度为46.27%。


2、聚丙烯市场供求状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 年度全国共生产聚丙烯 1,900.50 万吨,表现消费量为2,188.80万吨。进口方面,2017 年我国聚丙烯进口总量317.79 万吨,进口依赖度为 14.52%。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