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9年中国碳酸钠行业现状:供需矛盾加大 价格仍有上行空间

        一、行业概述

        1.定义

        碳酸钠(Na2CO3),分子量105.99。化学品的纯度多在99.5%以上(质量分数),又叫纯碱,但分类属于盐,不属于碱。国际贸易中又名苏打或碱灰。它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平板玻璃、玻璃制品和陶瓷釉的生产。还广泛用于生活洗涤、酸类中和以及食品加工等。

        2. 碳酸钠技术应用情况介绍

        (1)氨碱法。又称“索尔维法”,1863 年,比利时工程师索尔维综合前人经验改进而成,主要生产工序为石灰石煅烧、盐水精制、吸氨、碳酸化、碳酸氢钠过滤、煅烧、母液蒸馏等。氨碱法优点为适合大规模生产、产品质量纯度高;缺点为盐利用率低、生产纯碱产生大量废液。 

        (2)联碱法。主要是在氨碱法的基础上,将制碱和制氨工艺相结合,对制碱后的母液进行深加工,同时取得氯化铵。随着传统工艺技术不断革新,“察安法”、“新旭法”、“AC 法”、“NA 法”等新型联碱法的不断面世,满足了具有不同资源或生产条件的企业制碱的技术要求。联碱法优点为盐利用效率高、环保压力小;缺点为合成氨装置资金投入大、氯化铵受市场影响较大。 

        (3)天然碱法。天然制碱工序主要是通过人工或机械(挖泥船或采盐船)开采固体矿石,或直接抽取湖水,利用“碱田日晒”取得碱产品。天然碱资源主要指碱湖或固体矿床。天然碱法优点为成本低、品质高、节能环保、经济效益高;缺点为受制于天然碱资源。

        3.用途

        碳酸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广泛应用于轻工日化、建材、化学工业、食品工业、冶金、纺织、石油、国防、医药等领域,用作制造其他化学品的原料、清洗剂、洗涤剂,也用于照相术和分析领域。其次是冶金、纺织、石油、国防、医药及其它工业。玻璃工业是纯碱的最大消费部门,每吨玻璃消耗纯碱0.2吨。在工业用纯碱中,主要是轻工、建材、化学工业,约占2/3:其次是冶金、纺织、石油、国防、医药及其他工业。

        二、行业市场运行情况

        1.产量

        2016年12月中国碳酸钠产量为231万吨,同比增长6.3%。2016年1-12月止累计中国碳酸钠产量2588.3万吨,同比增长2.6%。

2016年我国碳酸钠产量月度比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出口情况

        从出口量方面来看, 2016年1-12月我国碳酸钠出口量达197.92万吨,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9.92%。2015年我国碳酸钠出口数量为219.72万吨,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2.69%。

2012-2016年我国碳酸钠出口量比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出口额方面来看, 2012-2016年我国碳酸钠(碳酸钠)(海关编码:28362000)出口金额年复合增长率为0.75%。2016年1-12月我国碳酸钠(碳酸钠)出口金额为385.37百万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6.21%。2015年我国碳酸钠(碳酸钠)出口金额为459.95百万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8.15%。

2012-2016年我国碳酸钠出口金额比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进口情况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过碳酸钠市场分析报告-市场现状调查与投资战略研究

        2016年1-12月我国碳酸钠进口量达13.46万吨,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4,855.56%。2015年我国碳酸钠进口数量为0.09万吨,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98.20%。 

2012-2016年我国碳酸钠进口量及增速比较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资料整理

        从进口额方面来看, 2012-2016年我国碳酸钠进口金额年复合增长率为49.75%。2016年1-12月我国碳酸钠进口金额为24.14百万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955.70%。2015年我国碳酸钠(碳酸钠)进口金额为0.79百万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92.75%。
 
2012-2016年国碳酸钠进口金额及增速比较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资料整理

        4.价格走势


        2016年初国内轻质碳酸钠市场价格为1270元/吨左右,年末国内市场均价为2050元/吨左右,价格上涨61.42%;重质碳酸钠年初国内市场均价为1337.5元/吨左右,年末国内市场均价为2075元/吨左右,价格上涨55.14%。

        国内碳酸钠价格从2016年年初至10月份价格呈现维稳行情,然后从10月底到12月呈现“井喷式”上升。目前轻质碳酸钠价格在2100元/吨左右, 重质碳酸钠价格在2200 元/吨左右,碳酸钠价格指数已经创了历史新高。国内碳酸钠整体开工率在70%左右。1-10月份多延续往年一般行情,碳酸钠市场整体平稳运行,国内主力碳酸钠厂家生产装置开工率在73%,各地区厂家库存合理,市场货源充足,碳酸钠市场价格区域性差别较大,尤其G20峰会期间,江浙地区碳酸钠厂家装置负荷连续下调,部分氯碱厂家装置关停,该地区碳酸钠市场表现活跃,碳酸钠厂家出厂价格表现稳定。而10月份以后,国内碳酸钠市场价格整体上涨,国内碳酸钠生产厂家装置整体开工率维持在七成左右,多数企业表示库存偏少,碳酸钠市场价格表现坚挺;受环保压力部分厂家有检修计划,厂家库存几无,需求端一货难求现象尚存,短期内碳酸钠市场行情继续走高碳酸钠价格涨幅趋缓。开工普遍较低,货源稀少,供需矛盾加大,后市仍有上行空间。

        三、未来前景和挑战

        1.前景

        受国家供给侧改革的影响,国内碳酸钠去产能将逐步完成,届时国内碳酸钠供应量将会仍显紧张。随着人民币有序贬值,纺织行业会受益,带动印染行业的回暖,刺激对碳酸钠的需求。再加上国家房地产建筑用玻璃需求加大,对碳酸钠的需求将会上升。

        2.挑战

        一是产能过剩的挑战。“十二五”期间,我国碳酸钠行业技术进步明显,但产能过剩的矛盾却日益凸显,下游需求难以同步增长。对此,业内专家表示,“十三五”时期,碳酸钠企业应加大技术升级改造力度,不断丰富产品结构,进一步提高差别化产品效益,实现石化与盐化一体化,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二是环境保护的挑战。氨碱法每生产1吨碳酸钠,就会产生约10立方米的废液和300公斤的废渣。目前,国际上大多数碳酸钠企业处理氨碱废液主要依靠排海,处理氨碱废渣主要依靠堆存。随着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留给氨碱企业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若不能转变发展方式、减少污染排放和堆存,氨碱企业的生存必将面临环境保护的严重制约。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XZ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聚氨酯行业发展规模处持续上涨趋势 未来规模化企业将会保持较大增长空间

我国聚氨酯行业发展规模处持续上涨趋势 未来规模化企业将会保持较大增长空间

我国是全球聚氨酯行业大国,尽管产业局部领域距离全球领先企业有一定距离,但是发展规模一直处于持续上涨趋势,截止2024年我国聚氨酯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443.59亿元,2025年上半年约为1276.24亿元。

2025年10月30日
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发展步入快车道 目前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基础化工产业体系

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发展步入快车道 目前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基础化工产业体系

经过二三十年的持续发展,在以“能源金三角”为核心的广大中西部地区,已经培育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现代煤基能源化工产业体系。到2024年底我国煤化工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6.31万亿元规模,2025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3.54万亿元。

2025年10月28日
中国聚乳酸(PLA)行业市场供不应求 但国内已摆脱国外企业关键技术封锁

中国聚乳酸(PLA)行业市场供不应求 但国内已摆脱国外企业关键技术封锁

目前来看,以聚乳酸为代表的生物基可降解塑料逐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全面应用,材料的生产技术也逐渐成为各国的战略性资源,受到极高的重视。2025年上半年中国聚乳酸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4.89亿元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乙二醇行业供需维持去库格局 目前潜在供应压力依然较大

我国乙二醇行业供需维持去库格局 目前潜在供应压力依然较大

近几年,国内合成气制乙二醇项目不断上马,而下游需求尚未有较大提升,存在行业产能过剩的风险,如产品市场价格继续在低位徘徊,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乙二醇行业市场规模也呈现出波动的状态,2021年受价格上涨推动,市场规模达到了1125.20亿元,随着产能扩张,2023年乙二醇市场规模940.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氟钛酸钾行业呈稳步增长态势 企业技术研发和产能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氟钛酸钾行业呈稳步增长态势 企业技术研发和产能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

近年来我国氟钛酸钾下游需求快速增长,2020年市场规模为8.24亿元,2024年已经达到10.76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到5.76亿元。

2025年10月15日
从“量”到“质” 我国正向“磷强国”进军 绿色转型与产业链优化成重要方向

从“量”到“质” 我国正向“磷强国”进军 绿色转型与产业链优化成重要方向

随着国内新能源产业、磷肥产业等的蓬勃发展,对磷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国内企业加大生产投入,提高供应能力,近年来,我国磷行业供应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我国磷行业主要产品黄磷、磷酸产量分别达到了85万吨、331万吨。

2025年10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