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我国气体膜行业产品分类、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分析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铝塑膜市场分析报告-产业规模现状与发展动向研究

           膜是具有选择性分离功能的材料。利用膜的选择性分离实现料液的不同组分的分离、纯化、浓缩的过程称作膜分离。

           我国从1958年研究离子交换膜开始,80年代中期我国研究的气体分离膜取得长足进步,1985 年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首次成功研制中空纤维 N/H分离器,与国外同类产品主要的性能指标接近,目前我国气体分离膜已经产业化,膜分离技术也和国外差距不大。

           一、主要产品分类

           1)乙基纤维素EC

乙基纤维素EC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纤维素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天然高分子材料,乙基纤维素是由碱纤维素和乙基卤化物反应得到,由于 EC的热稳定性好、具有较强的抗生物性能,且气体气体的渗透系数和气体渗透选择性较高,常用作空气中的氧、氮分离富集。

           2)双酚A型聚砜PSF

双酚A型聚砜PSF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双酚A型聚砜主链上含有砜基的一种线性杂链高分子膜材料,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质和较强的刚性及较好的化学稳定性,耐蒸汽性能好,PSF的玻化温度(Tg)为190℃。可用于制备复合膜的支撑层,合成氨尾气回收氢,目前已得到工业化生产。

           3)聚芳醚砜PES

聚芳醚砜PES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聚芳醚砜分子中含有砜基,由于其共轭效应,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和热稳定性,同时具有良好加工性能的醚键,不含有对耐热性、抗氧稳定性有不利影响的异丙撑基,没有-C-C-链,不含有刚性极大的联苯结构,因而具有良好的耐溶剂性能。PSF的玻化温度(Tg)为235℃,可在140℃高温下长时间使用,且具有较好的气体渗透选择性,常用作制备气体分离膜材料。

           4)酚酞型聚醚酮PEK-C

酚酞型聚醚酮PEK-C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酚酞型聚醚酮为无定形高分子材料,玻化温度(Tg)为231℃,可以用于超滤、气体分离膜制备方面。

           5)含氟聚酰亚胺

含氟聚酰亚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聚酰亚胺是一类耐热性能好、机械性能优异、化学性质稳定的高性能聚合物材料。含氟聚酰亚胺在气体分离方面具有气体渗透速率快、选择性高的膜材料,常用于氧/氮、氢/氮、二氧化碳/氮或者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的分离。

           6)涤纶PET

涤纶PET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涤纶是一种合成纤维,具有机械强度好、弹性高、耐热性能佳的材料,常用作气体分离、渗透汽化等平板膜组件和卷式膜组件的支撑材料。

           7)聚碳酸酯PC

聚碳酸酯PC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聚碳酸酯是一种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基的线性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由于两个苯撑

           基与中间的丙撑基限制了分子链的内旋,使得 PC分子链具有较强的刚性,同时氧醚键的存在增加了基团的柔性,赋予 PC材料较差的机械性能,但氧氮的渗透速率较高,所以可用于制备气体分离膜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

           8)聚4-甲基戊烯-1  PMP

聚4-甲基戊烯-1  PMP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聚4-甲基戊烯-1是由丙烯二聚得到 4-甲基戊烯-1,再经聚合得到PMP。聚4-甲基戊烯-1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和透气性,常用作制备气体分离膜的材料,其制备的气体分离膜材料氧氮的分离选择性已达到7~8。

           9)聚丙烯腈PAN

聚丙烯腈PAN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聚丙烯腈是由丙烯腈单体经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得,PAN是常用的微滤、超滤或渗透气化复合膜底膜材料。

           10)聚乙烯醇PVA

聚乙烯醇PVA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聚乙烯醇机械性能并不强,常用于制备渗透汽化膜材料,已投入实际生产。

           11)聚偏氯乙烯PVDC

聚偏氯乙烯PVDC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聚偏氯乙烯气、液性能较低,热稳定较差,主要用作阻透气材料。

           12)聚二甲基硅氧烷 PDMS

聚二甲基硅氧烷 PDMS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聚二甲基硅氧烷(硅橡胶)是一种线性聚合物,机械性能较低,具有较高的气体渗透率,但气体选择性较低,常用于制备气体分离膜的底膜。

           13)聚三甲硅基丙炔 PTMSP

聚三甲硅基丙炔 PTMSP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聚三甲硅基丙炔是一种玻璃态的无定形聚合物,气体透过速率均较高,但膜材料稳定性较差,在广泛应用上受到限制。

           二、发展现状

           1、企业规模

           我国膜企业规模小、研发能力弱、资金短缺。年产值在500万元左右的中小企业约占膜企业总数的85%,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厂家约占8%-10%,年亿元产值以上的企业只占4%(其中大部分有外资投入的背景)。膜企业中,国有控股公司及事业单位约占50%,另外50%包括民营股份、外资、合资、个体等多种形式。

2017年中国气体膜企业产值规模区间分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市场规模

           2017年我国气体膜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到290.55亿元,同比增长23%。具体如下:

2013-2017年中国气体膜行业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趋势预测

           目前,气体膜分离技术在许多领域完成了从实验到大规模工业应用的转变,已经成为一项高效节能和对环境友好的新型分离技术,并成功地用于多种工艺过程。在与传统工艺的竞争中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在工业造气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中国气体工业技术革新的重要成员。随着国内气体膜行业的发展,行业技术进步与创新的速度正在不断加快。未来气体膜领域的发展趋势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气体膜材料的创新发展

           实现气体膜材料的低成本化生产,解决制约气体膜推广应用的成本经济性问题;进一步提高气体膜材料的分离精度及分离稳定性,实现纳滤级别的连续高效运行,不断拓展气体膜的应用领域。

           2、多种技术的耦合

           为满足在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需要在气体膜技术之上进行多种技术的耦合,主要体现为:各类膜材料的集成应用;膜分离技术与其他技术的集成应用。

           同时,随着行业的水平不断提高,气体膜组件及装备将不断大型化,提升运行效率,降低综合成本。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聚氨酯行业发展规模处持续上涨趋势 未来规模化企业将会保持较大增长空间

我国聚氨酯行业发展规模处持续上涨趋势 未来规模化企业将会保持较大增长空间

我国是全球聚氨酯行业大国,尽管产业局部领域距离全球领先企业有一定距离,但是发展规模一直处于持续上涨趋势,截止2024年我国聚氨酯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443.59亿元,2025年上半年约为1276.24亿元。

2025年10月30日
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发展步入快车道 目前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基础化工产业体系

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发展步入快车道 目前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基础化工产业体系

经过二三十年的持续发展,在以“能源金三角”为核心的广大中西部地区,已经培育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现代煤基能源化工产业体系。到2024年底我国煤化工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6.31万亿元规模,2025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3.54万亿元。

2025年10月28日
中国聚乳酸(PLA)行业市场供不应求 但国内已摆脱国外企业关键技术封锁

中国聚乳酸(PLA)行业市场供不应求 但国内已摆脱国外企业关键技术封锁

目前来看,以聚乳酸为代表的生物基可降解塑料逐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全面应用,材料的生产技术也逐渐成为各国的战略性资源,受到极高的重视。2025年上半年中国聚乳酸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4.89亿元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乙二醇行业供需维持去库格局 目前潜在供应压力依然较大

我国乙二醇行业供需维持去库格局 目前潜在供应压力依然较大

近几年,国内合成气制乙二醇项目不断上马,而下游需求尚未有较大提升,存在行业产能过剩的风险,如产品市场价格继续在低位徘徊,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乙二醇行业市场规模也呈现出波动的状态,2021年受价格上涨推动,市场规模达到了1125.20亿元,随着产能扩张,2023年乙二醇市场规模940.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氟钛酸钾行业呈稳步增长态势 企业技术研发和产能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氟钛酸钾行业呈稳步增长态势 企业技术研发和产能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

近年来我国氟钛酸钾下游需求快速增长,2020年市场规模为8.24亿元,2024年已经达到10.76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到5.76亿元。

2025年10月15日
从“量”到“质” 我国正向“磷强国”进军 绿色转型与产业链优化成重要方向

从“量”到“质” 我国正向“磷强国”进军 绿色转型与产业链优化成重要方向

随着国内新能源产业、磷肥产业等的蓬勃发展,对磷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国内企业加大生产投入,提高供应能力,近年来,我国磷行业供应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我国磷行业主要产品黄磷、磷酸产量分别达到了85万吨、331万吨。

2025年10月11日
我国纯碱行业:供给过剩下价格持续下滑 未来落后产能将加速出清、产业链协同趋强

我国纯碱行业:供给过剩下价格持续下滑 未来落后产能将加速出清、产业链协同趋强

近年来,中国纯碱市场规模整体保持相对稳定,但存在一定的波动。2023年中国纯碱市场规模约为853.36亿元,较2022年増长约140亿元,这主要得益于国内部分大型纯碱企业的产能释放以及下游光伏等产业需求的増长。2025年上半年受市场供给过剩影响,纯碱价格持续下滑,使得市场规模远低于往年同期。

2025年10月04日
双碳政策背景下绿色甲醇逐渐开启商业化落地,船舶、储氢等下游需求成为重要助推力

双碳政策背景下绿色甲醇逐渐开启商业化落地,船舶、储氢等下游需求成为重要助推力

在我国甲醇的下游应用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作为化工原料制烯烃、甲醇燃料和作为化工原料制甲醛,其中烯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橡胶、塑料和纤维等;燃料方面,甲醇可以直接使用或与其他燃料混合使用,近年来,甲醇作为燃料的需求呈显著上升趋势;甲醛用于制造胶黏剂和涂料,广泛应用在木材加工、家具制造和建筑行业。

2025年10月0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