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供需矛盾突出,严重依赖东北亚进口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二甲苯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中国为全球最大的 PX 需求国,2017 年 PX 消费量 2308.1 万吨,占世界总消费的 56%。亚洲虽是全球 PX 供需的中心,但亚洲地区间的供需不平衡十分突出,中国存在巨大的供应缺口,而东北亚地区存在很大的产能过剩,主要为日本、韩国的 PX 产能。
图:2017 年全球PX 需求比例(%)
图: 2017 年区域PX 产消错配程度(万吨)
图:中国PX 产能、产量、表观消费量和进口依赖度(万吨,%)
中国目前 PX 行业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且供需缺口正在进一步扩大。截至 2017 年底, 国内 PX 产量仅 1116.9 万吨,进口数量为 1171 万吨,尽管 2017 年 PX 价格走高导致开工率提升,但 PX 进口依赖度仍高达 51%。若开工率为 100%,供应缺口仍然有 1067 万吨。由此可见,PX 产业尚存在较大的发展潜力,炼化一体化项目对 PX 供需问题的缓解,也将给炼化企业自身下游环节带来较大的利润空间。
从进口方面来看,中国 2011 年至 2013 年间 PX 进口增速超过 40%,这是由于下游 PTA 产能的快速释放,拉动了对 PX 的需求。近两年,中国 PX 进口主要依赖于韩国、日本及中国台湾等,分别占比 47%、20%和 11%。图:PX 产销国(地区)按进口量占比情况(万吨)
PX 产能逐步释放,对外依赖大幅降低
目前在国内,由于审批严格,PX 扩产项目难以有效落地。社会对 PX 项目的争议使得政府和企业决策更加慎重是制约对二甲苯产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由于民众对 PX 项目存在重大误解,导致新建 PX 产能的阻力较大,新增或扩产项目难以有效投产实施,许多项目最终搁浅或投产时间被大大推后。尽管在 2018-2021 年期间,将有一大批炼化一体化项目相继投产,但这些项目释放的 PX 产能造成供过于求的可能性较小。根据各公司公告的建设进度,作为我国最快投产的 3 个 PX 项目,恒力 2000 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对应的约 430 万吨 PX 产量会在 2018 年底投料试生产。同期,恒逸文莱 160 万吨 PX 项目、浙江石化 400 万吨 PX 项目也将先后投产,如果乐观的估计2019 年能够满产,那么对应新增产能约在 1000 万吨左右,相当于 2017 年供需缺口的 89%,进口依赖度会大幅下降。
表: 我国 PX 新增产能计划
根据预计,在 GDP 增速不低于 6%时,聚酯的需求将维持 5%左右的自然增速,即每年 200 万吨的自然需求增长(纺服的刚需)。同时,2017 年 7 月,为保护中国的环境和人民群众的健康,我国调整进口固体废物清单,并拟于 2017 年底前,禁止进口 4 类 24 种固体废物,包括生活来源废塑料、钒渣、未分类的废纸及废纺织品等等。其中,废 PET 饮料瓶以及 PET 的废碎料也在禁止进口之列,以 2016 年我国进口废弃 PET 塑料碎及饮料瓶共 250 万吨来计,禁废令将带来我国约 250 万吨的 PET 需求。因此,我们保守的估计 2018 年聚酯需求量将增加 450 万吨(200 万吨自然增长+250 万吨禁废令增长),2019-2021 年每年新增自然需求 200 万吨。根据 1 吨聚酯需要 0.86 吨 PTA,1 吨 PTA 需要 0.66 吨 PX 的物料平衡关系,2018 年 PX 新增需求将达到 255 万吨,2019-2021 年 PX 每年新增需求 113 万吨。
由于炼厂新增产能投产当年通常难以满产,我们保守假设到 2020 年恒逸石化、恒力大连、浙江石化一期等项目可以实现满产,则到 2020 年,国内新增 PX 供应 1330 万吨,与新增需求 482 万吨相比,额外增量 847 万吨,与 2017 年 1170 万吨的进口量已经接近。2021 年,随着浙石化二期项目等新增产能的投产,中国的 PX 能基本实现自给自足。但是从整个亚洲地区的产能来看,到 2021 年,PX 产能存在一定的过剩。图:2020 中国 PX 新增产能与新增 PX 需求(万吨)
对于自有 PX 产能的产业链一体化企业,一方面可以抵御原材料 PX 市场价格不确定的风险,尤其是产能完全自给自足的恒力炼化项目,另一方面,对于仍需部分外购 PX 的恒逸和荣盛石化,随着 PX 产能的投放,尤其是亚洲地区整体产能的过剩情况,PX 价格下降会使得产业链利润转移到下游,则 PTA-PET-长丝利润会增加。
炼化一体化成本优势明显,有效提升盈利能力从炼化一体化角度来说,由原油制备 PX 的过程涉及到原油-石脑油-BTX(石油芳烃 BTX,苯,甲苯,二甲苯)-MX(混二甲苯)-PX。流程越长,一体化程度越高,加工成本越低。但在实际的装置中,有很多装置并不直接从原油开始,而是以中间某一产物为原料进行 PX 的生产。流程最短的是由 MX 制取 PX,但由于 MX 可采购的数量较少,也较少得到应用。目前较为常见的是由石脑油制 PX。一般由石脑油制取 PX 的装置也成为芳烃联合装置。相较于 MX 制取 PX,芳烃联合装置多了连续重整装置和甲苯歧化装置。再往上游延伸的包括燃料油制 PX,通过减压蒸馏和加氢裂化两个步骤先将燃料油转化为石脑油。2018 年以来 PX 国内现货价格大约在 7000-8000 元/吨(含税),考虑到从原油开始制取 PX 的生产成本在 140 美金/吨左右,则使用“(原油价格+140)*汇率”来测算成本加成定价模式下的炼化一体化 PX 价格在 4000 元/吨左右,显著低于当前市场化定价的 PX 价格,这也意味这打通炼化一体化有助于扩大下游 PTA-PET-涤纶长丝行业的利润。
图:PX 现货价与炼化一体化 PX 价格对比(元/吨)
民营企业受到原油进口及使用权的限制,因此 PX 装置均需外采石脑油等原料,导致国内民营企业在原料成本方面具有先天劣势。随着国内原油进口权的开放,民营大炼化项目的 PX 生产将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
图:亚洲 PX 炼化一体化产能占比(%)
除了一体化程度,影响 PX 成本的因素还包括规模大小和工艺路线的选择。对于工艺路线而言,国内外生产 PX 最核心的芳烃分离技术主要有国外的 UOP、Axens 两家公司专利,国内的中石化也于 2011 年成功掌握了该项技术。这三种方案从石脑油到 PX 的收率大约都在 50%左右,而较早投产的装置则收率较低。
在规模方面,在各类 PX 企业的比较中,日本 PX 企业普遍规模装置小,工艺路线老旧,在未来 PX 行业竞争中可能是最先被淘汰的一批。另外,中石化等国企和韩国老旧产能会因为规模效应差、工艺技术落后导致成本高企,从而面临较大竞争压力。相比之下,2018 年之后投产的炼化一体化项目和韩国 2011 年之后新建产能配置完善,在炼厂规模和工艺路线上具有领先优势,在未来行业竞争中能占据主导地位。图:不同类别 PX 企业平均产能对比(万吨/年)
除了 PX 本身的生产成本以外,与下游 PTA 越接近的 PX 生产商将具有更明显的运输成本优势。我国 PTA 企业地区分布集中,特别是 2011 年之后大产能 PTA 装置集中建成,辽宁、浙江、江苏和福建成为主要的 PTA 生产企业分布地区,民营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地都在自身的下游工厂附近,具有较大的地理位置优势。对于恒逸文莱项目而言,虽然其 PX 项目建在海外,但是它不需要交纳关税,而从日韩进口 PX,则不仅需要承担 20 美元/吨的运费,还需要缴纳相应的关税。
图:中国PTA 产能按地区分布(%)
图:中国PX 产能按地区分布(%)
综合来看,四大民营石化企业的炼化一体化项目在 PX 产品上具有长流程、装置规模大、工艺技术新的生产成本优势和离下游地理位置近的运输成本优势。大炼化项目的投产,将彻底实现“原油-PX-PTA-PET-涤纶长丝-化纤织造”全产业链的突破,带来产业链盈利能力极大的提升。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