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乙烷裂解制乙烯项目原材料生产成本分析及经验借鉴(图)


        一、乙烯下游产品美国市场竞争压力可控 

        乙烯的副产品和衍生品的下游市场趋势对于分散乙烷裂解装置的产品单一性风险至关重要。在乙烯下游消费结构中,PE 占比超过 60%。根据菲利普斯 66 公司预测,2017-2022 年全球 PE 产能复合增速 3.2%,需求复合增速 4.2%。ICIS 预计,2018-2022 年,受美国新增产能集中投放影响,但受良好的经济支撑,全球 PE 项目开工先降后升,但始终维持在 80% 景气线以上水平。 

图表:乙烯下游产业链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中国聚乙烯下游结构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全球 PE 产能及需求(百万吨/年)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ICIS 预测PE 开工率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美国乙烷裂解项目有优势,但对国内冲击可控 

        化工项目建设选址或靠近原料地,或靠近市场,主要是考虑到原料或产品运输成本及其供应稳定性。中国是全球最大和增速最快的乙烯市场,而美国和中东则拥有最便宜的乙烯原料。根据 ICIS 的统计,随着新产能的投放,2017-2018 年,美国 HDPE 出口量增加 39%,LLDPE 出口将增加 311%;2017-2025 年,HDPE 出口将增加 111%,LLDPE 出口将增加1624%,其中大部分将涌向中国和欧洲两个市场。 

图表:2017 年各地平均乙烯生产成本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全球聚乙烯贸易流向 2015 和 2020 年对比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美国 HDPE 供需预测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美国 LLDPE 供需预测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乙烷裂解制乙烯-聚乙烯项目在美国和中国两个地区建设的第一层成本差异主要体现在原料成本及运输成本两个方面。此外,项目的其他成本差异在于投资额、建设周期(含项目审批和商务/法律环境导致的周期拉长)方面。我们测算美国项目比中国低 380 美元/吨左右。 

图表:美国化工项目建设成本/周期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中美项目成本比较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丙烷脱氢经验:对美国丙烷价格的拉动不大 

        本轮国内乙烷裂解制乙烯项目的热潮,与 2013-2016 年丙烷裂解制丙烯项目集中投产,从规模、产品性质方面有所类似,也有差别。截至 2016 年,我国有 11 套脱氢装置(其中 8 套 PDH)投产,丙烯能力 505 万吨/年,产量 338 万吨。 

        丙烷制丙烯与乙烷裂解类似在于项目集中投放,且美国作为重要的原料来源市场,及油气价格比也超过 40%以内;差别在于丙烷资源供应方除了美国还有中东市场,丙烷/丁烷(LPG)运输市场相对成熟,历史上中国从中东进口 LPG 用于民用和燃气市场。 从丙烷项目的经验中我们可以总结: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聚乙烯膜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

        1)丙烷价格:2013-2016 年,国内丙烷脱氢项目陆续投产,截至目前,年增加丙烷需求 420 万吨,其中预计超过半数来自美国,占美国出口量约 10%。同期,美国丙烷 FOB 价格保持稳定,持续稳定在 1 美元/加仑水平上。2014-2016 年国际油价下跌反倒拖累丙烷价格下降。随着原油价格的回升,丙烷价格将有所回升,但是美国致密油产量回升会提升 NGL 产量,进而增加丙烷供应,部分对冲油价上涨推动的涨价,丙烷价格涨幅或持续低于油价涨幅。 

        2)丙烷运输价格:东华能源 2014 年签订的 2016 年交付丙烷船,运费定在 60-75 美元/吨,实际交付时,运费低于当年签订时价格。可见,随着市场的发展,船只建造更多之后,运费存在下行的概率。 

图表:近年来国内丙烯原料多元化发展情况(以产能统计)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丙烷 MB 价格及美国丙烷出口量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我国还有宏基、东华、卫星石化多套 PDH 项目在建,预计到 2020 年,PDH 产能将超过 1000 万吨(2017 年底约 460 万吨),届时我国丙烯基本实现自给自足。如上文分析,油价上涨过程中,NGL(天然气)/油价的比例不断缩小,轻烃制烯烃项目的优势将愈发明显。 

图表:丙烷裂解制丙烯项目盈利(模拟)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中国丙烯周期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发展步入快车道 目前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基础化工产业体系

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发展步入快车道 目前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基础化工产业体系

经过二三十年的持续发展,在以“能源金三角”为核心的广大中西部地区,已经培育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现代煤基能源化工产业体系。到2024年底我国煤化工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6.31万亿元规模,2025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3.54万亿元。

2025年10月28日
中国聚乳酸(PLA)行业市场供不应求 但国内已摆脱国外企业关键技术封锁

中国聚乳酸(PLA)行业市场供不应求 但国内已摆脱国外企业关键技术封锁

目前来看,以聚乳酸为代表的生物基可降解塑料逐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全面应用,材料的生产技术也逐渐成为各国的战略性资源,受到极高的重视。2025年上半年中国聚乳酸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4.89亿元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乙二醇行业供需维持去库格局 目前潜在供应压力依然较大

我国乙二醇行业供需维持去库格局 目前潜在供应压力依然较大

近几年,国内合成气制乙二醇项目不断上马,而下游需求尚未有较大提升,存在行业产能过剩的风险,如产品市场价格继续在低位徘徊,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乙二醇行业市场规模也呈现出波动的状态,2021年受价格上涨推动,市场规模达到了1125.20亿元,随着产能扩张,2023年乙二醇市场规模940.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氟钛酸钾行业呈稳步增长态势 企业技术研发和产能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氟钛酸钾行业呈稳步增长态势 企业技术研发和产能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

近年来我国氟钛酸钾下游需求快速增长,2020年市场规模为8.24亿元,2024年已经达到10.76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到5.76亿元。

2025年10月15日
从“量”到“质” 我国正向“磷强国”进军 绿色转型与产业链优化成重要方向

从“量”到“质” 我国正向“磷强国”进军 绿色转型与产业链优化成重要方向

随着国内新能源产业、磷肥产业等的蓬勃发展,对磷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国内企业加大生产投入,提高供应能力,近年来,我国磷行业供应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我国磷行业主要产品黄磷、磷酸产量分别达到了85万吨、331万吨。

2025年10月11日
我国纯碱行业:供给过剩下价格持续下滑 未来落后产能将加速出清、产业链协同趋强

我国纯碱行业:供给过剩下价格持续下滑 未来落后产能将加速出清、产业链协同趋强

近年来,中国纯碱市场规模整体保持相对稳定,但存在一定的波动。2023年中国纯碱市场规模约为853.36亿元,较2022年増长约140亿元,这主要得益于国内部分大型纯碱企业的产能释放以及下游光伏等产业需求的増长。2025年上半年受市场供给过剩影响,纯碱价格持续下滑,使得市场规模远低于往年同期。

2025年10月04日
双碳政策背景下绿色甲醇逐渐开启商业化落地,船舶、储氢等下游需求成为重要助推力

双碳政策背景下绿色甲醇逐渐开启商业化落地,船舶、储氢等下游需求成为重要助推力

在我国甲醇的下游应用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作为化工原料制烯烃、甲醇燃料和作为化工原料制甲醛,其中烯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橡胶、塑料和纤维等;燃料方面,甲醇可以直接使用或与其他燃料混合使用,近年来,甲醇作为燃料的需求呈显著上升趋势;甲醛用于制造胶黏剂和涂料,广泛应用在木材加工、家具制造和建筑行业。

2025年10月02日
人形机器人利好聚醚醚酮(PEEK)发展,上游原材料实现自主突破

人形机器人利好聚醚醚酮(PEEK)发展,上游原材料实现自主突破

高性能聚合物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高性能高分子新材料。从1960年最初问世的聚酰亚胺到80年代初问世的聚醚醚酮(PEEK),欧美等各大公司先后对这类高性能聚合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尽管研发出了几十个品种,但最终真正有应用价值并实现产业化的品种较少,无论在性能上还是商业价值上都处于工程塑料尖端。

2025年10月0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