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丙烯行业下游产能配套情况及消费增速分析(图)

           一、丙烯下游多为配套发展,贸易市场流动性不高

           储运存在约束,丙烯市场缺乏流动性。虽然我国丙烯表观消费量约 3000 万吨,当量消费量达到 3600 万吨,但是丙烯现货市场活跃度不高,与其他化工品相比明显缺乏流动性。主要原因是丙烯储运不便,仓储周期较短。因此导致下游多为配套发展,国内炼化企业以及西北煤化工企业基本都配套聚丙烯产能,丙烯外卖量较少。华东与山东地区生产其他丙烯衍生品的企业也配套有上游丙烯产能,需外购丙烯的企业也多于上游供应商签订长期供货协议,以东北亚-山东-华东价格制定结算公式。据卓创资讯,目前国内丙烯长约比例最高可占下游企业总采购量的 70%左右。因此,丙烯现货市场流动性较差。

           PP 粒料与丙烯腈基本配套发展,丙烯实际贸易市场较小。我国丙烯下游中,PP 粒料与丙烯腈的配套比例较高,生产企业基本都拥有上游丙烯产能,而其他衍生物的配套比例较低。取卓创资讯的产能数据分析,可以看出 PP 粒料与丙烯腈配套比例超过 94%,其余配套比例均较低。根据我们的测算,我国丙烯产能约 3500 万吨,配套有下游衍生品的丙烯产能约 2719 万吨,国内丙烯市场配套缺口约 1146 万吨。按照我国当量丙烯消费量约 3577 万吨算,估计国内丙烯市场贸易总量大约也在 1100 万吨左右。考虑到丙烯下游企业多以长约采购为主,实际市场贸易量应该更低。

图表:国内丙烯下游产能配套情况(万吨)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全球经济增长影响我国丙烯消费增速,PP占丙烯需求主导

           丙烯消费增速为 GDP的 1.4 倍,丙烯相较乙烯成长性更好。丙烯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化工原材料,1990 年以来的全球与我国丙烯消费量平均增速约为 GDP 增速的 1.4 倍,而乙烯平均消费增速仅为 GDP 增速的 1.1 倍,过去五年间,我国丙烯消费量增速已经达到 GDP 的 1.8 倍。从乙烯与丙烯的消费比例看,我国丙烯/乙烯消费比例超过全球其他地区,我国丙烯/乙烯>1.2,超过全球水平,且呈现出显著的上涨趋势。

           作为出口型经济体,我国丙烯消费增速与全球 GDP 增速相关性更强。我们取 1990 年至今的数据(Bloomberg)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丙烯消费增速与全球 GDP 增速的相关性显著强于与我国 GDP 增速的相关性。而且我国丙烯消费增速从数据上看是全球 GDP 增速的一个领先指标,领先一年左右。

           作为一个出口经济体,这样的相关性也不难理解。海外丙烯产能利用率已较高,且未来新增产能较少。从数据上看,目前中国以外地区丙烯产能利用率均已达到较高水平,全球平均开工率已经达到 90%。未来新增丙烯产能主要来自于美国规划的 4 套 PDH装置,从目前投建的情况看,18 年大概率不会新的 PDH 装置投产,美国有规划的 4 套装置中,Formosa 推迟至 2021 年,Ascend 项目目前未继续推进,Williams 项目预计 2019 年投产,REXtac 项目目前处于取消状态。

图表:全球丙烯产能利用率已达高位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全球丙烯供需缺口将进一步扩大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我国丙烯消费增速为 GDP 的 1.4 倍(万吨)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我国丙烯消费量超过乙烯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聚丙烯(PP)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

图表:我国丙烯消费增速与全球 GDP 增速相关性更强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丙烯下游需求以 PP 为主,PP 消费量平均增速约 7.7%。从下游需求分布看,聚丙烯、环氧丙烷、丙烯腈是国内丙烯的主要产品,下游涵盖建筑、汽车、包装、纺织服装等领域。我国丙烯下游中 PP 占比 71%,其中粉料占 10%。从全球丙烯需求数据看,2016 年 PP 需求占比 70%,PO 占比8%,丙烯腈占比 6%。海外 PP占比略低,其余衍生品占比略高。

           2015 年至今我国丙烯下游衍生品需求增速此消彼长,再未形成共振。从2009 年至今的国内丙烯下游衍生品表观消费量的数据上分析,我们发现从 2015 年开始,我国丙烯下游衍生品需求增速呈现出此消彼长的走势,再未形成共振式的需求,PP增速较快时往往 PO,AN与 AA的消费量增速较慢,反之亦然。2017 年我国 PP 消费增速 10.7%,而 PO 出现负增长,AN 增速仅为 0.6%,AA消费增速也仅为 4.6%。

图表:PP 占我国丙烯下游需求主导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全球丙烯需求结构与我国类似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15 年以来我国丙烯下游需求此消彼长,未形成共振(万吨)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聚氨酯行业发展规模处持续上涨趋势 未来规模化企业将会保持较大增长空间

我国聚氨酯行业发展规模处持续上涨趋势 未来规模化企业将会保持较大增长空间

我国是全球聚氨酯行业大国,尽管产业局部领域距离全球领先企业有一定距离,但是发展规模一直处于持续上涨趋势,截止2024年我国聚氨酯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443.59亿元,2025年上半年约为1276.24亿元。

2025年10月30日
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发展步入快车道 目前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基础化工产业体系

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发展步入快车道 目前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基础化工产业体系

经过二三十年的持续发展,在以“能源金三角”为核心的广大中西部地区,已经培育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现代煤基能源化工产业体系。到2024年底我国煤化工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6.31万亿元规模,2025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3.54万亿元。

2025年10月28日
中国聚乳酸(PLA)行业市场供不应求 但国内已摆脱国外企业关键技术封锁

中国聚乳酸(PLA)行业市场供不应求 但国内已摆脱国外企业关键技术封锁

目前来看,以聚乳酸为代表的生物基可降解塑料逐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全面应用,材料的生产技术也逐渐成为各国的战略性资源,受到极高的重视。2025年上半年中国聚乳酸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4.89亿元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乙二醇行业供需维持去库格局 目前潜在供应压力依然较大

我国乙二醇行业供需维持去库格局 目前潜在供应压力依然较大

近几年,国内合成气制乙二醇项目不断上马,而下游需求尚未有较大提升,存在行业产能过剩的风险,如产品市场价格继续在低位徘徊,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乙二醇行业市场规模也呈现出波动的状态,2021年受价格上涨推动,市场规模达到了1125.20亿元,随着产能扩张,2023年乙二醇市场规模940.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氟钛酸钾行业呈稳步增长态势 企业技术研发和产能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氟钛酸钾行业呈稳步增长态势 企业技术研发和产能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

近年来我国氟钛酸钾下游需求快速增长,2020年市场规模为8.24亿元,2024年已经达到10.76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到5.76亿元。

2025年10月15日
从“量”到“质” 我国正向“磷强国”进军 绿色转型与产业链优化成重要方向

从“量”到“质” 我国正向“磷强国”进军 绿色转型与产业链优化成重要方向

随着国内新能源产业、磷肥产业等的蓬勃发展,对磷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国内企业加大生产投入,提高供应能力,近年来,我国磷行业供应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我国磷行业主要产品黄磷、磷酸产量分别达到了85万吨、331万吨。

2025年10月11日
我国纯碱行业:供给过剩下价格持续下滑 未来落后产能将加速出清、产业链协同趋强

我国纯碱行业:供给过剩下价格持续下滑 未来落后产能将加速出清、产业链协同趋强

近年来,中国纯碱市场规模整体保持相对稳定,但存在一定的波动。2023年中国纯碱市场规模约为853.36亿元,较2022年増长约140亿元,这主要得益于国内部分大型纯碱企业的产能释放以及下游光伏等产业需求的増长。2025年上半年受市场供给过剩影响,纯碱价格持续下滑,使得市场规模远低于往年同期。

2025年10月04日
双碳政策背景下绿色甲醇逐渐开启商业化落地,船舶、储氢等下游需求成为重要助推力

双碳政策背景下绿色甲醇逐渐开启商业化落地,船舶、储氢等下游需求成为重要助推力

在我国甲醇的下游应用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作为化工原料制烯烃、甲醇燃料和作为化工原料制甲醛,其中烯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橡胶、塑料和纤维等;燃料方面,甲醇可以直接使用或与其他燃料混合使用,近年来,甲醇作为燃料的需求呈显著上升趋势;甲醛用于制造胶黏剂和涂料,广泛应用在木材加工、家具制造和建筑行业。

2025年10月0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