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中国LCD光刻胶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市场规模预测(图)

         一、LCD光刻胶加速进口替代

         我国LCD光刻胶高度依赖进口。全球范围内,LCD光刻胶占据所有光刻胶品种26.6%的市场份额,而我国LCD光刻胶的产值仅占所有光刻胶种类的2.7%左右。由于LCD光刻胶行业技术壁垒高,市场主要由日本及韩国的厂商垄断,如JSR、LG化学、TOK、CHEIL等。我国内资企业在该领域也已起步,目前北京科华、苏州瑞红等可以生产一些彩色光刻胶,上海新阳拟设立韩国子公司涉足黑色光刻胶领域。


表:LCD光刻胶主要供应商及市占率

         我国内资企业积极进军LCD光刻胶领域,有望加速进口替代。

         (1)苏州瑞红领跑国内高端LCD光刻胶。苏州瑞红是晶瑞股份控股子公司,具有二十多年光刻胶研发、生产和销售历史,承接多项国家研发项目,是国内微电子化学品行业最大的专业工厂之一。目前公司不仅具有TN/STN-LCD光刻胶产品,还同时拥有高端的TFT-LCD光刻胶产品,可谓是国内该领域的领头羊。

         (2)飞凯材料深入挖掘LCD光刻胶高端产品。目前公司重点开发TFT-LCD光刻胶,2017年半年报披露已投入资金3,985.2万元。该产品目前正在认证中,未来进口替代值得期待。

         (3)容大感光积极进军LCD光刻胶领域。目前公司拥有年产50吨光刻胶产能,产品主要是LED、TN/STN-LCD光刻胶。公司募投年产1,000吨光刻胶材料及其配套化学品项目,包括年产700吨光刻胶和300吨配套化学品。公司产品市场定位于国内平板显示、集成电路、分立器件、触摸屏等领域。根据披露的规划,预期募投项目2018年试运行,2019年达产,目前公司已与多家客户达成产品试用意向。


图:中国LCD光刻胶进口替代展望

         二、国内LCD面板产能扩增,光刻胶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全球LCD面板出货面积持续增长。根据中国报告网搜集的的数据显示,由于终端需求疲弱,近三年全球大尺寸LCD面板出货量持续下滑。然而受益于LCD面板的大尺寸化应用趋势,全球LCD面板的出货面积保持上升趋势,2016年达到1.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4.6%。未来几年终端消费市场会引导全球面板市场持续朝着大尺寸化的方向发展,LCD面板出货面积有望继续保持增长,全球LCD光刻胶需求量也将进一步增加,未来几年全球LCD光刻胶的需求增速为4%~6%。


图:全球大尺寸面板出货数量出现下滑
 

图:液晶电视平均尺寸逐年增加
 

图:全球LCD面板出货面积保持增长

         大陆打破三足鼎立局面,LCD面板产能占比不断提升。全球LCD面板产能分布曾一度维持“日本、韩国、台湾地区三足鼎立”格局,大陆产能占比极低。2003年后,中国内地才开始大规模建设TFT-LCD生产线。2005年京东方在北京亦庄的5代线实现量产,结束了我国自主生产液晶显示屏零时代;至2009年,内地已经量产液晶面板的厂家主要有京东方、上广电、龙腾和深超光电4家,产能约占全球总产能的4%。近年来,由于我国液晶面板市场需求持续领跑全球,再叠加我国面板生产技术取得巨大突破,全球LCD面板产业不断向中国转移。IHS数据显示,我国LCD面板产能全球占比持续快速提升,2016年已接近26%,2017年将达到33%,我国有望超越韩国成为全球第一的LCD面板生产基地。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年中国光刻胶行业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发展态势预测报告


图:中国大陆LCD面板产能全球占比
 

图:预计2017年全球液晶面板产能分布

         大陆企业进入LCD面板领跑集团。从LCD面板各企业出货情况来看,据OFweek报道,2016年全球面板市场份额前六厂商分别为LGD、三星、群创、京东方、华星光电和友达,大陆企业已逐步进入领跑集团。大陆企业如京东方的营业收入逐年上升,有赶超群创和三星的趋势。


图:全球液晶面板企业面板出货市场份额
 

图:全球部分液晶面板大厂TFT-LCD面板收入规模

         国内LCD面板产能集中扩增,LCD光刻胶进口替代规模巨大。根据薄化产业研究统计资料,2016年我国LCD面板年产能为5,772万平方米,预计2017-2019年年产能分别为6,598万平方米、8,478万平方米和10,950万平方米,增速分别为14.3%、28.5%和29.2%。根据晶瑞股份招股说明书,2015年中国LCD光刻胶市场规模约为11.1~12.5亿元。未来随着新增LCD面板产能的不断释放,我国LCD光刻胶需求量将快速提升。


表:2017-2019年国内新建液晶面板生产线
 

表:2015年国内各类LCD光刻胶市场规模及增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聚氨酯行业发展规模处持续上涨趋势 未来规模化企业将会保持较大增长空间

我国聚氨酯行业发展规模处持续上涨趋势 未来规模化企业将会保持较大增长空间

我国是全球聚氨酯行业大国,尽管产业局部领域距离全球领先企业有一定距离,但是发展规模一直处于持续上涨趋势,截止2024年我国聚氨酯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443.59亿元,2025年上半年约为1276.24亿元。

2025年10月30日
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发展步入快车道 目前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基础化工产业体系

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发展步入快车道 目前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基础化工产业体系

经过二三十年的持续发展,在以“能源金三角”为核心的广大中西部地区,已经培育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现代煤基能源化工产业体系。到2024年底我国煤化工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6.31万亿元规模,2025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3.54万亿元。

2025年10月28日
中国聚乳酸(PLA)行业市场供不应求 但国内已摆脱国外企业关键技术封锁

中国聚乳酸(PLA)行业市场供不应求 但国内已摆脱国外企业关键技术封锁

目前来看,以聚乳酸为代表的生物基可降解塑料逐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全面应用,材料的生产技术也逐渐成为各国的战略性资源,受到极高的重视。2025年上半年中国聚乳酸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4.89亿元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乙二醇行业供需维持去库格局 目前潜在供应压力依然较大

我国乙二醇行业供需维持去库格局 目前潜在供应压力依然较大

近几年,国内合成气制乙二醇项目不断上马,而下游需求尚未有较大提升,存在行业产能过剩的风险,如产品市场价格继续在低位徘徊,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乙二醇行业市场规模也呈现出波动的状态,2021年受价格上涨推动,市场规模达到了1125.20亿元,随着产能扩张,2023年乙二醇市场规模940.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氟钛酸钾行业呈稳步增长态势 企业技术研发和产能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氟钛酸钾行业呈稳步增长态势 企业技术研发和产能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

近年来我国氟钛酸钾下游需求快速增长,2020年市场规模为8.24亿元,2024年已经达到10.76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到5.76亿元。

2025年10月15日
从“量”到“质” 我国正向“磷强国”进军 绿色转型与产业链优化成重要方向

从“量”到“质” 我国正向“磷强国”进军 绿色转型与产业链优化成重要方向

随着国内新能源产业、磷肥产业等的蓬勃发展,对磷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国内企业加大生产投入,提高供应能力,近年来,我国磷行业供应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我国磷行业主要产品黄磷、磷酸产量分别达到了85万吨、331万吨。

2025年10月11日
我国纯碱行业:供给过剩下价格持续下滑 未来落后产能将加速出清、产业链协同趋强

我国纯碱行业:供给过剩下价格持续下滑 未来落后产能将加速出清、产业链协同趋强

近年来,中国纯碱市场规模整体保持相对稳定,但存在一定的波动。2023年中国纯碱市场规模约为853.36亿元,较2022年増长约140亿元,这主要得益于国内部分大型纯碱企业的产能释放以及下游光伏等产业需求的増长。2025年上半年受市场供给过剩影响,纯碱价格持续下滑,使得市场规模远低于往年同期。

2025年10月04日
双碳政策背景下绿色甲醇逐渐开启商业化落地,船舶、储氢等下游需求成为重要助推力

双碳政策背景下绿色甲醇逐渐开启商业化落地,船舶、储氢等下游需求成为重要助推力

在我国甲醇的下游应用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作为化工原料制烯烃、甲醇燃料和作为化工原料制甲醛,其中烯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橡胶、塑料和纤维等;燃料方面,甲醇可以直接使用或与其他燃料混合使用,近年来,甲醇作为燃料的需求呈显著上升趋势;甲醛用于制造胶黏剂和涂料,广泛应用在木材加工、家具制造和建筑行业。

2025年10月0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