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全球氧化硅产业链、渗透率及优势分析(图)

       1、碳化硅器件优势明显,是下一代功率半导体发展方向

       回顾功率半导体的发展历史,技术进步不断诞生新型的功率器件。1957年美国通用电气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只晶闸管,开启了功率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序幕。六十到七十年代是晶闸管统治功率器件的全盛时代;八十年代晶闸管与MOSFET共同主导了功率器件市场;到九十年代,晶闸管逐步让位于MOSFET及IGBT,中小功率应用MOSFET开始主导市场,IGBT则统治了中大功率应用。

 

图:功率半导体器件形态更新换代历史

       碳化硅和氮化稼是下一代功率半导体的核心技术方向。碳化硅器件的效率、功率密度等性能远远高于当前市场主流产品。受制于成本因素,碳化硅功率器件市场渗透率不到1%。我们判断技术进步将推动碳化硅成本快速下降,中长期看碳化硅器件将会是功率半导体的市场主流产品。

       碳化硅相对硅器件的优势

       相比硅基器件,碳化硅器件具备高耐压、低损耗、高效率的特点,是理想的功率管理元件。

       工作频率高:硅基IGBT一般工作在20Khz的频率,而碳化硅基MOSFET在1 OOKhz频率下依然能够保持高效率的运转。

       耐受温度高:碳化硅基器件能够耐受更高的工作温度,硅基IGBT最多在150-200度工作,而碳化硅基MOSFET在200-250度依然能够正常工作。

       效率高:碳化硅器件的开关损耗及导通损耗大幅降低。一般开关损耗是硅器件的15-30%,大幅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

       总结起来,碳化硅最核心的优势有两方面,一是开关损耗小、导通损耗小,因而能源利用效率远远高于硅器件,损耗仅仅为同等硅器件的15 %30 0/g二是模块尺寸小。由于碳化硅芯片能工作在更高的频率,与之配套的外围电容电感尺寸大幅缩小,碳化硅模块的尺寸往往仅仅为硅器件模块的1 /5。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年中国纳米二氧化硅市场运营态势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

图:硅及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关键电子参数对比
 

       目前碳化硅器件主要用于600伏及以上的应用领域,特别是一些对能量效率和空间尺寸要求较高的应用,如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光伏微型逆变器领域等应用。

图:碳化硅产品化的里程碑事件
 

       碳化硅器件的市场定位于功率在1 kw-500kw的应用,工作频率定位在10khz-10Mhz。

图:各种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工作频率及工作电压
 

图:碳化硅功率器件年产值
 

       2、碳化硅重在中大功率,氮化稼重在中小功率

       碳化硅、氮化稼在应用领域上略有区分,碳化硅的优势应用领域集中在中大功率应用,而氮化稼集中在中小功率应用。


图:碳化硅与氮化稼应用领域的区分
 

       3、碳化硅成本不断下降,渗透率将持续提升

       2012年碳化硅二极管的成本是硅基肖特基二极管的5-7倍,碳化硅MOSFE丁是硅基MOSFE丁成本的10-15倍。经过3年时间,碳化硅二极管的价格下降了35%,碳化硅MOSFE丁的价格下降了50%。

       我们认为碳化硅成本将持续下降,驱动成本下降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 4寸线向6寸线迁移的过程降低20-40%成本。

       (2) 碳化硅外延片技术在持续进步,颗粒污染等缺陷率在持续下降,推动芯片良率大幅上升。

       (3) 随着规模的扩大和经验的积累,碳化硅芯片制程工艺日益成熟,制造的良率在持续提升。

       目前碳化硅、氮化稼产品的成本相对较高,应用领域受限于一些性能要求高的领域。整体来看,碳化硅器件的良率和硅工艺有着明显的差距。
图:碳化硅器件单价持续下降
 

       4、汽车应用将推动碳化硅快速上升

       汽车应用领域,碳化硅器件替代硅器件是确定的发展趋势。碳化硅功率器件的应用领域在持续的拓展。早期碳化硅主要应用于功率校正电路(power factor correction电路),目前量产应用领域已经拓展至光伏逆变器、汽车车载充电机(onboard charger )。预计2019-2020年,电动车动力系统将导入碳化硅功率器件,进一步拓宽量产应用领域。

       目前Tier-1汽车供应链企业都在尝试导入碳化硅,积极开展碳化硅功率器件的测试工作。丰田在2015年2月启动了碳化硅功率器件的实车测试工作,路测原型车在PCU的升压转换器和电机控制逆变器搭载了碳化硅功率器件。据产业链调研信息,比亚迪已经在电动车车载充电机(charger on board)导入碳化硅功率器件。

图:配置碳化硅器件的丰田路测车辆
 

       碳化硅功率系统的BOM成本仅仅比硅基功率系统高60%。我们认为随着碳化硅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大规模替代硅基功率器件势在必行。当碳化硅/氮化稼工作在更高的开关频率,所需要的配套外围电子元件、冷却系统成本大幅降低。虽然论单个器件成本,碳化硅/氮化稼是硅基器件的5倍以上。但是论系统整体成本,碳化硅/氮化稼的与硅基器件的成本差距已经非常小。根据Yole数据,单个60kw碳化硅功率模块的BOM成本在732美金,而响应的硅基IG日丁功率模块的日OM成本约为458美金,碳化硅功率系统仅仅比硅基功率系统成本高出60%。

图:混合动力汽车的逆变器(含功率半导体)成本分拆
 


       5、国内产业链初具雏形

       碳化硅产业链可分为三个产业环节,一是上游衬底,二是中游外延片,三是下游器件制造。国外供应链体系主要有:

       衬底:Cree,  Rohm,  EPISIL

       EPI外延片:Cree,  Rohm、英飞凌、GE、三菱

       器件:英飞凌、Cree,  Rohm、意法半导体、美高森美、GenSiC、三菱

       碳化硅器件方面,国际上碳化硅S日D,碳化硅MOSFE丁均已实现量产,产品耐压范围600v-1700v,单芯片电流超过50A。

图:国际碳化硅产业链主要公司
 

       国内已经形成相对完整的碳化硅产业链体系。

       衬底材料:山东天岳、天科合达、河北同光晶体、北京世纪金光

       EPI硅片:东莞天域半导体、厦门瀚天天成

       器件:泰科天润、瀚薪、扬杰科技、中电55所、中电13所、科能芯、中车时代电气

       模组:嘉兴斯达、河南森源、常州武进科华、中车时代电气

       目前碳化硅市场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厂商与海外传统巨头之间差距较小,国内企业有望在本土市场应用中实现弯道超车。国内企业已经在碳化硅S日D形成销售收入,碳化硅MOSFE丁的产业化尚在原型器件研制阶段。另外国内已经开发出1700V/1200A的混合模块(硅IG日丁与碳化硅S日D混合使用)、4500V/50A等大容量全SiC功率模块。

图:国内碳化硅产业链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t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3-丁烯-1-醇产销率不断走低 行业中低端产品基本实现国产

我国3-丁烯-1-醇产销率不断走低 行业中低端产品基本实现国产

我国3-丁烯-1-醇行业市场规模近年来保持稳定波动态势,2020年行业市场规模为10.74亿元,2024年达到10.78亿元,主要受制于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价格战与营销策略(如优惠促销)导致市场短期需求波动。

2025年07月22日
气力输送系统行业:欧美地区市场规模领先 海外巨头在高端市场具有绝对掌控

气力输送系统行业:欧美地区市场规模领先 海外巨头在高端市场具有绝对掌控

气力输送技术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应用,并在技术及设备方面取得很大进展。目前,在国外发达国家,气力输送系统行业已成为工业自动化以及智能制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年上半年全球气力输送系统市场规模亚洲地区占比29.91%,北美地区占比32.00%,欧洲地区占比33.41%。

2025年07月21日
我国ePTFE膜行业存在较高资金、技术及客户壁垒 未来市场增长动能仍保持良好状态

我国ePTFE膜行业存在较高资金、技术及客户壁垒 未来市场增长动能仍保持良好状态

我国是全球ePTFE膜行业最主要的市场,2024年国内ePTFE膜市场规模约为14.25亿元,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随着新领域的不断挖掘,以及国产替代下国内企业供给端持续扩大,未来行业增长动能依旧保持良好的状态。

2025年07月17日
咪鲜胺行业:欧美、日本、南非等国已大面积推广 国内现有企业利润空间较高

咪鲜胺行业:欧美、日本、南非等国已大面积推广 国内现有企业利润空间较高

咪鲜胺可与大多数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等农用化学品随配随用,也可用于种子、苗木处理以及水果保鲜等。欧洲、日本、美国、中国台湾、南非、以色列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早已大面积推广。

2025年07月15日
我国碳化硅窑具行业规模快速增长 市场需求呈现出高性能、多样化等特点

我国碳化硅窑具行业规模快速增长 市场需求呈现出高性能、多样化等特点

碳化硅窑具以其优异的耐高温、耐磨损、导电性能优良等特性,在玻璃、陶瓷、冶金、化工等高温窑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碳化硅窑具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2024年我国碳化硅窑具行业销量规模达到了20.84万吨。

2025年07月07日
我国覆膜铁市场需求持续高涨 应用不断拓展 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我国覆膜铁市场需求持续高涨 应用不断拓展 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我国覆膜铁需求主要集中在食品饮料包装、化学包装、消费品包装等领域。近年来随着应用不断拓展,我国覆膜铁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2020至2024年,我国覆膜铁市场规模从11.41亿元增长至15.2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58%。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甲醇行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产能显著增加 制烯烃需求仍是最大单一需求板块

我国甲醇行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产能显著增加 制烯烃需求仍是最大单一需求板块

在产能方面,近年来,中国甲醇新增产能不断投放,甲醇产能总体呈增长趋势。2023 年国内甲醇产能达到10619万吨,新增产能为672万吨。2024 年甲醇新增投放产能为 636万吨,整体产能将达 11255万吨。现阶段中国甲醇行业产能增速维持放缓态势,在严格落实 “双碳” 政策指引下,国内煤化工新增产能释放比较困难。

2025年06月24日
我国电子大宗气体行业:供应能力显著提升 市场呈现“1内资+3外资”格局

我国电子大宗气体行业:供应能力显著提升 市场呈现“1内资+3外资”格局

近年来全球晶圆厂的加速扩建和产能的逐步释放,以及国内集成电路制造厂商积极募资扩产,都为电子大宗气体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我国电子大宗气体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2016-2024年,我国电子大宗气体市场规模由53亿元增长至118亿元,2016年至2025年CAGR为10.52%。

2025年06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